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道德经第五十一至五十五章大意解

已有 341 次阅读2011-7-7 19:23 |

                            道德经第五十一至五十五章大意解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一章说明道德为万物之本,提醒众生要体解大道,虚心实腹,而成就大道之无为之德。

    “道生之,德畜之”,道以生而显,德以畜而厚,物以形而分,势以成而论。道分道和识道:常道是指本心本性,是本有的智慧德能,是天地之根,是万物母,本性平等,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德是指行正道而有所得。道是德之体,德是道之用。道能生万物,德能养万物。所以说:“道生之,德畜之”,生是能现,畜是畜养。要想成就无上行愿,必须靠积畜德行,如阿弥陀佛,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住真实慧,誓拔勤苦生死之本,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名具万德,声闻十方。能成为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是他与大道完全合二为一,与自性完全合二为一,所代表的是自性之佛,自性之名,自性之德。

    “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佛法说就是:“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道本不生,是众生妄想执著,分别而形成万物。佛法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本心能现万物,识心能变万物,一切万物皆以心识而有所变现。当万物生成之后,在各自相应的环境中,生长变化。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势成之,则是一个变化规律的问题。如果想超出这个自然规律,无论是谁都必须尊道而贵德。故说“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大道以无心顺应众生,随众生心行,现相应之身相。如果所行是上品十善,则应现天身;所行是中品十善,则应现人身;所行是下品十善,则应现修罗身;所行是上品十恶,则应现地狱身;所行是中品十恶,则应现饿鬼身;所行是下品十恶,则应现畜牲身。所行是四谛、十二因缘,则应现小乘圣身,所行是四摄六度,则应现菩萨身;所行是普贤十愿,大慈大悲,则应佛身。可以看到大道无为而尊,无名而贵。所以如此尊贵者,是大道之自然尊贵。不同于侯王之尊,是受命于天;卿相之贵,是受命于君。大道之尊贵,不是以受命而得之尊贵。凡禀命而得之尊贵,则有而失之尊贵,岂堪称之为常然?是以道德乃天然之尊贵,故说:“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大道以不变之常然,而不生不灭,是其体至虚,清净而无为,而且所起作用也至大。所以能被万物依赖,而得以出生、含育、成长、催熟以及覆护,而且能成始成终,道德之量大,无物而能与之相比。而且如此生之,生生不已,还不以为是自己所生,如此作为,而不自恃其为。虽为万物之主,而不自己去主宰他们。故能称之为玄德,玄德是无为之德。大道能成为天下万物之尊,是贵在去体解大道,虚其心,实其腹,成其德。这是最尊贵之处。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这一章说明恢复本有智慧德能的方法,让人们明本末,然后以道为本,以修为始,始本不离,直趋觉路。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无名是道之体,故天下有始,即是道之理体,道之理体,以为天下万物之母体,而万物则为道之作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道为母,万物则为子。

    如果只知“道体虚无”,而不知万物是由道体(即本心),与识心之变化所为,则是知其母,而不知其子,则会沦为断见。如果只知万物,而不知万物之母,不知本心大道,则会沦为常见,认为世间恒常不变,人永远是人,畜牲永远是畜牲,从而损人利己,殉物忘道,而失其性真。所以既知其母,还要知其子,所谓:“有体有用”。即知万物从道生,则不会贪著于物欲,不因物欲而流落于生死。故说:“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正所谓:“用不离体。”体用两全,动静不二,能这样才能没身不殆,即终身不会落于危险之地。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这是说明守母的方法。兑为口,门即视听嗅味触法,为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因道本无言,有言则理丧。故缄默以自守,离言语相,离心缘相,离文字相。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楞严经》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故说:“塞其兑,闭其门”。将心收回来,一心念佛,不被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牵制,反闻闻自性,反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用《阿弥陀经》说即是:“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持至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善男子善女人,在阿弥陀经是指有真信切愿的人;在《观无量寿经》指净业三福:⑴孝敬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⑵受三归,具众戒,不犯微仪;⑶发菩提心,读诵大乘,相信因果,劝进行者;在本经指: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往生极乐国土,即是圆成大道净业。能这样才能出离生死苦海,才能不再受生死疲劳,故说:“终身不勤”。“终身”即此身是娑婆世界最后身,“不勤”是不再受生死勤劳。

