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95|回复: 3

禅宗生成的文化背景与理论渊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5 18: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禅宗生成的文化背景与理论渊源
  华严宗和禅宗是隋唐佛学中最为晚出的两派,二者都是创建于中唐时期,二者都具有中国化的特征。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华严宗和禅宗所选择的道路(或者说方式)却是迥然相对的。华严宗所采用的中国化的方式,是折衷吸取各宗教义,独创一套具有浓厚思辨色彩的庞杂佛学理论体系,它不讲究自身的佛法渊源,既可综合三论、天台、唯识诸宗,又能会通大乘空、有各派,是一个 大杂烩 ,是印度佛学传入中国后各种教义的集大成者。我们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才说华严宗是中国化了的佛学教派。但是华严宗的思辨特征和宗教目的,带有强烈的贵族气息,也过于沉溺于自身的御用功能,其致命的弱点就是缺乏中国文化的根基和大众基础。它创建于中唐而又盛弘于中唐,而后便迅速衰微,真可谓其兴也豁然,其灭也勃然。它的 短命 ,是其缺乏生存的文化土壤而导致的必然结果,同时也表明,中国佛学沿着生吞活剥印度佛学教义而发展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华严宗只是佛学 包装 的中国化,或者说,具有明显的中国化的痕迹,其内核仍是那些烦琐的印度佛学的教义。
  禅宗选择的是另一条道路。它的兴起,是以否定以往佛学传统的姿态而出现的,把佛学从囿于繁杂教义的轨道上拉出来,引上捷径,并把佛教的贵族化倾向扼制住,请到庶族和平民阶层中。禅宗大胆地摆脱经典教条和宗教仪式的束缚,主张不谈经、不礼佛、不坐禅,采用 直指人心 的通俗说教,来宣扬佛教的根本精神,为中国化的佛教开辟了全新的发展领域。
  禅宗的生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
  南北朝以来寺院经济的发展,佛教日益形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力量。佛教在隋唐王朝的兴盛,主要得力于统治者对其采取的扶植、利用、联合的政策,佛教势力已逐步成为隋唐统治者有力的御用工具。许多上层僧侣直接参加了统治集团的政治斗争以及镇压 叛乱 等政治活动,佛教势力和统治集团已经构成了相互利用的联合体。这种联盟自然带有 互惠 的性质,不少参与政治活动的上层僧侣,被皇帝封以爵位,赐以官品,赏以万金,变成了披起紫袈裟、食邑数千户的显赫官僚。这些贵族僧侣奔竞利禄,奢淫享乐,日趋腐化,在群众中逐步丧失了 牧师 的应有形象,随之也就丧失了 牧师的职能 ,欺骗的功效不灵了。同时,佛教各个宗派所建立的理论体系日趋烦琐,到唐武周时代刊定众经目录时,佛学经籍已达3616部,4841卷,如此浩繁的经卷,使群众愈来愈感到厌倦,无法接受,佛教对群众的吸引力也随之丧失了。旧的佛教开始给人以衰老而不中用的感觉,出现了真正的危机。
  值得注意的还有中唐以后中国士阶层的特殊情况。这个由知识分子组成的阶层,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一支重要而活跃的力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需要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精神寄托,也需要一种便捷的谋身出路。
  这个阶层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身在仕途的人,他们一方面高官丰禄,养尊处优,同时又受魏晋百年玄学思潮的熏染,有一种估显 高雅 、 超脱 的心理倾向;第二类是在当时特定的 为僧胜于为官 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弃官为僧的人,他们讨厌旧佛学的芜杂烦琐,需要一种简约的成佛捷径;第三类是深感没落的知识分子,中唐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由盛渐衰,部分知识分子对封建社会及其文化产生了失意情绪,具体表现为文化反叛心理和玩世不恭的态度,他们也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文化工具和生活方式,把这种情绪发泄出去。
  禅宗便在这种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了。它以革新的面目,从中国旧的佛学阵营中冲出来,把中国传统哲学中诸如孟轲、老庄以及玄学思想融入佛教,把宗教唯心主义进一步浓缩化和哲学化,摆脱了烦琐的宗教修证过程和经论词句的解释,由思辨推理转入神秘直觉,并树立 顿悟成佛 的宗教实践旗帜,这无疑对士阶层、庶族贵族以及平民百姓,都具有极强的诱惑力。
  禅宗的佛学理论渊源,一方面可以追溯到东晋僧人竺道生的 佛性说 和顿悟说 ,另一方面也和南北朝佛教徒弘扬的古印度《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有直接关系。
