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禅的智慧1(转)

热度 2已有 777 次阅读2011-1-2 23:01 |

禅的智慧(一)
    因果、生死
    修禅是一个过程,人生何尝不是一个过程。一步一个台阶,功到自然成。
    生活中有太多的难题,往往是疑而不决。其实决定是很容易的事情:既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就一脚踢倒好了,何必犹豫?
    谦受益,满招损。自以为满了,实在就是自己最不足的时候。活到老,学到老,世间永远学不满。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从容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习惯。从容真正的关键是力行,养成习惯,建立正常生活的规范。所以从容也是一个人的福气,一个人的智慧。从容的人当然就能自在,处世待人自然清明不乱。从容的反面就是造作和紧张。通常,我们都是因为得失心太重,才产生不安,才有了造作和方位,才有了种种心机和抗争。
    每遇到急事就告诉自己,不要紧张,把自己当作是一只软绵绵的旧袜子,身体如此,精神也如此。抱着从容之心去看人生,不要太自我中心,得失心不要太重。人生要以从容之心去看待它,把自己当做只是一只旧袜子,自然清心自在,活力无穷。
    成功需要两件宝:净瓶的虚怀若谷与布袋的日积月累。
    生命,就是一场游戏。对待每一件事,皆轻松却不轻浮去面对,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琴弦不松不紧的时候,才能弹奏出美妙的生命之歌来。
    黄金随着潮水流来,也应该起早把它捞起。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就,万丈高楼平地起,万里路程一步始,别人丝毫不能代替分毫,一切都要靠自己。
    世间事,不是一味执着就能进步的。留一点空间,给自己转身;余一些时间,给自己思考,不急不缓,不紧不松,那就是入道之门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我们如何看待世界,世界就如何对待我们。
    生活历炼了“心”,心因生活的历炼而更觉醒,更有能力,更丰富,更光明。生活之道不在乎取于予,不在乎拣择与分辨,而在于“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把自性中的智慧,表达在你的生活上,让觉醒过后的现实与清净,永驻你的襟怀。
    人生本来就是挣扎的、痛苦的、幸运的、快乐的、探索的、自得的。因为信,所以循规;因为疑,所以迷失;因为思,所以叛逆;因为悟,所以蹈矩。这就是人生的回归。
    把握自己,常怀律己之心,才能平静心波,心中自得其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为如是观。
    人算不如天算。这句话是对世事无常的一种提醒,让我们身处红尘心灵仍有回旋的空间。
    佛不保佑人,是人需自保;佛不救人,要人自救。佛之度人见心,不保心满意足。
    一念慧解,光照无尽,亦即真理法宝胜于金银财宝。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虚度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滥用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诚心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坦然认命。
    因果——巧合是机缘,是故世间,一切男女,贫贱富贵,受若无穷,享福不尽,皆是因果之报。
    在自然界中,诸如桃李等小小的果核,能长出无量的桃李果实,与此外因果相比,内心因果的以小感大,更是极为明显。
    “无求品自高”,求人不如求己。只要自己努力,就不怕才华被淹没,付出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
    万事皆因果,得有前因才能有后果,诚是最大的善因,自然会收获最大的善果。
    人的恶习,往往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假如能慎于始,就不会事后懊悔了。经语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总是果报现前时才后悔,如能够事先予以肯定,即不后悔了。
    因果报应,不是像你所想象的立竿见影,生死轮回,善恶分明,终有报应。刻求因果,也是一种执著的悲哀,为心所困,不得其解,没得解。
    修法者一定要把“行道过程”和“所证果位”区分清楚,依自己的根器及修法的能力而行持:所证见解广大如虚空,取舍因果细微如粉末。
   欲取之,先予之。万事皆有因果,得有前因才能有后果,假如你不付出自己的水,没有足够的压力,它就一滴都不会回报你,想得到更多的回报,你必须先舍得付出。
    开悟则心自宁。一味的妄执妄为,就会产生烦恼。世本无一物,何必苛求因果得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大智才能大勇,大勇才能大无畏,大无畏才能坚行,坚行自然有果。
    正果——做自由的人,要有一颗平常心,自然处事,淡然为人,超然物外,方能泰然自若,坦然无惧。佛以无我之心来普度众生,故,般若波罗蜜。
    每个人都是个体,永远离不开现实这个主体,佛也是一样。这就是个体与主体的因果,该灭的灭,该生的生,因灭得生。又何必苛求此事?本身无因也无果。人在灯亮,人死灯灭。不要过于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情,那只是在做无用功。
    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空荡荡地来,空荡荡地去,只有自性才是真正的人生伴侣。
    世事变化,祸福无常,如果我们对此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承受能力,一生中随时都保持一种迎接挑战的心态,那么我们就能处变不惊,从容应付。连生死都已经超脱,怎么还会有恐惧感呢?
