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对道德经第九第十章之浅见

热度 6已有 343 次阅读2010-3-9 09:55

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此章告诫人们,要觉悟世事无常,人生如梦。“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持是行持,盈是充满。这是指事业发展已到较高的程度,生活已达到十分的美满,物质已达到了较大的丰富,精神已达到了较高的享受。居然样样都好,但“不如其已”,“已”是“止”,止是止观,止是止于至善,不如依圣人教诫修止观,不如依圣人教诫修至善,依圣人之教修长生之道。为什么?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所以老子说:“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揣而锐之,是人处心积虑,机关算尽,谋取到了官位、功名、利禄等,但不可长保,只能图一时之快,不能长远,一旦祸及其身,就会悔之莫及,如现在当官的怕双规一样。纵然得到金玉满堂,而身死财散,所以说,莫能守之。纵然身为重臣,有钱有势,但不能骄傲自大,骄横跋扈,这样就会种下恶果,最后只能是自遗其咎。所以,人富有了,就应该多做善事,为自己多积德行善,然后不骄不傲,才会使自己更富有。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一方面是功成名就了,就要懂得身退,不要把功名握的太紧,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当时吴王夫差被范蠡包围时写给范蠡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听起来虽然很伤感,但是其中蕴涵的哲理却是非常发人深省的。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国称雄诸侯,但是功成名就以后,他一叶扁舟带着西施飘然离去,然后走经商的路,当他的财富多的时候就布施给众生,财富三聚三散,今天人们供奉的“财神爷”就是范蠡,范蠡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另一方面,功成了名也遂了,但身体退化了,生老病死,就如天之道一样,天之道犹如自然规律,日有升降,月有圆缺,年有春夏秋冬。能跳出自然规律,就能超脱三界生死。所以说,事无常、时无常、身也无常。苦空无常无我,苦是说人生短暂,而且还要遭受三苦八苦无量苦;空是缘起性空,缘起是说世间由诸法众缘和合而生起,性空是说众缘和合的诸法,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无常即诸行无常,是说世间诸法都是变化不停,生灭不断的,没有常住不变的个体;无我即诸法无我,是明五蕴假合的人身,没有真实不变的我体可得。

能知道这个道理,在功成名遂身退之后,就会自觉去修圣人之道。如:四川省德阳市的王居士,王居士和妇人两个人都是公务员,在八十年代末时,他们在德阳万佛寺,结缘了几本佛教小册子,其中有一本《觉海慈航》,王居士老伴一读就很感兴趣,以后经常去寺院找书看,对佛法也有些认识,但心里面还是将信将疑。直到后来读了陈兵教授《生与死佛教轮回说》这本书后,又参加了几次佛七,才坚定了佛教信仰。两个人退休后,每天坚持念佛拜佛,早晚打坐,从不间断。王居士上街买菜,都是在心里默默念佛,老两口在公园散步,也不说闲话,各自在心里念佛。为了不影响修行,他们尽量减少人际交往,不攀缘,不走亲戚,不串门,不说张家长李家短,要说就说佛法,劝人念佛。物质生活力求简单省事,节俭惜福,不与别人攀比。坚持吃长素,儿女给他们祝寿,寿宴上全是素菜,全家人其乐融融。在父母亲的影响下,两个女儿已开始学佛,满脑子科学观念的儿子也开始看佛教书籍。

老两口在一起,也很少谈家庭琐事,不回忆过去的人我是非、恩恩怨怨,只是交流修学心得。一天妻子对丈夫说:“昨天晚上我打坐念佛时,看见了阿弥陀佛,全身金光闪闪,阿弥陀佛和善地问我:‘你想不想往生到极乐世界?’我说:‘当然想了。’阿弥陀佛说:‘那你现在就去好不好?’我迟疑不决,心想:‘小女儿还没有成家,我怎么放心得下?’但又不好意思说出口。正在犹豫时,阿弥陀佛笑了笑,忽然就不见了。我感到心里很后悔,当时为什么不一口答应,跟阿弥陀佛去往生极乐世界呢?

