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佛说阿弥陀经讲议(四)

已有 329 次阅读2011-8-10 18:50

    (接上续)

    三、解释经文。分为三科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又分为:通序、别序。通序又分为:标法会时处、列圣凡听众。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衹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现在所读这段经文,乃是通序之文。通就是相同的意思。因为一般的佛经都有这段经文,所以叫通序。这有四种意思:

    (一)遵佛嘱。佛陀将入涅时,一般已证无学的阿罗汉,只说世尊入灭因何速耶?由于阿难尊者尚居学位,烦恼没有断尽,所以悲痛万分。当时他的堂兄无贫尊者,目睹阿难咽的哭得死去活来,就告诉他:“你是奉持佛法的人,不可太过悲痛,如来快入涅,应该往问后事”。阿难听闻这话,恍然心有所省,勉强停止悲泪,向着无贫尊者问道:“什么是后事呢?我闻如来快要入灭,如箭射心一样,不知从何问起?请尊者为我说明。

    无贫尊者因阿难的请教,就这样对他说道:“第一当问佛在世时,我们都是依佛为师,如来入灭之后,我们依谁为师?这是第一件事当问如来。第二,佛在之日我们大众依佛而住,一旦如来入灭之后,我们依何而住?这是第二件事当问如来。第三,佛在世时,对于一般恶性比丘,因佛有大威德力,能够调伏他们,他们不敢反抗,如果佛陀一经入灭,以后怎样调伏?这是第三件事当问如来。第四,佛陀一生所说的法,在理应该结集起来,以便后来利益众生,但一切的经首,应该安置何语?这是第四件事当问如来。”阿难听后,觉得甚有道理,于是一一请教佛陀。

    佛即答云:“我在世时,你等依我为师,若我灭度后,你等可依戒为师。因为戒是成佛的根本,所以必须依戒为师,将来成佛才有希望;佛在世时你等大众,都是依佛而住,一旦佛灭度后,你等大众,可依四念处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因为修这四种观法,可令修行之人速证道果,所以必须依四念处位;同时佛又告诉阿难,佛陀活在世时,对于一般恶性的比丘,因如来有大威德,能以方便调伏他们,设若我灭度后,你等可以默而摈之,你等不和他们交头接口,他们感到无聊的时候,自然离开你等,另找地方居住,这是最好的办法;如果结集经时,一切经首,都安置‘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弟子若干人俱’就得了。”这是说明第一种意思,遵守佛陀的遗嘱。

    (二)断众疑。因为阿难结集经藏的时候,严整威仪之后升座说法,蒙佛慈光的加被,忽然感得相好同佛。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时阿难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因为这样,法会大众生起三疑,哪三疑呢?第一疑惑世尊再来;第二法会大众,也有怀疑他方佛至。第三会众里面,也有怀疑阿难已经成佛。一经听说“如是我闻”等语,大众始知阿难承佛加被,感得相好同佛。于是要疑顿息。因为这样,所以说第二断众疑。

    (三)息争论。这时阿难的德业,不过和大众一样,若不推崇佛陀,不归功于佛,大众可能生起争论来。今说如是阿弥陀经,是我阿难亲闻佛陀所说,非我私自杜撰,这样则法有所宗,不致大众生起反感,而发生争端。因为这样,所以说第三息争论。

    (四)异外教。印度从前有很多外道,尤其是婆罗门,称为知识分子。学问很好,经典也非常多。一切的经首,都有成语安置,皆用“阿欧”二字安在经首的。“阿”就是华言无字,“欧”就是华言有字。外道的成见,认为世间诸法,虽然很多,但是如果把它归纳起来,不了“有无”而已。在这有无两途,就可包含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了。因此他们的经典,都用“阿欧”二字来冠经首。现在佛教的经书,完全用“如是我闻”等语,来安置在经首,不同他们外道。因为这样,所以说第四异外教。

