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对道德经二十三至二十七章之浅解

热度 3已有 333 次阅读2010-4-6 10:36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有不信。

这一章主要说圣人离言体道,随缘度化众生。

“希言,自然”,寂静无言是希言,希言就是自然之言,自然之言就是大言。老子说:“大音无声”。故离言说相,就是大相,离言说相就是真相。当达摩祖师在中国传法将要回去时,他便召集门人说:“回国的时间到了,你们何不说说自己有什么心得?”一个叫道副的说:“在我看来,不拘于文字,不离开文字,这就是道用。”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皮毛。”尼姑总持说:“据我理解,就像庆喜见到如来的佛国,见了一次就见不到第二次。”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肉。”道育说:“地水火风四大皆空,色受想行识五阴非有。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法可以学得。”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骨头。”最后,慧可礼拜了大师,依次序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开口。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精髓。”他又看看慧可,告诉他:“过去如来把他的清净法眼传给迦叶大士,然后又展转嘱托,传到我手里。我现在交付给你,你要护持。我把袈裟也传给你,作为传法的信物。它们各有自己的含义,应该知道。”慧可说:“请大师指示。”达摩说:“内传法印,以便正智与真理相契合。外传袈裟,以便教派承传旨意明确。若是后代轻薄,群起怀疑,说我是西天人氏,你是东方学子,凭什么得真法,你拿什么证明?你如今接受这袈裟和佛法,以后遇上灾难,只要拿出这衣裳和我的法偈,就可以表明化导无碍。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而况于人乎”, 飘风,即飓风,又叫台风,台风在夜里比较大,所以在夜里来的台风最可怕。但台风过境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四小时以上的,最大的风速中心不过几个小时就过去了,不会整天吹的。无论如何强大的台风,到了中午,都会减弱缓慢一点。故说任何飘风,都不会终朝不变的,就是说正午十二点左右就会变弱了。骤雨,是夏热季节的大雷雨,大概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最多三小时,超过三小时就不得了,就可能涨大水。所以夏天的大雷雨,只是一阵,不会下一整天的。“孰为此者”?这是谁在主宰其事呢?是天地间的自然法则。天地尚不能持久,何况是人?在中国的固有文化中,无论道家、儒家还是佛家,都知道,这个地球世界,既然有始就会有终,有开天辟地的时候,也有天翻地覆,终归结束的时候。佛法说:成住坏空,诸法无常。老子说:天地尚不能久。白居易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天地长久有尽时,这是万法皆空,既然万法皆空。此恨绵绵无有期,这是因果不空。恨就是贪、嗔、痴三毒,贪意绵绵、恨意绵绵、爱意绵绵,只要贪嗔痴念头不断,三界内循环生死就不会断。

中国有个百丈禅师度野狐的故事。百丈的原名叫怀海,是唐代禅师,因他在百丈山修行,故世称“百丈禅师”。百丈禅师每次登堂说法的时候,都有一个老人混在众僧当中听讲。有一天百丈禅师说完了法,众僧也都散去了,只有这老人留在禅房不肯离去。百丈禅师就问:“你是谁?”老人回答:“我不是人,我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在释迦佛未成佛之前的一尊叫‘迦叶佛’时代的修行人,当时迦叶佛也在此处说过法。由于当时有同修问我:‘大修行人还落于因果吗?’我因当时愚痴无明,只凭自己的主观意想,就回答对方说:‘不落因果’。就这样错答一句话,死后堕为野狐之身五百世,整天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真是痛苦万分,我不知道错在哪里,请禅师指点,为我解脱野狐身。”

百丈禅师说:“那你就问吧”。老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百丈禅师说:“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佛法用一个字说是孝,用两个字说是因果。凡夫执有为因,三界内生死是果;三乘圣人执空是因,不能明心见性是果;大乘圣人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诸佛如来不妄想执著是因,不生不灭是果。所以,大修行人对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老人听到这里,心里明白了悟,随即跪下去,老泪纵横地说:“感谢大师开导之恩,让弟子从此脱离野狐之身。明晨日出时分,弟子就蜕化去了,恳求大师,能为弟子收尸,并以僧人去世的礼节掩埋。”说完,就消失在庙后的一株古松树下。第二天,百丈禅师召集全寺的禅僧,来到那株古松树下,果然见有一只死去不久的野狐趴在地上。百丈禅师让弟子们以僧人去世的礼仪,将他埋在古松树下,后来还托人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狐仙之墓。

