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00|回复: 0

从道德经第十一章看体相用三个方面的联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9 09: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道德经第十一章看体相用三个方面的联系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一章老子以车、器、室为示例,提醒人们,在行、住、坐、卧,日常生活四威仪当中,去觉悟大道的理念。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毂指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这一句是借毂指车意,车由辐、轮、身等部件构成,部件是现相,车是部件合和之假名,部件又是理体之一个和合相,理体都是“空无”,所以,“当其无”这个无,是指理体,理体即是“道体”。当其理体在因缘和合时,则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埏埴是将土和成泥,而制作成的陶器,泥土是陶器的现相,陶器的理体是空无,同样这个理体“无”在因缘和合时,则有器之用处。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古代院落由外向内的次序是门、庭、堂、室,进了门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室。室门叫“户”,室和堂之间有窗子叫“牖”,户牖就是现在所说的房子。门窗等结构都是房子的现相,房子的理体是空无,理体无在因缘和合时,则有房子的作用。
        一切事物都离不开体、相、用三个方面。乃至人也是如此,色、受、想、行、识,五阴以为人,当其无,有人之用。同样的,修戒定慧,修菩萨六度、十大行愿,断烦恼成菩提,当其无,则有诸佛菩萨之用。如果是贪嗔痴、杀盗淫以为三恶道,当其无,则有地狱、饿鬼、畜牲之用。“色”即土、火、风、水四大,是指这个身体,受、想、行、识,是指人的四个识心,一个人是由四大、五阴八法和合而成。“有”是指不同的现相,“无”是指本有的理体。“有”是“无”的相和用,“无”是“有”的理体。不管现相有多少个“有”,理体只有一个“无”。如上面所说“无”在不同条件下可成为车;“无”在不同条件下也可以成为器;“无”在不不同条件下还可以成为室。当然“无”在因缘合和时也会成为人、天、乃至诸佛菩萨等。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是相和用,如《心经》所说的五阴色、受、想、行、识等,都属于有。“利”是便利,也是人们造作之后的利或害,“无”是理体,“用”是作用。意为众生有心去作这个利于自己或伤害自己的事情,那么理体“无”都会随顺众生,显现不同的现相,而起不同的作用。
        佛法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个心意为“有”,是指识心,即受、想、行、识;是心是佛这个心意为“无”,指的是本心。有什么识心,本心“无”,就会随顺显现相应的现相,相应的作用,以及相应的生活环境。佛法以“唯识所变”跟我们讲十法界的因行:佛的因是清净平等,一念不生,朗然大觉,这是佛。菩萨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菩萨的心安住在六波罗蜜。缘觉和声闻是指小乘圣人,缘觉心安住在十二因缘法上,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声闻安住在四谛苦、集、灭、道。天道安住在十善、四无量心。人道安住在五戒,五戒里面也有十善。三恶道,饿鬼的心住在贪,悭贪;畜生心愚痴,住在愚痴里头,住就是执着分别;地狱是嫉妒、瞋恚。如果与三途六道相应,那就是搞六道三途,这叫“是心作”。是心作佛,是心作菩萨,是心作天,是心作人,是心作饿鬼,作地狱,作畜生。这个作的心,就是识,八识也叫心。所以,“是心作佛”跟“是心是佛”,这两个心不是一个讲法。“是心作”那个心是识心,是唯识所变。“是心是”那个心是真心,是真心“无”,是真如本性。所以从性上讲,万法圆融,万法是一,大乘佛法常讲“万法归一”,一就是一真,万法确实是一。可是从识里面讲那就变成万,一就会变成万,变成无量无边。理事如是,经典把这些理、把这些事,跟我们讲清楚、讲明白,让我们了解之后,我们才会知道怎样生活,怎样处事待人接物,怎样帮助自己,怎样帮助一切众生,这些就都会明白。
楼主热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11-24 06:50 , Processed in 0.06317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