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佛说阿弥陀经讲议(十七)

热度 1已有 526 次阅读2011-10-7 10:53

                           佛说阿弥陀经讲议(十七)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是感佛现身。“其人”是指信、愿、持名念佛、一心不乱之人。这信、愿、持名念佛,一心不乱之人,到了寿命将欲归终的时候,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与他的辅弼观音、势至二大菩萨,以及清净大海诸圣众,这时都现在其人的面前,准备接引他。因为这样,所以说:“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念佛的人,到了寿命归终的时候,正是生死的关头,能感佛圣现在面前,全凭自他二力,感应道交的缘故。

      一般来说,一个人生在世界上,在这几十年里面,不是作善便是作恶,终不出这善恶两途。善有善的因果,恶有恶的因果。既有因果就有报应。到了临命终时,一生所造的善恶境界,这时都要显现的。如果平时所作是善的,这时所现的是天宫、人间的胜相;倘若平时所作是恶的,这时所现的是三涂的恶相;如果经常善恶杂修的,这时所现的是修罗相;如果来时悭贪嫉妒的,这时所现的是饿鬼相;若是素来愚痴暗昧的,这时所现的是畜牲相;若是素来五逆十恶,这时所现的是地狱相。至于平时一心念佛的人,这时所现的便是佛、菩萨相,接引其人往生净土。所谓“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正显因缘相会,感应不爽。这里以自力为能感之因,他力为能应之缘。

      在《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自力,即自己的念力。在大本法藏比丘的愿文说:“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有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愿生我刹,临命终时,我与大众,现其人前。”这是他力,即佛陀的愿力。

      这里有个问题,因为佛身没有去来,为什么说“现其人前”呢?解答这个问题很简单,须知佛的法身,不但没有去来的行相可得,就是名字也是勉强安立的。但佛的应身就不是这样。佛的应身是随机示现的,怎可一概说佛身没有去来呢?

      然则弥陀只有一位,而十方世界念佛的人很多很多,如何能够各见弥陀现身接引呢?这也问得很合道理。但你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现在无不来而来,各见所见。这可比喻天上只有一月亮,可是处处有水,处处皆现。诸佛应现也是如此。因为十方众生念佛,心水清净,所以弥陀圣像,处处影现,这有什么不可呢?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是说明命终往生佛国。“是人”,即指一心不乱、临终见佛之人。上说临命终时,犹是将终未终,未舍暖触之时。现在正是世缘已毕,暖尽识去之时第八阿赖耶识,已从顶门而出。怎知阿赖耶识已从顶门而出呢?因为古德有偈说明。偈云:“佛顶眼生天,人心饿鬼腹,畜牲在两膝,地狱脚板出。”这就是说:凡是往生佛国的,到了寿命终时,暖相从下身先冷起。如果暖相自头顶而尽的,证明第八识是从头顶而出,就可知道此人往生佛国了;如果是生天的,八识必从眼里而出,两眼最后才冷;如果是生人道的,暖相先从上下冷起,到了通身暖相完全没有,惟心部暖相尚存,如果这样,即可证明此人决定生人道,第八识便从心出了;如果生鬼道的,第八识从腹部而出,则腹部最后才冷;倘若堕地狱的,第八阿赖耶识,就从脚下出,则脚板下最后才冷了。由这看来,就可知道凡是往生佛国的人,暖相必从头顶而出的。

      人的生命寿暖,全靠第八识支持。如果大限到来,寿命既尽,八识便告离体,暖相也就没有。到了暖相完全没有,地、水、火、风各各分散。在四大将分散还未分散,这时极为痛苦。由于痛苦的缘故,往往心多颠倒,这是约一般没有功夫的普通人说的。至于念佛求生净土的人,那就很少这样,因为由于行之有素,所以到了临命终时,正念昭彰。

      经文所言“即得往生”,就是不经中阴,不逾顷刻,即在临终时候,就可蒙佛垂手接引,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去享受如意的福乐。此即《观经》所说:“如弹指顷,生极乐国”。

      须知念佛之人,往生净土,是由清净莲花化生的,所化生的身体,是清虚不浊的,并且相好具足,不由胞胎,不假乳养,纯粹是大丈夫相,不同我们这里的人,高低大小,肥瘦黑白,有的还长得非常难看。

      虽然极乐国土的人纯大丈夫相,但是功夫不无浅深,就因功行有浅有深,所以品辈分高分低。《观经》分为九品。《大本无量寿经》分三辈。上辈发菩提心,专念阿弥陀佛,兼修其它一切功德,如供养三宝,布施贫穷等的慈善事业,而皆回向西方,愿生彼国。因为这样,所以到了临命终时,佛与圣众前来接引,便于此时,托质在七宝池里,莲花化生,住不退转,并且智慧猛利,神通自在,所居住的宫殿楼阁,完全是七宝所成,在虚空中,和佛的住处很是接近。这是明白事理、福慧双修者方得生此。由这看来,可知我们念佛求生净土的人,若要希望上辈往生,首先须要发菩提心,其次专念阿弥陀佛,还要兼修种种的功德事业。

