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佛说阿弥陀经讲议(五)

热度 1已有 335 次阅读2011-8-12 08:17

(接上续)

    “舍卫国”,在中印度的地方,为波斯尼王的首都。梵语“舍卫”,华言译做“名称”。因为此国多出闻人,名称普闻天下诸国。又翻做丰德。古人解释丰德二字,谓国丰四德。即五欲、财宝、多闻、解脱。但在圆瑛老法师的意思,认为五欲和财宝,不可称为德。应该这样解释就比较好些,谓有五欲、财宝之丰,人有多闻解脱之德。因为如此,所以“舍卫”又翻做丰德。

    衹树。“衹”就是衹陀太子。梵语衹陀,华言译做战胜。因为当时波斯匿王,和邻国交战,正当战胜回朝的时候,即闻太子出生,因此就赐此名,表示欢喜的意思。“树”,即太子所种的林木。因被须达多长者所感动,布施供养佛陀,故云“衹树”。

    “给孤独园”,给(音济)意思是周给。幼而无父为孤,老而无子为独。长者对这些孤独的人,常用财物普周、供给他们,令离饥寒的苦恼。因有这段的因缘,所以那里的人都叫他做给孤独长者。他的本名叫须达多。须达多是印度话,华言译做“普施”。因生平乐善好施的缘故。

    按《刊定记》所说:波斯匿王有一大臣,名叫须达多,为着和儿子聘妇来到王舍城,那夜寄宿在删檀那长者的家里。长者为着供养佛陀,半夜就起身,庄严舍宅,营办很多的斋供,隆重空前。须达多目睹这种情形,向他问道:这样庄严舍宅,营办斋供,如此隆重,我须达多有史以来,可说是第一次见到,是否要请国王,还是办婚姻之会呢?删檀那答云:“我不是要请国王,也非婚姻之会,为要请佛陀光临舍”。怎知须达多一听佛的名字,通身的汗毛皆竖起来。又请问道:“什么叫做佛呢?”删檀那长者,就述说佛的功德。须达多听完这番赞语,善根忽然发现,欢喜无量,踊跃不止,即问佛的住处。删檀那长者,就把佛的住处对他说明。

    佛智鉴知此事,即放大光明,照着须达多的住处。须达多一见佛光,以为天色已明,於是寻着光明而行,至王舍城的城门时,佛以神通之力令城门自开。须达多寻路而往,到了王舍城竹林精舍,见佛在外面经行(散步)。

    须达多一见佛陀,欢喜万分。因为过去生中曾和佛陀结过法缘,听闻佛的妙法,自然踊跃欢喜。可是不知道礼佛的方法究竟怎样?这时净居天的人,化做四人到世尊的面前,接足礼佛之后,右绕三匝,问讯合掌,却住在傍边立着。须达多见后,就照他们的方法礼拜佛陀。这时佛陀给须达多说法,须达多闻法之后即证初果罗汉的见道位。须达多初见佛时,虽然踊跃欢喜,但还不知道佛陀的伟大,现在闻佛说法而证初果的见道位,始知佛陀的功德不可思议,伟大极了!于是再三恳请佛陀光临舍卫城受他供养,希望藉此因缘,利益舍卫城的王臣民众。

    佛以他心智鉴知须达多的发心,所以满他的心愿,受他的礼请。同时叫智慧第一舍利弗尊者,和他同到舍卫,找寻适当的处所。看了很多的地方,没有一个适当。有的地方虽然很大,容得佛僧,但不够堂皇;有的地方虽然堂皇,但不够幽静。看来看去,惟有衹陀太子的’’花园,在城外的东南方三里多路,既宽敞又堂皇幽静。是适合佛僧精修梵行的处所。

    地方既已适合,须达多入见太子,议买这块园供养佛僧。太子对须达多说:“可以的,如果你要买这花园,我可以让给你的,但有一个简单的条件,如果你能接受的话,这个花园就卖给化了。”须达又问太子“有什么条件?”太子说:“我的条件是这样,若能把金砖辅满了整个花园,就卖给你。”须达多听后一口应承。因此回家之后,打开金藏,请了很多工匠,日以继夜,铸造金砖来辅园地,并且亲自监督工程,天天这样。太子被他感动,要和他共成功德,但须达多不肯,太子没有办法,便对须多说:“金砖辅满花园,园地就算你的,但树根辅不到金砖,那就应该属于我所有。”须达多见太子说得很合道理,笑着对太子说道:“应该这样”。因有这段因缘,故标名曰:“衹树给孤独园”。