    既不曾死过,又不会死,何以明了生死之事?而真正死过的人,还如何说得出有关死的奥秘?
    孔子曰:“祭神如神在。”神明有没有来应供,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从有为道无为,从有相到无相,从生灭到无生灭,那是解脱的问题了。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命有隔阴之迷,意即换了身体就不知过去的一切,其实生命的形相虽千差万别,生命的理性则一切平等。
    说到生病,色身肉体上自然有生老病死,但法身本性上就没有生老病死了。
    在禅者眼中,生固未可喜,死亦不必悲,生和死,不是两回事,生死乃一如也;因为既然有生,怎能无死?要紧的是超越生死,不受生死轮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来时欢喜去时悲,合眼朦胧又是谁?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人在生死五趣中流转,而本性其实也没有变。
    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当你明白生命是永恒的,就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欢喜求生西方极乐清净平等的佛土。

 

    善恶、慈悲
    天下一切苍生,既非善,也非恶,是没有定性的。全都因环境和对象的不同,才会产生善恶的行为。
    同一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答案,“荣的好”,这表示一个人的性格热忱进取;“枯的好”这表示清净淡薄;“枯者由他枯,荣者由他荣”,这是顺应自然,各有因缘。枯荣,我们平常所指的人间是非、长短、善恶,可以说都是从常识上去认识的,都是停留在分别的界限而已,而无分别的证知的世界,才是实相的世界。而我们所认识的千差万别的外相,都是虚假不实,幻化不真的,甚至我们所妄执的善恶也不是绝对的。善恶本身没有自性,只是我们对万物的一种差别和执着。
    在一个人身上同时会存在或“善”或“恶”的两个对立面。主张勿因小善而不为,勿因小恶而为之。
    无心,怎能造罪?纵有罪,也是无心之罪。大千世界,无时无刻都有着大大小小的罪过出现,但是其中大多数都是无心之罪。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围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世间本没有天生的东西,大自然因缘聚合会生森罗万象,人的本性中包含了善恶诸法,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发灭”。任何人只要有心,没有什么改不了的恶习。
    一次很小的善,可以拯救众多的生命;但一次很小的恶,更可以毁了一个人最大的希望。所以,善源本心,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习性。而恶,只是内心中的一念,贪婪、欲望酿造了它,最终会毁掉所有的希望。
    犯错是平凡的,宽恕是一种超凡。不但要学会宽恕别人,更要学会宽恕自己。
    所谓一念之别,善恶立判;一念之差而成千古之恨等都是说明心力的作用。“心能造万物”告诉我们,我们每天可以生活在地狱,也可以生活在天堂,关键看怎么选择。
    人所承受的变换,在变换时采用的应对策略,心佛即佛,心魔即魔。
    人不是坏,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善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总看做是坏人。 
    佛爱众生,不离众生。慈悲是禅者心中的觉悟,更是大慧大勇的行为。
    慈悲实在不易奉行,其实假如把自他互易,就容易实践慈悲了。从禅观中悟道,从无分别中忘失自我,那就能超越生死苦海了。
    既不缺少,分些给人。
    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以赢得别人的欢喜。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禅音就是化一切音声为微妙的音声,把辱骂的音声转为慈悲的音声,把毁谤的声音转为帮助的音声,哭声闹声、粗声丑声,都不介意。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
    向你挥来的鞭子,常常只是要你把头抬得更高,脊梁挺得更直。
    我们每个人都能制造幸福、和平,能与众生相爱、相容,禅教我们对爱对情对事更专心、更投入,对万物更有慈悲心怜悯意。
    对于罪业愈慎重的众生,我们更应该特别宽恕他、怜悯他,而不应该远离他、舍弃他。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金钱要布施方得快乐,爱情要肯奉献便达快乐,名誉要用来服务大众才为快乐。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布施供养别人的很多。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宽容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很多,抛开自由的悲切,去帮助他人。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修悟、自我
