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对道德经四十六至四十九章之浅见

热度 3已有 281 次阅读2010-5-15 20:31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这一章说明了战祸的根源,是贪欲不知足,远离贪欲不知足,才能使世界和平,才能使国家久安,才能人民幸福快乐。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这一段是老子对战争的论述。老子认为,当天下行之有道的时候,也就是众生无欲无求,能以清净为天下正,觉无为行无为,以无为而自化时,天下就会太平,社会就会和谐,人民就会快乐。这个时候人们将卸下战马,以粪田畴,将战马用来发展生产。当天下无道时,人们将会贪欲无厌,争利不已,由竞争变成斗争,由斗争变成战争。一旦发生战争,将会“戎马生于郊”,战马很可怜,产驹于荒郊。人民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可怜,互相杀戮,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兵荒马乱。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由于人们只顾战争,而无心生产,结果又会出现,田地荒芜,粮食失收,人民还要忍饥挨饿,所以,战争是人民最痛恨的,不仅明智的统治者不愿意看到,人民更不愿意看到。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战争的根源,是贪心欲得,不知止足。由于不知止足,故在见到他人之所有时,才会有欲得之心。欲得之心,为众罪大祸之根本。所以,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贪得无厌,不但是战争的根源,也是凡夫的生死之本。要想远离生死,必须有知足之心,能知足,才会常足。俗话说:知足是最大的财富,佛经说:“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能知足,才会常乐,常乐则心安,心安则理得。这在佛法中,与四神足相通,即欲神足、勤神足、念神足、观照神足。四神足中,欲神足是“戒学”,念神足是“定学”,勤神足和观照神足是“慧学”。四神足是修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是果德。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这一章说明,知足知止,勤修道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修道之因,证得:“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是所得之德。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指圣人自足而性真,达无所不知,无所不见。知足、四神足是修因,知天下,见天道是果德。天下虽然很大,圣人不出户而能遍知。“不窥牖”是不从窗户向外面看。天道虽然很微妙,圣人不窥牖而能得见。佛说:“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能,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著,一切智,无师智,自然智,即得现前”。智慧德能现前,是以私欲净尽,也就是妄想执著净尽,即得一切无碍,无一毫障蔽。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如果心执著六尘,沉瞑六欲,心向外驰求,利令智昏,那么就会离本性日远,离大道日远,情尘日厚,尘厚而心就会变得迷惑暗昧。故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是以圣人恬淡无欲,不被物欲所迷惑,故能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烦恼障,则能知天下,故说:“不行而知”。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无所知障碍,故说:“不见而名”,名通明,即明心见性。道具备于自己,即自觉;德被群生,即能觉他。这样可不言而化,故说:“不为而成”。这些都是自足于性,成就智慧具足,福德具足,故能被一经众生所尊重。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故取天下常以无事。乃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这一章说明无为之德,是由日损之功而至,烦恼没有时,智慧自然生起。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者,增长知见,故说日益。为道者,克己情欲,破除烦恼,故说日损。世间法的教学,跟出世间法的教学,完全不一样。世间法教学的目的,是教你学得技能,教你获得知识;出世间法教学的目的,是教你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是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离一切相。所以,二者不相同。世间法是让你多学,广学多闻,多多益善。出世间法的教学是叫你修定,修戒、定、慧,所以,它是修学佛法,是进修道业。故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所以,二者不是同一桩事情。修行佛法是“为道”,学习世间法是“为学”。“学”当然是愈多愈好,能增长你的常识,所谓学识,这要你广学多闻;而佛法是修道,修道则要万法归一,由一门深入,一门深入了,然后你才能得定,才能开智慧。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损之”是断烦恼障,是断见思烦恼,以智慧来破除情欲,破除人我执著。“又损”是在破除烦恼障之后,接着就要破除所知障,要破除法我执,破尘沙烦恼,破无明烦恼,情欲没有了,分别智亦要泯灭。能如此,则心境两忘,私欲净尽,可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自觉、是自利,无不为是觉他、是利他,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众生如果能自化,则是无不为。这是先由无为,而后可以大有作为,故说:“无不为”。