    (六)众成就。“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这段经文即表听众成就。这是圣凡集在一起,犹如众星拱月。如是六种,必须一一具足,才可以成就法益,故以成就称之。

    “与大比丘僧”,是明类的意思。“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明标数,佛当时与大比丘僧,其数目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因为这些大比丘僧,不是初发心的出家人,是在过去劫中,发心跟佛出家修行,已经断除烦恼的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的尊者。与大比丘僧的“大”字,含有大、多、胜三种意思。因为这些比丘,位位能为天王所共同恭敬和信仰的。如桥陈如尊者,能为大梵天王的师傅,迦叶尊者能为释提桓因的师傅,所以称之为大。不但如此,并且这些比丘,位位都是博通内外典籍,知识水准很高,所以称之为多。又这些大比丘僧,位位都是超过当时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德高望重,故称为胜。

     比丘的含义有三:

     1、乞士义。就是说:外乞食于施主,藉此资养色身。如果身体健康,才有精神可以闻法修行。否则的话,如果没有施主布施饮食,身体发生疾病,精神蒙受影响,健康尚且成了问题,怎样闻法修行呢?既不能闻法修行,又如何能够了生脱死,成就无上的菩提大道呢?所以外乞食于檀越以资养色身,是一件重要不可缺少的事;而发心布施的施主,由此也可知道培植福德。现在发心布施饮食、衣服、卧具、汤药,来生或现生就能越过贫穷的困苦,因此就叫檀越。但出家人的乞食,不同一般没有能力谋生,在街头巷尾向人要钱的人一样,出家人的乞食乃是个人发心,知道人生根本是苦,世界上的荣辱得失,都是无常、苦、空、无我和不清净的,因此看破一切,暂时假借四缘(饮食、衣服、卧具、汤药)支持色身。所以除了外乞食于檀越之外,还要内乞法于如来,以此资养慧命。如果慧命得以资养,一大天比一天强大起来,就可以断除烦恼,烦恼断尽,生死的痛苦,从此就可以解决。所以出家人的乞食,真正意义在于了生死,不同于一般的乞食,这点大家要认清楚,不可混为一谈。这是第一乞食义。

     2、怖魔义。比丘最初登上戒檀受具足戒,作羯磨法,经过三师的一番问话完毕时,名叫白四羯磨(作法),这时无作的戒体(无表色),就从头顶而入,名叫得戒于心,地上有很多的夜叉善神,即时称杨赞叹云:“某某地方,某某人的儿子,他已发心出家,受具足戒,当使佛界增盛,魔界减少”。这样的称杨不绝;声音达到了虚空,那知虚空也有很多的夜叉善神,闻这声音同样欢喜,也异口同章的这样称杨赞叹;这种声音传到四天王天里面,四天王天闻声之后也是这样的赞善;这样辗转到达六欲的顶天,因为魔王住在这里,听着佛界增盛魔界减少的声后,心里很是怖畏。魔王深生怖畏,就怕这个受具戒的比丘,很快就出离要界,空他的宫殿,度他的眷属,所以心生怖畏,故称怖魔。这是第二怖魔义。

     3、破恶义。比丘既得后,常常以正慧观察身、受、法的四念处,都是苦的、空的、无常的、无我的、不清净的,因而勇猛精进,修出世法,破除贪、嗔、痴的烦恼恶。这是第三破恶义。因比丘含有上面所说三种义相,故存梵音不翻,即五种不翻中的多含不翻。

     什么是五种不翻呢?那就是⑴秘密不翻。如“陀罗尼”这一类的咒语皆是。⑵多含不翻。如“薄伽梵”和“比丘”等这一类都属多含不翻的。⑶此方所无不翻。如“阎浮提树”,我们这个地方没有,所以也不能翻。⑷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这一类,虽然可以用华言翻译,但自古译经的大德们,一律皆存梵音不翻,故后来译经的法师,也顺从古人的意思,一律都不翻了。⑸生善不翻。如“般若波罗蜜”等这一类,如果有人听到“般若波罗密”的语句,就可以令他生起信心来;生了信心之后,善法就一天比一天不断地增长,乃至毕竟了脱生死,成佛作祖,因为般若能生善法,故也不去翻他。如果要以华言翻它,就是智慧之义,虽然智慧也可取,还不如般若生善的尊贵,所以也不翻了。

