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从道德经第十章中看学道的六个要素

已有 355 次阅读2011-1-25 11:09 |

                                   从道德经第十章中看学道的六个要素

     道德经第十章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一章老子主要说明学道的六个要素,以及证道的标准,告诉我们在学道中,必须学到忘知绝虑,然后才能契入大道之妙德。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载”是乘载;“营魄”意为自己的魂魄;魂意为自己的精神或灵魂,魄意为自己的形体。魂魄用现在的话来说,属于自己心身的异名。古人说人有三魂七魄,佛法说人有“八识”,人死的时候,八识离开身体有先后次序不同,最后离开的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投胎时它先来,人在临终的时候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先离开,然后第六意识、第七么那识再离开,最后是第八识离开。依这个说法,古人说的三魂七魄,可能就是佛法讲的“八识”。第八识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称本识,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它含藏宇宙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又称藏识。三魂与佛法所说的心、意、识很接近,心是第八识,意是第七识,识是第六意识。七魄是指第八识所变现的七转识:雀阴魄神识(即舌识)、天贼魄神识(即耳识)、非毒魄神识(即眼识)、尸垢魄神识(即身识)、臭肺魄神识(即鼻识)、除秽魄神识(即意识)、伏尸魄神识(即么那识)。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是讲合八识为一心,《楞严经》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都摄六根,就是不让六根追逐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不让它往外跑,不让它在与六尘接触时产生六识,六识不生则不分别,不分别则无第七识执我之心,第八识则不落印象,不落印象,心就会变的清净与道合一。“不离”意为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讲的修行功夫。《阿弥陀经》讲:“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只要能得一心不乱,就能往生净土,往生净土是指的生死自在。《往生传》里面说宋朝的莹珂法师,这是个出家人,是个破戒的出家人,他不守清规、造作罪业,但他有善根,有什么善根?他有自知之明,他知道他一生所作的罪业很重,将来一定会堕地狱。这一想到堕地狱,心里就害怕了,他向同参道友请教,我现在造这么重的罪,有什么方法能够叫我将来不堕地狱?同学们给他一本《往生传》。他看《往生传》,每看到一个往生的人,心里面就会生大惭愧心、大羡慕心,《往生传》看完之后,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念佛求生净土。他把自己关在一个小房子里一心念佛,他念了三天三夜,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就是一心一意的念阿弥陀佛。这三天三夜果然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劝他好好的用功,十年之后,到你寿终的时候,我再来接引你。莹珂法师就跟阿弥陀佛说,我的劣根性很重,恶习气很深,禁不住诱惑,外面一诱惑我怕又要造罪业,若再活十年,还不晓得造多少罪业,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走。阿弥陀佛也就同意了,他说好吧,三天以后我来接你好不好?莹珂大师就答应了。他把房门一打开,告诉大家,见到阿弥陀佛了,跟阿弥陀佛约好,三天以后来接我往生。寺庙里的同学都以为他在开玩笑,一个破戒的出家人,平常没有人瞧得起,关门念了三天佛就要往生,哪会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到了第三天,做早课的时候,他要求同伴,今天的早课请大家念阿弥陀佛,送他一程。大家也欢喜,我们就念阿弥陀佛,看你能走不能走?念没多久,他就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来了,我跟佛往生了,三日三夜,莹珂这个在我们世间人看是破戒比丘,是个作恶多端的人,就这样在大家的注视之下往生了。三天就能成就,这是非常好的一个例子。

    一心不乱有两种,凡是念佛念至伏烦恼或者断烦恼,都属于事一心不乱。伏烦恼是烦恼没断,只是你这句佛号得力,能把烦恼伏住,不起作用,这个通常我们叫它做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比较浅的事一心,是事一心功夫浅的。假如把见思烦恼断掉,那是事一心不乱,属于功夫比较深一点的。凡是念佛念至心开,开是开悟,就是念到大彻大悟,禅宗叫做明心见性,见性就是见本性佛,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见一分本性佛,破无明一直破到四十一品无明断尽,证等觉菩萨,这个都叫做理一心不乱。

    “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抟”是抟揉磨练,“气”是脾气性情或习气,柔是道之柔和。抟气意为磨练自己的脾气,修正自己的不良习气。《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是指本性,一切众生的本性都很接近,佛法里面说的就更彻底,本性平等不二。“习相远”是指人的习气,习气远离了本性,称作习相远,佛法里面讲迷失了本性,意为习气迷失了本性。一迷就不知道回头,迷而不返;不回头,就会愈迷愈深。十法界中从佛法界到菩萨、缘觉、声闻,乃至六道,一直到三恶道,愈迷愈深,真的是一世不如一世。所以劳累诸佛菩萨,在六道、十法界里面教化众生。根性利的,与佛菩萨有缘的,听到劝告,容易觉悟,肯回头,这就是所谓的得度。缘份浅的,遇不到佛菩萨,那就没法子了。遇到佛菩萨,听佛菩萨的教诲,不能够深信,不能够奉行,虽然依旧造业堕落,但是阿赖耶里面总算种了善根,只是善根薄弱,烦恼习气强大,善根敌不过烦恼习气,还是要长劫轮转。我们这一生遇到佛法,很幸运能够信受奉行,要知道这是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闻法累积的善根,这一生起作用,能起作用就能得度。

