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对道德经第六十三至六十六章之浅见

热度 4已有 320 次阅读2010-9-20 15:58

对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之浅见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这一章主要讲圣人入道之要妙,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为无为才能无所不为。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凡是有妄想执著,有生有灭,皆属于有为法。“有为”即有所作为,有因缘造作称之“有为”,有为法具有四种基本特征:如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凡具有这四种现象者,皆是有为法。有为法大致可分为色法与心法二种,色、心二法以哲学观点说,即是唯物与唯心,用现代话说即是精神与物质。与有为法相对的,凡是不生不灭,无妄想执著,绝对存在的,则称无为法。无为法分有六种:

一、虛空无为。属于相似无为,而非真实无为。宇宙诞生,虛空同时诞生;宇宙消失,虛空也随之消失。由是而知,虛空亦有生灭,但因时间极长,一般人无法觉察。“虛空”与“自性”均无障碍。但自性能现万法,虛空不能现万法。因无所作为,所以归属“无为法”。

二、择灭无为。“择”是选择;用智慧选择,放下妄想、分別、执著;“灭”是灭除烦恼。灭烦恼需修戒定慧,以智慧断除烦恼。烦恼灭除,证寂灭真空之理,其作用可以教化众生;虽教化而无执著,故说“无为”。

三、非择灭无为。此者不需以智慧斷煩惱。如二乘圣人证果之后,诸惑不复续起,自然契悟寂灭真空之理,不用再借选择,故名非择灭无为。又如惠能大师,一闻即悟,彻底放下,无需再借智慧选择断除烦恼等。

四、不动无为。四禅八定中,第四禅得不动地。因於第四禅天中无所作为,所以称“不动无为”。第四禅天人修出世间法,利根者,如于五不还天(橫在四禅天中)修行的三果阿那含圣人,不需经四空天,即能超越六道,证阿罗汉果。

五、受想灭无为。“受”即感受,属第七识,末那识(执著)。“想”是第六意识(分別)。能以定功伏住受想,不起作用,无所作为,也属无为境界。

六、真如无为。妄尽即是“真”,永远不变则为“如”。前五种无为,属于相似无为;真如无为,又称真如本性,属于真实无为,能现万法,虽现万法,无所作为,与十法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现身说法,不起心不动念。由是而知,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有为法;无为即是一真法界。在此地我们简单区分,凡有起心动念,有分別执著即是有为法;不起心、不动念则属无为法。

有为不妨碍无为,无为也不妨碍有为,二者可以同时並存。《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能如是观,即可得圆融自在。

无为即自性。我们不认识时,无为被烦恼障碍住了;觉悟之后,有为无为互不妨碍,世出世法是一不是二。所谓障碍,即是分別执著;离一切分別执著,障碍没有时,即得大自在。果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即是回归大道,亦是回归西方极乐世界,回归“一真法界”。

“有事”事是指尘事,如功名利禄等。“有味”味是指尘欲,如财色名食睡等欲望。世上人所追求的是五欲六尘。然而大道本来至虚无为,至静无事,至淡无味。唯独圣人与道为友,离功名利禄,离五欲六尘,离贪嗔痴慢,修大道无为。所事所味与世人刚好相反。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世间人所事的是以功名为大,以道为小;所追求的是以利禄为多,以德行为少。圣人以道为大,以功名为小;以德行为多,以行禄为少。以报怨以德为例,则可以看到圣人的无为智慧。一般情况下,当有人伤害过你,或者与你在某件事上产生过“过结”,按照大多世人的处理方式,应当恩怨分明,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既然你曾经伤害过我,那好,总有一日,我会找机会回报这一箭之仇。正是这种逻辑,导致了一幕幕“怨怨相报,没完没了”的社会悲剧。

老子以逆世思惟,提出以德报怨,实在是和谐人际关系的一大智慧。所以,不计前嫌,克己让人,以德报怨,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较好方式。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少一个仇人,少一堵墙。以德报怨,化怨恨为友爱,减少对立面,广交天下友,才能使人生之途少一些阻碍,使我们活得轻松愉快。

《金刚经》中介绍了释迦牟尼佛以德报怨的例子说:“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说的无四相四见,就是老子说的大道无为。佛在过去世有一生,那时佛还是个比丘,十八、九岁时就到山上去修行。这个山距离歌利王首都很近,有一天歌利王带着宫娥、婇女、妃嫔等,到山上去打猎。歌利王在前面走得快,这些女人在后面走得慢,当这些女人遇到这个修道的比丘时,就走近前去和他谈话,佛就利用这个机会给他们说佛法。这些女人由于听闻佛法,没有跟上歌利王,于是歌利王又回来找这些女人,在找女人时就于这个比丘遇到了一块。

