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11|回复: 5

[百家讲坛]老子谈心理健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8 19: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老子教人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二、老子教人们“虚”、“静”的生存智慧.
三、老子教人们重生、贵生 . 
四、含德厚者比于赤子 .


一、老子教人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什么叫“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就是知道满足的就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的就不危险.名声和生命哪一个更可爱啊?生命本身和钱财哪个更贵重啊?得到名和利,和失去生命哪个有害啊?老子说得深刻极了,你太爱名声,必定有大耗费;你积累太多的财产,你必然有大损失。如果你知道满足,你就不会受到屈辱;如果你适可而止,你就不会遭到危险,这样就可以保持长久。

  和珅,大家都知道,是个大贪官,材料也看得多了。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和珅的心理,分析一下和珅的人格问题。

  首先,我们说,和珅这个名字起得好极了,他的名字起得美极了。中国文化当中审美的一个字,叫“和”。太和殿用的“和;和平:和和顺顺都用的“和”。所以“和”是中国文化当中一个非常审美的字眼。

  那个珅字,什么偏旁?王字旁?不是王子旁,是玉字旁——中国人的人名上凡是有玉的都是审美的,林黛玉,贾宝玉,玉一样的人物。所以和珅这个名——“珅”是玉的名称。所以和珅是用了中国文化当中这两个美好的字眼构成这个名字——但这个人不好!那和珅这个名字呢?好。

  和珅这个人有才能,举个例子,他精通好几个少数民族的文字,所以清政府要翻译文件,我这个要发到蒙古,我这个发到哪个族,都是他翻译。和珅他是正红旗人,和珅他是从一个生员出身,然后世袭,然后做到乾隆的侍卫,然后做到户部侍郎,然后做到军机处大臣,然后做到文华殿大学士,然后做到一等公——一级一级上去,心理变化了,特别是晚年乾隆皇帝非常喜欢他,特别是乾隆皇帝跟他结成儿女亲家,环境的变化。你看他不能“虚”,不能“静”,起了变化,所以他到处都要捞一把,否则心理不平衡。捞到各个地方给皇帝的贡品他都敢捞!据说,他捞了两千万两白银。两千万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呢?折合成今天的数字,是12亿元人民币.

  和珅贪污了这么多,他不害怕吗?不害怕。和珅,怕什么!第一,我不怕,我这么大的官,谁碰得过我?第二,我跟皇帝是儿女亲家,第三,我这么多年培养了这么多党羽,我可以有密密麻麻的人际关系网,你们告到哪里,我都有关系。

  正因为这种心理,人格的不健全,人格出了毛病,所以他不怕,贪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厉害。如果我们请老子来跟他分析,老子必然对和珅“嘿、嘿、嘿”冷笑三声,和珅,不是说权力高,没人碰得过你吗?那讲三句话。第一句话叫“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不是有人际关系网吗?这网很密吗?但是别忘了,天网尽管这个网眼疏,却不能遗失,你这个人际关系网怎么能够敌得过法网这个网呢?果然,入网了。

  老子要对讲的第二句话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历史上,几千年大富大贵的人到最后守得住吗?守不住。哪里去了?财富都没有了。所以和珅、和珅,你要贪这么多的钱财你来干什么?有什么用?历史经验,守不住的。

  第三句话,和珅,“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一个人富贵了,还要骄傲,还要跋扈,必然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灾难,发了财,富贵,不知道夹着尾巴做人,那怎么会不自己招来灾祸呢!

  我们为什么要分析和珅啊?我们不是作为一个历史的玩笑来说的,也不仅仅是讲了一个历史的故事,而是今天的许多贪官都有像和珅一样的心理毛病。其实,开始今天有的官员贪污,开始刚出道的时候,也不敢贪的。看看,有的人刚出来,人家送他一条香烟,不敢拿;送一个电动剃须刀,不敢拿,有的是。但是,到后来地位变化了,拍马的人多了,溜须的人多了,地位升高了,心理不平衡了,心理出问题了。所以人格健康的问题,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如果用这些话教育这些贪官,应该说,能够挽救很多的人。

二、老子教人们“虚”、“静”的生存智慧

  刚才我们讲了心理平衡的调节,首先你要爱惜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老子又教你第二招:“虚”、“静”。要品尝这种深层的智慧,一个“虚”字,一个“静”字。