    不是传声筒,这就是禅者独特的风格,人云亦云,这是鹦鹉禅,与传法传心不一样。所以凡一切学术禅理,总要先从自己消化,融会贯通以后,知之为知之,方可成为言说。
    禅,不是从枯坐默守中可以悟的,禅仍然要经过分别意识到无分别智慧的。知识是知识,悟道是悟道。知识是从分别意识上去认可的,悟道是从无分别智上体证的。
    分析事理,有时候要从事情本身上去说,有时候应从道理上去理解。
    真理其实很简单,寻找真理的过程往往是艰辛复杂的。
    禅,有时不解释,有时就是解释。
    禅不神秘。相反地,它是一种生命的艺术,它能启发我们的灵性,它沃开了生命的花朵,让我们对着自己的生活报以微笑与欣悦,让我们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
    顿悟——禅,不以敬畏,而是拈花微笑,去顿悟。汲取瞬间的领悟,不经意间,便可得之法门,参透生命的玄机:能由一物而知天下,能由小事而识大理。
    禅,讲究的是顿悟本心,彻见自性。而世人往往难逃色、欲、利的诱惑,徘徊左右,妄失自性。禅启发了凡人的自性,解开我们观人、观事、观物、观境、观理、观心的真心自在。
    自己的举手之劳,对于需要的人来说可能就是雪中送炭。
    “一生万法,万法归一,生而无生”,从万物的欣欣向荣,再回到不生不灭的真相中。
    多情之人必寡情。情与无情其实为一体。
    禅就是让我们的心脱离人情世故的羁绊而去自由自在地思考。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解决问题,也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被常识所局限而形成常识的俘虏。因此,他是“自由”的。自由往往必须打破常识的束缚。禅是彻底的自由,根本无须拘泥于坐或不坐的形式问题。能够合乎自由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学禅要开智慧、要觉悟,要了解这个世间的事实真相。世间的一切皆为虚假,正如佛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主客观之间的矛盾,是困惑、苦恼的根源。禅需要是人的悟性和体验,是人内在的空灵,是人的思维在另一个层面上的展开。
    曾几何时,佛将一切智慧送给世人,可惜大家却不知不觉,仍然劳劳碌碌、糊里糊涂地奔波在人生的旅途中。
    明佛之理,观佛之行,学佛之德,成佛之智。
    禅是一面镜,它可以照亮人的心境;禅是一盏灯,它能够指引人的心路。禅是一种心灵的深层体验。虽然那道无形的门不容易跨越,但跨越后的禅悟却是真实不虚的动人境界。
    禅的里面,没有大小、长短、是非、好坏,当然也没有输赢,禅是不争论的世界。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便能解除干渴。佛法虽有八万四千个法门,如果能够确实奉行一法不违,便能得到利益。
    禅讲究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讲究精神的相通,注意意境的创造。好比一棵树,虽然接受同样的空气、阳光、水分,但树叶却有不同的生机,能彼此无碍地共存于同一棵树上。
    禅就是虚空。空即智慧,虚即虚怀。若心不留色,一切色便化作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佛并未执著与色,也未执著于空。
    每个人都可以塑造独特的自己,不要于人攀比,你就是你,何以不可自我称佛?所以“不慕他佛,塑造自身”
    一切皆因自我,穿衣、吃饭、解手、走路。迷途形成的缘起,往往是因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身。
    心之佛非世人眼之佛,禅道玄机非文可立,但悟其心。求禅心非故弄玄虚,其真理莫过于自然归一。佛本无相,实乃心也;求佛见本心,寻回自我,如此而已。
    达到忘我无我之境,方可显现为禅之心也。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我能为你煮东西,但我不能为你吃东西。各人吃饭是各人饱,各人生死是个人了。
    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感谢上天我所拥有的,感谢上天我所没有的。
    狂妄的人难救,自卑的人更难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你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委曲,你应该要想,我这样子已经很好了,这就是修行的功夫。
    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看轻别人很容易,要摆平自己却很困难。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痴。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人的弱点是看别人容易看自己难,愿意面对别人的问题却不想面对自己的问题。之所以无法改变自己,是因为不想改变。但是,人总喜欢研究一些和自己不太相关的问题,自寻烦恼、杞人忧天。如果能淡然处之,定会自得其解。
 
