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道德经七十一至七十五章大意解

已有 251 次阅读2011-7-7 20:01 |

                      道德经七十一至七十五章大意解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这一章讲如能知圣人之无知,是为上策。有知是凡夫的病症,能修正有知之错误,才能进入圣人无知之门地。

    “知不知,上”,世人所知的是有所知,如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等,世人所知的都是有分别之知,都是有执著之知,这是世人之有所知。而世人所不知的是圣人的“无所知”,圣人的“无所知”,如无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四见: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无分别知,无执著知,无烦恼障碍知。以及超情离见,绝待圆融;一念不生,前后际断;不可思议,物我一如等,这些都是世人所不知的。圣人的无所知,又称“无知”,但“无知”不是断灭知,不是无记知,也不是什么都不知,而是没有世人之“有所知”而已。世人如果能知道自己所不知的圣人之“无知”,是为上策,是为众妙之门。故说:“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如果是不知道圣人之“无知”,或者是不理解圣人之无知,而强以为自己知道,强以为自己清楚;另一种是错解圣人的“无知”,认为圣人的“无知”是断灭知,什么都不知,或者认为是草木瓦石之无记知。这两种人的知见都是错误的,都称为病知病见,所以说:“不知知,病”。

    “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前一个“病”字是动词,意为能知、医治、纠正等。后一个“病”字是名词,意缺点、毛病、瑕疵。如果能够知道“本不知强以为知”或认为断灭知等,都是错误的认识,能够虚心谦下,向圣人学习,求证大道无为之理,这样知见上的错误才会消除,从而造就圣人无知之地。故说:“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圣人没有妄知妄见,没有分别执著,没有贪嗔痴慢,没有人我是非,没有名闻利养,没思想与知见上的错误,故称为“无知”,无知不是绝然断灭之无知,而是“正知正见”。故说:“圣人不病”。圣人之工夫,没有别样玄妙,只是能知病能治病,能修正思想和见解上的错误。而名“无知”,圣人之无知,不是凡夫之无知,不是草木之无知,而是真知真见,是圣知见。圣人之真知,是终日知而终日无所知。这是圣人之自知之明,为世人所不能知道的地方。圣人所以易知易行,而世人则不能知不能行。古德说:“知之一字,为众妙之门。知之一字,也为众祸之门”。

    然而要成就圣人无知之学,必须借助于知,借助于念,才可以入门。如佛法所说:“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以念阿弥陀佛(即无知)而入无念;再以无念去度有念。以无念之圣人,去帮助有念之众生。如果能觉悟“无知”,则妄知妄见,自然就会泯灭。那么“知”之一字,则为众妙之门。如果执“有知”,以妄想执著,以名闻利养等,来求“无知”,则反而会增加知见上的障碍,则为众祸之门。这正是此中“知”字之病症。所以,“知不知,上”,第一个知字,正是修学入道之要点。永嘉禅师说:“所谓知者,不须知知,但知而已,则前不接灭,后不引起,前后继续,中间自孤,当体不顾,应时消灭”,这一段易读不易明。作为修道业的人,应当从此而入。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这一章继续说明知不知为上,教育世人,要破自我,离物欲,才能作为入道之妙门,才能成就圣人无知之地域。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不畏威”是大威之因,指民众迷而不觉,不怕畏惧,不知畏惧,所以做出了许多错误的行为,如嗜欲杀生,嗜欲酒色,嗜欲利养,嗜欲饮食等,不畏因果,持强凌弱,贪嗔痴慢,杀盗淫妄,以及对生活环境的破坏等。“大威”是“不畏威”之果,指比较大的自然灾害,以及比较重的刑罚等,如暴风骤雨,旱涝虫害、地震山崩、火山爆发、洪水泥石流、台风海啸、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体污染,以及国家比较大的刑罚等。世人由于不知畏,不畏威,以为小恶不足戒,而不知畏惧,最后必致杀身之祸,以及较大的灾难。《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故说:“不畏威,大威列”。古代善人一般都敬畏天地,每逢大风雨、大雷电、大灾害来临时,都会端身正坐,反思自身之过错,忏悔自身之过错。佛家有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里面都是众生,众生的原因是迷而不觉。