    如果是开其兑,济其事,则终身不救。执著言说以为有得,六根常常追逐六尘,而生六欲之心,心被六欲境界所转动,丧心于六尘物欲,则终身不可得救。

    “见小曰明”,孔子说:“知机其神乎”。机即机兆、机道、机微、机先等,机兆是事物的先兆,机道是事物变化的迹象或征兆;机微是事物变化的最初征兆;机先是事机萌动未发之时。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佛法说:“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胡作非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则不然,平常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纵有恶果,也是久远前因,既属前因种下,则后果难逃,故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缩,这就叫明因识果。

    如安世高法师,第一世修行时,为安息国(伊朗)王子,舍离五欲,出家修道,得宿命通,知前世欠人命债,其债主在中国。于是航海而来,到达洛阳,行至旷野无人之境,忽觌面来一少年,身佩钢刀,远见法师,即怒气冲冲,近前未发一言,即拔刀杀之。法师死后,灵魂仍至安息国投胎,又为王子。随后发心出家,依然有宿命通,知今世尚有命债未还,债主亦在洛阳。于是重来,至前生杀他身命者家中借宿。饭后问主人说:“你认识我吗?”答说:“不识”又告说:“我即是你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所杀之僧人。”主人大惊,心想此事没有第三人知道,这个僧人必定是鬼魂来索命,就想马上逃跑。僧人说:“你别怕,我不是鬼。”随即将事之原故告之说:“我明天当被人打死,偿还夙生命债,故特来相求,请你明日为我作证,将我之遗嘱告诉他们,说是我应还他命债,请官人不必治误杀人之罪。”说完,各自睡觉。

    次日,一同前往街坊,僧人在前,有一乡人挑柴,正在行走之间,前担之柴忽然堕地,后担之柴随之堕地,扁担向后打来,适中僧人之脑袋,立即毙命。乡人被擒送官府,讯问后,准备定罪。这个主人见此事与僧人昨夜所说相符,遂将僧人遗言向官府告说。官人闻后,相信因果不昧,遂之赦免乡人误杀之罪。其僧人灵魂又回到安息国,第三世又为王子,再出家修行,即安世高法师。因此可知虽是圣贤,因果不昧,曾种恶因,必感恶果,若明此义,则日常生活逢顺逢逆,苦乐悲欢,一切境界,都有前因,不在境上妄生憎爱,自然能放得下,一心在道,什么无明贡高习气毛病,都无障碍,自然容易入道。

    “守柔曰强”,水是天下最柔弱的,但可以穿山透石;舌头是身体中最柔软的,但当坚硬的牙齿一颗颗脱落后,舌头仍能安然无恙;小草柔弱,大树刚强,但暴风骤雨后,大树可能被拦腰折断,小草依旧生长。看似柔弱的道体,里面却积聚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能量,能使最坚强的东西都无法阻挡。人能守道无为,才会得到无往而不胜,故说:“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佛法说:“阿弥陀佛,是我本觉,起心念佛,方名始觉,托彼依正,显我自心,始本不离,直趋觉路”。我们以本觉理光,起始觉智光,以始觉智光,照本觉理光。即以佛果觉,为因地心,因该果彻,果彻因源。阿弥陀佛所证之果觉,即一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包摄竟尽。我们以阿弥陀佛的果觉,来熏染自己的业识妄心,熏之久久,业尽情空,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凡心变佛心,自然成佛道。“用其光”,是用本有的智慧光明,即佛之果觉,来熏染自己的业识妄心。“复其明”,即熏之久久,业尽情空,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凡心变佛心,自然成佛道。复其明,“则无遗其殃”,则不会再遭受生死苦海的祸殃。“是谓袭常”,袭是承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这是承袭真常之道的方法,以往圣人也是如此。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哉。