老头子沉思了一会儿说:“佛菩萨叫我们看破一切、万缘放下,这句话说起来简单,要做到可真难。人生在世,五欲六尘,各种感情纠缠,理不清剪不断,要让这颗心不打妄想,老实念佛,没有严格的自我要求和长期训练,没有一丝不苟的作风,确实很难。你这回的经历,增加了我往生的信心,只要信愿坚定,认真念佛,和佛菩萨心灵相通,西方三圣一定会接我们去极乐世界。你这次没有去成,也给我敲了警钟,在思想深处不放下一切,儿女亲情斩不断,担心这个挂念那个,临终四大分解,身心痛苦,神智不清,不能净念相继,一句佛号提不起来,就会错失良机,就不能往生极乐世界,那真是后悔莫及。佛教书籍上有个孙子娶祖母的故事:有个老太太临命终时,紧紧抓住小孙子的手,心里放不下孙儿,死后投胎邻村,仍是女儿身,长大就嫁给了小孙子。一家人的恩怨纠缠不清,不知延误了多少世。”

从此以后,老两口更加精进,通知儿女们尽量少来看望,少打电话,打电话定在每个月的一号中午11时至1时,特殊情况例外。

三个月后的一天上午,老太太上市场买菜回家,喊门没有人开,只好放下菜篮子,自己掏出钥匙打开门。客厅饭厅里没人,厨房卫生间里也没人。老头子卧室的门虚掩着,老太太推开一看,老头子背对着门,面向西边的窗户直挺挺地站着,床头柜上的念佛机正响着“南无阿弥陀佛……”舒缓的旋律。

“莫非老头子听佛号听得入神了?大声喊门都听不见!”老太太几步走过去,看见老头子双手合十站在窗前,眼睛微闭,像熟睡了一样。“喂!择菜啰!”老头子不答理,照样合掌站着,脸上没有反映。老太太有点疑惑,推推他的背,纹丝不动,再推推,还是不动。老太太慌了,伸出手掌贴近他的鼻孔,怎么没有一点出气的感觉?摸他的手腕,怎么摸不着脉搏?掰开他的眼皮,眼珠定定的,一点光都没有。老太太紧张得心像要跳出来,“难道他……”一时间惶惑,不知道该怎么办。

念佛机的佛号声让老太太回过神来,她的目光落在床头柜上,她看到念佛机下面压着一张纸,双手擅抖地捧起来,老头子那熟悉的字体,端端正正地展现在眼前。“师兄老伴:我先走一步,在极乐世界等你。一周前我就见到阿弥陀佛,知道自己要往生了,心里非常高兴,但不敢告诉你。你我夫妻近五十年,一同经历了无数个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磕磕绊绊。值得庆幸的是,临近退休时遇到了佛法,全身心投入念佛法门,这一辈子没有白活。我往生后,不要慌乱,不要动我的身体,让念佛机继续念佛,你也跟着念佛,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吃饭时就吃饭,等明天早晨再打电话通知儿女。遗体送到寺院火化,骨灰就撒到寺后的树林里,不要买什么骨灰盒,四大皆空。你要抓紧念佛,一心念佛,切记,切记!”

老太太一看下面的日期,昨天就写好了,“怪不得昨晚他洗了个澡,这老家伙硬是稳得住,把我瞒得个一丝不露。”看了老头子的遗嘱,老太太的心里踏实了,跟着念佛机也小声地念起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院佛……”佛号舒缓的旋律,在安详的房间里回荡着。王居士的经验是,他把一心念佛当玄关,最后玄关守成功了,他的功德也成就了。

道德经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一章主要讲行道的方法,以及证道的标准,告诉我们在行道中,必须行至忘知绝迹,然后方契入道妙之德。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载是装载,“营魄”就是魂魄,魂魄是心身之异名。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将魂魄装载到一起不让他们分离,能不分离就能恢复自己本有的德能。众生是由色、受、想、行、识五阴组成,其中“色阴”包括土、火、风、水四大,“受阴”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想阴是第六识,行阴是第七识,识阴是第八阿赖耶识。第六识的作用是分别,第七识的作用是执我,第八识作用是落于印象。在五阴八识中,“魂”包含第八阿赖耶、第七么那、第六意识三个识心,世上称魂叫灵魂,其实应该叫迷魂,是众生迷惑了的时候,才把心变成了魂,《起信论》说:“一念不觉生三细”,一念不觉就是心迷了,三细相就是动相、见相、境相。

动相就是第八识,又叫做“无明业相”?在《起信论》中说:“一切众生的真心,本来是清净的,然而因为众生愚痴的原故,所以迷昧而不知,因此就叫它无明;无明就是一念不觉的意思”。好像一个人身上,本来怀了一颗无价宝珠在口袋里面,因为昏迷与不知,所以拿了一个讨饭篮,东奔西走去讨饭,你看可怜不可怜?这真心又叫做大道本心或如来藏,是不生灭的,而无明是生灭的,在《起信论》中又说: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名为阿赖耶识。这阿赖耶识,又叫做业识,这就是“无明业相”。

