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对道德经第五十一至五十二章之浅见

热度 2已有 270 次阅读2010-7-3 08:50

对道德经第五十一章之浅见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一章说明道德为万物之本,提醒众生要体解大道,虚心实腹,而成就大道之无为之德。

“道生之,德畜之”,道以生而显,德以畜而厚,物以形而分,势以成而论。道分道和识道:常道是指本心本性,是本有的智慧德能,是天地之根,是万物母,本性平等,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德是指行正道而有所得。道是德之体,德是道之用。道能生万物,德能养万物。所以说:“道生之,德畜之”,生是能现,畜是畜养。要想成就无上行愿,必须靠积畜德行,如阿弥陀佛,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住真实慧,誓拔勤苦生死之本,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名具万德,声闻十方。能成为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是他与大道完全合二为一,与自性完全合二为一,所代表的是自性之佛,自性之名,自性之德。

“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佛法说就是:“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道本不生,是众生妄想执著,分别而形成万物。佛法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本心能现万物,识心能变万物,一切万物皆以心识而有所变现。当万物生成之后,在各自相应的环境中,生长变化。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势成之,则是一个变化规律的问题。如果想超出这个自然规律,无论是谁都必须尊道而贵德。故说“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大道以无心顺应众生,随众生心行,现相应之身相。如果所行是上品十善,则应现天身;所行是中品十善,则应现人身;所行是下品十善,则应现修罗身;所行是上品十恶,则应现地狱身;所行是中品十恶,则应现饿鬼身;所行是下品十恶,则应现畜牲身。所行是四谛、十二因缘,则应现小乘圣身,所行是四摄六度,则应现菩萨身;所行是普贤十愿,大慈大悲,则应佛身。可以看到大道无为而尊,无名而贵。所以如此尊贵者,是大道之自然尊贵。不同于侯王之尊,是受命于天;卿相之贵,是受命于君。大道之尊贵,不是以受命而得之尊贵。凡禀命而得之尊贵,则有而失之尊贵,岂堪称之为常然?是以道德乃天然之尊贵,故说:“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大道以不变之常然,而不生不灭,是其体至虚,清净而无为,而且所起作用也至大。所以能被万物依赖,而得以出生、含育、成长、催熟以及覆护,而且能成始成终,道德之量大,无物而能与之相比。而且如此生之,生生不已,还不以为是自己所生,如此作为,而不自恃其为。虽为万物之主,而不自己去主宰他们。故能称之为玄德,玄德是无为之德。大道能成为天下万物之尊,是贵在去体解大道,虚其心,实其腹,成其德。这是最尊贵之处。

对道德经第五十二章之浅见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这一章说明恢复本有智慧德能的方法,让人们明本末,然后以道为本,以修为始,始本不离,直趋觉路。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无名是道之体,故天下有始,即是道之理体,道之理体,以为天下万物之母体,而万物则为道之作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道为母,万物则为子。

如果只知“道体虚无”,而不知万物是由道体(即本心),与识心之变化所为,则是知其母,而不知其子,则会沦为断见。如果只知万物,而不知万物之母,不知本心大道,则会沦为常见,认为世间恒常不变,人永远是人,畜牲永远是畜牲,从而损人利己,殉物忘道,而失其性真。所以既知其母,还要知其子,所谓:“有体有用”。即知万物从道生,则不会贪著于物欲,不因物欲而流落于生死。故说:“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正所谓:“用不离体。”体用两全,动静不二,能这样才能没身不殆,即终身不会落于危险之地。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这是说明守母的方法。兑为口,门即视听嗅味触法,为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因道本无言,有言则理丧。故缄默以自守,离言语相,离心缘相,离文字相。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楞严经》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故说:“塞其兑,闭其门”。将心收回来,一心念佛,不被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牵制,反闻闻自性,反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用《阿弥陀经》说即是:“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持至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善男子善女人,在阿弥陀经是指有真信切愿的人;在《观无量寿经》指净业三福:⑴孝敬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⑵受三归,具众戒,不犯微仪;⑶发菩提心,读诵大乘,相信因果,劝进行者;在本经指: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往生极乐国土,即是圆成大道净业。能这样才能出离生死苦海,才能不再受生死疲劳,故说:“终身不勤”。“终身”即此身是娑婆世界最后身,“不勤”是不再受生死勤劳。