       这一章让众生远离名闻利养,放下自我,放下自私,才能行入正道。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使”是假使;“介然”是间隔分别,介然有知是有分别心执著心;“施”是布施,意思是舍得放下;“畏”是畏难。假使自己有分别心,有执著心,那么在修行大道中,就会很难,就会舍不得放下自我,舍不得放下五欲享受,舍不得放下名闻利养,故说:“唯施是畏”,唯有放下最畏难。布施就是放下,放下很难,因为没有看破;如果看破,放下就容易。看破是智慧、是学问,放下才是真正的功夫。我们初学只知道得把财物、把身外之物放下舍掉;其实,菩萨布施真正的功夫,是要把内心的烦恼布施掉。把烦恼、把忧虑、把牵挂放下,统统布施掉。把病痛布施掉,身体就健康了。我们有生死,生死也布施掉,就能不生不死。这才是布施的真实含义。

    祖师大德常说,要把身心世界放下,不搞贪嗔痴,不造三途六道之业,能老实念佛,才能真正消除自己的业障。要经常想想,这一生究竟是去西方极乐世界,还是下三恶道做畜生、饿鬼、堕地狱?这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由我们自己选择。如果我们能遵照祖师的劝免,将一句阿弥陀佛,直下念去,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当然在初学时会有难关,念着、念着,就会打磕睡,会提不起精神,会头昏脑涨,会感觉支持不下去,要知道这些难关,都是自己的业障,要拼命克服,能够克服过去就能得自在,能突破困境,前面就会有光明。真拼命就会真有感应,对这一句佛号,要有坚定的信心,要有坚定的毅力,不贪生怕死,不贪图这个世间五欲六尘,只有一念,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有这个决心,才是真正发愿“愿生彼国”,这样才能成功。

    所以修道要学会放下,怎么才能放下?祖师大德常教导我们:“发愿求生净土,自己这一生在这个世间,没有第二个念头,只有一个念头,见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自己现在还没去,没法子离开这里,暂住在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与自己不相干,他好也好,坏也好,好我也不喜欢,坏我也不讨厌,无论是物质环境,人事环境,统统与自己不相干,既然自己将要是彼岸的人了,何必还去争这个争那个,什么也不必争,你们对我好也好,对我不好我也好,我也跟你笑笑,不会生气,不会生烦恼”。

    修行先要学会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九祖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中给我们说:“能诚心实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能发心,才能一向专念,能专念,才能有成就。被鸠摩罗什大师称为“东方护法菩萨”的晋代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结社念佛,专修念佛法门,达成一百二十三人,个个都有瑞相,全部往生净土。被称为大势至菩萨化身的近代印光大师,194011月初四预知时至,在往生时嘱咐大家说:“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要恳切志诚,没有不蒙佛接引,而带业往生”。在说完“念佛见佛,决定生西。”之后,面西端座椅上,一心念佛,如入禅定,含笑安祥往生。往生后火化得五色舍利球一百多颗,大小舍利花,及血舍利千多粒,牙齿全部留存,顶骨裂开五瓣,如莲花一样。

    宋朝的莹珂法师,他知道自己的业障重,习气深,自己不能控制自己,所以向道友请教救他的方法,道友送他一本《往生传》,他看后深受感动,就关起房门念阿弥陀佛,由于生死心切,救命要紧,念了三天三夜,结果真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这十年当中,你好好的修行,到你命终时,佛一定来接引你往生。”莹珂法师跟阿弥陀佛说:“我的烦恼习气太重,我控制不了,禁不起外面诱惑,这十年我还不知要造多少罪业,所以,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走。”阿弥陀佛慈悲接受,告诉他:“这样好了,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莹珂法师说:“行,三天不造业,能控制得住。”他打开房门,告诉大家,三天之后他要往生。寺庙的人对他很了解,他无恶不作,破戒犯规,三天怎能往生?但是看他的口气又不像是妄语,好像是真的,反正三天的时间不长,大家就等着瞧。到第三天,果然他请这些道友念佛给他送行,真的就往生了。这证明《弥陀经》上所讲的,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就能成功,一点都不假。