      明白事理,这样才可以得到上品的往生。但菩提心是以大悲为体的。“悲”就是慈悲。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如果能与天下人的世间快乐,能拔天下人的世间痛苦,这虽然是慈悲,但不算大慈悲;就是能与六道众生的偏真涅槃乐,能拔六道众生的分段生死苦,这也不算是大慈悲;要能与九界众生的究竟槃乐,能拔九界众生的变易生死苦,这才算得上大慈大悲了。能发此心,才可以叫做“菩提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发菩提心是多么伟大了!这是说明上辈往生的道理。

      至于中辈往生呢?中辈往生,也要发菩提心。但不能广修功德,有的功德肯发心去做,有的功德却不肯做。如果这样,将来往生彼佛国土时,一切功德、智慧、神通等等,都次于上辈。这是事念有余,理念不足的缘故。

      下辈往生的,也发菩提心,也专心念佛,但不修诸功德,不听经,不闻法,不供养三宝,不布施贫民,一切慈善事业皆不发心去做,如果这样,将来往生西方,所住的宫殿楼阁,一一都在地上,不在虚空,智慧、功德、神通等等,更次于中辈。这是专门事念,不明理念的缘故。

      我们要知道,这里所说的三辈,即《观经》所说明九品,因为上辈分三品,中、下辈也分三品,三三即成九品。三辈九品,皆从莲花化生。或有但见《观经》上上品文云:“自见其身,乘金刚台”。没有莲花要字,遂误解九品里面,只有八品从莲华生,其上上品,乃从金刚台生,非是从莲花生。这是大错特错的。殊不知金刚台者,乃是莲花里面的宝台。所以说台便含莲花在内,怎可说上上品不是从莲花生呢?

      与此同时,大本法藏愿文也说:“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蠕,生我刹中,皆于七宝池内,莲花中化生”。既说“皆於”,自可概括九品,怎可说九品之中,惟有八品从莲花生呢?

      这里还有一个疑问,因为平时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将来临终佛圣现前,接引其人往生,这还可以相信,但一般生平作恶,到了命终地狱相现,其人心生恐怖,发心称念弥陀只有十念,就可往生彼国,这事令人难以置信,未免不确?

      当知确有其人其事,这人虽然生平广造恶业,但他到了临终,地狱恶相现前,这时尚能发心念佛十念,就可知道这人不可一般没有善根,临死脚手忙乱的人,同日而语了。当地狱恶相现前,还有这种定力,能够发心念佛,足见这个人过去有大善根,有大智慧,才能这样。否则,到了临终,地狱相现,决定脚忙手乱,还能发心念佛吗?所以临终十念,决定可以往生,无须怀疑,此即所谓带业往生,有何不可呢?

      十念往生之法,我们不可不信,但不可“误信”,如果误信,那就大错特错。什么叫做误信?所谓误信,就是不能了解其中道理,听说临终十念可以往生,那么,平时无须念佛了,作恶也不要紧了,等到命终再来念佛,还不算迟。如果这样,就叫误信。须知生死到来,心神昏乱,如果过去没有大善根,万中没有一人能念的,所以说不可误信。如果临终果能十念,一定可以往生。不信可以引经证明。

      在《那先经》里面(那先是一个人名),有一段经文意思是这样:当时有一国王问那先说:“人在生平广造恶业,到了临终发心念佛,就可往生佛国,这事我不相信”。那先即时答道:“确有其人其事,如你不信,我可举一譬喻:如人持大石块,置在大船上面,因有大船,石块可以不沉。十念往生也是这样。因为这人虽恶,但有佛的不思议力,所以不堕泥犁(恶趣),而得往生”。由此看来,就可证明临终十念可以往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佛要重劝法会的广大听众,念佛发愿往生彼国,故呼当机之名而告诉他:“舍利弗:你必须注意我所说的话,为什么我要你们注意呢?因我见到弥陀因中的愿力,凡是发心念佛的人,弥陀都一律接引往生彼国。既有如是广大的利益,念佛就可以蒙佛接引往生,所以我才说出此言来,要你们好好的注意。所以说:‘我见是利,故说此言。所谓我见,就是世尊的佛眼,亲自见到的事实。因佛眼亲见持名念佛,临终可以蒙佛接引往生,有这种的利益,所以他老人家,就无问自说。

      “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佛对当机说道:倘若十方的众生,如有念佛求生净土的善根,闻到我上面所说这番话,一定会深生信仰的。但信仰之后,应当至心念佛,发愿求生彼佛的国土才对。如果不至心念佛,发愿求生彼佛的国土,单信有什么用呢?所以说“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是如来苦口婆心,恐怕人听后如风过耳,所以叮咛告诫,重劝众生发愿,因为愿能导行,既有了愿,才能切实念佛。此经至此,正宗分略说已竟。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上面讲的是正宗分,这是流通分。即流传此经于后世,通达世界各国而无滞。此经的正宗分,是以深信、切愿、持名念佛求生净土的。这种法门叫做难信的法门。既无人问,谁能流通?这就意味着除了佛陀之外,没有一人能够流通了。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极口颂扬、赞叹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功德,利益十方世界念佛的众生。