  大家可以来观察一个现象,到了春天,树上的一片树叶长出一个芽来,一个小小的芽,然后几番春雨以后,这个芽慢慢长大,后来绿油油的一片树叶。秋天来了,变黄了;再深秋,风来了,叶叶飘零。飘到哪里去了?飘到地上去了,落叶归根。然后变成了泥土,然后回归了自然。

  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生下来,哇,哇,哇,哭,到人世来报到了,然后是灿烂的童年,然后是辉煌的青年,然后是成功的壮年,然后垂垂而老,然后告别人世,一抔黄土,然后复归自然,老子观察到了。

  再来观察个现象,一个人生下来什么都没有,所以老百姓有句话“生不带来”,赤条条来,然后拼命地向外占有,从无到有;然后再占有,从小有到大有;然后再占有,从大有到富有;然后再占有,从富有到豪富,都是财产。但是又怎么样呢?最后人死了,你能够带去吗?所以老百姓又有句话“死不带去”。所以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谁守得住!那么就有哲学来了,那么就有大智慧来了。

  老子目光如炬,其实就两个字,一个是“虚”,一个是“静”。人生在世,你要有心理健康,你要有一个美好的人格健康,你得首先懂这两个字。
  “虚”是什么意思?“虚”就是空,空就是通,通就是灵,灵就能动,所以叫做虚空,所以叫做通灵,所以叫做灵动。当你的心虚了、空了、通了、灵了,你就灵动了,你就聪明了。

  同志们想一想看,现在大家都有邮箱,这个邮箱当中,今天给你发来一个垃圾邮件,明天给你发来一个垃圾邮件,把你的邮箱都堆满了,你说说有什么用?心灵不就是一个邮箱吗?今天给你一个乱糟糟的刺激,明天给你一个什么信息,后天乱七八糟,都堆在你的心里面,这个叫滚滚红尘的尘埃,把你的心都污染了。所以你这个心要虚,了以后最后就达到一个灵,灵了以后就动了,生命在灵动,不是妄动,不是乱动,不是骚动.还有一个,他教你“静”,高级智慧。什么叫“静”?任凭你外面乱糟糟,任凭你外面红尘滚滚,我心不动,你外面的世界乱糟糟,非常地热闹,信息这么多,胸中自有一块宁静的家园,我有一块宁静的圣地。“静”是什么呀?“静”就是清,静了就能够清,清了就能够明,明了不就聪明了吗!

  这个心“虚”了能够灵动,这个心“静”了,能够轻灵,能够清静,能够聪明。这个心灵是多么的美好,不论外面是刮12级台风,不论外面怎样,心不动,永远能够抵抗你这个外来的东西。那么这能够救多少人的命啊!心理、人格的力量。你看看!但是这个不是容易做到的,所以他讲六个字,第一个“致虚极”,要达到一个极顶,虚的极顶。什么叫虚的极顶,就是不断地历练,达到一个高境界,不是虚一点、虚一时,而是整个全过程修炼到这个境界。境界是这样,要“守静笃”,要守住啊。“笃”是什么意思?“笃”就是实,所以就老老实实,叫厚笃,叫笃实,要踏踏实实地守住这个“静”。一个“虚”字,一个“静”字,可以清除掉我们心中的毒素,所以不仅可以排毒,还可以养颜,还可以养心,可以健康人格,可以长寿——长寿要有个心态,所以“致虚极,守静笃”。

  诸葛亮是多么厉害的一个人!诸葛亮多厉害,他要教导孩子那要掏心窝,我肯定要把最好的一句话教导我的孩子。什么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老子把掏心窝的话跟你讲,孩子,孩子,我不是教你发财,我不是教你做其他,我就教你两句:一个淡泊,一个就是宁静。你看,一个“静”,一个“淡”。诸葛亮多厉害啊!他给儿子留下的就这么最重要的话,你要淡泊,淡泊明志;你要宁静,宁静致远。