    湖南潭州的黄铁匠,明朝初年,朱洪武兴兵作战,需要很多兵器,黄打铁奉命赶制兵器,日夜不休息。有一天,一个僧人经过他家,向他乞食,黄施饭后,僧人对他说:“今承布施,无以为报,有一言相赠。”黄打铁请他说,僧人说:“你为何不修行呢?”黄说:“修行虽是好事,无奈我终日忙碌,怎么修呢?”僧人说:“有一念佛法门,虽然忙碌一样能修,你能打一锤,念一声佛,拉一下风箱,也念一声佛,长期如此,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他日命终,必将生西方极乐世界。”黄打铁依教奉行,一面打铁,一面念佛,终日打铁,终日念佛,不觉疲劳,反觉轻安自在,日久功深,不念自念,渐有悟入,后将命终,预知时至,遍向亲友辞别,自言往生西方佛土。至时把家务交代了,沐浴更衣,在铁炉边打铁数下,即说偈曰:“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泊然化去。当时异香满室,天乐鸣空,远近闻见,无不感化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夷”是平坦;朝是朝日。这一段的意思是,大道确实很平坦,很直捷,清净自在,但民心邪僻,背道而驰,目光短浅,贪欲心重,好走小径,急功近利。由于民心不清净,所以一天天的过去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复一生,故说:“朝甚除”,这样不停的奔劳,佛法称之为:“生死疲劳”。看看功德田里面,菩提粮不长,却长满了烦恼草,田地荒芜,故说:“田甚芜”,生生世世,所修的功德,都是有漏功德,都被贪嗔痴三毒烦恼给漏掉了,所以说:“仓甚虚”,仓库没有畜积功德,而且还有很多的过失。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奢侈),非道哉”。“服文彩”是悬玉带配,穿华美的衣服;“带利剑”,古代贵族常以利剑为尊贵,这是感到自己很尊贵,张杨自己的地位权势;“厌饮食”比喻对一般的饮食已吃的厌倦了,如现在所说的:“一顿饭吃头牛,一支烟二两油,一部小车一座楼”这是对现代贪欲人的说法;“财货”指金银珠宝等。所以,舍本逐末,贪财色,贪名利,贪享受,佛法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有一条根就能被拉下地狱,何况五欲具足,所以要晓得,这些绝对都不是好东西,决定不能在这上面起心动念。真的聪明人听到佛说的话,说的这个有道理,他自然就断掉了,为什么?不想堕地狱,不愿意走这条路。所以,不把这些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舍弃掉,要想不堕三恶道真是太难了。老子将这些称之为“盗夸”,夸是指奢侈品,这些奢侈品,借六根来盗自己的功德法财。佛法将此称之为六贼,即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借助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媒,而劫掠自家功德法财。所以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大道,老子称之为“非道”。 

    《楞严经》讲“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所以一切万物是随我们的心在转,我们的心善,我们的环境就善,我们的心不善思想不善、行为不善,山河大地就会跟着不善,不善的现象就是天灾人祸。说实在的,天也没有灾,人也没有祸,都是不善业,感召变现出来的。所以,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是自己净业成就的,是净业所感得的。我们的心不清净,行不清净,就不能生净土。所以念这一句佛号,就是净心、净意、净行。身语意都清净,我们就能自在往生净土。若是口念弥陀,心里面不清净,起心动念还是贪瞋痴慢,还是烦恼习气,还是心浮气燥,还是烦恼起现行,不是智慧起现行,这样念佛就不能往生。古德讲:“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这是自己身语意三业不清净,所以不能成就。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这一章主要说明知修德,还要知守德,能守德不失,才能成就一真之业。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善建者不拔,是修建功德;善抱者不脱,是守护自己的功德。如果只道知修德,而不知道守德,那么所修的德,就会失脱。《金刚经》上说:“一切法得成于忍”。这一切法,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要想保全功德,忍辱波罗密就不能不修。经上常说:“火烧功德林”。火是什么?是指瞋恚之火。如果一发脾气,功德就没有了,所以,修积功德,相当不容易。如果想知道自己修积了多少功德,则要看看有多长时间,没动过瞋恚心。古德说:“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如果是念佛人,若在临命终时发脾气,就会影响他所修的功德。这就是说当人临终时,为什么教我们在八个小时之内,尽量不要去碰他,因为一般人,临终时虽然断气了,但八个小时之内,神识没有离开,你要去触摸他,害怕他发脾气。所修的功德,是功夫成片,是一心不乱。一发脾气,功夫成片没有了,一心不乱就更没有了。这时功德就变成了福德,福德不会失掉,但福德是有尽的,福德不能帮人了生死。帮人了生死、出三界、证菩提的是功德,功德内包括福德,福德内无有功德,福中无慧,慧中有福。修福如果不著相即是功德,有为法是福德,无为法是功德。所以,功德随时可以失掉,功德很难畜积,功德很难保持,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觉。