后来有一天,百丈门下一个叫黄檗的得意门生来问大师:“大师,那修行人如果当时说对了,那他目前应该在哪里呢?”百丈招招手说“你过来,我告诉你”。只见黄檗走近百丈的跟前,箭也似地给了百丈一个耳光。百丈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拍手大笑着说:“原本要给你一个巴掌,没想到你这家伙却比我还厉害。”说完,这师徒两人竟然笑成一团。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有不信。”从事于道的人,就是进修道业的人。修道的人自然会与修道的人聚会在一起;修德的人自然会与修道的人聚会在一起;失者是指不修道德的人,不修道德的人自然会与不修道德的人聚会在一起。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么喜欢打牌跳舞的人,也总会聚合在一起。所以,喜欢学道的人,自然喜欢与学道的人结合在一起,来做朋友,志同道合,切磋学问。能够真正为道德而努力修养自己,那么,你就会天天发现自己在道德修学上,天天有日新月异。

修道是觉无为,修德是行无为。“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修道德的人在一起,他们会相互感到很快乐,同样的喜欢打牌跳舞的人,他们在一起也会相互感到很快乐。一个真正为道德而努力修学,不要怕寂寞,不要怕凄凉,纵然不能得之于一时,也能得之于千古。学道成佛,这些都是千秋事业,所以一定要自信充足,一要相信自己现前一念真心,非肉团心,非意识想象心。竖无上下,横无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一切诸佛国土,都是我一念心中所现我虽昏迷倒惑,如果能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来具有的极乐世界,更无疑虑。二要相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自己虽然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去。自己虽然积劫轮转,觉性未曾动转。只要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三要相信自己是理性佛,名字佛,弥陀是究竟佛,性虽无二,位乃天渊之别。若不念佛,求生净土,必然要随业流转,受苦无量。所谓法身流转五道,不名为佛,而名为众生。四要相信自己虽障深业重,久居苦域,而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远在十万亿佛土之外,是我心内之佛。既然是心性无二,自然感应道交。自己之苦切必能感,佛之慈悲必能应,如磁石吸铁,无可怀疑。对于那些不修学的人,主要是信心不充足,他才会有不相信,不进修道业。

道德经二十四章: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这一章主要强调道法自然,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自是妄为,应随顺自然规律,曲全而成事。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趾音企,是提起脚跟,用脚尖着地。这样踮起脚站立是难以长久立足的。“跨”是说跨开大步走路,跨大步走路,是不能长久走路的。老子用此来说明有些人的好高骛远,便是自犯最大的错误。“趾者”,就是好高,“跨者”,就是骛远。如果没有把基础做好,就去求高追远,不是自找苦吃,就是甘愿自毁。由这两个原则的说明,就可明白“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四不的道理。自见是自逞己见;自是是偏执己是;自伐是自夸其功;自矜是自恃其能。这些都是人类的通病,在人的心里,一般都会具有这些病态。老子在这里再三说明,一个人如果有“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心病,一定要能反省,要知道改正才好,因为这些都是增长我执我见,不利于破除见思烦恼,不利于进修道业。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但从道理法则上讲,这些心理的行为,却是“余食”是人吃饱饭之后,再多吃一口都不愿意再吃。“赘行”,赘是赘瘤,行是外形。就是身体外形长个瘤子,不但是多余的,不起好作用,而且外形也不好看。“物或恶之”,这是大家都不愿意要的东西,不但增加自己的负担,而且非常令人讨厌。所以,这四个原则,它不仅是修道者的道德标准,也是个人的自我修养。从历史上看,不论是哪一个层面,只要一犯此四个原则,绝对没有不失败的。对于有道之士,绝不如此自处,绝对没有这种心理行为,这样才能合乎自然,合於道行。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一章是提醒那些各执己见己是为得的人,要体会大道非见非闻非可及之妙,随顺大道,而成就本觉本知本能之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有物者是指道之理体,理体本来无名,故说有物混成,浑浑沦沦,无有丝毫缝隙。在天地之前,就先有此物,故说先天地生。而且无声不可闻,无色不可见,故说寂寥。独立于万物之上,而理体常而不变,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故说独立而不改。而且四时运转,终古不不枯竭,故说周行而不殆。殆是枯尽的意思。天地万物,皆从此物中生,故说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老子以此物至妙至神,但不知其是何物,故说吾不知其名,特字命名为道。而且又强名为大道。然后解释其大字,老子解释这个大字,不是大小之大,而是大无边际之大。当由内到外去寻找他的时候,无边无际,没有尽处,遍寻不着,如楞严所说:阿难尊者七处寻心不着。因遍寻不见,故又解释为“大曰逝”。然后再解释逝字,逝的意思是,由近处寻找到最远处,无所至极,故说“逝曰远”。由近到远找寻时,闻不到他的声音,看不到他的形象,无声无色,非耳目之所能及,非六根身心之所能及,这时才彻底放下心来,当身心都不再动的时候,感觉大道就在眼前,感觉由终点又回到了起点,故说“远曰反”,反就是又反回到了原来绝迹之处。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极处,用那么多的意思来形容,而不能为他建立一定的名字,所以才称此道为最大。然而这个大道,不但能生天生地,还能生人。所以,不单是道大,而且还有天大无边,地大物博,还有王大,王就是人,人是万物中王,人是万物之灵长。所以在四大之中,人占其一。