  我再举个例子,我们怎么能够品尝到老子跟我们讲的“虚”、“静”的深层的智慧呢?举个例子,同志们你们看,星期一到星期五匆匆忙忙上班,然后到办公室一坐,玻璃窗后面一坐,一坐下来,什么东西要你办,什么信息,乱七八糟的,都集中到你这里来,好辛苦!一系列的问题,青年人有青年人的问题,中年人有中年人的问题,老年人有老年人的问题,一系列的问题纷至沓来。

  现代人有一个词叫“忙”,“忙”成了现代人的一个关键词。忙,忙得不得了。一忙,你看看,怎么样?心灵上都是滚滚红尘,在你的心灵上。
  双休日,节假日,带着家人或者跟朋友一起,当你脱离了尘世的滚滚喧嚣,当你来到了寂静的山坳,来到树林中,来到草地上,来到流水前,你听到的是美妙的流水声,你听到的是鸟声,你听到的是风声和树叶的对话声,你看到的是鸟的自由的飞翔,你看到的是鱼的自由地游动,你看到的是蜜蜂自由地在那里飞舞、采蜜。你想想看,你闻到的什么?是草香,是花香,是泥土的芬芳香,这时候你觉得心灵多舒服,多舒服,大自然太美了!你来的时候是心灵的疲惫,塞满了,到这里你觉得“虚”了,心灵空了,乱七八糟我都扔掉了,明天的报表我不管了,什么人事关系我都不管了,什么东西我都不管了。这时,你觉得舒服极了,哎呀,大自然这么美妙,这不就是“虚”、“静”的智慧,这不就是“虚”、“静”让你尝到的美果吗!

  好,过了一、两天,大家说,我们现代人得挣钱啊,我得养家糊口,我还得买房、还得买车,我怎么能老蹲在你的深山老林里?这怎么行啊!我得回去,我得要上班。一回到城市里,一到玻璃窗后面,一到你的写字台前面,又来了——滚滚红尘又来了,心理又失落了。

三、老子教人们重生、贵生

  老子教导人们,你要重视生命,你要宝贵生命,你要看重生命,你别轻而易举就结束自己的生命。凡是人们受到痛苦的时候,受到忧患的时候,凡是熟悉《老子》这本书的话,马上会想起一句话,老子在这个书中这么讲的,他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句话怎么讲?就是人啊人,所以有忧愁,所以有劳苦,是因为我有一个身体在,假如等到我没有这个身体,我有什么痛苦!

  如果熟悉《庄子》的人,一个人碰到忧愁、困难的时候,他马上会想起《庄子》里面的一句话,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深刻!什么意思?大地上载了我的形体,天地之间有了我的身体,忧愁、痛苦与生俱来。这两个哲学家,思想是一致的,老庄、老庄嘛!那么这两个思想家的思想是不是错误了?你说,痛苦啊,不能算完全错误。同志们想,人活着就得为活着去奋斗,你要去奋斗,你要活着,就不会一帆风顺。既然你要去奋斗不会一帆风顺,哪里会没有痛苦?哪里会没有忧愁?你有一个身体你要去奋斗,有皮肉之苦,有精神之苦,怎么会没有苦!你有一个身体,你才能感受到苦。这个桌子感受不了苦,这个杯子感受不了苦,这个手表感受不了苦,人有个身体感受到痛苦。深刻,太深刻了!所以说我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大块载我以形,是因为忧愁和劳苦与生俱来,但是不全面,它是片面地深刻。怎么叫不全面?人活着有幸福啊,人活着还有这么多的快乐啊!你没有讲啊,所以又对,又不对。

   提一个问题,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不是一个高智商的人,一个高学历的人,一个高学位的人,他的心理调节能力一定要比那个低学历的,低智商的,没有文化程度的来得好呢?不,不一定。

  前几年,有一个中国的留美博士他就在美国自杀了,当时舆论很轰动,报纸上报道很多。为什么?心理有毛病,心理不健康。当时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的一个教育领事,管教领事,他就讲了话,这话讲得让人吃惊!他说,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组管辖的美国东北地区十个州里面,中国的留学生自杀这种情况,每年不下七、八起。很厉害,都是高智商的人!美国哈佛大学新闻办公室主任他就讲了,哈佛大学学生的自杀率在全美国高校当中平均线以上,而外国的在哈佛大学的留学生,自杀率又更高。