    自然、清静
    随时,随性,随缘,随喜。做事时,只是去做。一切皆随之而行,何必苛求如何?之后,自然会变得清明。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强求,只要付出了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
    贤者安贫乐道,智者随遇而安。
    对世间万物的追求,万不可强求,一切皆顺其自然。付出方得回报,回报便要施之于人,如此循转轮回,才为快乐。树立真正的、有意义的理想,为之积极进取,方除烦恼,求得轻松。
    不管能否察觉到,人类的存在是不能与自然偏离的。一个人越是把自己感觉为一个自我,想要加强这个自我来达到一种不可能的完美,就越会剧烈地偏离存在的中心。所以为事,一切皆有因果,一切皆为自然。事事随行,何必苛求虚无的完美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先外后内,先曲后直,由粗笔渐磨成细针,能入于心者,在直不在曲,在细不在粗,随意而写,无外无内,曲直结构乃成禅字。世事繁杂,蜿蜒曲折,而见性悟禅,则只需一笔——无缘者不得见,曲笔皆是为了构缘,水到渠成,临终一笔,足以见心。
    佛性是无形无相、无法表达、不可名状的,不能用名来名、无法用相来相。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顺其自然就好了。
    人性爱好自由,自由就是心灵不受制于偏见、欲望和自我中心的虚妄,从心中直接流泻生活的情怀。因此,它能肯定内在的真我,作独立觉醒的判断。这样是生活是不卑不亢、不疾不徐的,这是也许只能用“自在”才能表示这种心灵的自由和心中所洋溢的喜悦。
    认识他,了解他,变化他,运用他,何必防他?
    玄机——妙手偶得之。
    云水随缘。
    来处自他来,去处自他去。
    人生旅途上,有时候是没有能力选择他的生存环境的。因此应学会随遇而安,顺其自然。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这是需要对生活有多么透彻的认识后,才能形成的大彻大悟啊!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积极乐观面对境缘,而不妄求,贪着。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要学着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一动不如一静”,这是多么美妙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这是多么肯定的生活。静中的境界才是广大的、平等的;静中的生活才是安详的、富有的。
    境由心生,物为我定。
    修道者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凡事耐烦,才是学者应修的第一课。修禅是修心。禅静非人静,重气静、神静、心静。气静人则平,神静人自清,心静人得悟,清静之处定有悟彻,悟彻将有所为。
    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万象差别自现。只有在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稳定住自己的内心,才能使自己的洞察力增强,在风动和旗动中保持一颗稳如泰山般的镇定之心。
    所谓“一轮皎洁,万里腾光”,是指放松自己、清净自己。
    不执愈法相,独超物外,乃至绝对无碍,是为禅宗之境。悟道切戒强解强悟,为事切记不得强攻强取,是为大不易也。
    静默是禅家调理的最佳方式方法,先动功后静功,先站后坐,先银盘后金盘,逐步进入静坐修持界,修至外魔不侵的无人无我境界。
    一只手的存在是自然,即使世界完全静默,有禅心的人也能听见静默的声音,这就是“只手之声”。在喧嚣的尘世里,我们没听见的又是什么呢?
    禅曰: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有才德的君子,要多加注意自己身心的健康;也要多接近大自然,品赏风花雪月的趣味。
    单纯也是精神生活的粮食,它使一个人免受烦恼的折磨,不被欲望所迷惑,从而平心静气,发般若智。因此,单纯也是佛心,它真心显露了自己。“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点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万亿。”
    在这车如流水,人如长龙的都市里,每天忙忙碌碌,应时而停下脚步欣赏天上那皎洁的月色,在月光下静静地散步或思考,去感悟人生。
    人生的真理,藏在平淡清净之中。

 

    烦恼、得失
    佛陀都有烦恼,何况我们凡人呢。人生的烦恼,自然当一笑而过。
    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人若想活得愉快,就得少烦恼;要少烦恼,心胸就得宽广一些,学会善待自己和容忍别人,这就叫宽舒人生。本来,生活就应该从容不迫,悠然自得。
    菩提——手心是烦恼,手背是菩提,只要翻过来便是,无多无少,烦恼变为菩提。所谓“烦恼菩提冰是水,生死涅槃法即空”。若悟得,人法皆空,若不明就仍有法执。
    喜乐是映在镜中的微笑,苦难是水面偶尔飞过的鸟影。流过空中的鸟影怅然,镜里的笑痕令人回味,却只是偶然的一次投影呀!