佛家常说人身难得,在六道里面人的寿命不长,但得人身的机会非常困难。佛经典的介绍,在六道里面天道的寿命很长。我们人间往上面去,第一层是四王天,四王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五十年,它的寿命是五百岁,五百乘三百六十天再乘五十,可见那个寿命就非常长。第二层是忉利天寿命增加一倍,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它的寿命是一千岁,愈往上面去寿命愈长,福报也愈大。第三层是夜摩天,寿命二千岁,第四层天兜就率天,寿命四千岁,一天顶我们四百年。越往上越长。

三恶道,佛法里说地狱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二千七百多年,我们中国号称五千年的历史,在地狱还不到两天,所以说非常可怕。饿鬼道的时间也很长,鬼道里面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个月,它的寿命是几千岁。民国初年章太炎老居士,他说他曾经做过东岳大帝的判官,说他每天白天在阳间上班,晚上到地府去上班。他在鬼道里面还见到过唐宋时代的人,常读他们的文章,在鬼道里头还能见面。

畜生道很愚痴,也有很长寿的,也有短命的。命虽然短,牠愚痴,牠执着那个身就是自己,死了以后依旧变畜生身。佛经上说,佛在祇树给孤独园看到一窝蚂蚁,说这一窝蚂蚁经历七尊佛过世了,牠还没有离开蚂蚁身。不是说牠寿命那么长,是死了以后又到这窝里作小蚂蚁,生生世世作蚂蚁。我们知道一尊佛从修行到成佛是三个阿僧祇劫,七尊佛就是二十一个阿僧祇劫,牠还没有脱离蚂蚁身,愚痴、执着到了极处。这个因就是执着,总认为那里是牠的家,认为那个形象就是牠的身体,坚固的执着,所以没有办法转成别的身形。

因此佛常常叹息人身真正难得。为什么特别说人身难得?因为六道里面能闻佛法,能够觉悟成圣人的,确实人道是第一。天上寿命长,福报大,他对了生死、脱轮回不重视,他没有受过多少苦,所以他很不容易觉悟,沉迷在欢乐的环境里面。俗话常讲:“富贵学道难”,他不愿意学佛。三恶道太苦,所以说“贫穷学道难”。畜生愚痴,饿鬼悭贪恐怖,地狱那就更不必说了。所以说三恶道学道不容易,非常困难。人道就好像小康之家,苦是很苦,苦还有一点乐,也不是像恶道那样的苦楚,他还有一点休息的时间,因此人道是最容易觉悟的。佛在一切经里面说,示现成佛来度众生一定是在人道,没有说天道有示现成佛的,也没有说三恶道里头示现成佛的。天道有阿罗汉、菩萨在那边,度这些有缘的众生,三恶道里头亦复如是,也有佛、菩萨、罗汉在里面。但是以佛的身分教化众生,确实是在人道。所以,人身难得!得人身最可贵的,就是遇到佛法容易觉悟,他这一觉悟,这一生就能够超出三界,永脱轮回,这最难能可贵。如果得人身,没有闻佛法,或者闻了佛法,不能够认真的修学,人身就失去了可贵,会跟其它道众生没有两样。如果是闻法觉悟,认真修行,往生净土,一生成佛,那这个人身就更可贵。