    含有上面所说四种意思,故云“通序”,又叫“证信序”。同时这段经文,还具足六种成就,能证明这法可以相信。

    (一)信心成就。“如是”的“如”者,当作不二、不异的解释,如是的“是”者,当作无非的解释。它意味着念佛法门,心不异佛,佛不异心;心佛虽有二名,心佛无非一体,故以如是称之。又万法俱寂,是心是佛,一心不乱为“如”;信愿行持,是心作佛为“是”,是心作佛就是“是”。如果能明了这一句话,才会知道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法都是自己的真心本性。没有一法不是心变现的,法法皆然。连晚上我们做个梦,是心是梦,是心是世界,是心是微尘。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是“如是”的意思,明了了自然会生起信心。

    佛法譬如大海,虽然大海能容纳一切,但要信心具足,方能得入。故以信心列在第一。《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所以十一个“善心所”,也以信心列在第一。

     (二)闻慧成就。“我闻”二字,表示闻慧成就。因为经典不是佛写的,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佛没有著书,没有写作留给后世。经典的来由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弟子们集结的。佛经集结是弟子们集体起来做这个工作的。集结起来把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所讲的一切经,重复讲一遍。找什么人重复讲呢?找阿难。阿难在声闻众中,记忆力最强,如来声教一入阿难的耳朵,就能直达其心,有忆持不忘的功能。他那个头脑就像我们现在的录音机一样。他只要听过一次,就永远不会忘记。所以阿难在佛的十大弟子里面,称为多闻第一。所谓“佛法入大海,流入阿难心”。今以闻慧,闻持净土的法门。本来是耳闻,不说耳闻而说我闻,因为我是六根之总,耳是六根之别,舍别就总,亦是举总摄别,故说我闻。

    所以,“我”字是阿难尊者自称之词,佛法本来主张无我,要破我执。为什么阿难自称为我呢?这是按世间俗谛说的。若以真谛而论,我尚不可得,那里有我可言呢?所以阿难所称之我,既不同凡夫妄执的有我,又不同外道妄计的无我,那是如来法身的真俗不二的真我。现在随顺世间的俗谛,所以假称为我。

    (三)时成就。“一时”表示时成就。“一时”代表无分别之时,也代表众生信、愿、行具足之时,或者说与佛感应道交之时。当众生与佛感应道交的时候,佛会不失时机的给众生说出成佛之法。所“时节若至,其理自彰”。因为这样,所以说“一时”是表示时成就。

    (四)“主”成就。“佛”表示说法主成就。佛的意思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里所称的,不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也不是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乃是娑婆世界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佛是天中天,圣中圣。佛自无量劫来,修诸功德,已经究竟宇宙人生的真理,亲证诸法的实相,所以才能随类化身,应机施教,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种重大的责任,唯佛才能担当得起。除佛之外,九界的众生,没有谁能象佛一样担当起的。所以“佛”字,表示说法之主成就。

    “在”者,是佛示迹此间,行、住、坐、卧,总名为在。在即是住,住包括行、坐、卧三仪。说到住字,力量真是大了。为什么呢?因为十法界众生,没有一个不住的缘故。所谓五戒是人住;十善是天住;十恶是三恶道住;三三昧是出世三乘圣者所住;首楞严大定是诸佛所住。诸佛本来住在常寂光中,自受用如如不动的。虽然遍法界,尽未来际,利益一切的众生,可是在佛本身方面,仍然在常寂光中,没有丝毫的动相,还是如如不动的。虽然在常寂光中如如不动,但一切的任运大用,是不可思议的。

     如《华严经》中所说:“诸佛不出世,亦不入涅,以大悲愿力,示现如是法,是法不思议,非心所行处”。这就等于月印千江,“千江有水,千江月”。但月不到水里,水亦不扳天月。可是月朗中天,有水皆现。诸佛亦如是。自受用如如不动,凡有可度之机,一一都现身说法。虽然现身说法,但佛自受用仍然是如如不动的。今说“佛在”是佛随顺众生,方便行化说法的。如果根据本门而论,则佛为能住,首楞严大定为所住。若以迹门来说,则佛是能住,舍卫国的衹树给孤独园是所住了。

     (四)1、什么是五戒呢?那就是:

     第一不杀生。因为天有好生之德,人有恻隐之心。孟子说:“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牛、马、猪、羊,虽然与人不同,但是贪生怕死没有两样。人既贪生怕死,牛、马、猪、羊何独不然?自己既所不欲,那可施诸其他生灵?人人都有父母、兄弟、夫妻、子女的爱,畜牲也有雌雄、卵雏之情。食它的子女,来充我们的口腹,于心何忍呢!要知道世间最残忍的事,莫过于杀生害命,况且杀生食肉要招致刀兵劫,愿云禅师说:“千百年仇碗里羹, 怨深似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 但听屠门夜半声。”由这首偈语看来,就可知屠门哀号之声不能止,世界上的刀兵之劫,也就不能避免了。世界有战争,就因人类杀生食肉所造成,如果人类不杀生食肉,决没有战争残忍的事件发生。愿云禅师又说:“世上欲免刀兵劫,须是众生不食肉”。众生二字,包括人类及非人类的一切动物。所以必须戒杀吃素。

     讲到这个地方,或者有人要发生疑问:以为如果全世界的人类,都不杀生食肉,不久之间,那牲畜就会充满全世界,这样岂不是成了禽兽的世界了吗?不!您不用担心,不会的。

    须知世界牲畜多,正由人类天天杀生食肉多,并非不杀不食而牲畜充满了世界。这有什么根据呢?有根据。根据《楞严经》所说:“以人食羊,羊成为人,人成为羊(以羊成为人之人,来反食人成为羊之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相啖食,恶业俱生,穷未来际”。从这角度看来,故知世界畜牲类多,正由人类杀生食肉所致。不是这样,何以世界不见老虎多呢?就因为人类不天天杀食老虎,所以世界不见老虎多。

    原来,在生死流转中的众生,其升、沉、苦、乐,不停地在天、人、阿修罗(三善道)、畜牲、鬼、地狱(三恶道),合称六道,六道轮回中随业受报生灭着,是自作自受,完全受因果律所支配的!这是法尔自然的规律。佛只是阐明因果律,也不能改变因果律。杀、盗、淫、妄等恶业,正是堕落到三恶道受生的因,相反地,修行五戒十善,才是得生人、天的因。所以说杀生吃荤的人多了,则畜牲道也多了;而戒杀素食者多了,则人道兴盛,畜个道不会繁多了。不过,六道受生各随业力和因缘而定。并且是通于十方世界的,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的现象,而作论证罢了。所以,切不要有人们素食不捕杀畜牲,畜牲会充满世界的杞人之忧,我们正应该以力行五戒十善来导致人道兴盛,息灾致祥!于此可见.佛教不是神权教,也不是定命论,而是如实地阐明了因果之理,正可掌握现在,主宰自己的命运,创造美好的未来。

    其次也由于众生在生死流转中,一转世就迷失了过去的经历,而纠缠不清的恩恩怨怨,即众生之间的“因缘”,就像演戏般的伴随着因果业力而不停地“演出”了!这其间,当然有许多颠倒愚迷可悲可痛的事,而本来是怨对的人,也有终于和解而成友善的。凡夫的俗眼往往迷罔无知,而佛陀早就给我们讲得清楚不过了:原来所有一切人际的关系,总不外乎下面四种的关系:从财物上说,不是讨债,就是还盖债;(总的来说,他多给你的,就是还债,你多给他的,就是讨债。讨或还满了,也就是缘满了,就得分手了!)从感情上说,不是报恩就是报怨。请想想,人与人之间一切的一切,除了这恩怨财债之外,还有什么吗?不过,有的是还夙债,有的是缔新缘,又有还了老债又结下就缘,如戏剧、如梦幻地纠缠不清罢了!

     我们明确了过去、现在、未来迁流不息的“三世因果”,随善、恶业力形成“六道轮回”,一切世缘不过是恩、怨、则光财债的报偿,具此正见,就能不被世缘境界所颠倒迷惑,不被财色名利之所引诱,而理智地做弃恶行善、自利利他的共利有益的事,决定结出安乐吉祥之果!还应从这些事理中悟明世法的苦、空(譬如做梦,不但过后是空,实是当体即空)、无常(不停地生灭着)、无我(实无长久不变的我)的圣谛,那就超出世善而进入于道,从世谛中得到看破、放下、自在,得大受用了。

