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对道德经十五至十八章之浅见

热度 6已有 297 次阅读2010-3-20 09:47

                 对道德经十五至十八章之浅见

    道德经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不新成。

这一章老子以古代圣人体道深玄,形神俱妙,来说明修道的标准,行为规范,心理素质,以及生活要求,有因必有果,如能静定虚心,则能与世常存。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这是说过去立志修学道业,而真正有学问的人,会在智慧与道德的修养上,达到身心自在,世出世间法内外兼通,会给人以深不可识的感觉。因为不可识,所以很难理解,只能勉强的来作个形容。

“豫若冬涉川”,这是从事业和作为上来讲。“豫”意为预,是指作事之前的预先警觉。古德说:“菩萨怕因,凡夫怕果”,佛家的菩萨,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圣人,圣人非常重视一件事情的动机。比如有一位朋友来约你做生意,这个动机也就是个初因,我们要注意,也许是善因,也许是恶因。如果是恶因,即使叫你做董事长,将来坐牢的也是你,那么这个因就要注意了。所以菩萨怕这个因。而凡夫一般怕果,像死刑犯到执行的时候才知道后悔,这个果来了他才怕。真有学问的人,对每一件事情,在起心动念的时候就做好,也就是要有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所以,有修养有学问的人,在作事前都会很谨慎,如同冬天履冰过河。他们都会在哪些事上有警觉呢?《观无量寿经》讲到三世诸佛净业正因,通常也称净业三福:

一、孝敬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条是人天两道的生活标准,在善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上品十善是天道的标准,中品十善是人道的标准,下品十善是修罗道的标准。十善都做不到,那就是十恶,上品十恶是地狱道的标准,中品十恶是饿鬼道的标准,下品十恶是畜牲道的标准。

二、受三归,具众戒,不犯威仪。三归是觉、正、净,觉是念觉,而不是一念迷;正是不起心动念,不分别执著;净是身口意三业清净,一尘不染。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就是守法,不但要守法,而且要做社会大众的楷模。

发菩提心,读诵大乘,深信因果,劝进行者。发菩提心是发心要圆成道业;读诵大乘,大乘是不执假有,不落空无,以中道不二法门为归宿。深信因果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劝进行者,是在前十条做圆满时,就要帮助众生成佛。

“犹若畏四邻”,如同畏四邻,即不敢妄动。四邻是行住坐卧四威仪:“一行”指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二住”指修道之人,非时不住,若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觉正净,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三坐”指修道之人,加趺宴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四卧”指修道之人,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时暂卧,则右胁宴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

“俨若客”,俨是庄严恭敬,若客是谦下而不自满。二是意为客来客往,不执著,不留藏,住是主人,不住是客人。如《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涣若冰将释”,“涣”是散解之意。如同冰解冻释。指有道之士,处于尘俗之中,“贫”而不谄,富而不骄,不贪不染,不留不滞,其心性如冰之遇阳光,释化而不留任何形迹。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之徐生。”。观其外貌,敦厚朴实。观其内心,心旷神怡,空虚寂定,虚如空谷。观其行迹,浑其若浊,也就是和光同尘,佛法讲六和合: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乐、利和同均。对于世俗之人,贪求功名利禄,所以从外表看,形气秽浊,而不可观,老子因此而怜愍之说,谁能于此浊乱之世,淡泊名利,清静无为,静定持心,久而久之,就可将五浊之世,变成清净之土。所谓如澄浊水,沙土沈了之后,清水自然现前,名为初伏见思烦恼。老子对那些迷于名闻利养,而不能解脱的人说,谁能安定自守,久而久之,就会心定而生智慧。这就是佛法说的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定是枢纽,因定得慧,智慧开了,则无事不办。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保此道者不欲盈,这是老子教之以守道之方,也就是保护好依道而得来的圣人成果的方法,就是不贪得无厌。“欲盈”是指贪得无厌,不知止足之意。贪得无厌的人,不知天道恶盈而酬谦,谦招益满招损。所以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要保护好依道而得来的圣人之果,最好的方法是不贪欲,不傲慢,要知足常乐。故说,“夫惟不盈”,只有不贪欲了,不傲慢了,才会知到惜福,才会敝不新成,意为勤俭节约。蔽是指出家人,如济公活佛,穿破蔽衲衣,他的用意是,常常提醒自己不生贪心、不生嗔心、不生痴心、不生慢心。所谓百衲衣,就是穿朽故破蔽缝衲的衣服,而不穿好衣服。不新成,就是不穿新做成的衣服,主要是为了度自己的贪心和慢心等,因有贪嗔痴,会引起很多过失,所以穿百衲衣,用以提醒自己。

道德经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一章主要是以折空观,来达到静念相继,使自己以及万物与虚空合而为一,以达到与世长存。

