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对道德经三六至四十章之浅见

热度 4已有 346 次阅读2010-4-24 11:58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这一章告诉我们,自然规律之间的微妙转化,是常人所不能察,如果要想脱离自然规律的限制,必须走逆灭缘起,应随顺大道,以柔弱而自处。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翕”音西,意为合。事物将要合聚时,必然是张之最开时;将要转弱时,必然是最强时;由兴到废,由与到取等,也是如此。天下万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不断对立转化的状态,当事物发展到某一个极限的时候,它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好比花朵盛开的时候,它就要向萎谢的方向转变;月亮在最圆满的时候,它就要向亏缺的方向转变。这是老子对于事态发展的一个分析,亦是老子对“物极必反”、“势强必弱”,这是对不可抗拒规律的一种说明。这个微妙之处,不易被常人所觉悟的规律,老子称之为微明。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万事如此,万物也是如此。福尽苦至,苦尽甘来。天堂地狱,往复循环。如佛经记载:佛之胞弟名叫难陀,身如金色,相貌非常圆满,当时在印度,除佛之外,没人能比过难陀尊者,难陀具足三十相,只是四指比佛稍短,其他比佛不相上下。难陀有妻名孙陀罗,仪容端正,世间罕有,光华超绝,人所喜见。因为夫妇相貌具美,所以难陀整日于妻缠绵相恋,不相舍离,染爱情重,誓言白头到老。

一日释迦佛观知阿难受化时至,即于阿难一同到难陀家乞食,当到难陀门口时,佛以大悲力放金色光,其光普照难陀宅中,皆如金色。难陀得知其兄世尊已到门口,便即时出来,迎礼世尊。顶礼佛足。取如来钵,却入宅中,盛满美食,持至门首。世尊见其出来即便离去,难陀见佛离去,便赶快去追,就这么一个前面走,一个后面追,一直走到寺院。到寺院后,难陀把饭交给世尊,正要回家,佛即制止,让其出家。难陀出家后,不安心修行,整日思念妻子孙陀罗。

佛念难陀愚痴染惑,尚忆其妻,情爱不舍,就以方便,进行度化,即问难陀说:“你曾见过香醉山没有?”回答说:“未见”。佛让难陀捉住衣角,上升虚空,带他到香醉山。在香醉山果树下见一雌性弥猴,佛问难陀:“汝见此弥猴比孙陀罗,谁为殊胜?”回答说:“孙陀罗是释迦种,犹如天女。仪容第一,举世无双。弥猴比之,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佛言:“汝见过天宫没有?”回答说:“没见过。”佛又让难陀捉住衣角,上至虚空界三十三天处。佛让难陀观望天宫胜处。

难陀即往欢喜园、婇身园、粗身园、交合园、圆生树、善法堂,如是等处。诸天苑园、成果、浴池、游戏之处,殊胜欢娱,悉皆遍察。次入善见城中,复见种种鼓乐丝竹微妙音声。廊宇疏通,床帷映设,处处皆有天妙婇女,共相娱乐。难陀遍观,当见到一天宫,只有天女,而无天子,便问天女说:“为何此处只有天女,而无天子?”天女回答说:“世尊有弟,名曰难陀。投佛出家,专修梵行,命终之后,当生此处,我们在此等他。”难陀听后,踊跃欢喜,速还佛所。

世尊问他:“你见到诸天胜妙事没有?”回答说:“已见。”佛问难陀:“你见到天女没有?”回答说:“已见。”佛问:“此诸天女比孙陀罗,谁为殊妙?”回答说:“世尊,以孙陀罗比此天女,如同香醉山弥猴比孙陀罗,百千万倍不及其一。”佛告难陀:“修净行者,有这样的殊胜,你今应该坚修梵行,当得生天,受此快乐。”难陀闻已,满心欢喜,安心修行,再也不想其妻孙陀罗了。尔时,世尊便与难陀回到逝多林寺院。难陀转为思慕天宫,而修清净行。

一日佛问难陀:“何谓我道?云何尔路?”回答说:“仁乐生天,而修梵行;我求圆寂,而除欲染。”佛闻是语已,倍加忧戚。世尊知其心念,再以方便度化难陀,告难陀说:“汝曾见过地狱没有?”回答说:“没有。”佛让难陀捉住衣角。即便往到地狱。到地狱后,世尊站在一边,让难陀去观诸地狱。