“人大”,人的可贵之处,是人能效法天地而能成圣人。天大地大是天地能效法大道,无为而无所不为。然而,道固然为大,因有这个“道”的名字,还不能为最大,直至离名绝字,方才成为至妙,合乎自然,合乎本心自性。故说道法自然。而且大道之妙,如此广大精微,而世人岂可以一己之见,自见、自是以为自得?这就是老子所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对道德经第二十六章之浅见“重为轻根….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这一章老子以财物和身命相比较,告诫众生要舍财立命,知道修身养性。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说:“万乘之主以身轻天下”,告诉我们世人是重财物,不重视法身慧命。法身慧命与天下万物相比,到底该哪个重要?老子一开头就指出:“重为轻根”,人的法身慧命是天下万物之根本。如果说没有法身慧命,那么你有再多的财富,有再多的功名利禄,最终都会落空。“静为躁之君”,静是寂静不动,意为本心自性。躁是躁动,指人的起心动念,分别执著。静是躁的理体,躁是静的现相,静为本,躁为尘,所以,静为躁之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世人不知轻重,所以,要财不要命,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人讲:“富不过三代”,现在的人甭说是三代,甚至连一代都过不了,父子兄弟为钱反目成仇的新闻,不胜枚举。还不知有多少人在为钱财身败名裂,或移送法办,实在是愚昧可悲可叹。这是迷人于名利之间,不达动静,所以,伤性失真,驰情于嗜欲之间。惟有圣人则不然,圣人终日所行,而不离辎重。辎重在军队是指军用资粮,军用资粮是军队胜负之司命。辎重在修行讲,应该是大道。大道的内容不出道品,因为道品是回归大道的方法。圣人所行则不离大道,但圣人是以道品而成圣,圣人帮助众生,还是离不开道品。道品一般来说有三十七品:

一、四念住:⑴观身不净,用智慧观察和觉了身九孔不净,身口意三业不净等,以破净想颠倒;⑵观受是苦,观察觉了三苦八苦无量苦,以破乐想颠倒;⑶观心无常,观察觉了心境生灭无常,以破常想的颠倒;⑷观法无我,观察觉了五蕴诸法因缘和合所生,没有自性,所以无我,以破我想的颠倒。四念住是破凡夫以无常乐我净为常乐我净四种颠倒,而生贪嗔痴爱等烦恼。

二、四正勤:⑴于已生恶法令断灭;⑵未生恶法令不生;⑶未生善法令生善;⑷已生善法令增长。于此四法戒勉策励,精进修习,为断恶修善。

三、四神足:⑴欲神足(知足),⑵勤神足(常乐),⑶心神足(心安),⑷思惟神足(理得)。用欲、勤、心、观四法来引发和修证三摩地。

四、五根:⑴信根,信正道及助道善法;⑵进根,修学正道及助道法时,勤求不息;⑶念根,念正道及助道法更无他念;⑷定根,心与法相应而不散乱;⑸慧根,观苦空无常无我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等法。这五种方法,能生善法,故名为根。

五、五力:五根增长所产生的作用力:⑴信力,信根增长可破疑惑;⑵进力,进根增长可破懈怠;⑶念力,念根增长可破邪思;⑷定力,定根增长可破乱想;⑸慧力,慧根增长可破烦恼。

六、七觉支:进修道业的七种智慧:⑴择法觉支,选择与自己根机相契合的修行方法如念佛法门等;⑵精进觉支,精进念佛,离邪行真;⑶喜觉支,由于精进修行而得悟善法,心生喜悦;⑷除觉支。不断进修,断除诸见烦恼和身心粗重,而得轻安;⑸舍觉支,舍弃虚妄诸法而不追忆,心无偏颇。⑹定觉支,使心专住一境,一心念佛,而不散乱;⑺念觉支,由一心不乱而得无漏之智慧。