     世上的一切好坏,皆有前因后果,不是平白无故的。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这等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我们不想世界永久和平则已,如果要想世界永久和平的话,那就必须相信佛法,依佛法所说的戒杀、吃素去做,这样,则不求世界永久和平,世界自然和平了。什么道理呢?因为杀生食肉的恶因既断,刀兵劫的恶果自然停息,这是必然的道理,绝对无人敢否认的。这是第一不杀生。

     第二不偷盗。盗的含义有两种:如果以武力威胁而行劫的,这种盗法叫做强盗;如果暗中窃取的,这种盗法叫做偷盗。偷盗的事最为不义。所以,不但贵重的金钱不可偷盗,就是至微至贱的一针一线,也不可不与而取。若是今生犯了偷盗,来生要招感贫穷报,及所求缺绝报。

     第三不邪淫。淫有邪正两种不同:自己夫妇之间为正淫,因为这是经过双方自愿成婚的的,也是人间继承人类的必要。所以称为正常。除了自己夫妇之间外,如果和其他的男女苟合,这就叫做邪淫了。这是任何国家的法律所严禁的,因为它能影响社会的风化,伤害夫妇的感情。夫妇往往闹离婚的事,虽不完全由此,可是十占八九。“百事孝为先,万恶淫为首”。邪淫的事最为丧德。所以,不但要断绝邪淫,就是自己夫妇之间也须节欲养生,所谓有时有节,因为淫能伤身,为害实大。

     第四不妄语。妄语有大妄语和小妄语两种的不同。大妄语就是未得神通说已得神通,未证圣果说已证圣果,以此来欺骗世人,这种妄语叫大妄语。那么,这人命终之后,一定要堕落无间地狱的,受尽无量无边的痛苦,求出莫由了(除非业尽)。楞严经说:“大妄语成,堕无间狱”。就是此意。

     小妄语即是说方便话。例如一般商人,为着赚钱起见,货物本来不好,他偏说好;本来赚钱,偏说蚀本。本来这样,偏说那样。这种妄语,叫小妄语。

     大妄语固然有罪,小妄语又何曾无过?然而,话又得说回来。我们生在这个五浊的世界里,因为人心不古,有很多事免不了这种过失的。但是要生惭愧心,时时要在佛前忏悔,可把这种过失消除,不可若无其事,以为这是平常小事,那就不好了。要知道,水滴虽然微细,可是积久了就会满器。所以,小过也须悔改,若不悔改,积久便成大罪。不是这样,何以佛经告诉我们:“刹那造罪,殃堕无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呢?所以,大妄语当然要彻底根除,即小妄语也不可无故而造的。

     第五不饮酒。酒虽以米酿成,没有杀生害命,但是酒能昏智,酒酗杀人,酒醉误事,自古以来,很多很多,不胜枚举。现在略举一个故事来证明酒误事的事实。

     从前有一个受过五戒的男居士,持戒非常严格,一点也不马虎。有一次他的亲戚娶妇,他前去饮宴。应酬一事,出家人可以减少,或可以完全谢绝。但是身为在家的居士,在俗人的社会里,应酬是免不了的。正当宴会的时候,不妨以茶当酒。可是一般心里好奇的朋友,想乘机和他开玩笑,这个要他饮,那个要他喝,初则婉辞,终于觉得人情难却,就饮了一杯。朋友见他饮了一杯,似乎再饮一杯无碍,又要他饮第二杯,一连饮了三杯。

     因他从来不饮酒,现在饮了三杯,不觉酩酊大醉,心神昏乱,神智不清,忘却本身是个受过五戒的居士,看见邻家一只母鸡,他就偷来杀食。邻妇不见了母鸡,寻找到他的寓所来,他见邻妇的姿色不错,酒后潜入邻妇的闺房,邻妇怕羞不敢声张,任他所为,就把邻妇奸污。奸污之后,又怕邻妇告官,竟将邻妇杀死灭口。因为人命关天,人家见他奸杀邻妇,即时报告当地的官府,逮捕之后,斩首示众,以警告后人。