“致虚极,守静笃”,根性利的人是用体空观,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万物因缘合和,无有自性,当体皆空。根性钝一点的是用析空观,将世界万物先分类,坚硬的为土,流动的为水,活动的为风,温暖的为火,世界一切万物,都不出这四类。然后从大到小往下分,牛毛尘、羊毛尘、兔毛尘水尘、金尘、微尘、邻虚尘、虚空。牛毛尘分七份,就是羊毛尘,同样的微尘分七份,就是邻虚尘,邻虚尘再分,一直到虚空,就是老子说的致虚极,这个时候忽然觉悟到身心世界都不是真实的。用分析的方法证入实相,明了实相,觉悟实相。觉到一切万物,皆是缘生幻有,体无自性,当下即空,了不可得。因为了不可得,所以自己的贪求欲望,也就慢慢的放了下来,放下贪求欲望之后,自己的心就自然安静了下来。这种用析空观达到专心致一,真诚专一,心不乱动,就是守静笃。这句同“虚其心,实其腹”,是一个意思,“虚其心”就是致虚极,外不著相,不被外面的五欲六尘所引诱;“实其腹”,就是守静笃,是去外面寻找五欲六尘,而了无可得,了无可得时,心就放在肚子里面老老实实,不在起心动念了,所以,实其腹是内不起心动念的意思。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老子以致虚极,守静笃来勉励众生如此做工夫,但恐怕人们不相信,所以,又以自己的修行,来和大家作交流。“万物并作”,老子讲,他把一切万物,都以同样的方法,来进行析空观察,最后得出来的结论,都是一样,都是空无,观得万物都是当体全无。“吾以观其复”,“复”就是心不再妄动了,观到最后,自己的心确实不再妄动了。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这是老子继续向下面解释,意思是说,眼前所有一切万物,虽然都能看得见,摸得着,但毕竟属于暂有,生灭无常,毕竟归于空无,所以说,“各归其根”。“根”就是根本空无。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因为万物根本空无,那么我这个心也随着变成空无。这就是物、我两忘,最后寂然不动。所以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命”就是指自己的本性,也叫自性,自性是万物依赖之,而有生命。然而人虽然有形,但形本无形,形无自性,当体即空。能见到无形,则不但能忘世,而且还能忘身。身世两忘,自己自然而然的就恢复本命。所以说“静曰复命”。“自性”,是真常之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一减,常住不变。所以说:“复命曰常”。人能返观内照,知道这个真常妙性,才能称之为“明”。所以说:“知常曰明”。由人不知道自己的本性,所以追逐名闻利养,贪得无厌。所以才会出现杀生伤性,亡身败家之祸。所以说:“不知常,妄作凶”。人如果知道这个真常之道,则能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自己的心自然能包含天地万物,与万物合成一个真正的自己。所以说“知常容”。人心能这样广大包容,则能自他如一,心境不二。其心变得廓然大公,则全然不见有我之私心。所以说:“容乃公”。人能将这个真常大道,得之于内,心不起二念,就称之为圣。将这个真心用到外面,就称之为王,是人中第一。所以说:“公乃王”。王能效法天来处事待人接物,则合乎天心。所以说:“王乃天”。天效法道,合乎自然,所以说:“天乃道”。道不生不灭,所以说:“道乃久”。人能得住此道,则身虽然死了,但能与道常存,永久不灭。所以说:“没身不殆”。

道德经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这一段是以上至诸佛如来,下至恶道众生的根性因果为事实真相,来启发人们修无为自在。

“太上不知有之”,这一句是指诸佛如来根性的人。“太上”意为至高无上,是“自性”的异名。“自性”就是“大道”,我们念的“阿弥陀佛”就是“大道”名,“阿”的译意是无,无是出有入空,不著有见;“弥陀”是量,量是出空入中,亦空亦假,不著空见;“佛”是智慧、觉悟、光明、长寿、快乐,智慧觉悟是圆融之大道。唯有“大道”才是一切无量。一念大道,凡圣一如,在圣人一分不多, 在凡夫一分不少。一切万法,无不从大道流出。一切行门, 无不还归于大道。所以大道是世界之本,万物之源。唯有“大道”才是至高无上。太上“不知”是不著有见,区别于凡夫;“有之”是无所不知,不落空见,区别于二乘圣人。大道无为而无所不为,所以说:“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之、誉之”。这一句是指二乘根性人,这一类根性人,虽然于道有分别心,但还能亲于道,即行道行之于空,有誉于大道。不同凡夫,没有凡夫人的欲望,没有执著心,没有见思烦恼,二乘圣人有缘觉和小乘四果圣人。小果四圣即《金刚经》说的,⑴是须陀洹果,又叫入流或逆流,即凡夫初入圣人之法流,或逆生死之暴流,指三界见惑断尽之位。⑵是斯陀含果,又叫一来。断欲界九地思惑中前六品,尚余后三品。因为后面三品之思惑,相当于欲界中人道或天道(六欲天),要再受生一度,故称一来,就是一度往来之义。⑶阿那含果,又叫不来,断尽欲惑后三品之残余,不再来欲界受生,直接上十九天色界或无色界证四果。⑷阿罗汉果,又称杀贼、应供、不生。因断尽一切见思二惑,故称杀贼,已得极果就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一世之果报尽,永入涅槃,不再来受生三界,故称之为不生。