    “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不厌”。为什么会出现“不畏威则大威至”,主要是众生的见识短浅,思想有错误,知见有错误,所以行为才会有错误,这样才导致大的灾害,大的刑事责任。所以老子告诫我们:“无狭其所居”,不要把自己居放在一个自私狭隘的空间,只知道有自身之可爱,有自我之可贵,而不知道有大过自身的法身更可爱,有大过自我的本性更可贵。如果以自己身心来比法身本性,则如大海之一沤发,如太虚空之一微尘,微小之极,而不自贵。而且法身本性之广大,与太虚空同体,实为自己之真我,而犹如微尘之肉身,实为自己之假我。世人之所以不知道这个真相,才以微尘之肉身,视为所居之地,执身为我,自私自利,贪嗔痴慢,伤害他人的生命,伤害他人的利益,从而造下了无量的罪过,同时也将招来无量的灾害。所以,老子告诫说:“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厌”是满足。“生”是自己漏劣的身心世界。不要对自己这个漏劣的身心世界有自足、自见与自贵。漏劣是烦恼的代名词,指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即妄想分别与执著。这样才能向圣人学习,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与自己的私心相斗,与自己的物欲相斗,从而改变自己的生身世界,出离无边之生死苦海。

    众生只有“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才能发心体解大道,发心深入经藏,发心断烦恼,发心修菩提,从而成就无上之道业,故老子说:“夫惟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圣人自知是无所知,“不自见”是不著身见,不执身为我。圣人注重法身自性,不执著于四相四见,不执著我相,不执身为我。以法身为自爱,以圆融一如为自爱,不著生身之贵,恬淡虚无,无欲无求。但也不伤害所生身,利用这个身体来利己利人,自利利他,行菩萨道业。这些都是圣人之所知,而世人之所不知的地方。所以,去彼世人之所知,取此圣人之所不知,以“知不知,上”,作为修道之要妙。从这里可以看到,世人之所知者,皆为病症。而圣人则远离病症,所以才为不病。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这一章告诉我们,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善恶报应,如景随形,教育人们要相信因果,戒恶行善,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勇”是指众生处事的勇气和胆量。“敢与不敢”是指众生在勇气或胆量的作用下,所采取的某一方面的行为。“杀与活”意为死或者生。

    “死”是因众生造作恶的行为,所出现的恶果,如逆天理,悖人伦,胡作非为,鲁莽蛮干,逞强斗胜,争名夺利,不计利害,不怕死生,勇于敢而为之,则难免遭遇不测,而出现恶死的结果,故说:“勇于敢则杀”。“活”是因众生造作善的行为,所出现的善果,虚心谦下,审时度世,体恤生灵,能测知深浅,不轻举妄动,不争强斗胜,明于盛衰之道,通达成败之理,勇于不敢而去为之,则会出现善生的结果,故说:“勇于不敢则活”。这是天道必然之道理。

    “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敢与不敢”,二者所出现的报应,也有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勇于敢而生,勇于不敢而死。俗话说:“好人不长寿,祸害活百年”。应该出现死的结果,反而出现生的结果;应该出现生的结果,反而出现死的结果。况且天道好谦而恶盈,好善而恶恶。为什么恶人该恶报,而没有恶的结果,善人该善报,而没有善的结果,世上人会存有怀疑之心。故老子解之说:“天之所恶,孰能知其故”。就是说,善恶报应,世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其表面现象,而不知其内在原因。孔子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不为自己活命而做损害仁义的事情,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从这里可以看到,好人不长寿,肉身虽然没有了,但功德身长住世间,虽死亦如生。祸害寿百年,肉身虽然活着,但良心却已死去,如同行尸走肉,虽生亦如死。这就是天道所以然之妙处,而不是世人所容易知道的。

    “是以圣人犹难之”,圣人对天之所恶,不敢轻视,不敢怀疑,而敬畏之。所谓:“畏天之威,而不至于大威至”。佛家有言:“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当果报现前的时候,众生就害怕了,但在造作的时候不害怕,好像把他忘掉了,果报现前时才知道害怕,已经来不及了。菩萨对于这个事情了解得很清楚,所以果报来了他不怕,纵然堕地狱,他也不怕,能够逆来顺受,这是菩萨。

    我们今天所得的享受,这个享受是业报。今世修行,来生果报。现前这个果报,是过去的业报。怎么可以说自己现在的修行,功德这么殊胜,过去世的业报还会现前,这是过去业报大,因自己功力不够大,没办法扭转。如果自己的功德果然殊胜的时候,现世业报也可以扭转,不过扭转要有一种殊胜的心才能转。如果还是怀疑说,好人为什么不能有好结果,这就转不了,这个念头不能转业。转业的念头是,再苦的境界,还是欢欢喜喜,这是转业的念头,对于现在生活环境稍稍有一点不满,还有一点厌恶,这个念头只有造业,而不能转业。要转业必须靠清净心,染污心只能造业,第六、第七识是自己的分别执著心,它能造业,但它不能转业。所以要生清净心,要生平等心,清净心里面没有顺逆,顺境是自己,逆境也是自己,遇到顺境不生欢喜心,逆境不生嗔恨心,不生烦恼心,不怨天尤人,历事炼心,这样才能成就道业。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这一段是阐述天性之道。“天之道”即天性之道,是指自性,指真心本性,“不争”是自性清净无为,离一切相,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善胜”是真心本性,能超越一切万物,能超越一切名相,能超越一切言论,而成为第一义谛。《坛经》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犹如佛家所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故说:不争而善胜。