     其次再讲“僧”字。“僧”就是梵语的简单称法。具足叫做“僧伽”,或“僧伽耶”。若以华言译之,即和合众的意思。僧有理和、事和、辨事等三种。就理和之义而言,则一人即可称为僧。就事和之义而言,所和之体约三人始称为僧。就辨事之义而言,则四人、五人乃至二十人以上,方可称为僧。什么是“理和”呢?“理和”就是同破见思之惑,同证无为解脱之道,谓之理和。

     “事和”有六种:⑴见和同解,见和是在见解上要与大家建立共识。要建立共识,就必须放下我见,放下边见,边见是互相对立的见解;另外还有成见,成见就是偏见。大家聚在一起,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社会。社会要能真正得到安定,首先要求人人能和谐相处。唯有“和”才能把我们的见解、思想,乃至于生活方式,逐渐拉近,才不会距离太远,这就是所谓的“平等”。和之后才有平,平之后,大家心地才能安定,安定之后才有快乐。我们要想得到快乐,心要安、身要安,身心平安,“和”是最初的一个基础。《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我们知道北京故宫有三座主要建筑,我们中国人称它为“金銮殿”。实际上,它的匾额不是写金銮殿,而是写着“太和殿”,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三座大殿都用“和”来命名,由此可以看出清朝的帝王,是用和来统治天下、统治国家。传至末代家族不和了、朝野不和了,不和国就亡了。所以“和”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聚在一起,一定要注意“和”这一个字。

     ⑵戒和同修,戒在狭义上讲就是守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社会有风俗习惯,单位有规章制度,俗话说:“没有规距,不成方圆”。所以大道和谐,必须要守法,要奉公守法,如果不能守法,就会引起社会动乱。广义讲,修行人除守法外,还要遵守修行中说的各种教诫,如佛法所说的: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四勤、四住、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以及普贤十大行愿等,修行人讲究戒、定、慧三学,戒是手段,定是枢纽,慧是从定开的,没有定就没有慧所以,戒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戒是帮助得定的。同时修行人还要知道,戒是戒自己而不戒别人,如果认为是戒别人,那么一定会障碍自己得定。为什么?因为自己的心不清净,自己的心会受到外面境界的干扰,你会感到自己戒律持得非常好,而看到这个人破戒,看到那个人犯戒,这个人我瞧不起他,那个人我讨厌他,你想想自己还能得定吗?自己决定不能得定,这是修行人应该知道的。

     ⑶利和同均,利是讲我们的利养,在生活享受上,一定要尽量接近平等,不要有太大的差距,以免人心不平,社会动乱。为什么呢?因为贫穷的人,看不惯富人的享受,就会造反,就会有动乱出现。所以我们收入多的,要帮助收入少的,这样大家的心就得到公平了,心平才能够安,心安才有乐。所以我们不乐就是不平,就是不安。不安就会不平,不平就会不安。所以要公平安乐,不要有私心。我们自己有福,让一家人享,让亲戚朋友、让大家共享。有大公无私的心,就会得到平。平了就会安,安了就会乐。另外还有身和、口和、意和。

     ⑷身和同住,身和是在行为上要做到和谐,不能伤害他人。佛法将人不和谐的行为归纳了三个方面:即杀、盗、邪淫,也叫身三业。杀生是十恶之首业,为十戒之第一。《大智度论》说:“诸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大乘佛教为了避免杀生,而禁止食肉,更进而以戒杀放生为其积极表现。佛法有偈言说:“千百年仇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夜半屠门声”,所以食肉,是因起战争的一个原因。你现在虽然是强者,能杀害牠的身体,但你没有办法平静牠的怨心,当因缘聚集的时候,牠的报复就会现前。楞严经说:“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惟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这是从枝末无明上,来讲六法界中的生死循环。如果从根本无明上说,那么就是你伤害了自己慈悲心,伤害了自己的本性,性罪不能免除,所以将会堕入三恶道,即使生于人间,亦不免短命多灾,这些我们要明白。

     所以,我们所作所为,决定不能伤害他人 不能伤害社会。凡是伤害社会的事情不可以做,伤害他人的事情不可以做。他人伤害我,没有关系,为什么?他不懂,他没有学过,他没有接受过圣贤的教育。所以对于他的伤害,我们要谅解他,我们要尊重他,我们要慢慢的来帮助他。