七、八圣道:八种进修道业的正确方法。⑴正见,修无漏行观,即苦集灭道四谛,每谛有四行观,合为十六行观,修此行观,不至漏落生死轮回,故称无漏行观,慧眼分明,见理正确,名正见。⑵二正思惟,以无漏心,即四谛智,总名一切智心,以无漏心,相应思惟者,不是识心思惟,而是无漏心相应之思惟,动发觉知筹量者,依四谛智,动发四谛观,觉知筹量四谛境界,为令观智增长,断惑证真,入大涅槃,名正思惟。⑶三正语,以无漏慧,除四邪命者。一方口食,谓曲媚豪势,通使四力;二维口食,谓种种咒术,卜算吉凶;三仰口食,谓仰观星宿,以自活命;四下口食,谓不务正业。以上四种,邪心求利,以活身命,多有口业,摄诸口业者,即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⑷正业,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凡不正之行,皆名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即修清净梵行,如楞严经云,尚无不杀不盗不淫,云何更随杀盗淫事,名正业。⑸正命,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一诈现异相奇特,以奸诈为怀,示现异相,与人不同,如不食五谷,卧刺投灰,诸奇特事,冀人信仰;二自说功德,诱动人心;三占相吉凶,为人说法,占卜相命,报吉谈凶,为人说法;四高声现威,令人敬畏;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此五种亦皆邪心取利,以自活命,故名五邪命,住清净正命中者,以道自活,而全法身慧命,名正命。⑹正精进,以无漏慧,修涅槃道,勤行精进,不倦不怠,行契于智,谓之相应,名正精进。⑺正念,以无漏慧相应,除诸妄念,一心专念真如实际,佛果菩提之正道,及万行庄严之助道法,名正念。⑻正定,以无漏慧相应入正定,远离不定,及邪定,与有漏禅定等,名正定。

总之,圣人是以生死为畏途,不贪功名利禄,不驰情物欲,不杀生伤性,以其保护身心性命为重要,故说不离辎重。纵有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荣观,而弃之不用,处于恬淡之燕处,超然于物欲之外。

在进修道业中,我们纵然不能像上善圣人那样,一闻千悟,一放下就一切都能放下,但我们可以从小处着手,一点一滴的放下,可以先从身外之物做起,这样比较容易。我们最执着的身外之物无过于钱财,所以,古德教我们要学会布施,如果没有较多的钱财,可从一块钱做起,一块钱没有时,可从一毛钱做起。从一毛、一块开始行布施,养成一个习惯。这样慢慢的,在外财放下的基础上,然后再提升自己,布施自己的内财,内财就是自己的身体。布施内财的方法也很多,比如在道场里面做义务劳动,以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把精神、把时间奉献给道场,奉献给众生,不求任何报酬,这些都是内财布施。内财布施的功德会超过外财,会超过身外之物。我们做了之后如果感觉不到效果,这是我们没有把自私自利放下,没有把是非人我放下,没有把贪图五欲六尘享受的念头放下,没有把贪瞋痴慢放下。如果把这些都放下了,就会体会到修行的效果。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一车四马为一乘,奈何万乘之主人,可见其财富之多。可叹的是,虽然财富很多,但只知道财富贵重,而不知身命之贵重,不知道安身立命,而荒淫于声色利禄之中,贪嗔痴慢,杀生伤性而不知道觉悟。这是以财色名食睡五欲为重,而以身命为轻。故说“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根是慧根。流落于五欲六尘,则失去慧根,而不能出离生死苦海。“躁则失君”,躁是躁动,即起心动念,君是指自己的本心自性,起心动念,则会失去性君,而不能明心见性。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这一章说明十善业道为修行之基础,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出世之缘,以佛性平等,为觉行之妙。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行无辙迹,这一句是说身业清净,在日常生活中不伤害一切众生。要做到身业清净,就要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不杀生”,一切众生,尤其是指有情的众生,没有不爱惜自己生命的,没有一个动物甘心情愿被人杀,被杀是没有抵抗的能力,可是这种怨恨之心不会消失。杀生的人有失仁慈,被杀的众生怀恨在心,念念要报复,这就是佛家所谓欠钱的要还债,欠命的要偿命,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冤冤相报,包括双方都在迷。被杀的众生不会想到,过去世我曾经杀他,这是一报还一报,就这样算了,那这个事就完了,就会没事。若还要杀他报复就是迷,这是没有做还债想。你杀我,我将来有机会再杀你、再报复你,报复一次比一次要惨烈。战争是非常残酷的事情,佛告诉我们,杀生招感世间刀兵的劫难。佛法教我们不杀生,不但是不与一切众生结冤仇,同时更是培养自己的大慈悲心。慈悲心是性德,真心里面本来就是慈悲的,养自己的慈悲心。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从不杀生上来培养,帮助我们明心见性,这条戒律有这么大的功德。杀生业障非常重,会障碍明心见性,会障碍我们得一心不乱。因为一个好杀的人,嗔恨心一定很重,嗔恨心重的人,念佛就不会得一心,修禅就不会得禅定。所以佛法把不杀生列为一切戒条里第一条戒,是有道理的。