    天性之道本无言语,但天性之道,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楞严经》说:“自性清净,天真本具,周匝遍满於一切法界。随九法界有情众生,本具根性妙用,能随能应,以心知量大小不同,而应现生灭温烈之火相。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起满世间,无有方所。”故说:天道不言而善应。

    天性之道不用召唤,但能随人善恶,而现吉凶祸福,如影随形,如响应声,如《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故说:“不召而自来”。

    “繟然而善谋”,天性之道无思无念,但无念而能无所不念;无虑无谋,但无谋而能无所不谋。十法界依正庄严,会随众生善恶因果,而自然显现。所以说,人不见天见,人不知天知。古德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且报应的越迟,造的恶就会越大,感应的祸事就会越惨。因为报应速度快的时候,其人警觉的就会快,忏悔改正的就会早,所造成的后果也会小。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恢”意为弘大。天性之道,恢弘广大,犹如一张大网,在外面看来,好像网眼很大,但实际上是疏而不漏。善恶感应毫厘不差《无量寿经》说:十方世界,善多恶少,易可开化。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我今于此作佛,教化群生,令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何等为五?

    其一者,世间诸众生类,欲为众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伤,迭相吞噉,不知为善,后受殃罚。故有穷乞、孤独、聋盲、喑哑、痴恶、尫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为善。其有尊贵、豪富、贤明、长者、智勇、才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世间有此目前现事,寿终之后,入其幽冥。转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兽、蜎飞蠕动之属。譬如世法牢狱,剧苦极刑,魂神命精,随罪趣向。所受寿命,或长或短,相从共生,更相报偿。殃恶未尽,终不得离。辗转其中,累劫难出。难得解脱,痛不可言。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即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

    其二者,世间人民不顺法度。奢婬骄纵,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损害忠良。心口各异,机伪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诳。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利害胜负,结忿成仇。破家亡身,不顾前后。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又或见善憎谤,不思慕及。常怀盗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神明克识,终入恶道。自有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其三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寿命几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婬妷。烦满胸中,邪态外逸。费损家财,事为非法。所当求者,而不肯为。又或交结聚会,兴兵相伐。攻劫杀戮,强夺迫胁。归给妻子,极身作乐。众共憎厌,患而苦之。如是之恶,著于人鬼。神明记识,自入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惭惧。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神形苦极。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其五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父母教诲,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意念身口,曾无一善。不信诸佛经法,不信生死善恶。欲害真人,斗乱僧众。愚痴蒙昧,自为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希望长生。慈心教诲,而不肯信。苦口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预修善,临时乃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譬如大火,焚烧人身。若能自于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可得长寿泥洹之道。是为五大善也。 世上人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所以争名夺利,争强好胜。为一己之私利,不顾利害死生而为之,只是不知其丧德之为,终为天网所不容,终是自入杀机,自阻活路,自投天网,这是应该因起人们所重视的问题。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将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手矣。

    这一章让人明了天道无心,但能赏罚分明,提醒人们在治理天下时,应当尊重天道,保护众民,不能有心贪杀,以避免伤害慈悲之心。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治理天下的时候,如果不知天道,只讲依法治国,常以死来惧民,会很难使民屈服。所以老子感叹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如果民众不怕死的时候,以死来使民众屈服,就会失去法治的作用。因为愚民迷而不觉,为了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会不顾法律的尊严,明知是死地,还会安心而去为,这就是民不畏死。如果这样的违法人员很多,你不能说把他们一个个都杀死。所以,在当前人类道德素质下滑的情况下,如果能将“德治”与“法制”结合起来,则不失挽救民心之良策。如果单单以法治国,放弃道德教育,则如独脚行路,必然不能长久。老子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感叹,正是对只讲法治,不讲德治,不以德化民的警示。再说人若不怕死,虽杀其身,灭其形,但烦恼心不能灭,他不明其理,不知因何而错,错在何处?终究不能消除罪恶之根。这样即使罪恶之身灭了,但烦恼之心没灭,故杀之无益,而且还有伤于慈悲之心。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将执而杀之,孰敢”,如果使民有畏死之心,可以将那些奇异诡诈,违法犯罪的人,我将其中一人,执法而杀之,来个杀一儆百,震慑那些不法之徒,使他们能够有所警觉,不敢再去为恶。如此,谁还敢去违法乱纪呢?不过此种执杀之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非治国之良策。因为杀人只能灭其身,不能灭其心,故为下策。世间一切祸根,皆出自人之私欲。故德说:治国要先治德,治德要先治心,治心要先治欲,则为治国之根本。所以,若能教民以道德,使人民懂得因果,明白天道之威,明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之理,知道死之可畏,从而除情去欲,改恶从善。便不敢犯规越理,不敢违天欺道,不敢触犯法律,不敢做暗室亏心之事。如此,民风自然浑厚,天下自然平安。此即“使民常畏死”之深远意义。