      上面但说我见是利,还没有详细说出究竟什么利。现在才说出功德之利来。但这种利,不是世间一般普通的有漏福利,而是出世间无漏的功德利益。但出世间的功德殊胜利益,又有可以思议和不可以思议的两种差别。今持名念佛的法门,如果深信、切愿、持名念佛,一生便可以成办,虽然这是属于带业往生,但是一生彼国,便可圆证三不退,一超即入如来地,这种功德,不是思议之所能及,这种殊胜利益,都是弥陀愿行之所成就。佛欲说明此理,所以对当机说道:舍利弗,如我现今所要说者,就是赞叹阿弥陀佛的伟大。这种伟大,不是九界的众生所能做到。什么道理呢?因为彼佛的愿行太大了。自从彼佛最初为法藏比丘,对世自在王佛级了四十八个大愿之后,生生世世,广行六度,利益众生,历劫积功累德,多得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接引了多少个念佛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这种无漏功德的殊胜功德利益,真非世界的算师所能知道的。不但我自己赞叹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就是六方诸佛,也是异口同声一致称杨赞叹的,因为这样,所以说:“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这是本师赞叹阿弥陀佛功德,下面是六方的无量诸佛,皆是异口同音,伸出既广又长的舌相来,遍覆到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称赞阿弥陀佛净土的不可思议法门,劝众生要生深信、切愿、一心持佛的名号,希望将来往生到极乐世界,不要在这娑婆世界受苦。为了要众生深生信仰,所以标出六方诸佛的名题来。

      东方亦有阿裨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罗什大师翻译本经是译成六方,玄奘大师的译本是十方,玄奘法师是照梵文直接译过来的,鸠摩罗什大师是意译的,并没有按照原文一句句的翻译,只是将大意翻译出来。所以,中国人非常喜欢读罗什大师的译本,就像中国人自己写的文章一样。我们就明了,六方是省略,十方才是具足的。虽然省略,意思还是圆满的。六方是东、南、西、北、上、下,十方就加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东方,世尊共为我们说出五尊佛的名号,表法一定有特别的意思。在印度、在中国,对‘东方’的看法非常接近。东方在时辰里属于‘辰’,太阳刚刚上山,在四季里表春,东方是春天,南方是夏天。在五行里,东方属于木,南方属于火,西方属于金,北方属于水,中间是土。

      东方五尊佛,代表修学法门的根本。第一尊佛译为“不动”,表的意思:无论学的是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第一要学‘不动’,才能成就。听这个人说,心跟他走了,听那个人讲,又跟他跑了,必定一事无成。

      “东方亦有阿閦裨佛”。这里六方,而先标东方者,因为东方为群动之首,若以时间来说,乃属春天,正当万物发生的时候,因此就先标题东方。所谓亦有者,就是说:不但释迦牟尼赞叹阿弥陀佛,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十方众生的事,就是东方阿閦裨佛等,亦是同样赞叹的。梵语阿閦裨,华言译为“不动”,表示动中有个不动如如的佛性。众生生死去来属动,但众生生灭身中有个不生灭的性在,不生灭性没有去来,所以如如不动。这佛的法身也是这样,没有去来生灭,所以叫做“不动”。这是作理而立名。又这佛已证妙极净法身,湛然照一切,故不被境风所动。如药东坡赞佛偈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是约行来赞佛。“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诸佛的名号很多,有约因而立号,有约果而立号,有约理而立号,有约行而立号,有约智而立号,有约断而立号的,各有不同。现在这位不动佛,是约理而立号的,因为这样,故云“东方亦有阿閦裨佛”。

      “须弥相佛”。须弥是旧时的印度话,义译叫“妙高”。‘须弥’作名号,这是比喻本体。世界最高的山是须弥山,此山不在地球上。因为这山是金、银、琉璃、玻璃四宝所成,所以叫“妙”。同时这山独出群峰,所以叫“高”。经上时常用它来比喻法身,比喻本体,所以下面这三个须弥,就是比喻本人,法身、报身、应化身,因为三个都用须弥,就是一体三身,三身一体。‘相’是相好光明,佛的相好光明,九法界众生都仰慕,这是讲报身。因为这佛的身相,是由百福来庄严,相好非常微妙。同时这佛为九界众生所瞻仰,福慧具足,功德高如山,因为这样,所以这佛的名号,就叫须弥相了。这是从福慧而立名号。

      “大须弥佛”。‘大’是称赞词,如《华严经》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不是大小的大,而是赞美的意思,这是赞叹我们的法身理体,心性不可思议。现代哲学家称之为宇宙万有的本体,佛法称之为法身,一切万法都是从它而生的,都是由它变现的,所以是代表法身。须弥山高有八万四千由旬,每由旬当中国四十华里,入水出水都是这样,由此看来,这山的高大,不言即可想象出来。这佛的功德,也是这样的。这佛也证到诸法实相,法法得大自在,称为无上法王,超过九界而独尊,所以建号“大须弥”。这是作证法立号的。