“故取天下常以无事。乃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取天下是指治理天下的时候,不要常常无事生非,如果常常无事生非,就会给众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古德说:“天下本无事,人心自扰之”。能无事,能清正廉明,自己则无有欲望。自己无欲,而天下自然归顺。如果常有事,不清正廉洁,则为有欲,有欲则失民心。民心既失,则众叛亲离,故说:“乃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之在天下。蝶蝶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这一章讲圣人度众生,以不言而教,以无心而化,所以,没有不可教之人。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个“无常”是没有固定的意思。圣人之心,至虚无为,无心无相,用佛法讲就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是不执著一切相,不分别一切相。即一切法,就是实相。实相无相,无不相。实相无相,就是离一切相;实相无不相,就是能成就一切相。从理体上说,圣人是无心无相;从现相上说,圣人无常心,无有一个固定的心相,因为圣人是无不心,一切心一切相,都是他的心相。佛经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个众生心,就是众生的心想,一切法从心想生。谁随众生心?是圣人之心。圣人之心,就是真如本性,是本有的心性。真如本性没有相,但百姓起心动念,就会产生波动,那么圣人心,则随着这个波动而现相,这就是万事万物所形成的原因,故说:“以百姓之心为心”。

佛法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万事万物皆是本心所现,是众生识心所变。《金刚经》讲一合相,众生是一合相,世界是一合相。一是体,众生是相。体不可得,所以相更不可得。现在科学家观察到万物是波动,实际没有物质的存在,是波动的现相,如同电波、光波一样,再粗一点如同水波一样。我们讲水波,看到有波浪,到底有没有浪?应该是没有浪,因这是波动的现相。浪是水的堆积,浪只是一个空名。理体没有相,作用有相,作用就是以百姓心为心,就是以百姓心想生。所以实相无相,这不是顽空,不是断灭;实相无不相,就是有相。

到底是有还是无?有跟无是同时的,有即是无,无即是有,不能把它分开说,就像我们作梦一样,梦中那个境界,到底是有是无?你说它没有,它有;你说它有,它确实没有。我们众生的迷惑,就是分别执着,有决定就不是没有,没有就决定不是有,这就是分别执着。但知真相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有跟无是一不是二,所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有,空就是无。色即是空,有就是无,空即是色,无即是有。因为它是一不是二,所以这个里面不能有分别,不能有执着。离开一切分别执着,真相就见到了,真相就是实相。因为我们有分别有执着,所以见不到实相,离开一切分别执着,真相就会大白。所以《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就是真如本性,见到真如本性,自然就能成佛。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见到的是自性,见到善人自性是善,见到恶人的自性还是善,因为自性里面没有善恶。所以,善者自已以善相待,不善者亦以善相待之。那么对于不善的人,会因我以善相待,因我之德而有所感化,亦转变为善。故说:“德善”。圣人以至诚之心,处事待人接物,所见人之自性都诚。所以对于有诚信的人,自已以信相待,对不诚信的人,亦以诚信相待之,那么不诚信的人,会因我以诚信相待,会因我之德有所感化,亦转化成为诚信的人。故说“德信”。

“圣人之在天下,蝶蝶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惵惵通汲汲,形容心情急切的样子。天下人心不古,日趋刻薄。但圣人能以浑厚之心,急众生所急,想众生所想,百姓所想所急,却又干不了的事“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所见所闻,皆为是非人我之事,而不能忘怀。而圣人所示,是以无识无知,无是无非,浑然不见有善恶之迹,一切皆以淳厚之德而相待之,犹如婴孩之不分别,不执著而已。故说:“皆孩之”。如果能以婴孩之心,善待天下之众,则不会有一人而责其过者。是故圣人之心,以不言而信,以无为而化,则天下则没有不可教之人,没有不可待之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5-14 14:19 , Processed in 0.04673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