“其次畏之”,这一句是指以三善道为因人。这一类根性人,虽然有妄提分别执著,但还有十善业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下流言语)、不贪、不嗔、不痴,还有十善的概念,思想上还有一个害怕因果报应的概念,所以说次畏之,害怕大道因果报应。

“其次侮之”,这一句是指以三恶道为因人。这一类根性人,属于与道对着干,属于十恶类人,贪、嗔、痴、杀、盗、淫、妄,道德败坏,人欲横流等。出现这些原因,主要是因为功名利禄心太重,他们的原因是“信不足焉、有不信”,不相信还有一个道之存在。

佛家常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何以不空?是指因会变成果,果又会变成另一个因。因果不空有:转变不空、循环不空、相续不空。如果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就知道决定不能恶意对人、对事、对物,这都是自找麻烦。因为它会转变、会相续、会循环。如下面一则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于一九三一年四月二十二日,当年曾轰动一时。话说贵州省铜仁县有一人叫翟光远,虽然年将耳顺,可是老而无耻,看到他的侄媳钱氏,年轻貌美,竟忘记自己身为叔公长辈,时予勾引,日久成奸。

  若欲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翟光远与侄媳钱氏的奸情,终于给他嫂嫂常氏撞见了。二人大为恐惧,因为这事如给常氏传扬出去,这一对乱伦的奸夫淫妇,势必受到族中长辈严厉的惩罚。二人恐惧之下,竟发了狠心,买来毒药,放在常氏食物中,把常氏毒死,藉以灭口。常氏的儿女,看到自己的母亲惨死,发觉翟光远的嫌疑重大,就找光远追究诘问。光远当然坚决否认,并且对天发誓说:“倘若我做这样丧尽天良的事,那么上天有眼,一定会遭雷击。”

同年五月一日下午,天空乌云密布,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忽然一声霹雳巨响,把翟光远住宅的屋顶,打成一个大洞。雨过以后,人们进入翟家,看到光远及钱氏,都已被雷击倒,躺卧地上。钱氏已经死去,光远还能说话,呻吟哀哭的说:“曾与侄媳钱氏乱伦,犯下大错,更因被嫂嫂常氏发觉奸情,就把常氏毒死,这样罪大恶极,所以遭受雷击,死后将与侄媳钱氏二人,一同投胎到近邻石姓家为牛。”说完以后,立刻死去。

说也奇怪,邻居石先生家中的母牛,真的产了一只小黄牛。那只小牛很奇怪,竟是一只具有雌雄二性的阴阳牛,小牛的阴部具有雄性的生殖器,应是雄牛,可是臀部另有一首,耳目口鼻俱全,下垂于臀后,如把臀部下垂的小首抬起,又可发现雌性的两乳及阴户,这真是一只世所罕见的怪牛。最奇怪的,人们如果呼它姓名翟光远,或叙述它生前与侄媳乱伦的往事,怪牛不禁泪下涔涔如雨,俯首表示忏悔。

为了证明因果不空,四川省合江县佛学社社长刘天锡老居士,将此怪牛买下,在合江县城外沙湾,把怪牛用布帏围着,供众参观,数日之内,前往观看的民众,人山人海,拥挤不堪。后来合江县长刘裕长先生,让人把牛牵到县政府拍照,并把这张怪牛的照片,寄到上海佛教杂志发表。

    “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犹兮其贵言,贵是贵重之言,这个贵重之言就是上至圣人,下至恶道众生,这些都是事实真相。如佛所说:“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著,则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皆得现前”。功成事遂,“功成”是破除妄想分别执著,“事遂”是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皆得现前。百姓而皆曰我自然,功成事遂时,众生才会说,我得了无为自在。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一章主要说明心变则环境变,人的生活环境是随着人心在改变。

“大道废,有仁义”,大道就是自己的清净心,大道废了,就是自己的清净心已经混浊了,心已经被染污了,心已经不清净了。不清净就是无明,无明就看不到自己的本来面貌。那么看到的是什么?《起信论》说:“一念不觉生三细”,三细就是:业相、见相、境相,业相就是混浊心,见相就是执著混浊心为自我,有自我就有他人。所以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仁”就是二人,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应尽的义务,由于无明,把一个圆融的真我,变成了两个人。