    功德是什么?功德是清净心,是定与慧。一发脾气,定慧都没有了。至于福德,是我们讲的财富和聪明,世间的聪明,是法布施的果报。戒是福德,因戒得定,戒就是功德,如果戒持得很好,没有得定,没有开智慧,那个持戒就是福德。功德能解决问题,什么问题?生死大事,能开悟能证果。福德不行,福德所感得的是来生的福报。福报小一点在人间得富贵。福报大一点的,人间没有这么大的福报环境,所以就到天上,一层天四王天,二层天忉利天。如果是三层夜摩天以上,还要有一点定功,定功没有修成功,在佛法叫未到定,这是考试不及格。上面的四层天,都是欲界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都是修定不及格。如果定修成功了,就不在欲界了,而到色界天去享福,这个绝对要知道。定修成是把烦恼伏住了,有时候像是断了,但不是真的断,是伏断。古人讲是用石头压草,没有除根,但是它暂时不起作用,暂时伏住了,伏住是在六道,还不能出三界。如果烦恼真的断了,他就不在六道了,他所证的,是出三界果,是阿罗汉果,这是我们修学的真正目的。

    我们在修行菩提道时,冤家债主常常会来作对。这是因为他们的报复心很强烈,看到我们修行要成就了,成就之后,他就永远不能再报复了,所以总是想方设法来障碍,来阻扰。这些障碍阻扰的方法,就是叫我们把自己的功德毁掉,火烧功德林。自己要不肯毁掉,任何外面的境缘,对我们也是无可奈何。

    所以有些人会遇到境缘,境是环境,缘是人事。物质人事环境,常常叫我们不满意。不满意时就发脾气,一发脾气,就把自己的功德烧掉。是谁叫我们不满意的,可能都是冤亲债主,在那里作祟。借着人事物质环境的缘,他在那里挑拨。所谓说话的人也许是无心的,只是自己有意听到了,就会感到不舒服,会感到难过。不要说表面上发作,你心里稍有嗔意,功德就没有了。只是小小的瞋恚,为什么功德就没有了?原因是清净心失掉了。所以,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在忍辱,都在定功。“定”不但是出世法修行的枢纽,“定”在世间法也是少不了的。

    这些境界对修行人来讲,属于逆境修行,常有人来找麻烦,有些事叫自己不如意,这都是来帮助自己修行的。如果不在逆境里去修,“定”就很难修得成功。所以当逆境现前,逆缘现前,正是自己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是修忍辱波罗密的机会。所以感谢都来不及,怎么可以抱怨?怎么可以发脾气?这正是锻炼自己功夫的时候。如果听到后不发怒,这是定慧现前,如果听到后生气了,则是业障现前。从这里可以看到,我们是定慧现前?还是业障现前?自己都要清楚。

    古人锻炼一个学生,首先用的方法,就是教他修“忍辱波罗密”。看到这个人是个法器,是可以教的学生,对他就没有好脸色。会处处有意去找麻烦,好像很讨厌,这是看他能不能忍受,有意的去折磨他。他如果不能忍受,离开了,就算了。不能忍辱,就不能成就,虽然其他的方面很优秀,不能忍辱其成就也有限。