难陀即去。先见灰河,次至剑树粪屎火河,入彼观察,遂见众生受种种苦:或见以钳拔舌,捩齿抉目;或时以剥解其身;或复以斧,斫截手足;或以矛铲身;或以棒打槊刺;或以铁槌粉碎;或以熔铜灌口;或上刀山剑树、碓捣石磨、铜柱铁床,受诸极苦;或见铁镬猛火沸腾,热焰洪流、煮诸有情。见如是等受苦之事。复于一铁锅地狱看到,空煮炎热,中无有情罪人。睹此忧惶,问狱卒说:“何因缘故,其他铁镬皆煮有情,唯此锅中空燃沸涌?”狱卒报说:“佛的胞弟难陀,唯愿生天,专修梵行,得生天上,暂受快乐。等他天上命终之后,入此锅中。是故,我们现今燃锅在此等待。”难陀闻已,生大恐怖,身毛皆竖,白汗流出。作如是念:“此,若知我是难陀者,生这锅中?!”急忙走开,到世尊处。

佛言:“你见到地狱没有?”难陀悲泣雨泪,哽咽而言,出微细声说到:“已见。”佛言:“你见到什么了?”难陀将所见到的,告诉世尊。佛告难陀说:“或愿人间,或求天上,勤修梵行,有如是过。是故,汝今当求涅盘,以修梵行。不求生天,而致勤苦。”难陀闻已,情怀愧耻,默无所对。尔时,世尊知其意已,从地狱出来,至逝多林寺院,即告难陀及诸比丘说:“内有三垢,谓是淫欲、嗔恚、愚痴。是可弃舍,是应远离,法当修学”。

“春睹百花开,秋观黄叶落”,观察万物,缘生缘灭,生灭无常之理而悟道的人,在佛法中称为缘觉,又称辟支佛。缘觉是在生不逢佛世,仅凭自己宿植善根,独宿孤峰,由缘生缘灭,也就是十二因缘法悟道而离生死的圣人。

“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循环相续的结果。也就是说,有情众生由于一念“无明”,因而造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随着业识投胎而有“名色”,继而“六入”成形,借着六入接“触”外境而产生感“受”,而后生起“爱”染欲望,进而有了执“取”的行动,结果造下业“有”,“生”命的个体就此形成;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于是就在“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的循环之下,有情众生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便因此流转不已;构成有情生死的这十二个条件互为因缘,因此称为“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显示的是有情生命流转的因果关系,当中“无明”和“行”是过去世的因,依此二因而生出“识”、“名色”、“六入”、“触”、“受”等现在世的果;再由现在世的“爱”、“取”、“有”再次种下未来世“生”、“老死”的果,由此产生三世之间“惑、业、苦”的因果轮回关系,称为“三世二重因果”。

  由此可知,十二因缘就像一条链子,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生命紧紧串连在一起;又像一座城墙,人为城墙所困,虽然有门,但是门口站有许多卫兵,不容易出去。人本来可以跳出十二因缘的束缚,但是由于贪、嗔、痴烦恼的牵引,所以不容易出离十二因缘的流转。因此,若欲脱离三世轮回,得到解脱之道,只有泯灭生死根本的“无明烦恼”,唯有“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此才能究竟解脱。以上的流程称之为“还灭缘起”,反之,称为“流转缘起”。十法界当中的缘觉圣者虽然生不逢佛世,但能够从十二缘起的流转、还灭现象了悟“非生非灭”的真理,因此称为“缘觉”。

  十二因缘是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的根源。一般的生命起源说法是直线的,依佛教的因缘法来看,生命是“无始无终”,是圆形的。一个人除非能够证悟解脱,否则一期生命结束,死亡的只是肉体,生命将随着业识继续流转,就像果树的种子,永远相续相生;又像薪尽火传,赓续不断;也像水和冰一样,互相溶合,互为冰水。所以,在三世相续的生命中,尽管我们的身体有五趣六道之别,生命主体却是一个。有些不明生命现象的人认为“死亡就是消灭”,这就是不明因果的“断灭论”。