      “须弥光佛”。‘光’是光明遍照,能普遍的利益一切众生,这是讲应身,就是应化身。如《普门品》里说的观世音菩萨,那个地方众生有求,佛菩萨立刻就感应;应以佛身而得度者,菩萨就现佛身去度他;应以菩萨身得度者,就现菩萨身去度他。随类化身,就是光明遍照的意思。

      “妙音佛”。因为这佛的声音,是非常微妙好听的,不仅微妙好听而已,同时又能“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如果天人听之,以为这是天音;如果人道听之,认为这是人音;乃至如果一切动物听之,各各以为是自己的音,此佛有这功德(其实佛佛皆具此功德),所以叫做“妙音”。这是从说法利生立名的。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恒 河,即印度四大河流之一,它的流源是从雪山顶来的。因为雪山上面,有个阿耨达池,很大很大,那池有四个出口,水源入印度的四大河。四大河里面,要算恒河最大。该河从前很阔,将近四十多里,河里的沙很细,好像面粉似的。因为佛的住处近这河,所以每逢说法至数目多时,常常以恒河的沙来作譬喻。释迦牟尼佛,对着会众的人说道:如是东方有很多的世界,数有如恒河沙之多,不能将佛的名号一一说出,只可以用个“等”字来代表,所以说“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这里“於”字,是在的意思。“其”字指诸佛而言。东方无量诸佛,各各在於本国里面,伸出又广又长的舌相来,这条舌相究竟有多大呢?足足遍覆了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即一佛的化土,在前面已经解释。由此看来,可以证明诸佛所说的话,真实不虚,必定可以深信。经中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经过三世不说假话,口里的舌头可以伸到鼻端。三藏果头佛,经过三大阿僧衹劫不妄语,故舌能覆整个面孔。现在为要证明净土法门,但恁深信、切愿、持名念佛,就可横超三界,往生极乐,见佛闻法,乃至成佛。所以现在此广长舌相,遍覆了一佛国土。

      又自从无量劫来,一向没有妄语,生生世世,都是积功累德,所以得此舌相。若要证明小事,佛的舌相便覆面门;如果证明大事,佛的舌相,便覆整个大千世界。无论证明大事也好,证明小事也好,应用都得自在。现在因要赞叹净土不可思议功德,所以佛的舌相,就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由此便可证明念佛这一法门,即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诚为一大事因缘。

      又这广长舌相,一切诸佛皆已得之,一切众生也都具之,乃至一切万物也皆有之,犹如药东坡所说:“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因为这样,所以说“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是世尊的苦口婆心,说出至诚的话,不虚之言,劝告我们众生,要相信他老人家所说,不可如风过耳。

      这里当信是的“是”字,作此解释。如说当信此《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十六个字,本是此经的原名。但唐代的玄奘法师翻译此经时,名叫《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意思相同,不过文字稍为省略;罗什法师的译本,名字叫做《佛说阿弥陀经》。译得很好,契合持名念佛的宗旨,无怪世界各国都欢喜流通秦译。“不可思议功德”,这就是说明念佛法门,是多么伟大!因为但念一句弥陀,就可横超三界,而生极乐,乃至毕竟成佛。这种功德,是不是可以心思口议呢?是绝对不可思议的!就因为这样,所以十方一切诸佛,没有一位不是护念此经的。观“当信”二字,足见佛的婆心,恐怕我们众生,闻佛所说如风过耳,不当作一回事,所以特别的叮咛劝告,故云:“当信”。

      此经教人专门持名念佛,不须假借其他的方便,但能持佛名号,就可以横截生死之流,径登不退,实为出迷津的宝筏,渡苦海的慈航,所以一切诸佛咸共护念。又念佛之人,都得诸佛护念,能令身心自在,没有一切的障碍,佛心时时忆念是人,令其精进勇猛,没有退失,不但弥陀的本愿如是,就是诸佛也是这样的。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东方固然有无量世界,无量诸佛,但南方也有无量世界,无量诸佛。在这无量诸佛里面,没有一佛不是称赞此净土法门的。世尊要说明这种道理,故对当机尊者说道:舍利弗,不但东方无量诸佛称赞净土法门,就是南方无量世界无量诸佛,一一也同样称赞净土法门的。如南方世界的的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等,都是极力称赞净土的法门。

      什么叫“日月灯”佛呢?因为此佛是以一心三智来立号,不依别相之次第,融三谛于一境,即于一心而作三观,故所发之三智亦于一心中证得,无前后之别。又“日”是白天的太阳,代表世间的俗智,俗智即观照俗谛诸法差别之智,相当于道种智;“月”是晚上的月亮,代表真智,真智即观照真谛空理之智,相当于一切智;日月照不到的地方有“灯”,代表中智,中道智不偏真俗二边,双遮双照,相当于一切种智。用日月灯象征光明遍照,代表我们自性本具圆满的般若智慧,圆融无碍,无所不照。究竟圆满的智慧,对于宇宙人生,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一样不知道,没有一样不明了,佛法所求的正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在此用日月灯佛代表。