  这说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多么严重!这是非常有警示作用的。就是说,高智商、高知识的人,他的心理调控能力,并不一定很强,有时反而不及低智商、文化水平低的人。那么我们就要追问,为什么?为什么他们学问这么高,智商这么高,学历这么高,学位拿得高,他们的调控能力不行啊?因为:第一,正因为他们学习学得太多了,正因为学历太高了,正因为思考问题太复杂了,所以心理很浮躁;文化程度低的人,他考虑的问题比较简单,他文化程度一高,考虑的问题越复杂。你看看,社会的期待,家长的期待,单位的期待,都很高。我培养你,培养你这么高的学历,我对你的期待,当然回报要高了,压力很大。而且自己高学历、高水平的话,他自我膨胀更大。而且越是高层次,它竞争越厉害,笨人跟笨人竞争就这么个水平;聪明人跟聪明人竞争,更是一个高水平;天才跟天才竞争,那就更不得了。所以你看看,压力多大!这个压力,他又不会心理疏导,又不会找《老子》这个书来看看,听听《老子》的讲座。你看,他疏导不出来,往心里去——外面的层层压力都往心中去。最后怎么样?破裂,结束生命!可悲!这么辛辛苦苦培养起来,就这样一个结局!这是第一条——学历高的人,期望高,自我膨胀高,思想复杂,解不开疙瘩。

  第二个方面,也有个小问题。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研究生,你看我们基本上没有一门功课,是专门讲心理疏导的,没有啊,都是给你讲专业知识。你学工科的,我教你怎么设计;你学经济的,我教你怎么怎么办……你看,很少有门系统的课程来给你讲,碰到问题怎么来处理,碰到心理上的问题怎么来处理,竞争中失败了怎么样?你看,没有这个课程啊!都是讲一些知识的问题。所以,这个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那么今天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太平盛世,形势很好,青年人你看没有人阻拦你,天高任鸟飞,你有本领你拿出来,你要上大学,你要读研究生,你要出国留学,你要做老总,你要怎么怎么创业,都可以——你有才能都可以。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不教会人们,如果不引导人们心理健康的问题,照样还会出很多很多的矛盾。所以,我们现代人应该注意到,要有充分的心理上的训练和心理上的准备,有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健康,心理上的历练,人格健康的历练,你才能够应付外界的千变万化的竞争,迎接外面对你的尖锐的、重重的压力,你才能从容对付。如果你本身没有这个东西在里面,你受不了。譬如说,股票失败了,企业失败了,你跟他疏导,这有什么关系啊?失败了,再来吧!也许有时候一句话,就救了一个人的一条命。我们大家读读《老子》,老子怎么说,开通了,不用割腕了,29岁怕什么!我失败了我再来。所以心理的疏导,心理的健康,非常重要。这时候就要请一个高明的心理导师。

  老子就是一位高明的心理导师,他也碰到许多问题,但是他活得这么长寿。你看看,老子生活得也不如意呀,生活得如意,他为什么国家图书馆馆长不做,要出关呢?庄子的生活状态比老子更不如。怎么不如?你起码还是个图书馆馆长,我还不如你呢!你看看,今天晚上要吃晚饭了,我米都没有呢,揭不开锅,还要去向人家借呢!你看一看,生活又是很穷苦。但是你看,他们的心态好,这就有大智慧、大本领、大技巧。你看看,我们现在一般听到的是什么?听到的教你功利;老子教你的什么?淡泊。我们现在一般听到的什么?竞争,竞争,再竞争;老子教你什么?不争。我们现在一般听到什么?进取;老子教你退守。我们现在一般听到的什么?扩张;老子教你收敛。但是同志们千万不要误会,老子教你淡泊,教你收敛,教你退让,并不是教你一事无成,而是“无为无不为”——最后胜利的是你!教你用“柔”的方法,用退让的方法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是高级智慧呀。