“不偷盗”,凡是做损人利己的事,都属于偷盗。偷盗的定义是不与取,这物有主,主人没答应,你把它拿来,或据为己有,或暂时使用,或移动位置,都不可以。占人便宜,别人损失不大,我们自己的损失太大太大了,因为他会障碍自己的道业,毁掉自己的清净心,把这一生往生作佛的机会错过了。别人占我的便宜可以,不要计较,这是布施,不能放在心上。这一条戒是帮助我们修学清净的布施,帮助我们放下身心世界,使我们恢复自性清净心。

“不邪淫”, 在家修行人是不邪淫,生活必须有节制,最后也要做到不淫欲,才能圆满功德。淫欲、邪淫,只要有丝毫念头在,你出不了欲界。当修行人境界提升后,这念头断掉了,心才得真正清净,有这念头,心不清净,要常常想不容毫分不净夹杂,不容毫分不善夹杂,才能修到纯净纯善。纯净纯善,不但超越六道,也可超越十法界,跟法身菩萨成为一类。

“善言无瑕谪”,这一句是指口业清净,主要有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妄语”是有意无意欺骗众生,存心欺骗别人。是虚妄,不诚实,说假话欺骗人,这是口恶里最严重的,且最容易犯。常常妄语是烦恼、习气做主,所以错误总不能避免。人诚实,心地真诚清净,不欺诳众生,没有妄语,这人会常开智慧,言语当然就没有过失。妄语最大的过失是不能超越三界,不能往生净土。两舌就是挑拨是非,造谣生事,斗乱两头,专门说是非,古今多少修行人,修积的功德不能成就,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从妄语、两舌里面漏失了。“绮语”是存心不善,让人吃亏上当恶口是说话粗鲁,音声词句都令人难以入耳。态度不善,让人听到看到,心生难过,心生怀恨,不生欢喜心。

“善计不用筹策”,计是心计,这一句是意业清净。包括不贪、不嗔、不痴。 贪欲范围广大,特别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让人德行堕落,也是三恶道的第一个因素。要断贪的念头,对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能生贪心。

嗔恚对身心有极严重的伤害,有极大的破坏力。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火烧功德林,火是嗔恚、发脾气,你修积功德好多年了,哪一天一个脾气发了,你的功德就要重就开始。想知道自己积了多少功德,就从发完脾气之后算起。功德是清净心、是戒定慧,你一发脾气,清净心就不见了。所以有时不要认为骂人骂的很痛快,一定要记住嗔恚堕地狱,恶口嫉妒果报在三途,许多罪业都从嫉妒心生的,非常可怕。我们应把心量拓开,看到别人有善行、善事,决定不嫉妒,尽心尽力去赞助,他有多少好处,我都沾光,我得的利益跟他一定相等。如果我嫉妒、障碍,他的福德不会减损,我的罪过会加重。所以,嗔恚心一起来,智慧就没了,理性被蒙蔽了,伤害自己的身体,与一切众生结冤仇。