      “名闻光佛”,这佛的名号,能够普闻到十方无量世界,无量世界的众生,听闻这佛的名号之后,但能生起一念恭敬的心,就可得蒙此钱的慈光加被,身心得到自在,精神得到愉快。这是作利益众生而立号,所以叫“名闻光佛”。

      “大焰肩佛”,焰即火焰,肩即左右两肩。火焰表示智慧,左右两肩表示权实二智。因为这佛的智慧深广,能够荷担众生,能令众生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所以叫做“大焰肩佛”。

      “须弥灯佛”,灯是灯光,灯光大如须弥,普照四大洲。佛的智慧也是这样,犹如须弥山王,自然可以转八识而成四智,普照四土而无漏。这是从转识成智而立名,所以叫做“须弥灯佛”。

      “无量精进佛”,精即专精不杂,进是向前迈进。因为此佛自从因中发菩提心,一向唯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勇猛精进,不杂其他无益的苦行,经过无量劫数,一向都是这样,这是从修业立名,所以叫做“无量精进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佛对舍利弗说道:如是除了上面所说这五尊佛外,还有无量无边诸佛,其数如恒河沙之多,一律也都各各在於其国,伸出广长的舌相来,把诸佛自己的化土,都普遍盖覆住,因为这样,所以说,“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即一佛的化土,在上面已经解释。

      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诸佛各出广长舌相之后,即对会众说出诚实之言来:汝等法会的大众,以及十方国土的众生,大家应当生起信仰才对。信仰什么呢?信仰持名念佛的法门。因为这种法门,确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一切诸佛,没有一佛不护念此法门的。同时发心修持此法门的人,也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既有这样的殊胜,大家就要深生信仰。所以说:“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这是讲西方世界,是双关的。“无量寿佛”是说西方世界与阿弥陀佛同名的佛,讲得通。同名号的佛不知道有多少,如果将他说成西方极乐世界这一尊阿弥陀佛,也可以说得通。阿弥陀佛也赞叹释迦牟尼佛,赞叹十方一切诸佛,佛佛互相赞叹,目的是接引众生,广度众生。

      南方表修慧,西方表修福,所以持名念佛是福慧双修。西方佛列出七尊,“七”代表圆满,《阿弥陀经》中用“七”代表圆满的意思。

      “无量寿佛”。无量寿代表福寿,福德中第一是“寿”。“阿弥陀”翻作“无量”,不仅是寿命无量,光明、智慧、德能一切都是无量,神通也无量,样样都无量,说不尽的无量。在一切的无量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寿命无量。如果没有寿命,无量的智慧、无量的财富、无量的珍宝,将都会落空。没有寿命,无量就被别人享受,与你没有相干,所以寿命在一切无量中是第一德。有无量的寿命,一切的无量,自己才真正得到受用,才能享受到,所以寿命排在第一。

      “无量相佛”。这是指佛的胜应身来说的,因为胜应身具足无量相好。“相”是表富贵,有富相、有贵相,所以富贵、贫贱的相貌确实是有的,看相的人常说“相随心转”,是非常现实的。譬如,人欢喜时就有欢喜相,心里欢喜,面孔就笑咪咪地。如果一肚子苦水与烦恼,面孔就很难看。“相”真的是随心所转,浅近的,我们知道,深远的,也能在相上看到。无量相佛的报身,一一相好,具足无量庄严,今就胜应身,故云:“无量相佛”。

      “无量幢佛”。幢是旗帜一类的,和幡是一类的,幡是扁的,幢是圆形的,中间是空的。幡幢都是表高、显的意思,因为幡、幢挂得很高、很明显,它是宣传、通告的作用。幢有摧邪显正之义,因为佛具足无量智慧,能处处建立法幢,显示真理正法。同时众生的根性无量,佛说法也是无量,所谓应大机即说大法,应小机即说小法,因为这样,所以说“无量幢佛”,这是从应机立号的。

      “大光佛”。佛菩萨名号之中,凡是有光明的意思,都代表智慧,大光佛代表大智。所谓“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这是约智光而立号,因为这佛的智慧很大很大,如同日光一样,能照大地万事万物,所以叫“大光佛”。

      “大明佛”。大光表根本智,大明表后得智,代表这两种智慧,一是自受用,一是他受用。没有人向佛请教时,佛于一切法样样明了,但是于一切法里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完全‘无知’。‘知’是要分别,要将它说出来,那是智,而他心中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所以一切法是平等的。万法平等,万法一如,这是根本智的现象。有人向佛请教,佛就清楚明白的说出来,那是后得智。所以,你不问,佛就不知;一问,他什么都知道,这是起作用。后得智是为利益众生,为教化众生,是‘无所不知’,根本智是‘般若无知’。因为这佛具足无所不知的智慧,能破一切烦恼黑暗,就能普照十方世界,没有障碍,所以叫“大明佛”。

      “宝相佛”。‘宝相’表尊胜的意思,‘尊’是尊贵,‘宝’是尊贵、殊胜的意思,又是除贫义。所谓难能可贵。这佛相貌非常殊胜微妙,实足宝贵,如果众生见了,自然生起恭敬之心,所以叫“宝相佛”。