    “能如婴儿乎”,这是用婴儿作比喻,婴儿最大的特点是天真无邪,没有邪思、邪见、邪行,也就是没有错误的思想,没有错误的见解,没有错误的言行。这在佛法中称为没有见思烦恼,见思烦恼中最主要的是身见,执身为我,因为执著我见,所以有贪嗔痴慢,有杀盗淫妄。能把见思烦恼破除,才能如婴儿般柔和一气。

     “如婴儿”这是讲的功德。所谓功德,就是这个功夫它所得到的利益。佛法讲:“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得事一心的人,不会被见思烦恼所扰乱,这时心是清净的,心是定的,因为已得念佛三昧。三昧是空无相无愿,念佛三昧就是念佛得到的正定。心定在西方极乐世界,定在阿弥陀佛,除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外,统统放下了。心不会被所见、所闻而有所动乱,这就不被见思所动。我们世间人常讲“八风吹不动”,八风吹不动是讲世间法,也就是说世间一切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动心了。出世间法动不动心?如果遇到出世间法,心还会动,那不行,那没有用处。世出世间法,统统都不动心了。事一心里面的不动心,就是贪瞋痴慢疑都没有了,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和错误的行为都没有了,这是事一心不乱的功夫。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玄”是指“空无”之理体,“览”是指对空无的看法或者成见,“疵”意为毛病。“玄览”用佛法说就是执空之见,属于修行中的毛病。修行就是修清净心,凡夫不了解空相,以万物为实有,所以执著有相,这是错误的;二乘执著空相,有体无用,这也是错误的;不执空也不执有,则又错了,因为这样会走到无想定的路子上去,能按《金刚经》所说的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就对了。“无疵”这是让我们离开空有二边之见,而得理一心不乱。

    佛法说:“理一心不乱,不为二边所乱”。“二边”,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相对的。我们世间人是生活在相对的空间里面,一切都是相对的。说大,大的对面有小;说长,长的对面有短;说是,是的对面有非,没有一法不是相对的。一切法都是互相对立的,二边是指两边相互对立。如果修到理一心,那么两边就没有了。二边不立,中道也不存。你说个中道,中道跟两边还是对立的,中道也没有了,那么你的心会该多清净。这个时候是一念不生,不但一念不生,连一句话都没有了。所谓是“开口便错,动念皆乖”,不但不能动念,也开不得口。佛菩萨为一切众生说法,那是说而无说。他自己不落两边,这是无说。说是什么?是随顺众生的知见而说,不是随顺他自己的,随顺他自己的,则一句话也没得说。随顺众生,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这就是不为二边所乱,不得已称之为中道,中道是不得已而建立的。实际上,你要是执着有个中道,则又落到一边,决定不能执着。所有一切妄想、执着都没有,不为二边所乱,这叫修慧。不为见思所乱,这是比较浅的修慧;不为二边所乱,则是比较深的修慧。

    我们在修行中,别人赞叹我们,心里很高兴,别人毁谤我们侮辱我们,心里就生气不高兴,这就是生烦恼,贪瞋痴慢没离开,这样的功夫不能往生,不能得三昧。所以,自然的灾害不动心,与我无关;人为的毁誉与我无关,人为的赞美与我不相干,“我”都没有,谁受赞美、毁谤与侮辱。一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才叫功夫。所以念佛的功夫从这个地方去观察、去体验,看看我们有没有这个功夫?为什么人家能够自在往生,能够预知时至,他们没有别的,就是对于世出世间法不动心,他的心是真的定了。我们外面境界稍稍动一动,心水就波动了,这不能算功夫,依然是凡夫。换句话说,只可以说跟西方极乐世界结个善缘,这一生当中还是不能往生。