  禅,为梵文Dhyāna音译 禅那 的简称,其意译为 静虑 ,旧译也作 思维修 、 弃恶 、 功德丛林 等,指的是佛教的一种心注一境、正审思虑的修行方式。禅最初始于古印度的瑜伽术,是一种朴素的身心修炼方式,——静坐、安心、数息。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把这种方式吸收进来,带上了宗教色彩。随着佛教的分化,禅也呈现出不同的种类,其中最主要且最有影响的是小乘禅和大乘禅。
  小乘禅有比较固定的内容和修行方法,最基本的为四禅、八定、九次第定。所谓 四禅 ,分别为:初禅,即通过 寻 、 伺 的思维活动而 厌离 欲界,在精神上感受到一种 喜乐.二禅,即进一步摒弃由文字符号为思考对象的 寻 、 伺 而形成内心的信仰,并通过禅定本身获得一种喜乐感受。三禅,舍去二禅的感觉,通过正念和正智使自己处于非苦非乐的境界,获得 离喜妙乐 的感受。四禅,即一切喜乐感受皆舍弃,进入 不苦不乐 的境界。八定是对四禅境界的进一步趋越,依次经过 空无边处定 、 识无边处走 、 无所有处定 、 非想非非想定 的阶次,使习禅者进入绝对寂静的境界。九次第定,就是在八定之后再加上一个 灭受想定 的阶次,止息一切心识,灭尽一切思想和感受,得到涅槃境界,完成最后的修行。
  大乘禅是对小乘禅的发展,禅义的范围更宽泛些,注入了更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大乘禅不再局限于静坐冥思等固定的形式,而是将禅的修行方式用大乘佛教的理论给予详尽的说明,使禅成为一种观悟佛理的重要方式,形成通过禅观而证悟诸法实相之理的 实相禅.大乘禅还用禅观解释 佛 ,提倡念佛修行时,要求习禅者体悟到诸佛如来皆是人心所现的大乘佛理。
  两汉相交之际,印度佛学东渐,传入中国,禅和禅学便逐步在东土华夏生根发芽。
  东汉末年安息高僧安世高来华,翻译了不少小乘禅经,并将禅定、禅观与数法结合起来,形成禅味十足的 止观 学说,是后来的禅宗北派渐悟思想的源头。而与安世高同时代的大月氏高僧支娄迦谶,则翻译和倡导大乘禅法,侧重于 本无 (性空)学说,这是后来的禅宗南派顿悟思想的源头。
  两晋时期,随着鸠摩罗什与佛陀跋陀罗的来华传法,禅学在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鸠摩罗什的贡献在于使禅学与大乘般若学相结合,而佛陀跋陀罗的影响则在于使中土禅学专门化。佛陀跋陀罗在长安大弘禅业,后到南方传法,使行义理之学的南方兴起了习禅之风。
  继僧肇完成般学的体系建构之后,南北朝时期的高僧慧远和竺道生又综合大、小乘禅学,并渗入儒、道思想,分别完成了 法性 说和 涅槃 学,提出了法性不变 和 顿悟成佛 的宗教口号,为禅学中国化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支持。
  梁武帝时,西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依《楞伽经》在华弘扬禅法,倡导 专唯念慧,不在语言 的思想,称是承灵山法会,拈花微笑的如来心印,标榜 忘言、忘念、无得止观 , 贵领宗得意 ,绝不拘守于经文。达摩的门人有慧可,慧可再传粲禅师、那禅师,自成一派,当时被称为 楞伽师.隋代传至道性,提倡 念佛心是佛 ,树立起 即心即佛 、 心净成佛 的思想。道信传法于弘忍,弘忍开创 东山法门 ,首次标出不立文字,顿入法界,以心传心的教外别传,为中国禅宗的开创奠下基石。弘忍彻底改变以往禅师 一代一人 的单传线路,法门大开,当理与法,分头并恢,以致于出现 道俗受学者,天下十八九 的局面。弘忍门下学人云集,禅学遂分为两派;神秀开禅学北宗,慧能开禅学南宗。由于后世禅宗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南宗,所以人们常以南宗与中国禅宗划等号。换句话说,是慧能真正将禅学脱胎而变成禅宗的。
  上述粗线条的勾勒,试图揭示一个简单的道理:禅宗渊于禅学,禅学渊于禅;从禅到禅宗的进展过程,就是禅学中国化而最终成为禅宗的过程。
楼主热帖
发表于 2010-3-15 20: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家有三宗:
1、禅宗是中国的佛教,顿渐的关系犹如木匠钻眼, 渐修与顿悟皆主明心见性,生无所住心为明心,见诸相非相为见性。  
2、密宗  
3、天台宗

发表于 2010-3-16 10: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宗大胆地摆脱经典教条和宗教仪式的束缚,主张不谈经、不礼佛、不坐禅,采用 直指人心 的通俗说教,来宣扬佛教的根本精神,为中国化的佛教开辟了全新的发展领域。


发表于 2010-3-16 11: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大禅院!{:8_43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9-28 03:29 , Processed in 0.0509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