      “净光佛”。末后这尊佛教我们修福的基本方法,就是要‘净’,要‘光明’。净是三业清净,洁白无染;光是智慧之光,心地要正大光明。三业是身、口、意。清净一定断恶,有恶业就不清净。因为这佛智慧之光已修圆满,清净离染,无所不明,所以叫“净光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西方无量世界里面,除了上面所列七尊佛外,还有很多的佛,其数量像印度恒河里的沙一样,多得不得了。因为这样,所以说:“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解释同前。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福慧俱足之后,一定要效法诸佛如来,以弘法利生为自己的天职,为自己的事业。

      “焰肩佛”。与前面‘大焰肩佛’的意思相同,福报圆满,智慧也圆满,福慧圆满,就担负起如来的事业。经上常讲,继承如来家业,如来家业是弘法利生,就是要将弘法利生的重担承担起来。焰肩佛具足权实二智,权智可以鉴机,实智可以照理。鉴机机无不尽,照理理无不彻。因此能够荷担一切,断除九界众生的烦恼,犹如火焰烧薪似的,因为这样,所以叫焰肩佛,这是从断德而立号的。

      “最胜音佛”。‘最胜音佛’,音声加上‘最胜’,就是最殊胜的,超过九界众生的音声。这是由因中口业清净,常说慈语,所以果上得此最胜的称音声。同时最胜音也代表演说《阿弥陀经》,在一切经中第一殊胜,没有比这部经更殊胜的。

      “难沮佛”。‘沮’是障碍、阻碍,表示弘护正法要勇猛精进,不怕魔障。修行一定有魔障,因为我们生生世世造的恶业太多,和一切众生结的冤仇太多,冤家债主那有不找麻烦的道理。所以学佛不是一帆风顺。六祖惠能大师还得在猎人队避难十五年,遭难,受罪,不敢出头。他是真正得到衣钵,真正得道之人,真正明心见性的法身大士,难道说他没有福慧?他还有灾难,还有冤家对头,还要躲避。难沮佛已证得坚固的理体,不为烦恼所沮丧,所破坏,这是从理证立名,所以叫“难沮佛”。

      “日生佛”。代表教学相长。‘日’表智慧,唯有突破一切障碍与困难,智慧才能增长,正法才能长住世间,利益一切众生。所以日生犹如日光能除黑暗,能照破众生的愚痴黑暗。这是从智德立名,所以叫“日生佛”。

      “网明佛”。名号含义非常圆满,‘网’表打鱼的罗网,比喻一切苦难的众生沦落在苦海中,菩萨要救他,用网将他捞起来,这是菩萨度众生之意。弘愿度生的方法,无量的法门就像罗网一样,网孔很多,以此救度众生。这佛由于因中,施设教网,以此引导众生,故果上得名为“网明佛”。这是从逗机立号的,所以叫做“网明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如是等无量诸佛,没有一位不是称赞净土法门的。因此各各在于本国,不约而同,佛佛都现希有事,彼此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解释同前文。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这是下方世界无量诸佛,也各各说出诚实之言来,希望众生深信净土法门,故也现出奇特的广长舌相。这个下方世界,距离我们很远,如果没有看过佛经,听着“下方”二字,就可能误会这个世界,是在我们娑婆世界的下面,其实并不如此,为什么呢?因为在下方世界的下面,就是水轮,水轮下面有金轮,金轮下面又有火轮,火轮之下面还有风轮,风轮之下更有空轮,空轮之下就是无色界,无色界下面就是色界,色界之下便是欲界与人间。由这看来,就可知道下方世界不是在我们娑婆世界的下面,而是在娑婆世界的上面。这一点我们不可不知。否则的话,那就容易误会了。

      下方世界第一尊是“师子佛”。比喻佛说法。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不吼则已,如果狮子一吼起来,叫的声音就会很威猛,许多小的野兽听到,身体就发软,甚至吓倒,说明狮子的威力很大。这佛也是如此,他是亲证诸法实相,为法中王无论善法也好,恶法也好,世间或出世间法也好,大乘法或小乘法也好,都能广普说法,得大自在。如果天魔外道闻之,没有不信服的。因为这种功德,所以就叫“师子佛”,这是从威德立名的。

      “名闻佛”。名声普闻,也就是佛菩萨的知名度。在中国,观世音菩萨名闻第一!‘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观音、弥陀在民间确是无人不知。许多人不晓得释迦牟尼佛,但没有不知道阿弥陀佛的。‘名闻佛’代表人天大师,有能力、有智慧、有方法教化一切众生。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乃至佛门各宗派的祖师大德们,都是代佛教化众生的。

      “名光佛”。‘光’表智慧,名称普闻必须有大智慧,应机说法,法音才能远闻,能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名闻’之后,‘名光’就实至名归,不至于是个虚名,不是沽名钓誉,而是名副其实。