如果是开其兑,济其事,则终身不救。执著言说以为有得,六根常常追逐六尘,而生六欲之心,心被六欲境界所转动,丧心于六尘物欲,则终身不可得救。

见小曰明”,孔子说:“知机其神乎”。机即机兆、机道、机微、机先等,机兆是事物的先兆,机道是事物变化的迹象或征兆;机微是事物变化的最初征兆;机先是事机萌动未发之时。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佛法说:“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胡作非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则不然,平常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纵有恶果,也是久远前因,既属前因种下,则后果难逃,故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缩,这就叫明因识果。

如安世高法师,第一世修行时,为安息国(伊朗)王子,舍离五欲,出家修道,得宿命通,知前世欠人命债,其债主在中国。于是航海而来,到达洛阳,行至旷野无人之境,忽觌面来一少年,身佩钢刀,远见法师,即怒气冲冲,近前未发一言,即拔刀杀之。法师死后,灵魂仍至安息国投胎,又为王子。随后发心出家,依然有宿命通,知今世尚有命债未还,债主亦在洛阳。于是重来,至前生杀他身命者家中借宿。饭后问主人说:“你认识我吗?”答说:“不识”又告说:“我即是你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所杀之僧人。”主人大惊,心想此事没有第三人知道,这个僧人必定是鬼魂来索命,就想马上逃跑。僧人说:“你别怕,我不是鬼。”随即将事之原故告之说:“我明天当被人打死,偿还夙生命债,故特来相求,请你明日为我作证,将我之遗嘱告诉他们,说是我应还他命债,请官人不必治误杀人之罪。”说完,各自睡觉。

次日,一同前往街坊,僧人在前,有一乡人挑柴,正在行走之间,前担之柴忽然堕地,后担之柴随之堕地,扁担向后打来,适中僧人之脑袋,立即毙命。乡人被擒送官府,讯问后,准备定罪。这个主人见此事与僧人昨夜所说相符,遂将僧人遗言向官府告说。官人闻后,相信因果不昧,遂之赦免乡人误杀之罪。其僧人灵魂又回到安息国,第三世又为王子,再出家修行,即安世高法师。因此可知虽是圣贤,因果不昧,曾种恶因,必感恶果,若明此义,则日常生活逢顺逢逆,苦乐悲欢,一切境界,都有前因,不在境上妄生憎爱,自然能放得下,一心在道,什么无明贡高习气毛病,都无障碍,自然容易入道。

“守柔曰强”,水是天下最柔弱的,但可以穿山透石;舌头是身体中最柔软的,但当坚硬的牙齿一颗颗脱落后,舌头仍能安然无恙;小草柔弱,大树刚强,但暴风骤雨后,大树可能被拦腰折断,小草依旧生长。看似柔弱的道体,里面却积聚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能量,能使最坚强的东西都无法阻挡。人能守道无为,才会得到无往而不胜,故说:“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佛法说:“阿弥陀佛,是我本觉,起心念佛,方名始觉,托彼依正,显我自心,始本不离,直趋觉路”。我们以本觉理光,起始觉智光,以始觉智光,照本觉理光。即以佛果觉,为因地心,因该果彻,果彻因源。阿弥陀佛所证之果觉,即一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包摄竟尽。我们以阿弥陀佛的果觉,来熏染自己的业识妄心,熏之久久,业尽情空,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凡心变佛心,自然成佛道。“用其光”,是用本有的智慧光明,即佛之果觉,来熏染自己的业识妄心。“复其明”,即熏之久久,业尽情空,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凡心变佛心,自然成佛道。复其明,“则无遗其殃”,则不会再遭受生死苦海的祸殃。“是谓袭常”,袭是承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这是承袭真常之道的方法,以往圣人也是如此。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5-14 12:22 , Processed in 0.09557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