愚痴是不知道苦乐法、善恶法,真妄、邪正、是非、善恶、利害颠倒了,没能力辨别,在佛法叫愚痴。想法看法与自性完全违背,这是愚痴。痴就是邪见,愚痴断掉之后,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会现前。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关键是闭门之机关,关键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是人与外界接触的六个大门。圣人的善闭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净宗祖师大势至菩萨,在楞严经中所介绍的善闭方法。都摄六根就是收心,使心不外逸。能都摄六根,就能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就能都摄六根。采取的手段就是“一心持念阿弥陀佛”,这是诸多大乘圣人,所成就的最直接的方法。这个善闭的方法虽无闭门关键,而贼却不可开。“不可开”是指六贼色声香味触法,不能借助六根,借助六个大门,而劫掠修行人的功德法财。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善结又称六结意、六妙门,是通向无为大道的六种修行方法。⑴数息门,修行之人,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数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是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为初结门。⑵随息门,细心依随息之出入,住而不散也。指修行之人,虽因前数息,心暂得住,而禅定未发。若犹存数,则有起念之失。故须舍数修随,心随于息,入时知入,出时知出,心安明净,禅定自发。⑶止门,摄心静虑也,修行之人,虽因前随息,心安明静,而犹未发定,若心依随,则微有起想之乱。如果要想澄渟安隐,则须舍随修止,凝心寂虑,禅定自发。⑷观门,修行之人,虽因前止,证诸禅定,而解慧未发,若心住定,则有味着之失。故不着于止,起观分别。观五阴之虚妄,破种种颠倒妄见,则无漏方便,因此开发。⑸还门,收心反照,修行之人,虽修前观,分别观察,而真明未发,即当舍观修还。反照能观之心非实,念念皆不可得,以破我执,返本还源。⑹净门,修行之人,虽修前还,而真明未能发现,故当舍还修净。心无执住,不起妄想分别,自然断惑证真,无漏智因此而发。六妙门中,前三门属定,后三门属慧,依此定、慧,即可获得真正之菩提。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佛以圆满心慈悲心普度众生,在度众生中,有教无类,没有差别,故无弃人。但又说到不度无缘之人,无缘人不是佛不帮他,而是他不能接受。如果把佛法送给他,怕他毁谤,毁谤佛法罪业很重,佛不忍心去害众生,故在他不能够信受的时候,决定不去碰他,而是在旁边等他,当他到哪一生哪一世缘成熟时,佛就把佛法送给他。所以这个世间众生的根机分为三等:“上等”的叫根熟众生,佛就特别照顾,这类众生他能信、能解、能行、能证。如在末法时期,能一心念佛,往生净土就是证果,就是圆满。“中等”的是能信、能解、能行,但他不想求证,对这个世界还有贪恋,还不想到极乐世界去,还不想超越六道轮回,这是第二等的众生。佛对他们也不舍弃,帮助他们提升,希望他来生的时候继续再学习,不至於往下坠落。“下等”的众生,他根本就不相信,不能接受。对这样的众生,佛也不舍弃他,并为他种善根,当他看到佛像,或听到佛的名号时,在阿赖耶识里头就会种下佛的种子。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等到来生后世,遇到佛法的缘时,它就会起现行。所以,古大德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真是慈悲到了极处。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常善救物,物指九法界一切众生,佛视一切众生平等,无二无别,所以佛对九法界众生能够平等救度,随类化身,不弃一物,遇到哪一类众生,就化现哪一类众生,去帮助他们解除痛苦。“是谓袭明”,这是承其本有自性光明,这是本有自性光明的流露。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善人是老师,不善人是借鉴。净空法师说:世出世法要做到尽善尽美非常困难,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外有六师外道,僧团有六群比丘,也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僧团。实在说,世尊是大权示现,就连堕于地狱的提婆达多都不是凡人,都是佛菩萨再来。他们像唱戏一样,有唱正面的,有唱反面的。佛教化众生需从正面教,也需从反面教。孔老夫子讲的三人行必有吾师,三人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善人,一个是恶人。善人我们要跟他学,恶人我们看到要反省,自己有没有他这样的过失?如果有,赶紧改过自新。所以,善人是老师,恶人也是老师。环境也是如此,顺境是我们修学的环境,逆境也是修学的环境,顺、逆境缘都能成就自己的德行。如果不知道向好的学习,不知道反醒自己,即使再聰明的人,也免不了迷於困惑,这是进修道业中的奧妙之处。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5-12 17:10 , Processed in 0.02811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