    为什么那个往生的人,他不动心?他把这个世间统统舍掉了,这个世间好也好、歹也好,都与我不相干,我只是一句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连身体与我都不相干,你赞叹它、毁谤它,不相干,我借这个身体念阿弥陀佛,我要生极乐世界;不但你毁谤、赞叹不相干,打它、骂它也不相干,为什么?这个身体带不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去的时候,还得把他丢掉。没有这个功夫就去不了,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起码的功夫,是最低限度的功夫。所以说心真的定了,愿真的恳切了,连身体都不要了,何况身外之物?所以看到荣华富贵,没有一丝毫羡慕之心,没有得失之心,才叫功夫成片,才叫做一心不乱,这是事一心。“不乱”是不为见思所乱,“见思”是见惑里面的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思惑里面贪瞋痴慢疑,这是讲这十大类,如果细分则有无量无边。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爱是慈爱,治国是改变生活环境。老子说爱民治国,佛法讲普度众生,度众生是帮助众生,不管怎么说,但他的前提是“无为”,能做到无为,才能爱民治国,因为无为是清净心,无为是大道之本德,无为是不二之法。佛法讲“心净则土净”,心清净了,所处的环境就会随着清净。又无”是离一切相,离相是理性;“为”是“无”的作用,是大道的作用,大道起作用就是万法,万法是说的事相。所以说理事不二,性相一如。《净修捷要》说:“心外无境,全佛是心;境外无心,全他即自”。这一句比较难懂,我们可以从一个比喻当中,细细的去领悟。譬如作梦,我们凡夫都有作梦的经验,在梦中一定有自己,不可能做一次梦,梦中没有自己,这不可能的,一定有自己。但也梦到很多人,也有山河大地,也有树木花草,梦中所有的境界,在醒来之后细细去想一想,从哪里来的?有不少人知道,梦是我们的识心所变现的,识心是能变,梦中境界是所变。醒过来之后想一想,梦中的自己是我,梦中的别人也是我,是我所变的,而不是他跑到我梦里来的,梦里面山河大地还是自己,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与境是一不是二。宇宙一切万有原本就是一个自己,除自己之外,什么也没有。能够把这个道理明白了,把这个事实证实了,你就能证得法身。法身从理上说就是真心本性(),从事上说就是一切万法()。无与有是一不是二,所以,证得法身之后,就会对一切人自自然然的爱护了。为什么?不是别人,都是自己。一切众生就是自己,所以对于一切众生的爱护,他没有条件。母亲爱护儿子是有条件的,因为他是我的儿子。证得法身之后,没有条件,佛法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法里面讲慈悲,慈悲是真爱,慈悲是真治。为什么叫大慈大悲?就是因为没有条件。所以慈悲,以老子讲,就是爱民,无条件真正平等的爱护。

    如果能够真正明白这个事实,那么在处事待人接物时,对立的观念就没有了,好恶的观念也没有了,不会有我喜欢这个,或者我恨那个,我讨厌那个。你喜欢他,就是喜欢自己,讨厌他,就是讨厌自己,因为自他不二。所以,这个心才能够清净,才能够平等。我们今天,心不能清净,不能平等,不能与人相融合,就是因为在境界里面,在自他里面,还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不知道境界是一个圆满的自己。所以,在修学进道中,要常常想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一个自己。常常这样想功德会很大,在禅宗叫疑情,虽然搞不清楚,老师这么说,我就这么想。整个世界就是自己,这样慢慢的,自己的心量自然就会扩大,自己的分别执著,自然就会渐渐淡薄。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会帮助自己开悟,会帮助自己契入境界。

    “天门开合,能无雌乎”,人是一个小天地,人与外界的交流,是通过六根门头来完成,故人的六根门头,应该就是老子所说的天门。道家成玄英也说道:“天门即是自心也”,自心就是指自己的六个识心。开合是指六根接触六尘之时,也就是处事待人接物之时。“能无雌”是六根接触六尘不落印象,不产生六识,不分别、不执著。识是起心动念,是分别执著。在一般常人处事待人应物时,由于心不清净,常常落下印象,所以这个心就会日渐茆塞而不通。古德说:“心无天游则六情攘”。天游是不落印象,六情就是喜﹑怒﹑哀﹑乐﹑爱﹑恶欲,攘是窃夺。古德说:人身因有六根,则有六识;因有六识,则有六尘;因有六尘,则有六贼;因有六贼,则耗六神;因耗六神,则坠六道也。六贼是指能产生烦恼根源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六尘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媒,能劫夺一切善法,故以贼来比喻。《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能像圣人那样,用心如同明镜,不将不迎,来无所粘,去无踪迹,则不会被六尘之六贼劫夺自己的功德法财。功德法财就是自性常而不变,心清净而不被垢污染,真我随缘而不变,真乐富有而不亏损。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四达”是指四通八达,又指礼乐成明,意为由戒到定,由定到慧,佛法称为戒定慧三学。“无所”是“般若无知”,般若无知,叫正知正见;又称本知,是本有的智慧德能。能无知则能无所不知,《坛经》中说到有人来请教慧能六祖:“你老人家懂得很多佛法。”六祖说:“我不懂,我不知道佛法。”所以说我们几时到了无知,那么正知正见就现前,当人家来问的时候,就会无所不知,这就是道妙。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修行学道的工夫做到如此地步,体用两全,形神俱妙,才可以称之圆满。其德至妙,可以合乎天地之德。天地之德是大道的本德,生之畜之。虽然生之,而不占为己有,虽然为之而不恃己能。虽然长养万物而不去主宰万物。圣人之德能如此,则是大道之玄妙之德。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5-10 14:35 , Processed in 0.0261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