      “达磨佛”。达摩是印度话,翻译华言叫做“法”。法的含义就是轨了。比方说,一个有修养的人他做起事来很如法,可以给人做模范,如像火车依着轨道走一样,为人天的模范,这是行可轨;同时这佛所说的教法,堪为众生信受奉行,这是教可轨。因为这佛一举一动,一言一说,都可给人做榜样,所以叫做达摩佛。这是从言行而立名的。

      “法幢佛”。‘法幢’是表为众生作示范,建法幢、立宗旨。我们自己走这条路,也希望一切众生能认识此路,发愿一同将经典、法门普遍的宣扬推广,利益一切众生,建立法幢。因为这佛所说诸法,不但高超一切,而且非常明显,令人一听就可了解,无论三乘的圣者,或是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生,没有不敬仰的,这是从高显立名。所以叫做“法幢佛”。

      “持法佛”。‘持’表示自己和志同道合的大众能依教修行,就像蕅益大师教净宗学人,必须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永无疑惑。念佛法门正是一切诸佛的真实教诲。所以这佛善能奉持权、实、顿、渐诸法,随机宜而利导,能令众生皆得开悟了解。这是从利导立名,所以叫“持法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如是等无量诸佛,没有一位不是称赞净土法门的。因此各各在于本国,不约而同,佛佛都现希有事,彼此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解释同前文。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这是六方最后的一方,叫做上方世界。这个上方世界,究竟在什么地方?那是在水轮的上面,就是上方的无量世界。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地球的上面,就是六欲天,六欲天上面,就色界的四禅天,在四禅天的上面,又有四空天,四空天上面,那就是空轮了,在空轮上面又有风轮,风轮上面又有火轮,火轮以上还有金轮,金轮上面复有水轮,在水轮以上,那就是上方的无量世界。上方既有无量世界,就有无量诸佛在那里教化说法。

      六方世界中:第一、东方,说明修学的基本态度,祈求的目标,以及修行的纲领。第二、南方,显示此法门是依心性本具的智慧,是大智慧的法门,没有大智慧不会选择此法门。第三、西方,教我们修福,念佛是将弥陀无量劫所修的真实福慧变成自己的。这是大福德的法门,只要你念得相应,念这一句名号里有真信、切愿,这就相应。‘信’中有愿、有持名,‘愿’中有信、有持名,‘持名’中有信、有愿,一而三,三而一,这是‘相应’。第四、北方,福、慧成就,担负起如来教化众生的事业。第五、下方,将教化众生的事业推广,发扬光大,普遍利益众生。第六、上方,达到究竟圆满。

      佛要说明这种道理,所以告诉当机说:舍利弗,你要知道,在上方世界里,复有无量诸佛,也都赞叹净土法门。在这无量诸佛当中,第一位就是“梵音佛”。‘梵’是清净的意思,梵音是清净音,表说法要清净。如果说法还有名闻利养的希求,就不清净。说法纯粹是为利益众生,但不作利益众生想,心才清净。所以,真正清净就像如来‘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做许多利益众生的事,心地干干净净,一点也没有染着,就像完全没做一样,这才是真清净。因为这佛说法的声音,不但嘹亮可听,而且清净无染,具足洁白梵行之相。这是从口轮立号。所以叫做“梵音佛”。

      “宿王佛”。星宿是比喻很多,星宿中最大的,称为‘星宿王’。我们不论实际的,只论肉眼能看到的,晚上看到众星,以月亮的光最大,月为众宿之王,所谓“众星朗月,不如孤月独明”。‘星’代表佛讲的无量法门,星宿之王,当然就是最殊胜的法门,用这个法门代表大乘法。一切法门中,大乘法最殊胜,是无上道的捷径,所以用‘宿王’代表大乘。这是第一种说法,至于第二种,是以这来比喻佛陀,因为不论那一尊,都是亲证法性,称为法中王,又称觉王,於法得大自在,朗然大觉,一切众生都比不上,一切众生皆都归依它,跟着佛陀。这是第二种说法。有这两种意思,所以叫做“宿王佛”。

      “香上佛”。代表大乘里的捷径,代表禅宗。《六祖坛经》第五章是‘传香忏悔品’,传授禅宗修学的方法。‘五分法身香’,就是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香上’表禅宗,禅宗是大乘中的大乘,大乘代表径路,禅宗代表径路里的径路,它是属于顿超法门。因这佛亲证五分法身之香,能够普薰十方法界,因此就叫“香上佛”。

      “香光佛”。代表净宗念佛法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香光庄严’,因为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特色。第一、光明,光明世界,第二、宝香,西方极乐世界任何物品都放香气,所以西方世界宝香远闻,就是香光庄严的世界。大乘是‘径路’,禅宗是‘径中径’,净宗是‘径中径又径’。这三尊佛将了义、究竟了义、圆满的究竟了义,为我们显示出来,我们要认清楚,真正明了,就知道怎样选择法门。

      “大焰肩佛”。前面表自己权实两种智慧的成就,应当要担负起如来家业,此处是圆满的阶段,表示将最殊胜、最上的法门传给大众,有缘之人就能得到真实的受用。无缘之人,我们还是要传,只是他今世不得受用。经上常讲‘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阿赖耶识中有‘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是种子,将来多生多劫,甚至无量劫以后遇到佛,他的缘成熟,也能往生。所以,不论有缘、无缘,遇到一切众生,我们都要将最上的顶法传授给他。