    有一位老和尚折磨他的学生,就是完全不讲理的。一见面就骂、就呵斥。有一次洗脚,洗脚水就泼在学生的身上,学生还是不走,还是要赖在这个地方。以后老和尚实在生气了,赶他迁单,不让他住在这里。学生没法子,不能住了,于是就住在远远的走廊下。老和尚讲经说法时,他在窗户外一心谛听,不让老和尚看到。过了一年,老和尚要退休,要传法,要推选一位新的住持来继承他,大家不知道老和尚要选什么人,老和尚要大家把在外面听经的那个人找过来,传法给他,把住持的位让给他。大家才知道,这么多年来,老和尚是为了要锻炼他。

    所以,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知道这是个真正道场,是有道学可以学的,打都打不走。他没有学到手,怎么肯走?什么样的侮辱都甘心承受。为什么?必须学到手之后才肯走,没有学到手,是决定不肯走的,这是真正求学的人。

    “子孙祭祀不辍”。这是所修功德,流传万世,泽及无穷,福及子孙,相继不断,故说:“祭祀不辍”《了凡四训》说:“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印光大师常赞叹说,孔老夫子所修的是“百世之德”,孔夫子所念,都是利益国家,利益百姓,没有一丝一毫,为自己着想。他一生从事教学,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传给学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子孙一直到今天,已经七十多代了,孔德成先生在全世界,还会受到大众的尊敬。不但是中国人,甚至外国人如美国人,一听到他是孔老夫子的后代,会特别加以礼敬,特别招待他。十世之德,在中国像清朝传了十代,从顺治到宣统,如果祖先不积德,那是不可能的。今天的人不相信这些事实,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权谋,有智慧,这些想法都错误了。祖宗积德,及本身宿世的德行,感应道交,就会有同样德行的人走到一家,才能够保得住。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庄子说:“道之真,以治身”,学道之人,能发现自身的过失,并且能改正过失,这叫修行。妄想执着是业障,妄想执着一天比一天少,业障就会渐渐消除,智慧就能天天增长,身体也会随着健康,而精神会饱满,会感到很快乐。如果这几样都没有,则是业障还很重,心里有烦恼,心里有忧虑,心里有牵挂,心里有胡思乱想。怎么才能消除,最好的方法还是一心念佛,把念头放下,心里清净了,业障就没有了。念佛的关键,是要看破要放下,佛法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又说:“凡是有相,皆是虚妄”。这是让看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让放下。在佛眼睛里看,造业受报就像天天做恶梦,在恶梦里受罪,堕地狱,变畜生,变魔鬼,统统是在做梦。如永嘉大师证道歌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如何解脱,一切方法当中,最园满的究竟方便,无过于持名念佛的妙法。把心死在念佛上,二六时中,所有的念头,都归在阿弥陀佛这一念上,就这么简单容易,如果不能相信,这还是属于业障。业障有烦恼障,所知障,业障没有时,自身才能真。所以,修之于家,以自己念佛,来带动一家人念佛,自身的德行就会有余。带动一乡人念佛,其德乃长;带动一国人念佛,其德乃丰;带动全天下人念佛,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真正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时,以身观身,身与身不二;以家观家,家与家不二;以乡观乡,乡与乡不二;以国观国,国与国不二;以天下观天下,则全天下是一家。性同而形忘,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以此观家则家和,以此观乡则乡睦,以此观国则国治,以此观天下则天下太平。所谓以性融物,则天下自化。融会万物为一己,则天下自归一,故其德乃普。是以圣人一真之外,无有他事,唯有“以此”不二为一真。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这一章说明善于建德,善于守德,而道德深厚的人,会有不同的外境感应和自身感应。并教导众生养生之方。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赤子是指刚生的婴儿。老子的意思是说: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就像刚生的婴儿一样,毒虫虽毒而不螫他,猛兽虽恶而不伤害他,长有猛爪会抓取的鸟不会搏击他。如印光大师刚到苏州报国寺的时候,关房内的臭虫很多。院里的侍者担心大师年纪已大,不堪臭虫的干扰,好几次向大师请求,让他进入关房清除打扫,把臭虫彻底清里出去。但是大师坚决拒绝说:“臭虫之多,只能怪自己无道无德。古代高僧,有耐不住臭虫的侵扰,于是对牠们说:“畜生,你来打岔,当迁你的单。”这些虫就相继离去了。我因为修持功夫还不够,无法感应臭虫迁单,又能说什么呢?面对臭虫的干扰,大师始终处之泰然,毫不介意,也不起任何伤害牠们的心念。等过一段时间,臭虫消失无踪。大师对此现象,也不对他人说起。有一天,德森法师关心地问大师:“臭虫还来打扰吗?”“一概出苦去了,现已没有了。”大师口气淡淡地。德森法师不太相信,臭虫怎么可能自然绝迹?也许是老和尚眼花,看不清楚吧。德森要求亲自进入关房察看。进入关房后,果然一只臭虫也没看到。臭虫已经消失无踪了。