     ⑸口和无诤,口和是在言语上要做到和谐,要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种种口业。口业清净了,大家住在一起,就不会有诤论。人与人相处,最容易造的就是口业。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话多时,言多必有失。有些时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产生误会,在无形当中,就会结下许许多多的怨结,还会招来以后的果报。所以说,这是非常苦恼的事情。古德常常教训我们,叫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言语愈少愈好,非必要的言语,还是不说那是最好的。大家都不讲话了,就不会有什么可争的,所以在真正的道场里,确实听不到闲言碎语,也没有杂心闲话,没有闲聊的事儿。念佛的道场,只听到“阿弥陀佛”绵绵不断,大声念、小声念、默念都可以。我们要想把烦恼舍掉,早日成就道业,如果不用这个方法,就很难达到目的。

     ⑹意和同悦,意和是在思想上要与人和谐,要远离贪,嗔、痴、慢、疑等错误思想。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为,如果有错误的思想,就会导致错误的行为。人有贪心,就会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享受,佛法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所以要知道,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些不是好东西,不能在这上面起心动念。聪明人听到这个道理,他会自然断掉了,因为他不想堕地狱,不愿意走这条路。嗔恚是嫉妒怨恨之心,佛教将嗔心比喻为火,所谓“火烧功德林”,经典上提示我们:“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瞋恨心一生,就会障碍很多功德,会产生很多不和谐的错误行为。愚痴是一切是非、善恶、真假、邪正都分不清楚,那就叫愚痴。佛法说贪心是饿鬼道,嗔恚是地狱道,愚痴是畜生道。所以,心里面有什么样的念头,就会感得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我常说:“在家二众可以方便一点,出家二众,既然受人供养,受人礼拜,应该不能方便的。佛教之所以能否发杨光大,完全在出家二众身上,如果出家二众能够以身作则,深信因果,明白佛法,如说修行,不偷安,不苟且,不虚伪,讲因果,讲信用,讲始终,我相信佛教必定可以发杨光大的。深望佛教同人,大家共同努力,把释尊一生所说的教义,推进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去,使全世界的人类,都能听到佛法的福音。

     “千二百五十人具”这是标人数。标出大比丘僧的数目,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多。须知弥陀法会的听众,实有无量无边之多,何止千二百五十人呢?现在标出千二百五十人,是就常随众方面说的。因为世尊成道以后,先到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初度乔陈如等五比丘。五比丘受度之后,佛又到恒河度要迦叶波。佛智鉴知频沙国王的师傅“优楼频螺迦叶”,已经一百二十岁,那时当地的人,大家都叫他做大仙,得度的机缘已到了,在这时候,世尊就去度他。这人本身是个拜火的外道,很有本事,如果不是世尊,没有一人能度得他,因为他有神通,能作种种的变化,乃至呼风唤雨,移山倒海,他都可以做到的。但佛怎样度他呢?大略说佛是这样方便度他的:当佛到他的住处,即现大神通,把他的骄慢心先折伏,然后以佛法来开示他,他听闻如来的法音后,才知道佛陀的伟大,就这样死心塌地的归依了佛陀,拜佛为师,自称为弟子,连他自己的徒众,共有五百多人,完全弃邪归正,跟佛出家修道。后来他的弟弟,伽耶迦叶和那提迦叶,师徒各有二百五十人,大家都归依于佛,以佛为师。这是佛陀度三迦叶师徒一千人。后来又度舍利弗和目犍连师徒各一百人;并度耶舍长者及同学五十人,合计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现在经文但标“千二百五十人”者,是举总数略去零数的。这样一千二百五十人,深感佛陀的慈悲爱护,常常跟佛在一起;凡是佛陀讲经说法,他们都是在会听闻众,所以叫做常随众。“俱”就是同堂聚会不相舍离的意思。

     这一段经文的意思是说:这部《佛说阿弥陀经》,是阿难从佛陀处亲闻的,在无分别之时,佛在舍卫国首都的衹桓精舍,与一千二百五十个常随众在一起聚会时所说的。佛说这部经并没有人请问,是佛观因缘成熟,自己说的,这部经在在三藏十二部经中,属于无问自说部。因为净土法门太过高深,弟子们没有一人发问,所以佛就自己说了。