    “常有司杀者杀”,“司杀”者,是说天道庄严,居高临下,专有司察世人善恶之天神。对善者施以福,对恶者罚以罪,准确无误,真实不虚。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奈何世人不信天道因果,不知天道之威,犹如盲人骑瞎马,常撞天网而不知,如同今人所说的“法盲”。常常当大祸临头时,而茫然不知所措,不明其故,稀里糊涂的混世一生。

    中国古人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命里头如果有财富,不用去争不用去抢,自然会随着事业而发财致富;如果命里头没有财富,即便去争去抢,也未必能争抢得到,而且还会血本无归。因为修因不对,佛家常说,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无畏布施得长寿。而世人不知这个道理,所以不能安分守己,横肆贪欲以养生。甚至不顾利害,肆无忌惮的去作恶,则是不畏天威。是故天道昭昭,必将招来杀身之祸。是故自有司杀者杀,无需有心以杀之。天道威严,天性面前,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人情面子可讲,正所谓天生天杀,天地之间自有生杀之道,天道的司杀刑罚,皆是自然而然,无心无为。犹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样,以自然节度而行之,无后天造作,准确无误。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手矣”。这是执掌生杀大权的人,对恶贯满盈的罪人,替天行道,刑而杀之,称为代司杀者杀,犹如代大匠斫大匠技艺高超的木工,斫是砍斫。但天道昭明,毫发不爽。天道司杀,是以无心量刑,以神力巧裁。无疾无徐,如大匠砍斫,运力成风,不会伤其刀锋,不会伤其手指。如果是代大匠斫,则很少有不伤手的时候。也就是说,代天行杀的人,因是有心行杀,有心行杀,则是嗜杀,嗜杀里含有欲望,嗜杀则会伤害慈悲心,伤害自性之德。因为自性里面没有善恶,善是自性,恶也是自性,善恶都是自我,那么代天行杀,反而自遭其殃,这就是所谓的自伤其手,不一定要伤到手,手只是一个代名词。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这一章以社会动乱的原因,是税收政策不合理为例,教育人们应当修大道无为,以淡泊无欲为本。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上”是国家制定政策的人员。合理的税收政策,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不合理的税收政策,会引起社会的动乱。社会动乱的原因,是税收负担过重,直接影响了人民自身的生存,从而造成了人民贫困饥饿。所以,老子提倡俭德,如果丧失廉洁节俭的美德,则会引起奢侈浪费,膨胀人们的物欲,滋生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搜刮民财,金钱至上等等不良作风,从而就会导致不合理的税收,成为众多的苛捐杂税。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凡社会动乱不安的人员,一般都于饥饿贫寒有关,人民既然饥饿贫寒,如果求生不得,必然就会导致犯上作乱,乃至于奸盗诈伪,无有不敢为的地方。虽然有大的天威,有大的自然灾害,亦不惧于怕之。但是社会动乱的原因,与不合理的税收政策有关,起因于国家不合理的税收政策。如果认识不到动乱的根源,只是采取一些有为的法律法治,有为的刑事处罚,来治理动乱,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会使愈来越难治,甚至导致敌对的战争,从而失去老子所说的慈悲之德。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虽有各种刑事法律,但民不怕死,而常常犯之。民不怕死,是为了更好的求生。民众犯上作乱的原因,是上层人员利用所收税款,贪图享受,奢侈浪费,过于厚养自身所致。

    “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贤”意为超胜。“无以生为者”,是不为自身而为,不为自我而为。无我无私无为,才能胜于贵生,贵生就是自生,认为自身为贵。所以,厚养自身的原因,是只知自身可贵,只养自身为重,而不知有自身之主。不知自身之主,就是自己的法身,是自己的本性,是无为大道。如果能认识本心,明了自性,知道哪是真身,哪是假身,哪是真我,哪是假我,就不会只爱自身,只贵自身。这时人的贪欲没有了,自心才能清静,心清净了,才能不为天下先,才能无争,天下才会大治。如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5-12 23:29 , Processed in 0.0313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