张壬午教授:生态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2013/05/22 @张壬午教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这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也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在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上的重大创新。
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不是美丽中国,同样,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也不是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要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基础。
美丽乡村建设要以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为突破口
美丽乡村建设本质不仅为村庄建设一个一个美丽的外表。保护和培育“青山绿水”的核心在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民生活质量及文化道德素质。
我国农业产业中种植业和养殖业是两大主导产业,其中种植业所投入的大量化肥、农药等既是农民提高土地产出的途径也是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诱因;而目前日益发展的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其过于集中的粪便已成为我国水环境的重要的污染源。环境治理与生态工程建设不能以牺牲经济为代价,否则在农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实际情况下,违背农户的实际意愿,很难实施。
农民是美好乡村建设的主体,以发展为载体农民建设美好乡村才有积极性,兴业富民才能实现。“民富村强”始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
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
我国生态农业的兴起,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80年代生态农业的试点规模进一步扩大。90年代全国性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工作在中央8部委的支持下全面展开。中国的生态农业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基础,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攻目标,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本原理,通过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及资源高效利用,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
多年来生态农业建设实践已经证明,我国生态农业依据区域资源优势潜力,强化农业主导产业的同时,促进了农业生物种群多样化、农业产业多样化、提高了水土资源利用和废弃物循环利用效率,达到经济、环境效益同步增长的目标。历史的实践表明,生态农业是可以为美丽乡村提供了农业产业转型,建设“青山绿水”的基础保障和有效途径,是优美乡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内容。
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建立在生态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基础上才有生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程度深化,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已到供求关系转折的临界点,农民工明显增长的务工收入刺激农民开始放弃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意愿。比如近年来户用沼气池在农村正常运行的萎缩,这与农户家庭养猪剧减,农民进城打工,养殖方式与市场的变化所造成的户用沼气缺乏发酵原料及缺乏管理有直接原因,这也导致以沼气为纽带的一些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和运行受到影响。
针对传统生态农业没有市场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等经济特征,当代要倡导的生态农业必须适应市场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的需求。生态农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适应这种发展与转型的要求。
当代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当代中国的生态农业的内涵
当代中国的生态农业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协调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效开发资源并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且有市场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重视产业结构从种、养、加扩大到一、二、三产业的有效链接,健全与完善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的清洁生产系统,实现健康安全农产品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要建设优美、文明的新农村环境,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有机、绿色等安全农产品生产是当前生态农业的抓手,与此同时,安全农副产品的需求和“绿色战略”又推动了现代新型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与完善。
当代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必然是以提高土地产力、土地产值及增加收入前提下保证农产品安全及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体系。生态农业也必然要走农业的产业化之路,而农业产业化只有建立在相应完善可行的生产技术规范、质量管理标准、产品生产控制与检验体系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当代生态农业也必须是一种能更为充分地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功能同时,保护和培育自然资源的可再生能力从而使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产出的农业资源配置模式和农业再生产循环产业。
当代中国生态农业特征
1、在进一步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有突破性的改革的基础上明确市场对生态农业的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定位,鼓励以市场为导向,土地向生产能手、经营能手集中,广大农村应以现代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自负盈亏的家庭农场为主推行生态农业的模式。同时要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宏观资源配置,依托本地生态资源,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在区域范围内构建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协作分工体系,推进形成区域生态农业的适度经营规模,因此生态农业在运作机制上要有市场化特征。此外要通过和可追溯的生产经营方式降低农户和企业的市场风险、自然风险以及食品安全风险,提高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从内部微观资源配置入手,通过发挥当地生态、资源、文化与人力资源优势,强化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主要途径是规模化、专业化种植与养殖业复合系统,实现植物性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循环、系列加工增值,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净化的良性循环轨道。因此生态农业的生产是具有区域内良性循环的特征。
3、随着技术创新不仅速度显著加快,农副产品个性化特点越来越突出,在产品供给上形成具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化特征。通过包括物联网、设施农业环境控制技术、农村生产流通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农村市场流通系统等在内的农村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逐步解决安全农副产品生产的环境条件控制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接口,达到效益最大化。通过生态、安全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引导农户参与专业化、规模化大生产。
4、新型生态农业应以安全农产品生产为抓手,通过建立新的耕种流程、倡导生态消费文化;结合制订并实施规范的食品安全检验制度和企业通过品牌承诺责任的制度,培育诚信的生产者,和完善可靠的物流,使生态农业具有农副产品的优质安全可信的特征,塑造一种新的流通关系,让消费者和生产者相互信赖,农户不再因为市场价格波动而受损失,也不再因为利益驱动而生产制造不健康农产品,提升生态农业产品和服务的绿色科技含量。所以,当代生态农业是实现绿色安全农业生产的有效途径。
5、生态农业强调通过循环型畜禽养殖、新型肥料、环境友好的病虫害防控、农田残膜清理及再利用等技术及一系列低碳农业技术,在时间与空间上改善系统的结构、强化养分循环和强化对系统的综合管理,而不是仅仅依靠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因此,生态农业具有节能减排和低碳农业的特征。
6、通过景观多样化工程技术以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技术集成;构建与经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区域分异、良性循环、生物多样、整体优化”的农业景观格局,着力建设观光农庄、观光牧场和都市农业园,创建“田园风貌型”、“特色文化型”、“滨溪休闲型”、“生态旅游型”、“产业带动型”等不同类型的美丽乡村典型。
总之,生态农业能否成为主导农业类型,既不取决于现有的主导农业类型有多少缺陷,也不取决于生态农业有多少优点,而取决于它与其他农业类型相比是否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及比较利益以及产品之外对人类可持续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能力。此外,生态农业将以何种速率替代现有的主导农业类型,主要取决于实现上述功能的生态农业技术的竞争力、适用性和可推广性,以及生态农业技术信息传播和推广体系的完善程度。
小结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创新需要三个主观因素:即理解、意愿和能力。理解可通过知识传递,意愿的关键在于生产者的决策,有能力才可变为现实。
实现农业系统的良性循环决定了必须以接口技术为突破口并进行多产业间的链接,发挥多目标的整体效应。其中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其能量多级传递利用的接口技术的产业化等的开发与推广是突破口。
当代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取决于能力建设及激励机制的创新:一是以制定包括生态补偿机制在内的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适宜政策,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农业的商品生产功能,而对于其生态功能则是无偿享用。生态农业补偿就是对保护农村环境、保育资源、强化其上调系统服务功能的补偿;二是生态农业参与机制的创新,通过培训与学习引导管理、技术人员、农民们自愿参与建设能力;通过试验示范、培训和经验交流,促进生态农业知识和技术的传播。
转自 有机会http://www.yogeev.com/article/325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