  《阿含经》说,了解十二因缘流转带给生命的诸多苦恼,便能有信;习信,便有正思惟;习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习正念正智,便有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习解脱,便得涅。这段话可说是道尽了“十二因缘”法的价值所在。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柔弱代表道体,刚强为柔弱之作用,柔弱为刚强之理体,故柔弱能胜刚强。“渊”为鱼生存的有利之处。道体柔弱,喻为国之利器,“道体柔弱”非肉眼可见,非思议可及,只能证悟,不可示人。《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性道体,作为存在历劫不坏,关键是离一切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以鱼不可脱离深渊,道体柔弱,不可示人,来譬喻人不可以脱离大道。“渊”深比喻大道深奥不可觉察,国之利器比喻道体不可示人,如果脱离了大道则一定无能为力。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这一章告诉人们,要由无为而达无不为,要先破我执,然后再破法执。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道常”意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恒常不变,相续不断,不生灭变易“无为”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如佛法所讲“三轮体空”,无我、无人、无众生,一心清净,寂然不动“无所不为”是利益广大社会,利益广大群众的,随顺一切众生。所以无为不为自己,是自心清净,无所不为是利益众生,服务社会;无为是不变,无所不为是随缘。佛菩萨应化在世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是无所不为。虽然无所不为,但是他的心,常住在无为,是常住真心,用的是真心,而不是用妄心。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老子以侯王为名,来提醒大众,如果能遵守“无为,而无不为”这个原则,那么天下万物将自动归顺。《坛经》说:“心能转境,则同如来,心被境转,便是众生”。佛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人们如果能跳出五欲六尘的诱惑,将会自由自在,成为万物之主人。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在度化万物自的过程中,要离度化万物的名相,《金刚经》说:“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天地万物,不过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灭即消失。一切诸法,原无自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故老子说:“吾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代表道体无为。然而无名之朴,也不能执著,无名之朴,虽能帮助离相,如果执而不化,又将会成为修行的障碍。《金刚经》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船是用来过河的,过了河,船就要舍去。又譬如以药治病,病好了而药不忘,则会执药成病。故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执法是为了帮助破除我执,我执破除之后,法执也要舍掉。法执舍掉后,如来正知正见,自然显现。故说:“天下将自正”。

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这一章说明,世风日降,道德日衰,人们失真越来越远,教人要返本还原,舍假求真。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道”是涅槃之异名,佛法说:“道为寂静涅槃之理体,离一切相,无碍自在,谓之道”。道起作用,就是德,故道是体,德是用。德分有性德和修德,本有的智慧德能,称为性德;通过断烦恼,证得如来智慧德能,称为修德。其中:断见思烦恼,为有德;断尘沙烦恼,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佛性,为上德;断尽无明烦恼,证得究竟圆满智慧,为无上德。是故二乘圣人为有德,菩萨为上德,佛具足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德圆满,为无上德。又能了生死、能出三界,能证菩提的是功德;只能得人天福报,而不能离生死证菩提的,为福德。有为法是福德,无为法是功德。功德包括福德,福德不能包括功德,福德中无智慧,智慧中有福德。

“上德”是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众人之上的为上德。佛经说:若菩萨摩诃萨,能一心行无上正等正觉,护持心不散乱者,称为上德之人。又说,能与道合一,与物同体,随顺一切众生,而不自有其德的人,称为上德。上德之人,以无心行德,无为行道,故所行之德,常住不灭。所以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者是行有为之德,所做功德出于有心,执德不能忘记,而且还有回报之心,故为人天有漏福德,虽然有德,而非实德。如梁武帝问于达磨大师:“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数记,有何功德?”达摩大师说:“并无功德。”因为这些只是人天有漏之德,虽有德而不是真实之德。故说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德所以有德者,以德出无为。功成事遂,而不执著自己有德,故说:“无以为”。下德所以无德者,以德出有心,而执著自己有德,故说:“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佛法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随着人们识心的改变,道德由无为之法,变成了有为之法,于是便有仁、义、礼等名称的出现。“仁义礼智信”儒家称之为“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则称为“五常”。

五常在佛法则称为五戒:仁者不杀生;义者不偷盗;礼者不邪淫;智者不饮酒,酒代表不迷惑;信者不妄语。五戒扩展就是十善: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代表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饮酒代表不贪、不嗔、不痴。上品十善生天道,中品十善生人间,下品十善生修罗;十善反之则称为十恶,上品十恶生地狱,中品十恶生饿鬼,下品十恶生畜牲道。在十法界中,四圣法界是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故称为有德。六凡法界则以善恶而有差别,皆属有为法,只有福德,而无功德。有功德为圣人,无功德为凡夫。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这是说明,其德日见下衰,至礼已经很弱了,再往下就是乱了。故说礼为忠信之薄,为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道德愈流愈下的原因,是前识之过,前识是人的分别识心。有分别则有执著,有执著则有堕落。前识为六尘缘影相,浮华不实,故称道之华;又因前识属于分别意识心,是人们的分别才智,有分别则有执著,善人用之能成名,恶人用之则有杀身之祸,故称为愚之始。老子是以道德为最尊,以仁义为次要。故说:“大丈夫处厚而不处薄,务实而不务华。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而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车、无车。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这一段说明大道平等,即佛性平等,随心所作,而有所应。欲君人者,当以无为而治也。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昔”是本昔本有。“一”是指性德理体。道之理体至虚而无为,天地万物,皆以此性德之体为本。“以”的意思是作用。性德平等,人人具足,在上人不多一分,在下人不少一分,故皆名“得一”;但修德则不一样,佛法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如果心是净识,心则现佛;如果是染识,心则现众生。同样是心作天,则是心是天;是心作地,则是心是地;是心作万物,则是心是万物。一切万物都由心识所变现。