     一个持戒非常严格,一点不敢马虎的人,一经饮醉了酒,竟然奸杀了邻妇,卒致丧身而败名。从这个故事看来,酒的祸害实在不轻。受过了五戒的人固然不能饮酒,就是没有受过五戒的人,也要根除才对;纵然不能根除,也要小饮为宜。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名为五戒。在这五戒里面,前面四戒叫做性戒,后面一戒叫做“遮戒”。什么叫性戒呢?性以不改为义,性戒不论受和不受,要是你不去做就不造罪,如果你已做了,那就得罪无尽。什么道理呢?因为犯了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本身就是罪恶。不过,没有受戒的人做了只犯性罪不犯性戒;如果受戒的人做了,那就性罪和性戒都犯了。而他所得的罪恶,也就与未受戒的人多了一倍。原因是受而故犯。反之,如果受戒以后能够严谨对待,受而能持,一点也不马虎,那么他所得的福德,也就增多了一倍。

     “遮戒”是佛所禁止,不许做故名为遮。如果受过戒之后,而故意饮酒,那此人就犯了佛陀所制定的戒律;若没有受戒而饮的人,那是不算犯戒。虽然没有罪过,既云酒昏智,酒醉误事,酒酗杀人,它的祸害,不言也可知了,最好还是不饮。

     (四)2、五戒略说就是这样,其次再说十善。

     什么是十善呢?十善是:不贪、不嗔、不痴、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反之即是十恶。前三是意之恶,次三是身恶,后四是口恶。如果身口意三业清净,就称为“十善”。

     修行人的念头要求把持得一直很好,切不可让那些贪、嗔、痴的恶念生起。若贪、嗔、痴的恶念生起,就要用方法来对治它,消灭它。但对治贪、嗔、痴的方法很多:有参禅的,有修观的,有诵经的,有拜佛的,有礼忏的,也有持咒念佛的,究竟要用那一种好呢?

     我们要知道,修行的法门,无所谓好与不好,要看各人根性相应而定。如果平时参禅相应的人,就可以用参禅的方法来对治它,消灭它;平时诵经相应的人,就用诵经的方法来对治它,消灭它;或者持咒、念佛相应的人,无妨就用持咒、念佛的方法来对治它,消灭它。所谓“法无高下,贵在相应”。

     修行人要在恶法未生起以前令它不生,恶法已生起之后令它消灭。切切不可任它生起增长,方才对治。当知善法恶法,敌体相反,犹如水火势不两立。平时努力用功的人,或参禅,或念佛,或诵经,或拜佛等等,那贪、嗔、痴的恶法是无从生起的。纵然生起,力量也薄,不同平时没有功夫的人。所以,修行人一定要勇猛精进。如果能够勇猛精进,贪、嗔、痴的恶法就难以生起了。

     什么叫做贪?贪就是贪欲。贪欲的范围很广,就其主要来说,不出五种:那就是贪财、贪色、贪名、贪食、贪睡。

     ⑴贪财,财能购买一切物,所谓:“有财路通,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人人都放不下钱财。若能把钱当作毒蛇一样,不去贪求它,人就不会为钱财而发生斗争。有一首偈颂,形容“钱”字很恰当:“一戈争金杀气高,人人因它犯唠叨。若会用者出三界,不会用者孽难逃。”试看“钱”字有两个“戈”,就像两个人拿着戈在那里挖掘金子,又可以说二人动干戈争着金子。钱可带给人许多麻烦苦恼,但是一般人却视钱如命,贪而无厌,若会用钱者即可超出三界,不会用者就造下了许多的罪业。

     ⑵贪色,贪爱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欲之情。色能使人悦情适意,过去的富家子弟,在声色犬马中丧失了志气;现代的青少年,在电脑游戏、五光十色的感官刺激中,迷失了自己。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虚幻的境界中,浪费了大好时光,断送了锦绣前程;有多少英雄豪杰,在美色的召引下,落得身败名裂,一无所有。所以美色好物,使人身心堕落,受苦无量。

     ⑶贪名,名可以荣耀自己,有了名誉,到处可以受人恭敬,受人推崇,何等光荣,何等威风。所以,许多人迷恋于名誉和地位,终日殚精竭虑,甚至不择手段,强取豪夺,结果不但自己患得患失,形成精神上的负担,同时也造作恶业,引起现世的不安与来世的苦果。

     ⑷贪食,食能滋养人们的色身,所以没有一个人不贪食。特别是人们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不断翻新式样,甚至不惜杀生害命。千百年来,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走的,还是河里游的、山中爬的,都成了人类大肆捕杀的对象。长此以往,不但破坏了地球生态的平衡,遗祸后世子孙,也为自己种下恶业苦果的种子。