见相是第七识,又叫做“转相”,是由业相转变出来的相。并不是离开了业相而有转相的。这好像“牛角”一样,角是由牛的头上转变出来的。唯识宗说八个识,无论是心王或是心所,从它的意义上来说,每一个识都有四分:一是相分,二是见分,三是自证分,四是证自证分。自证分,就是自体;见分与相分,是自体上转变出来的功用,这转相在唯识学上,叫做“见分”,就是在四分之中,它是属于能见的一分,所以叫做“见分”,也就是能见相,因为它能见一切妄境。

境相是第六识,又叫现相。现是显现,就是说,本来是没有一切山河大地,以及宇宙万有的境界,只因有了妄见,所以才幻现出一切的妄境,这好像空中本来是没有五彩的华相,然而因为害了无明的病目,觉得虚空中好像有红红绿绿的华相,其实那里真的有呢?完全是病目所妄现出来的。因为任何人都以为山河大地,宇宙万有,无论是动物、植物、矿物,一切的一切,明明都是实有的,好像来了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朵花,我才能够看见,总以为“先有外境,而后才能见”,他那里知道,梦中所见的境界,不是同醒的时侯,是一样的看见吗?何曾是实有?我们自无始以来,患了无明的病目,而妄现一切虚幻的境界,一切众生执为实有,所以叫做迷,叫做凡夫。一切诸佛而能了达一切境界都是虚假,所以叫做觉,叫做圣人。如果真是有善根的人,当下即得解脱,所以称佛法是不可思议。这现相,在唯识宗,就叫做“相分”,意思就是在四分之中,它是属于相的一分,所以又叫做“境界相”。

境界为缘长六粗,三细表现在外面就是六粗相。智相,⑵相续相,⑶执取相,⑷计名字相,⑸起业相,⑹业系苦相。“智相”是指世智辩聪,也就是分别执著的意思。世智辩聪认为,外境是实有,因为有境界,然后才有思想(分别心)。所不同的是,出世智认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外境是因为无明妄见(病目),然后才现出境界(空花),认为外境是虚而不实的境界。

“相续相”,相续就是不间断的意思。不但从生到死,经历数十年时间相续不断地分别,乃至从无始以来一直到未破无明妄见(病目)以前,都是相续不断地分别妄境(空华),这就叫做“相续相”。

“执取相”,“执”是执著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实有,“取”就是喜欢它并且拼命的想得到它。因为坚执不舍,所以叫做“执取相”。

“计名字相”,计是计较,也就是计度。一切法的本体,本来是没有名字的,都是后来的人们,因为方便交流起见,所以在每件事物上,给它加一个名号,比如水、火、牛、马等……,这明明是一个假借的符号,而一般迷人,却执著这假符号,认为是真实不可改变的,殊不知同一个事物上,可以起几种不同的名字,而一个名号,也可以被几种不同的人或事物称呼,这名字明明是假设的,而凡夫却执着是实在的。假如有个人称名骂你为“坏蛋”,那么马上就会发起脾气来。认为这个名称就是我,而坏蛋就是形容不好的东西。殊不知别人也可以叫这个名号,也不一定就是说你,而坏蛋也不一定就是坏东西。然而一般迷人,却不能这样,坚定执着是实在的,所以叫做“名字相”,前三种是隐而末发,所以叫做“细相”,这四种是已经发现出来了,所以叫做“粗相”,虽粗细不同,然而都叫做“惑”。惑就是迷惑。

“起业相”,起就是造作,业就是事业。造作的是善业则生天堂,造作的是恶业,就会堕地狱,总不出这三界轮回六趣,这就叫做“业”。

“业系苦相”,苦就是报,这苦报的原因,就是从业系缚得来的,这就叫做“苦”。如果你没有作业,则不受业限制,如果一作了业,那就一定会有果报。所以这“惑、业、苦”是循环无穷,若要不受果报,那除非断了烦恼不再造业才可以。所以返本还源的方法,还是要破了无明,三细六粗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同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所讲的是一样的,要断除苦因“无明、惑、业”,才能断苦果“生老病死”。所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就是这个意思。

“魄”在十二因缘中就是名色、六入、触、受,包括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五个识心,凡夫和圣人的区别是把一个真我(本心)隔别成五阴,或者说隔别成八个识心,因为隔别所以不能互用,因为隔别所以就失去了本有的智慧德能。与凡夫不同的是,圣人则是把八个识心融合在一起,使之与道合一。