     “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这两句经文:上句是表位,下句是叹德。意谓这一千二百五十人,位位都是大根器的阿罗汉,已证无生的真理;并且素来为社会广大群众所能深知熟识的。所谓:“皆是”,就是纯一无杂的意思。如《法华经》里面所说:“此众无枝叶,惟有诸真实”。

     “阿罗汉”,比丘僧是因,阿罗汉是果。阿罗汉也包含三义,这和“比丘”的三义,是因果相对的。

     ⑴应供义,因为这些“大阿罗汉”,梵行已经成就,可以为世间福田,堪受在人天的供养,即比丘的乞士果 。

     ⑵杀贼义。因为这许多大阿罗汉,已经能空“四住”,三界里的烦恼都完全断尽,形同杀贼一样。因为见、思二惑,能劫掠我们的功德法财,现在既已断尽,则劫掠功德法财的烦恼贼,就等于被杀死似的,即比丘的破恶果。

     ⑶无生义。因为这些大阿罗汉,他们所要做的事,已经完全办好。什么是他们所要做的事呢?就是修戒、定、慧的事。因为修戒、定、慧,方可以断除贪、嗔、痴等烦恼,即比丘的怖魔果。

     阿罗汉有三种:⑴修性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但修这“四念处”,不发心学习经教,观行成就,能断见思烦恼,可以解脱分段生死,得三明六通。因为在因地的时候,不肯发心学习经教,现在虽证阿罗汉果,依然不能说法,但以神通利物,遇着一般心理好奇、不重真理的人见他踊身虚空里,身上出水,身下出火,履水如地,入地如水,穿山越岭等事,即时死心塌地信复他,所以这种阿罗汉的度人,就以神通代说法。如果遇着一般重真理的人,就没法子度他。故这种阿罗汉的度人,很是有限,不能普收群机。因为只断见思烦恼,解脱慧障,而发无漏,所以叫慧解脱人。

     ⑵修共念处。什么叫共念处?就是说:这种阿罗汉,一方面修空观,一方面学习经教。因为修观的时间多,学经的时间少,到了观法成就,断尽见思二惑,就可了脱三界的分段生死。这种阿罗汉,因为在因地中,发心学习经教,现在证果的时候,不但具足三明、六通及八解脱,而且还能说法度人。由这也就显出因果的定律,一点没有错的。一在因中不发心学习经教,虽然到了证果之后,仍然是个哑羊的阿罗汉,一句佛法也不会说。一在因中发心学习经教,到了证果之后,不但能够现神通利人,而且还能说法度生,利益社会的广大群众。由这看来,修学经教的重要性,可以说:“昭若日月,明似丹青”的了。但这种阿罗汉,虽能说法度生,而未得四无碍辩(即辞无碍、义无碍、法无碍、乐说无碍)。但因解脱了慧障和定障,所以叫俱解脱人。

     ⑶修缘念处。这种人根性很利,不但能修观行,也能广学佛这和世间的学问,如五经、四书等,他都能够修学,所以这种阿罗汉,知识水准很高。因为在因地中修习空观,以观行的力量断除三界见思烦恼,而证无生的真理;因为在因地中广学佛法和世间法,到了证果之后,不但具足三明、六通及八解脱,而且能够广说佛法,获得四无碍辩。所以这种阿罗汉度人很多,叫做无碍解脱人。因为对于世出世间的学问,他都能够通达,没有怀疑的地方,因此就叫他无碍解脱人了。

     又“阿罗汉,除了上面所说的三种以外,还有实行、权示、定性、回心的四种差别。现在称为“大”者,就不是一般专求自利、不肯利他、得少为足的实行阿罗汉,乃是大权示现、内秘菩萨行、外观是声闻的大阿罗汉。

     “众所知识”,“众”就是人天的大众。“知识”二字,可以作两方面说:一是约人天大众说,闻名仰德称为知,见面领教叫做识。因为这些大阿罗汉,位位道高望重,素来为天人大众所共知共识的,实在是人天的师范;二是约阿罗汉的本身说,因为这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他们都能了解真如的谛理,博通唯识学的名相,在天人大众里面,他们的知识,可以说最为丰富,堪为天人的眼目。因为这样,所以说“众所知识”。(未完待续)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5-10 05:03 , Processed in 0.03712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