     ⑸贪睡,有人欢喜睡觉,觉得睡得越多越好,但是贪嗜睡眠,不但空过光阴,而且使人伤身丧志,变成愚昧昏暗,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可见贪欲的祸害甚于猛虎。《楞严经》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贪是恶,不贪就是善。

     什么叫嗔?嗔就是嗔恚,忿恨为性。对于违逆境上,生起种种嗔恨,不能容忍。嗔恚是由前面贪欲而来的。例如贪财贪不到,心中就同烈火焚烧一般,若是有人再去抵触他,马上即发脾气,无名烈火冲上三十三天。乃至贪睡贪不到,心里也很难过,如有人去碰着他,他也同样发脾气,所谓:“嗔火焰焰,烧尽功德林,能坏菩提种”。可见嗔的危害,甚于毒蛇。《楞严经》说:“菩萨见嗔,如避诛戮”。嗔是恶,不嗔是善。

     什么是痴?痴就是愚痴,暗昧为性。凡是不明事理的人,都叫愚痴。举个例子说吧,社会上有一种人,他不知道吸鸦片烟能丧失品格,埋没天性。一个人未吸鸦片烟以前,品格怎样的优良,天性如何的聪颖,精神充沛,做事勤劳。一经吸着鸦片以后,品格就逐渐的丧失,天性一日不如一日,精神不振,作事无能。贪图一时的快乐,不顾后来永久的祸害。像这种人,不是愚痴是什么呢?愚痴也由前面贪欲而的。如人贪著财物,心中时刻想财物;贪色心中时刻痴想美色;乃至贪睡心中时刻痴想睡眠。所以愚痴也由贪欲而来的。痴是恶业,不痴即是善。

     这是略说意业三种善法。至于身业三种善法,在上面五戒中已经说过,这里不再提了。再把口业四种善法略为讲说。

     ⑴不妄语。什么叫不妄语呢?那就是说诚实语,这和妄语相反,妄语是一味说假话。所谓指空言有,指有言空;见言不见,不见言见。若身若心,都是虚妄,没有实在。在上面妄语戒中也已说过。妄语是恶,不妄语就是善。

     ⑵不绮语。绮语就是一切含有淫秽不正的言词。旧译叫绮语,新译叫杂秽语。一般来说,凡是文人所作的诗词,里面含有香艳的气味,都属绮语这一类。大乘义章说:“邪言不正,其犹绮语。作譬喻上立称,故名绮语”。绮语是恶,不绮语是善。

      ⑶不两舌。两舌是说离间语,俗语叫“说两头话”。所谓向此说彼,向彼说此。在张三面前说“李四不好,时常当我的面前,说你的坏话”,在李四面前说“张三不是,经常在我面前说你的短处”。本来张李二人感情很好,大家有事互相帮助,从来没有发生意见,可是一经此人挑拨离间之后,不但朋友道绝,甚至结了怨仇。这就是两舌。两舌是恶,不两舌就是善。

     ⑷不恶口。恶口就是说粗犷的语言,以种种的粗犷语来骂詈伤人。所谓“不言则已,言则伤人”。人们在日常之间,为了一些小可,不是互相忍让,往往是彼此破口大骂,恼害不休。这样出口伤人,恶从口出,所以叫恶口。恶口是恶业,不恶口就是善。云笈七签云:“三者无色界天,其中人寿亿劫岁。若人一生之中,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言、不绮语,当来过往得住此天”。

     十善略说就是这样。五戒十善,为佛教五乘法中的人天乘。古德云:“戒善不修,人天路绝”。可见要生天或为人,非修五戒十善不可了。

     这里所说的五戒十善,可以分做上中下三品。如果奉持下品的戒善,则此人生命结束后,来世还可以得着一个美满的人身,过着幸福的的生活;若修中品的戒善,将来受报的时候,决定在六欲天上;如以上品的心奉持戒善和修禅定的,那他来生的受报,就在色界、无色界了。这是约三界而论的。