四、含德厚者比于赤子


  老子对于婴儿是太喜欢了,对于婴儿是琢磨得透了,《老子》的五十五章,如果同志们翻翻看,读起来就好像这个大哲学家,专门写给婴儿的一首抒情诗,哲学诗。

  老子怎么写的呢?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蛰,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踆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什么意思?他说,含德深厚的人,就像个婴儿,就像赤子,这个婴儿赤子不得了,他说,你看他躺在那里,毒虫来了,不咬这个孩子;你看,一匹野兽来了,它不去扎这个孩子,天上凶猛的鸟来了,看到这个小孩,它不用爪子去伤害他。他说,这个孩子,你看看,这个小孩子,骨头是这么地软弱,筋骨是这么地柔,但是那个小孩子握的拳头很紧很紧。再看看那个小孩子,一个男孩,他根本不知道男女之间的事情。但是你看他那个小小的根儿,翘得那么起,这是什么原因?这是精神的专一。“精之至”,这叫什么?叫 “和之至”,精气和和气,达到极点,这不是献给婴儿的诗篇吗?这是献给有德之人的那种美妙的哲学诗篇。

  你看,小孩子整天哭,为什么喉咙不嘶哑?我们大人哭一下子嘶哑了,因为大人连讲几个小时就不行了,小孩子整天哭喉咙不哑,老子就发现,精气充足,所以人要向婴儿学习。所以老子这样说,认识这种道理的就称为“常”,认识这种常的就称为“明”,他说,纵欲贪生的就是不祥,任性使气的就是逞强,凡是事物你过于强壮了就衰老,所以,不符合道,不符合道的就会提早灭亡,或者死亡。

 在这一位哲学家的心里,始终有婴儿的形象在,他怎么能够不长寿啊!他怎么能够不长寿!心中永远有个婴儿的形象在,永远调节着自己的心理,永远平衡自己的心理,怎么会不长寿!当然,老子所说的婴儿,不是长大以后的孩子,老子说的婴儿是那个赤子,是刚生下来,那个小孩天真,不是幼儿园里的,是那个小孩。等到孩子慢慢长大了,来了,欲望来了,有的要这个,有的要当官,有的要美食,有的要发财,有的种种欲望来了。所以老子说,渐渐远离婴儿状态。

  同志们想我们在座的人和我,都有一个婴儿状态,都有个天真烂漫的赤子状态,但是我们都被异化了,都慢慢地变得好像越来越聪明了,好像越来越纯洁了,但是我们每个人离婴儿的状态越来越远了。所以老子又是一个道道,要让我们的心态,我们心理永远地回去,回去,回去,回到婴儿状态。

  年纪大的人,回到壮年、青年、童年,婴儿多美妙!那你会老吗?永远不会老,心理上永远不会老,永远平衡。所以有人就问了,我们能够回到那个婴儿状态吗?能啊,他老子这种智慧不是叫你机械地模仿,表面地模仿,而是一种修养,让你像婴儿这样的精气专一,像婴儿这样的精心励志,精力充沛,精气百炼,精神焕发,精彩无比。他叫你精之至,婴儿不是“精之至”吗?他叫你“和之至”,要怎么和呢?和光同尘,和气致祥,和平安祥,和谐平安,一切和谐,和和美美。所以一个是“精之至”,精神焕发;一个是“和之至”,一切平和、和美,那么你说,你这个心态怎么会不好呢!当外面种种纷至沓来的时候,冲击波很大的时候,你照样能够不慌不忙的应付.

                                                          2006-12-31 00:30


http://hi.baidu.com/jianjiandandan99/blog/item/a3c87906bc27897b03088110.html
楼主热帖
信即真理,爱即生命。

34

主题

2187

回帖

6249

积分

积分
6249
发表于 2010-1-8 20: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云水生涯的转帖,回归婴儿百岁不老{:8_400:}{:8_400:}

3

主题

316

回帖

929

积分

积分
929
发表于 2010-1-8 21: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云水生涯的转帖,回归婴儿百岁不老{:em03:}

6

主题

1677

回帖

4164

积分

积分
4164
发表于 2010-1-8 21: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婴儿状态

23

主题

2739

回帖

8191

积分

积分
8191
发表于 2010-1-8 22: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年纪大的人,回到壮年、青年、童年,婴儿多美妙!那你会老吗?永远不会老,心理上永远不会老,永远平衡。
回归婴儿就是好。。。

5

主题

1423

回帖

4351

积分

积分
4351
发表于 2010-1-9 07: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云水生涯的转帖,   回归婴儿百年不老{:em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5-7-5 05:25 , Processed in 0.11283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