    有一个张川野居士,在租来的房内,看到满床及柱间都是臭虫(土话目虱),起初他是一只一只把把它踏死,可是越踏越多。当他看到印光大师对臭虫的处理方法时,就不再把它踏死,一只一只捉到粪坑里放生。可是他将臭虫放生后,又有很多麻烦,不敢撒下杀虫剂来消灭它们,弄得到处都是臭虫,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下,就效法印光法师,很慈悲的对臭虫说:“目虱,我若成佛,就先度你们出苦,但我现在是凡夫,是念阿弥陀佛的人,我现在教你们也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目虱,我念你们也念,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如此教目虱念阿弥陀佛,不过二星期,就出现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奇迹,有一天清洁内房,把床上草席拿起来,那些数不尽的目虱,不知跳到何处安居,竟然一个也不见了。

    唐朝李通元长者发愿给《华严经》的作个注解,当时写书想找一个清静的环境,他到深山里面去找,在路上遇到一只老虎,他跟老虎说,我要给《华严经》做个注解,你能否在这个山上找个地方,让我完成这个工作?老虎就给他带路,把他领到一个山洞里面,那个山洞有一窝老虎,这老虎住在那里。李长者看中这个地方,老虎就给他搬家,把这个地方让给长者。

    李长者住在这个洞里面,第二天就发现有两个小女孩来照顾他的生活,每天晚上她们就回家,一早就来了,来服务,一直到把《华严经》注解写完,这两个人就不见了。那么长的时间,李长者没有问过她姓什么?住在哪里?一心专注在经教上,经教完成了,想谢谢这两个女孩,他就到附近的村庄里面去打听,都说没有见过。这些事情他都写在序文里,感激这两个照顾他的人,感激这个老虎把自己住的地方让给他。

    又道德深厚的人也会如婴儿一样,婴儿虽然筋骨柔弱,但是两只小拳头却能握得紧紧的;他虽然不懂得男女交合的事但会朘作,朘读音zuī,是指婴儿的生殖器会无念自举,这一种现象,是因为他精气充沛的缘故。婴儿整天号哭嗓子却不嗄,即不会嘶哑,是因他无心而哭,而无哀伤怨慕之情,这都是因为他气和醇厚的缘故。道德修养深厚的人亦是如此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教人养生的方法是,先养其气。因为精随气转,气逐心生。当心妄动时,气则随着而散,气散则精溢。善于养生的人,应当先持其心,不让心妄动。心不妄动则心平定,心平则气和,即是心灵纯洁凝聚,和谐寡欲。气和则精自固,而神自安,这样就能够自然、天真、活泼、恬淡、充实,真常之性也会随之而复见。故说“知和日常”。“知常曰明”,是说能知道真常之性者,才可称之为明智。如果不知真常之性,只知道养身形,嗜欲口腹,用无量的生灵,而以养其生。这样他不知道杀生,反而会伤害自己的性德。故说“益生曰祥”。“祥”指凶之兆,如孽狐为之祥。是说益生反而成为养生之害。心不平,气则会妄动而散,气散则精竭,精竭则形枯。故说:“心使气曰强”。强是指木之枯槁。过强称为壮,故说“物壮则老”。草木之物过壮,则将见其枯槁而老。所以,当人贪求生活享受,必然会遭祸殃;力求事物壮大,必然会老逝的过快;这些都叫不合乎自然大道,老子称之谓不道。不合乎自然大道而养生,必然就会早逝。故说:“不道早已”,已是无常的意思。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5-13 13:19 , Processed in 0.03680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