     如果单就人道来说,这五戒十善里面,但持一戒兼修一善的,名叫少分的戒善。因为持戒修善少,虽然来生可以得着人身,可是做人十分辛苦,所谓:“衣不蔽体,食不充口”。若持二戒和修三、四善业的,这也叫做少分的戒善。因为持戒修善比前面的强些,所以他的果报,就会比前面的稍胜些,下世做人的时候,可以穿得暧,吃得饱。虽然这些中样,可是为人依然辛苦,终日劳劳碌碌,所谓:“粗衣淡饭随时过”。如果在这五戒里面能持三戒,十善里面修五、六善的,这就是多分的戒善。因为持戒修善比前面多,将来所受的后果,就会比前面好得多,一生温饱度日,衣、食、住、行无忧,享受就比人好了。如果在这五戒十善里面,能持四戒而修七善八善的,这也叫做多分的戒善。因为持戒修善多,这个人来生的果报,也就随之而更美满,各种享受也就持别的好。如果五戒十善都能奉持,名叫满分的戒善。因为戒善既然完全奉持,善果更是不可限量,将来(来生)做人的时候,不但有财有位,而且福寿绵绵。这是约人道而说的。

     什么叫做下品的戒善?那就是这人持戒修善的心,发的不甚殊胜,或初做时心生欢喜,但做后有些反悔。因为持戒修善,或多或少是要用钱的,所以有些人做后心生反悔,这就叫做下品的戒善。

     又什么是中品的戒善?那是持戒修善在初、中、后的三时,或初时中时心生欢喜,后时竟生反悔的心。这就叫做中品的戒善。

     至于上品的戒善呢?这是修持戒善的初、中、后三时,都能生欢喜心,很勇猛的去做,做后时时欢喜,生难逢想,这就叫做上品的戒善。

     希望在会诸位:凡是做功德的事业,不论大的小的,或出钱多的少的,做时要发欢喜心,做后还是要生欢喜心,生难逢想,这样做功德,事半功倍,将来受报的时候,那就很殊胜的了。千万不可出于不得已,或做后心生反悔,那就事半功倍,将来受报难免美中不足。

     我们不想来生得个美满的人生则已,如果来生得个美满的人生,对上面所说的五戒十善,大家就要发心奉持了。在会诸位若已受过三皈依而没有受过五戒的,就应该发心受五戒,如五戒不能完全受,或受四戒三戒二戒一戒都可以。

     或者有人这样说:“我现在已经不杀生,偷盗和邪淫的事,从来就没有做过,妄语有时或有之,但对饮酒方面,我素来不感兴趣,既是这样,五戒我已经能持,何必再受戒,多来一个麻烦呢?”

     这完全是错误的。须知五戒你虽能持,但你没有发心受戒,对于受戒的功德,一点没得着。如果你能持戒,又能发心受戒,那你来生的果报,就不可限量了。并且经过师承的受戒,无形中可以得到防护的功用。不然的话,既无戒力的防护,你说五戒能持,全持得好,一点都不犯,那是难信的话。所以必须发心受戒,功德才大,得福才多。

     我们在未了脱生死成佛作祖以前,对这个人身,必须好好维护,因为人身难得而易失,稍不小心就会失去的。但要维护这个人身,就非发心不可了。因为这样,所以关于五戒十善的道理,我就多说几句。

      (四)3、至于三三昧,就是空、无相、无愿。如果修这三种三昧,修到相应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世间一切的事物,都是毕竟空寂,内不见有根身,外不见有世界,因为他有这样的功德,所以叫做空三昧。因修证这三昧,能空诸法的缘故,分别的念相自然没有;能分别的心相既然没有,那所分别的山河大地、万事万物,一切诸相也就了不可得了。因有这样的功能,所以名叫无相。以能无相的缘故,自然没有丝毫的希求,因为希求的心既然没有,所以叫做无愿。这是略说三种三昧的道理。

(四)4、其次再说首楞严王大定。什么叫首楞严王大定?王的含义有十德:

