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持客观中立研究立场,不加以个人评论。文章共分十一章,本论坛只发表《前论》旨在对儒家学说作最简要的知识性介绍,不灌输其思想!(儒家学说有粉饰太平和虚伪的一面,读者自辩)
一. 先秦的儒家
作者:风语 先秦儒家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一个较具影响力的“显学”学派,它与当时的诸子百家在地位上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先秦儒家由孔子创建,它是一种关于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的一般性学说。儒家学说并不是抽象的形而上原理,从孔子、孟子到荀子,都十分具体的提出了各种道德规范和治国原则。由于儒家“一统天下”和“仁义道德”的理想脱离了当时群雄割据的社会现实,因而始终没有能得到当政者的赏识和采用。先秦儒家的学说还未能成为当时社会制度的依据。
儒学完全出自于一种“人本”思想,它的基本关注点在于人性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是通过对人性的演绎,勾画出一套个人,家庭,社会的动态的理想结构。它最终企图教导人们怎样合理的成为社会的一员。
关于人性的定义,对于儒学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儒学建立的根基。然而儒家的始祖孔子却始终没有给出“人性”的明确定义,这并不意味着圣人从空中建立了他的儒学大厦,而是可以肯定地认为,他刻意隐藏了那个极其丰富又无法表述内心世界。或许孔子出于他的“恻隐之心”并不情愿直接向众人展示出人心的另一个不堪入目的侧面,他对人性只是仅仅有过“性相近”的表述。孔子更多地是用“君子”和“小人”来勾画出人格的两面特征。孔子非常清楚“君子”与“小人”代表着同一人性中正反的两个侧面,但他却有意不彻底揭穿这个事实;他只是教人去做一个完整美君子。在孔子的内心,“仁”和“礼”同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仁”是对于人性中“善”的自觉的张显,而“礼”则是对于人性中“恶”的自觉的约束,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在孔子那里,“仁”和“礼”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如果把“仁”和“礼”看成是人性中理性的两个维度,它们便构成了“仁学”思想的坐标系,君子或小人就是与其对应的一点。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是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将上古时代专门只对权贵而言的“礼”延伸到整个社会之中,打破了从前“礼不下庶人”的限制。
“仁”的核心概念即:“仁者,爱人”。也即所谓“仁爱”。儒家的“仁爱”是一种完全不能伤及到他人利益的爱;是完全出于自我良知的爱;是对他人无私的施舍和相助。在儒家看来,一切强取豪夺和革命行动都是不义之举和叛逆行为。“仁爱”另一面的道义便是行“礼”,它要求君子必须严守分己,互不相扰。“礼”包括“礼法”和“礼仪”,被非常具体地规定到人的行为之中,成为管束整个社会的典章和礼节。在孔子之后的儒家的王国中,“礼”早已超越法典而成为一种可以遗传的文化基因。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他把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仁”并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纯粹的概念,“仁”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这个生命的载体就是“君子”的人格。君子作为仁的化身,其行为被进一步具体地规定为: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君子的基本德行。诸多具体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使得君子的人格具有清晰展现的一面,这是人们可以看见、抓住、效仿的一面,完全具有实践的意义。然而作为概念的“君子”却并不为人所抓住,他永远以一种神秘的姿态,隐约地飘浮在人们眼睛的后面。孔子依然没有给“君子”下定义,后人也没有能够给“君子”下定义;那是因为他被树造的绝对理想,绝对完美的原故。“君子”这一概念是儒家在人间打造的一面魔镜,如同上帝为人施加的咒语,使人自惭形秽;追逐在君子身影的后面,每一个人都能从心底榨出一个“小”字,即便是圣人,此刻也需克己而复礼。
或许应该值得庆幸,孔子并没有企图道破一切天机,他只是提供了某种时空的维度和指示的方向,虽然他的思想具有很大程度的理想性,但却为后人余留了无限的诠释空间。
孟子对孔子的诠释,为孔子的“仁爱”找到了一个为人所喜悦的理由,那便是他的“性善论”。孟子说:每个人都有不忍人之心,若看见小孩将要掉入井中,并不是因为交情、声誉等利害关系而救人,而是因为内心“善”的本质自然流露而救人。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中存在着良知,既:“善端”;他把“善”归纳为人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谓之“四端”。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便是孟子为“仁”提供的根据。“恻隐之心”的意含远大于一般所说的同情心。“恻隐之心”是导致一切善行的母体。“恻隐之心”一个最基本的功能是让人与他人“将心比心”。“恻隐之心”使人转换立场,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因而使人得到彼此的理解,同情,关怀。孟子的理论与孔子的思想在表述上存在着差异,但却与之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孟子的“义”便是孔子“仁”的转换和延伸。孟子在孔子的思想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具体和完整的儒学体系;他进一步开拓和丰富了儒家理论见解,他继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并将它推及到社会的政治层面,发展成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认为“天”是人性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学说建立在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性善论的伦理观之上,它在唐代之后被视为孔子道统的唯一的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