      “杂色宝华严身佛”。表一生圆满。释迦牟尼佛在世间讲一生圆满的经典,只有一部《华严经》,用善财童子作为修行的榜样。善财童子遇到‘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他才一生圆满。‘杂色宝华严身’是华严的意思,‘严’是庄严的意思,譬如一处大的花园有各式各样品种的花,这是比喻以无量无边的行门,庄严其身。这是从行而立名的,所以叫做“杂色宝华严身佛”。

      “娑罗树王佛”。‘娑罗树’是表究竟坚固的意思,在印度,这种树非常高大,一切林木都不及它,而且冬天不会凋零,极为坚固。佛时常用它来表‘坚固之法’,代表圆满证得‘究竟坚固’,就是圆教的佛果,才是真正的‘大法王’。娑罗树也表密宗的意思,说明净密不二。‘径中径又径’,净宗与大乘、与禅,是‘不二法’。讲修行,行门中总是禅、净、密这三个法门,这是修行的纲领。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甚深禅的境界,而且是甚深之密。‘南无阿弥陀佛’是梵语,就是密咒,而且是无上的咒语,就是‘大总持法门’。念佛人往往不晓得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念这句名号,所有大乘法门都修了。大乘法包括小乘法,包括禅宗。念这句名号,也圆满修禅宗,又包括密乘,密宗无量法门也在这句名号之中,都圆修圆证,这是佛名号的殊胜意义。娑罗树王佛已证毕竟坚固之体,高超九界而独尊,故以这树来立名,这是作证法而立名的。

      “宝华德佛”。表圆满的报身。这佛具足万德,极为庄严贵重,如同宝华一样,坚固妙好,不同世间的华,所以叫宝华德佛。

      “见一切义佛”。表千百亿化身。世间法、出世间法、有漏法、无漏法,无量无边的法门,其中所含的义相,无穷无尽,虽然义相无穷无尽,但是佛既得一切种智,而能穷尽诸法的实相,那么对于权、实、偏、圆、顿、渐、总、别的一切义相,都能悉知悉见。如《金刚经》说的‘如来五眼圆明,普应群机,见一切义’。因为这样,所以这佛就叫“见一切义佛”。

      第十尊是“如须弥山佛”。表清净法身,是宇宙万有的本体。因为须弥山是由四宝所成,高出众山之表。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说明佛具足常、乐、我、净四种功德,这是从果上来的。末后这三尊佛表法身、报身、应化身,一体三身,和东方讲的法、报、应三尊佛前后照应。前面东方提出的是我们心中向往,祈求的,到末后上方三尊佛表我们亲自证得的,这才圆满。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如是等无量诸佛,没有一尊不是称赞净土法门的。因此各各在于本国,不约而同,佛佛都现希有事,彼此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所说的是真实的话,正如《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我们必须从此处建立真实的信心。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诸佛如来,没有一尊佛不赞叹西方极乐世界。

      “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从本经所说,我们将它归纳起来,可以说有三桩事不可思议:第一是极乐世界依报环境不可思议,第二是极乐世界正报(十方世界往生的人)成就不可思议,第三是极乐世界说法不可思议。十方一切诸佛赞叹,不是一尊佛、两尊佛,而是一切诸佛所护念。怎样求佛菩萨才能得到真正的保佑?我们从此处明白,只要接受此经,读诵此经,依照此经的理论方法修行,决定得到一切诸佛的护念。

      以上六方无量诸佛,异口同声赞叹净土法门,也是弥陀因中愿行所成的。如大本法藏比丘所说:“我作佛时,名闻十方,无央数世界诸佛,各於大众之中,称我功德,及与国土”。因中愿力如此,所以现在成佛,就感十方诸佛称杨赞叹,一一如愿所偿。由这也就证明愿力的伟大,所以修行念佛的人,时时要发往生的愿。

      这里有一个疑问,因为念佛法门,既为十方诸佛所共赞叹,为什么六祖大师作这样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这确实是个疑问,但解答这个问题,说来却很简单。须知六祖大埏,他是禅宗的泰斗,根性猛利的人,他的见解与一般普通人不同,故他所吐的言词,也是接引上根利智的人,并非抹煞没有净土,细味六祖的口气,实为一般着相念佛的人,下了一剂舍药,解缚去粘罢了。他的口气,含有赞杨实相念佛之法。既然明白实相一真法界之理,那就心外无佛,也无净土,一一莫不是当人的心性,除了心性之外,了无一法可得,所以净宗的古德也说:“念自性的弥陀,生唯心的净土”。又说:“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须知西方的依正庄严妙境,本是自性的现量境界,断断不可执言昧义,不可执理废事,如果执言昧义,妄生毁谤,那就罪过无量了。佛经说性的文字很多,处处都可见到。如说:“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这都是说性的文字,怎可因此执著世界上没有佛道,也没有众生呢?这是断断不可以的。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4-28 07:48 , Processed in 0.0342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