     ⑴尊贵义。因为世间的国王,全国的人民都尊敬他,没有一人比他更为尊贵。首楞严大定也是这样的,为诸定之王,没有那一种禅定比他更为尊贵殊胜的,一切诸佛都由修证这定而成就的。如《楞严经》里所说:“十方薄伽梵,一路涅门”。薄伽梵是印度话,翻中国语叫做“世尊”。这是诸佛的通号,里面含有六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因为是这样,所以仍存梵音不翻。如果以“五不翻”来说,属于多含不翻。十方薄伽梵,就是十方无量诸佛,都是从这楞严大定的道路通达到涅之门的。

     ⑵大富义。因为全国的土地、人民,四海之内所有的一切,都是国王所有的。修这楞严大定亦复如是,一切的功德,圣财法宝,没有一样不能具备,所以叫大富。

     ⑶福德义。上面所说的大富,与这里所说的福德,一般地说是相同的。如果详细的分析,那就不无差别了。因为大富未必有福。比方说:有一种人虽有万贯的家财,但终身只是一个守财奴,得不到分毫的受用。像这种人但名为富,不名为福。如果富能享受,方叫有福。所以大富和福德有所不同。修证楞严大定也是这样的,因为它有无量恒沙称性的功德,具足“常、乐、我、净”的四德。

     ⑷镇定义。比方世间的国王,能为一国之主,每天国事虽然很多,但他非常镇定,不因国事多而生动乱。证首楞严大定也是这样,不为生死所动,不为涅所拘,八风吹不动,三毒不能侵,安详镇定,如如不动。

     ⑸统摄义。因为世间的国王,他有这种的威德,能够君临天下,统御万邦。证此大定也是如此,能够君临十方法界的无边刹土,统御九界凡圣的一切众生,能令九界众个都离苦得乐。

     ⑹自在义。因为世间的国王,大权在握,出言发令,一切都得自在。得此楞严大定也是这样,虽然不起寂灭的大定,而能现出种种的威仪。如空间方面说,他能普遍十方法界;从时间方面说,他能尽于未来,利益众生,出生入死,在在处处都得自在。

     ⑺威德仪。譬如世间的国王,有了很大的威德,能制伏一切冤家和敌寇,能慑服文武百官与人民。证此大定亦复如是,能够降伏天魔外道,并且能够折服骄狂残暴的恶人。

     ⑻智明义。因为世间的国王,有大智慧,能够审察、分别一切是非、好坏,一点也没有错误。而且能够通古达今。如果遇有困难的事,都能自在排解。得此大定亦复如是。对于世出世间一切的事理,都能彻底明白,鉴其边际,乃至恒河沙世界外一滴的雨,都能如其头绪。

     ⑼真实义。如世间的国王,无论举动言说,都有一定的规范,并且言行一致,不能心口相违,因为能够这样,所以百官和人民,没有一人不信任他。得此大定也是这样,能够了达诸法实相,自能现出种种的神通;口能演说种种的妙法;意能鉴察众生的根性。三业转为智慧,言行都得相应。

     ⑽仁慈义。因为世间的明君,对于全国的子民,都能慈悲爱护,因而群臣和庶民,都能沾他的德泽。证此首楞严大定,也是这样。要慈悉皆圆满,普利法界众生,怨亲平等,一视同仁。

     因为有这十种功德,所以就叫做王了。这是比喻首楞严大定最为尊胜,是第一希有的。这种大定,群来对根性浅薄的众生是很少说出的。

     首楞严是印度话,华言翻做“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即心境二法,包括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等。这一切事相,虽有生灭来去,但本体从来是究竟坚固的,了无生、灭、垢、净、增、减之相。什么道理呢?因为心性有随缘的作用,能幻起生灭来去之相,虽然幻起生灭去来之相,但本体仍是不生不灭、究竟坚固。这譬如虚空清清净净,空无一物。虚空本体不是群相,可是不妨含融诸相)诸相虽然纷纷生灭去来,但虚空还是寂然不动的。因为有这种功德,所以叫做首楞严大定。首楞严大定为所住,佛为能住。又佛以无所住为住,如来见有可度的众生,佛即随机示现,住世说法,利益众生,所住之处就是“在”。“在”字略说就是这样。

     (五)处成就。“舍卫国衹树给孤独园”,即是处成就。要有处所,方能成就法会。否则的话,那法会怎能成就呢?故舍卫国等,即表处成就。

                                                                                                                                                                                                                           (未完待续)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5-10 19:47 , Processed in 0.03851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