歌利王问比丘说你在这儿干什么?佛说我在这修道。歌利王问你证了四果罗汉没有?佛说我没有证四果。又问你证了三果没有?佛说我没有证三果。你也没有证果,你这么年轻,那么你有没有淫欲心?佛说我没有断欲心。歌利王一听便发脾气了说,你没有断淫欲心,那么你看我这些女人,你怎么能忍得住淫欲心?佛说我虽然没有断欲心,但我没起欲念。因为我已修无常观,已修不净观。歌利王问怎么证明你没起欲念呢?佛说我能忍。歌利王说你能忍?现在我先把你的耳朵给你割下来看能忍否。

于是抽出宝剑,就把这个比丘的耳朵给割了下来。这时随从的一个大臣,看到佛的耳朵被割下来时,没有一点痛苦的样子。于是就对歌利王说,大王你不要割了,他是个圣人。歌利王说你怎么知道他是个圣人?这个大臣说,我看你割他耳朵时,他的表情没有一点变化。歌利王说是真的吗?那我再试一试他。于是拿起宝剑,又把鼻子割了下来问,你嗔恨不嗔恨?佛说我不嗔恨。歌利王认为佛没说实话,接着把手又给剁了下来,问能忍不能忍?佛说我没有事情。问你现在有没有嗔恨心?佛说我没有嗔恨心。歌利王说,我不相信,接着又把腿脚也给剁了下来。问你现在嗔恨不嗔恨?佛说我不嗔恨。

这个时候四大天王就发了脾气了,说这个歌利王,真是混蛋。这个人在这儿修道,你这样欺负他,我们是护法,应该来惩罚你。于是就下冰雹,下冰块,又飞砂走石,把山石也都刮了起来。歌利王一看,就害怕了,于是就跪到这个没有手脚,没有耳朵,没有鼻子的比丘面前说,上天要惩罚我了,我知道错了,你不要嗔恨我了,你不要生气了。佛说我没有生气,我没有嗔恨你。歌利王说那为什么天要来惩罚我呢?佛说我如果生嗔恨心的话,我这个手脚就不会再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如果我没有生嗔恨心,我这个手脚和耳朵、鼻子都会恢复如故。说完之后,果然这个手脚耳朵鼻子都生了出来。这时佛又说,我不但没有嗔心,而且我成佛之时,首先度你来成就道业。所以,释迦牟尼佛今生在成佛的时候,第一个所度的桥陈如尊者,就是歌利王的后来身,桥陈如尊者的前身,就是歌利王。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不光是怨恨之事属于难事,属于大事,其他事也是如此。有最难之者,也有至易之者。有至大者,也有至细之者。一般人都不愿作易事细事,而直接去作难事,作大事,这样必然会终无成就。如果能从小事作起,从易事作起,很少见到不成功的人。所以说,天下难事必从易作起,天下大事必作细作起。是以圣人虚心体道时,舍弃世人所谓的功名利禄之大事,舍弃贪嗔痴慢,从事世人所谓大道无为之小事。这样贪心愈小,而大道愈显,最后泽流万古,而与天地看齐。这就是圣人终不为大,而能成其之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凡是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就轻易的许诺于人,一般都会失信于人。万事开头难,如果一开始就把事情看得很容易,从而轻视的人,必然在实施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最后必将有始而无终。世人一般都是舍一逐多,舍本逐末,而圣人则重一而轻多,重本轻末;世人重功名利禄,轻视大道无为,而圣人则重视大道无为,而轻视功名利禄。老子说“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圣人以一为多,以易为难,重无为而不重名利,所以,最后一了百了,一得永得,一成一切成,一通一切通,故说圣人“终无难事”。
对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之浅见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这一章讲修行要从无为着手,以圣人修行之要妙,在于为众人之所不为,在于众人之所不欲,以为学道之捷径。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能于心念未起,喜怒哀乐七情未形,吉凶祸福未萌,清净心寂然不动之时,常处于无欲的清静之地,道心才能易安易守。所谓易持与易谋,讲的都是菩提道心。在这个时候,没有后天主观痕迹,没有人我是非之念,道心容易持守,容易成谋,谋是菩提觉道的谋求,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做功夫要在起心动念之处,如有一念妄动,当下就能觉知,是善则容,是恶则止,正如老子所说的“早复”,如孔子所说“知机其神乎”。此时下手容易而成功率高,用力不难,而效力迅速