“天得一以清”,天代表四圣法界,四圣法界的修因,都是清净心,《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一切贤圣,是随清净心的不同,而有差别。“地得一以宁”,宁是宁静。地代表六凡法界,六凡法界的修因是浊心,《弥陀经》称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因浊心烦恼,致本有智慧德能,宁静而不能显现。“神”是指识心而言,“神得一以灵”,灵是灵魂,第八识心,因八识善恶信息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凡夫法界。“谷得一以盈”,“谷”指山谷,指大海,盈是圆满。至圣佛法界,因自觉、觉他、觉行三觉圆满,而成就心胸如大海一样,无所不容,智慧如大海一样,无所不知;德能如空谷一样,无所不能,无所不应。“万物得一以生”,万物指六道众生,六道众生的因是顺转十二因缘法,故从生死到生死,而无有穷尽。“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侯王的因是清正廉明,故说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而贵高将恐蹶”。如此者,虽然其现相不同,而推其本性则都是一,故说:“致之一也”。老子往下又反过来作解释:天无以清,将恐分裂,分裂是分别执著,有分别执著将退失菩提位。地无以宁,凡夫如果没有浊心,本心将会发动,而入圣位。人无以灵,八识灵魂中不留信息,生死将会休歇,而入长生之位。海谷不能圆容,将会枯竭,圣人不能圆容,智慧则会有穷尽。万物无以生,则无老死,将会入寂灭。侯王无以正,无清正廉明,将恐颠蹶,将不能安居高贵之位。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这一段是解释侯王无以正,而贵高将恐蹶。提醒人君应清正廉明,体道无为而治世。老子以贱比喻无名之道,道本无名,所以天地万物必须要用之,如人之下贱。如果侯王不以大道,清正无为来治世,而处贵高之位,将会恐蹶。这是以道而为本为基的说明。所以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些都是以贱者之称,是古代君主自谦之称。所以此称者,正是人君忘其贵高之名,而体道凝神,明了其无用为用。

“故致数车,无车。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车是由各种零部件而组成,离开零部件,则无车。故车无自性,只是一个假名,当体即空。故老子说:数车则无车可数。因为无车可数,故得车之用。侯王也是如此,离开群众,则无侯王。所以侯王应行无为之道,行无为之道,方能有大为。道在万物,人人平等,本无高下贵贱之分。提醒人们,当体道忘怀,不可执著于名相,而避免自己失道之患。故诫说,不要琭琭如玉,落落如石,不可视己如琭琭如玉之贵,视人如落落如石之贱。如果能有平等之心,则人人皆可为我所用。

 

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一章说明“道”为天地万物之本,让众生明本,不迷六尘之物。

“反者,道之动”。老子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者是返本归源,当耳不能闻,眼不能见,六根不能及时。然后将六根收回,反观内照,佛法称之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反一绝迹,道之极处,无名无形,此之为道之本体。道体虚无至静,为万物群动之主。世上人只知道动之为动,不知道道动处即清静之处。以其万物群动之动,皆自虚无至静之道体而发,道体无动动而无所不动,无知而无所不知,无能而无所不能。故说:“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弱者就是至虚、至弱到了极点,眼看不到,手摸不着时,不摸了,也不看了,这还是道体,道体至虚,柔弱而不自用,故称无用。但道体无用而无所不用,为天下一切有用之本,这就是“道之用”。世上人只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不知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故说:“弱者道之用”。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地万物的总名称是有,也称现相,故说“天下之物生于有”,现相是从哪里来的?现相的根是无,是道之理体,是大道,是自性,故说“有生于无”。如果世上众生,能真正体解到有生于无,无是自性之理体,体不可得,则现相更不可得,那么自然就不会于物生贪欲之心,而能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成就无上菩提。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5-13 13:11 , Processed in 0.0331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