“智慧出,有大伪”,《起信论》说:“境界为缘长六粗”,六粗的第一相就是智相,智相就是“智慧出”。这个智慧不是真实智慧,真实智慧是从戒,定里面生的,真实智慧里面无我,无贪欲心,无自私自利。我们晓得,心不清净,心里面有名利,有贪心,心不能安定,就不是真智慧。这个智慧指的是什么?就是佛法中常说的“世智辩聪”,也就是自己的分别心。这个智慧,他不知道三细中的境界相,也就是一切万物,都是自心所现,所以,就妄起分别好坏美丑之心,妄起名闻利养之念,因有名利之心,所以就有贪欲之念。贪欲使自己走向了与道背离的方向,所以就出现了假冒伪劣,或者花言巧语等,坑人害人的行为,所以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佛法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好坏环境都是心现识变。心是净识,就会感来好的生活环境;心是染识,就会感来坏的生活环境。有迷惑,就有造业,有造业就会有苦报。那么这个六亲不和,国家昏乱,就是自己染心感来的不好的生活环境。俗话说:夫妻是缘,有善缘有恶缘,无缘不聚;子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由于现在人的分别心重,名利心重,所以,善缘的少,恶缘的多;还债的少,讨债的多。当夫妻间出现第三者的时候,当父不慈子不孝的时候,当兄弟间出现财产纠纷的时候,夫妻间就会互不相信,父子间就会互不相信,兄弟间就会互不相信。父亲要求子女要孝敬,子女要求父母要慈爱,所以,就有了孝慈名词的出现。

“国家昏乱有忠臣”,“国家昏乱”就是五浊聚会时,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个时代在《阿弥陀经》中被称为“五浊恶世”。在五浊恶世中,人们的欲望无止尽,由于欲望无止尽,所以在整个社会中,就会出现争斗的现相。家庭争财产,学生争排名,社会争名利,单位争地盘。到处都在争斗之中,所以就会出现贪官多,腐败多,贪脏枉法多,群众信访的多,人民的心理负担重,生活压力重,学费、房费、医疗费等,在人民心里出现极不平衡时,就会呼唤清官,呼唤忠臣,所以,就有忠臣的名词出现。生活在这个时代,出现恐惧心情的人也会增多,比如股民怕绿灯,司机怕红灯,平民百姓怕白灯,白灯就是当白衣天使出现时,才惊醒自己的生命出现了危机,这个时候就向医生要寿命,医生说我只管治病,不管寿命,要命长得去找无常。无常说我只管执行权,没有决定权,决定权得去找阎君。阎君让去找佛祖。佛祖说你这是“病目看空花,庸人自扰之”。所以,求命不得,求财不得,求行不得。求不得苦,爱别离苦,同行是怨家,怨家聚会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五阴炽盛苦,五阴炽盛就是自己的身体天天在变老,挡都挡不住。苦苦、坏苦、行苦,在苦海中求生,在苦海中死亡,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无有穷尽。

佛法说:“心净则土净”,土就是自己的生活环境。人的心清净了,生活环境就会有无比的快乐。我们现在所处的是娑婆世界,与娑婆世界相对的是极乐世界,生活在极乐世界的人,人人都快乐,个个都自在。《净修捷要》说:极乐世界,德风华雨,妙香天乐,泉池林树,宝网灵禽,色光声香,遍满佛土。又极乐世界,黄金为地,七宝树行,七宝莲池,七宝楼阁,那里人民,住正定聚,永不退转,容色微妙,超世稀有,咸同一类,无差别相,悉是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又极乐世界的人民,在菩提树下,宝栏循边,闻妙法音,获无生忍,受用种种,大乘法乐,福慧威德,神通自在,随意所须,应念现前。又极乐世界的人民,在道场楼观,讲堂精舍,特别是在方便土(二乘住处)、同居土(凡夫住处)中,或乐说法、或乐听法、或现神足、或在虚空、或在平地、随意修习、无不圆满。

    在极乐世界,佛的寿量不可思议,我们每个人往生到西方,与佛同寿同量也不可思议。不但寿量同佛,我们的身体、相好也同佛,一切的享受也同佛,乃至于智慧、神通、能力也和佛很相似,这更是不可思议。十方世界没有,一切经典里,佛从来也未曾这样说过。西方世界之美好,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分,都可以在这一生中修得。所以,诸佛诸祖,一再的苦口婆心的劝勉我们,念佛求生净土是人生第一桩大事,第一真实的好事,其他都是假的,都将会落空,唯有这一桩事最真实。我们不去努力去做,是自己的信心不够,不相信佛说的是真的,所以信心很重要,古德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相信了,就会踏踏实实的去:“信、愿、持名”,这是去的三资粮,一心持念阿弥陀佛,是唯一的正确方法,《阿弥陀经》说:十方诸佛都称赞这个念佛方法,十方诸佛都护念这个念佛众生。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5-12 22:07 , Processed in 0.04498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