所以,人在闲居独处时,心不劳于事,事不扰于心,寂然不动,持己守身,最为容易。这时若能不闻不睹,无知无觉,杳无征兆可寻,浑浑沌沌,其气柔和,其心细微,这正是破除邪念,牵制欲心的最佳状态,是复返自然之境的最好时机。只要至诚无妄,持之以恒,即可得见本来性天。是故修身之道,制欲为先。遏欲之要,治于未然则易,治于将然则难;治于将然容易,治于已然则难,故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破,其微易散”。当一念开始萌发之时,则称之为第二念。虽然一念萌动,但善恶于事,情欲未见于色,事物处在萌芽状态,还未成形显象之时,好象草木的嫩芽一样,其质微弱,其气易散,质地脆,物形浅小,易折易破,易除其迹,易亡其形。于此时著力,所谓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但凡世间万物,皆是至壮至老时,其质坚硬,凿之难穿,磨之不损,迁之必难,灭之不易。这好比在心念未动之时,或心念初萌发而未发之际,其势如脆嫩之芽,除之易去,击之易烂,拔之易出,而且不留痕迹,其根也不易再生。人心已动,念机已重,其质已硬,欲止住不能,欲遏制不得,若要返之于未动前,未生成之先的状态,确实很难。

修道之人,若能于私欲将萌未就之际,若能于喜怒哀乐未发出之时,这是洗涤心性微尘的最好时机,其尘易扫,其恶易除,其业易消。此时用慧剑斩断人心情欲,用慧光照破心中一切无明,驱除一切邪恶之念,守其心性之静,断除烦恼,无欲无为,必能回归大道,觉性自然光明,真我自然显现。净念多一分,妄念就会少一分,如是则积小成大,积少成多,聚轻为重,修真之难,必然化之为易。故说:其脆易破,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此二句再论难易不一之理。“为之于未有”,是说凡是易持易谋之时,皆在心未动、事未有的状态。因其尚“未有”,则其事之迹未著,事之机未显。此时心内道场安定,心门未开,外贼不易入内。若待其心已动,并有而为之,其事已行,安者必然变为危殆,微者必显于形迹,此时虽有心为之,则为会很不容易。“治之于未乱”,指心中尘垢易破易散之时,也是心性未乱之时。未乱之时,心静性正,与道相合,此时心中邪不胜正。如能以正道立之于内,不劳力而一心整齐,不费求而万理齐备。若在心已乱时再治,此时正性之力不足,邪念猖厥,虽有克制,但效果不好。所以,无论治心治身,也无论应物应事,皆应“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为合抱之大树,是由无数个阳光雨露的滋养,从幼小的嫩芽,逐渐生长而至高大。九层之台,虽然雄巍高大,是从粒粒黄土,累积而起。行程千万里,始行于足下第一步。这三句都是比喻,用比喻来说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毫末,比喻最初一个念头;累土与足下,比喻最初一步功夫。念头是用心于内,功夫是作事于外。天下万事万物之理,皆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世人不知防患于未然,却在患然之后才知用心。为之则反败,执之则反失。有生则有灭,有起则有落,有始则有终。木虽大,终有砍伐之日;台虽高,终有毁坏之时;行虽远,终有止之日。由此可知,凡有为之事,终有败弊之时;凡有执着者,终有失去之日。人能知此理,于未有未乱之时,而为治之。于清静无为,而合于道体,才能立于不败,安于不失。所以,圣人着重起心动念处,安然于无为,因无为而无败。虚心鉴照,无执而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世民不知大道无为,不顾客观规律,一味的执著于事相,或贪求功名,或利欲熏心,故终无圆满时,常于几成而败之。失败的原因以分别心,以执著心来做事业,不但不能成,纵然能成亦不能长久,因不知随顺于自然而已。慎终如始,是本末相顾,始终如一。无为是本觉,本觉本有;有为是不觉,不觉本无。既然是本有,何必贪得无厌?既然是本无,贪也不可得。所以圣人随顺自然慎终如始,一念不苟,始则无为,终则亦无为;始则无执,终则亦无执。不分别不执著,无执也无失,故能终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一段是对圣人返常合道的总结。世人所欲者,是功名利禄,玉帛珍奇。所学者,是分别执著,贪嗔痴慢。背道而驰,往而不返。至于道德无为,皆认为贱而所不欲,以为无用而不学。故恃智好为,以伤自然之朴。圣人欲众人之不欲,学众人之不学,不求功名,不追利禄,格物致知,克己复礼,以修复众人之所过,以随顺大道之自然,故终而不敢为,因不敢为,故无为而无所不为。