    视角改变了,事情就完全变了样,人生不也是如此吗:痛苦的对面是快乐,哭的对面是笑,人有两只眼睛,就是要我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的。
    我们常常将悲欢掌控在他人的一颦一笑间,将幸福建立在五欲的幻化世界中,我们常常为了一句话耿耿于怀,为了一件事困坐愁城,为一个人失魂落魄,为一念之差懊悔终生。
    比较、计较,这是烦恼的来源,怎能透过禅而悟道呢?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所以,只有除去比较、计较,回归到平等自性中来,才能有所悟。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当行脚的时候行脚,当隐藏的时候隐藏。心如明镜,物来则映,物去不留!如鸟过白云,鱼跃水面,空中无迹,水面无痕,不为消逝的事物所烦恼,才能持得安然自在。
    生活就是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生活不可能永远是幸福,也不可能永远是痛苦。所以,在幸福的时候体会幸福的感觉,在痛苦的时候品味痛苦的滋味,并相信这都是生活中的真实感受,都应该坦然接受。
    热烘烘的快乐,会乐极生悲;冷冰冰的痛苦,会苦得无味;人生最好过不苦不乐的中庸生活。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生活中有许多的不安和烦恼都是因为太在意惹来的。一个人愈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愈是举棋不定、坐立不安、无所适从。那是伤害自己心理健康的原因,是糟蹋幸福快乐的关键。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而相反,当你用感恩的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助缘,世界也会变得美好可亲。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如觉自己受苦受难太多,则经常可以上《经典文章》修心养性。
    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十之八九,当它是应该的就好。
    以为别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不要太计较得失,要自然达观;不去理会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只求问心无愧。直心去生活,无入而不自得。不要在意就是佛法所谓的“无心”。无心就不会有憎的情绪,不会有爱愤自责的烦恼,更不会有多欲的不安。所以说“无心是道”。能如此便是任运逍遥。
    我们的生活,最好是当放下的时候放下,当提起的时候提起,好像水车,要合乎中道原理才好,所谓有出世的思想,更要有入世的事业。
    放下时人生最大的智慧,即如《心经》所言:“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自然就一身轻松,自由自在,洒脱无碍,快乐无比。
    生命的过程就如同一次旅行,如果把每一个阶段的成败得失,全部扛在肩上,那今后的路你就没有办法走下去了。所以,你必须丢弃过去一些旧的东西,跟过去说再见,去朝着更大的目标迈进。
    生命总是欲失欲得,有失有得。怕死,就去生吧;厌生,就去超越死亡吧。看到大河的人,不会在意脚前的石砾。
    有所选择取舍,只源于观念积习中的分别心而已,放下诸相执著,心不逐物,万境成空,何来好坏之别?
    有与无都是自己的肤浅意识,你看我有,我看我无。
    自古艰难在一忘。
    所谓,舍得舍得,必须有舍才有得,同样要有所得,必然会有所失。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需要放弃的。只有学会放弃才能有所获得,才能登上人生的巅峰。
    渡船过河,河尚未过,河尚未渡,何能舍船?但若达到彼岸,即应舍船而去。
    入迷称做失,人悟称做得,得失在于人,和环境的喧闹与安静有什么关系?正如自己不懂得驾船,又怎能去怨河水的曲折呢?
    学禅常说一个“放下”,所谓放下,会有身心境界的变化,而这种身心境界的变化实际上包括了放下执著而确实引发的变化。也就是空有不二,一切自在,明白事情的真相,是心的一种功能。而真正的“放下”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肩上的重担,在心上的压力,岂止手上的花瓶?这些重担与压力,可以说是人生活过得非常艰苦。必要的时候,放下。
    观察人生、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远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4-19 22:13 , Processed in 0.10538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