对道德经第六十五章之浅见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能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

这一章老子引古喻今,直指玄德深远的模式,厚望于后辈循玄德而修。治国之要,当以朴实为本,若能行此大道之模式,才能使天下民众,有利于离苦得乐,有利于返朴归真。行天道而万物归顺,修圣德而万民度化。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明”是指用意识心来进行学习、研究、整理、思维、决策、计划等思维活动,这些活动有时也会具有很深的学问,会被世人称为聪明才智,但是这些学问都不能断烦恼,不能破无明,不能出三界,不能解脱生死,不能回归大道,不能成就圣人。原因是起心动念而有,是由分别执着而出,因为烦恼没有断除,所以不能称为真实智慧。这个智慧在佛法被称之为世智辩聪 世智辩聪佛说是八难之一,难就是开智慧困难了,如果有了障碍,开不了智慧,那么你学的东西再多,研究得的东西再多,但不能够超越六道轮回,不能够超越六道轮回叫世智辩聪。由于世智辩聪存在诸多缺限,故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即不用世智辩聪的方法来教化众民。

“将以愚之”,这个“愚”字,并非愚昧无知之弱智者,而是离心意识,离无明妄想,离分别执著,然后灵性十足,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大智慧之人。以大智慧教之于民,以无为用之于治,使民返朴归真,恢复本有的智慧德能,安其本有的自然天性。使之处世做人,朴实无华,应世随俗,无私无欲,只知奉献,不知索取,心中只有众生,惟独没有自我。此便是“善为道者”之义。这便是“愚”字的真意。此种“愚”,在世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愚昧,但以修道来观,却是不可多得的真实智慧。老子说:“我,愚人之心也哉,纯纯兮。”愚就是纯,纯洁朴实的意思。从辩证的思维来说,大智若愚,正是老子的习惯,类如: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等,所以“愚”不是愚笨的意思,而是大智大慧,纯朴真实的智慧。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人民难治的原因是用智过多,但这个智并不是真实智慧,古德解释为“多智巧诈”,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这个智慧的意思是,伪冒的聪明巧诈,佛法称之为分别执著。所以说,人的分别心愈多,失真性就愈强,诈伪就会愈多,离道就会愈远,这是民之难治的根本原因。现在人民物质生活虽然提高了很多,但是人民的贪心私欲也提高了很多,父不慈子不孝的现象也增加了许多,俗话说:“欲望无止尽”,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众生之间的竞争增多了,由竞争变斗争,由斗争变战争。战争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战争的等级也在不断的提高,杀人的武器由一般的刀枪,不断上升为核子战争,信息化战争等。经济虽然发展了,但是资源减少了,耕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都在不同成度的减少,动物的种类在减少,动物生存的质量在下降,环境污染在增加,而且污染由地球上升到太空,无量个太空碎片,将天上也搞得不得安宁。所以老子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妄想心多,分别心多,执著心多。

“以智治国国之贼”,“贼”者,是指危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人或事。“以智治国国之贼”,是指以聪明邪智治国,以有为治国对国家的害处。以分别智巧施政,因执著于名闻利养等,自身缺乏一定的道德观念,不能施以无为之治,其结果只能是愈治离道愈远,民德愈来愈失,这是以有为治国不可避免的弊端,必然是害国害民,故曰“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高明的治国者,当以无为无事而施政,不用智巧,而以德治,使民心淳朴,复归于道。安居乐业,甘食美衣。不被俗尘所染,不为名闻利养,心身康泰,安享福乐。上不以私智扰于民,不用机巧乱于政,天下共乐于太平,朝野相忘于无事,这样贪心的人少了,违法犯罪的人少了,堕落恶道的人少了,成贤成圣的人多了,故说:“不以智治国是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楷式”,世人若能知此两者,则不行于“为贼于国”,而法于“为福于国”。凡是明白此理者,就不会用有为去扰民,不以巧智用于民。而是以道为根,以德为本,以德化民,从心性这个根本上教化人民,造福人民,这才是天下之楷模。如果放弃德治,仅以物质利益,去满足人民的暂时需要,这样就会使人贪图享受,不讲道德无为,贪心越来越重,欲壑难以填平,盗心日日滋生,社会风气会随之变坏。以德治国,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这是对人民的最大爱心,是国家最大之福。有为治国,看起来是在为民造福,实际从根本上,从长远利益来看,却是有害民之本性命根,害民又害国,因此,有为之治,绝非治国的“楷式”,绝非治国的良策。

“能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德有真德、显德、阴德。真德即上德,是道性与佛性的完美体现,是一种自然无为的真常之德,没有后天主观意识雕琢的痕迹,是德与道的完美自然结合。“显德”具有外显之特点,即做善事时,别人目可以见,耳可以闻,而且能得到别人物质或口头的感谢,使显隐能量场发生等价交换。此种德舍多得少,不利于积功累德,故亦称为“浅德”。“阴德”的特点是施恩不图报,行善不留名,别人无知无见,受益而无有受谢,这是于道相合的一种德行,故称之阴德也称之为“深德”。

凡德之小者,眼可以见,口可以言。人不能知,眼不可见,口不得言的德行,皆为大德,为之远德、为之深德。故太上以德之深、远、隐,而言“玄德”之实,深赞“玄德”之妙。世人多以物质的外表为美,而玄德却是离相就实。人与物都是以智巧为能,而玄德却是离智若愚,是大智若愚。人与物皆以追求利养为目的,而玄德却以舍弃利欲,以无私无欲为目的。

在治理国家或者处事待人接物中,能知道有为与无为这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并且能以大道无为作为行为的楷式,做到头头是妙,事事天然,念兹在兹,须臾不离,便是至诚无妄之玄德。玄德不可思不可见,故说深矣;玄德大无外小无内,故说远矣;玄德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私无欲,与万物之华表为美刚好相反,故说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大顺即是大顺于自然,大顺于无为妙道

大凡可名言者,皆非玄德。而不可名,不可言,深无其极,远莫能知者,乃可谓之玄德。世上动植飞潜诸物,虽也无知无识,但因其性愚痴暗昧,故不能穷本追源,终日昏馈而已。人为万物之灵,知道知德,勤而修之,即可达至三昧,归真与大道。这是人与物性相反的必由之路。但若被物性所牵,则与物一样,必然陷入生灭无常之道。

对道德经第六十六章之浅见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一章是以江海纳百川,取喻圣人虚心忘己,谦下不争,以下为上,以后为前的无我之德,不争之理,才能使天下归之,如海纳百川。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百川之水,不拘限于净秽,最后都会回归于江海。江海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容量,之所以能成为一切河川溪流所汇归之处,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善于处在低下之处,所以才能成为百川之最,成为百川之王。老子以江海为百谷王,来比喻要想成为天下王之圣人,也要有江海之肚量,有江海之谦下,才能容天下之百姓,才能成为天下百姓之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如果要想成为上民之圣人,首先在言语上要学会谦下,要防止言语上的错误。言语是内心之声音,内心是言语之主,要想谦下用语,必须虚心应物,心能虚能静,心能清净,言辞才能谦能下。如经中常说: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等,要用软语、至诚语、直语、不还语,不以自己之尊贵凌驾于他人之上等。又“欲先人,必以身后之”。要想成为天下之先,成为百姓之王,必须学会把自身放下来。身体是内心之外表,身体是自我之形相,如果不能忘我,就不能与人;如果不能放下自我,就不能放下名利,就不能放下物欲,就不能放下嗜好,就不能无为执政,不能放下一己之养,而为害天下百姓。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圣人以无为为民执政,不以尊贵而自恃,不以高傲而骄人,不贪名闻与利养,虚心谦下,无我相无物相,以天下之心为心,随众生心现所知量,所以民众心情舒畅,没有任何心理压力,自在快乐而无怏。又由于圣人烦恼已尽,有正知正见,有正确的离苦得乐的方法,无我无为,所以,在普度众生,在为民之导师,为民引路之时,不会让民众走弯路,不会有害于人民,且人民会从中受到大的利益。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圣人身为天子,口代天言,上应天意,下合民心。天意既合,民心既顺,圣人之心与天下之心,合而为一。圣人之身与天下之身,合而为一。圣人恩宏如天,德厚如地,天下万民仰之如和风甘雨,慕之如瑞日祥云。泽被天下,恩惠苍生,所以万民乐推而不厌。为什么乐推而不厌,主要是无我之至,不争之德。不争是心不驰逐于外,不被外界物境所转动。如金刚经须菩提说:“佛说我得无争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争”是烦恼之异名,“无争”古印度语称之为阿兰那,意为寂静行,也叫清净行。无争是不与物争,不恼害众生,不为一切所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切平等,由于须菩提证得无争三昧,故被佛称之为人中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而与无争相反的是,众生追逐物境,不能忘情于得失,有得就有失,其中能得是我相,所得是人相,能所不能合二为一是众生相,执持不断是寿者相,四相不离故称为众生,而不能称为人中第一,不能与无争相争,所以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5-14 21:32 , Processed in 0.0929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