“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抟”的意思是圜圆,抟气致柔是将八识圜圆,柔合为一体。因为八识隔别的时候就会致刚,八识融为一体时就会致柔。婴儿的特点是无分别执著,当人无分别执著时,中间的界限就会消失,没有界限了自然就会融合为一体。其中“执著”就是自己的“见思烦恼”:见烦恼有: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邪见等,身见就是执身为我,也叫我见;边见就是相对的见解,如人我、是非、善恶、美丑、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观念;戒取见是在修行方法中的错误见解;见取见是见道上的不究竟见解,如认天堂为一真,认八识为妙道,认惚恍杳冥为究竟等;邪见是不信因果,胡作非为等。思烦恼有:贪、嗔、痴、慢、疑等错误思想。所以说没有贪嗔痴慢,名闻利养,人我是非,乃至杀盗淫妄等时,人才会像婴儿一样,或像水一样柔软。

融合的方法有很多,究竟用哪个方法会更直接一点,更方便一点,更究竟一点,在佛法中说到:“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是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共一万二千年。末法是指人们的思想道德与过去的祖先相比,处于比较混乱的时期,由此引发社会动荡、自然灾害比较多发的时期。在绰禅师的《安乐集》中也提到:“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蒲益大师在《要解》中讲到:“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法。这些都说明了念佛修净土的重要性。

那么念佛法门与融合八识有什么联系呢?楞严经念佛法门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根心收回,不让它往外跑,不让它在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接触时产生六识,六识不生则不分别,不分别则无第七识执我之心,第八识则不落印象,不落印象,心就会变的至虚清净,与大道合一。三摩地意为得大定,其实就是八识融合,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阿弥陀经》讲:“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这里的一心不乱,就是将八识融合为一体。一心分为事一心和理一心,在念佛过程中,念佛成片伏烦恼、乃至断烦恼都叫事一心,明心见性叫理一心。修念佛法门时,最其码的成度是伏烦恼,能伏烦恼就能往生阿弥陀佛“凡圣同居净土”,佛经记载凡圣同居净土的特点是:寿命无量,光明无量,菩萨弟子、声闻、天、人,寿命悉皆无量,国土名字,都胜十方,无衰无变,建立常然,殊胜希有。因寿命智慧等都是无量,所以在那里修学,可以在一生中成就道业。除念佛法门伏烦恼可以成就以外,其他法门都必须断烦恼才能成就。古德说:正法时期持戒律成就,像法时禅定成就,末法时念佛成就。伏烦恼容易,断烦恼难,时值当今社会,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思想染污日深,进修道业难度越来越大,在这个时候,选择念佛法门进修道业,真可谓不辞的壮举。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玄览者,是指以慧内照,在融合抟气工夫做到纯熟时,则能深见其理,自得玄妙之境。但是,如果将此境界览在胸中,执之而不化,则又会成为进修道业之障碍。故《楞严经》说:“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方同敷密义。精神魂魄,递相离合,成就善种。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所以必须将此妙境一并洗涤,净尽无余,以至于忘心绝迹,才是正确的修道方法。一般来讲,玄览境界可能会出现三个部分。

    1、修道如果精进的话,不需好久,就会觉得在修定的时候,妄念特别多,比平常不修定的时候,还要多许多。同时烦恼特盛,心不能安。这是一般人要遭遇到的第一步境界。这种现象是好的,是进步不是退步。要晓得普通人的妄念,正如瀑流一样,从不减少,不过在未修定时,自己不察觉罢了。

   2、修道入定之第二步境界,兹姑且名之为‘虚幻境界’。这种虚幻境界,在有些人易显,有些人却不易显。由于生理及心理上此时已皆有变更,所以产生了一般所谓的‘幻相’或‘幻境’。有些人在定中看见光明,看见夜色,看见佛相、人相、山河大地,以及种种的境界色相。如果此时心生执着,如贪恋某一种景色或感觉,就会出毛病,也就是普通所谓‘着魔’。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在修道入定时看见一个蜘蛛,起初很小;后来越来越大,每天入坐都会看见。起初这蜘蛛离他有四五尺远,后来越来越近,靠近了他的面孔。最后他看见这个蜘蛛张大了口要咬他,他非常恐怖,于是就念咒,想用咒力去降伏它,但是毫无结果。于是他就又作慈悲观,发愿以菩提心,来超度这个孽畜,可是这个蜘蛛,还是不走!他困恼恐怖,不能再继续修下去,只得将一切经过,一五一十地,全都告诉了他的师傅。师傅问他:“你现在准备怎么办呢?”他说:“我准备明天它再出现时,用刀把它杀死!”师傅说:“你先不要忙。等明天蜘蛛出现时,你用笔在他的肚子上画一个十字,后天再杀死它也不迟。”他于是遵照师傅的话,在蜘蛛出现时,用笔在蜘蛛肚上,画了一个十字。当他回报师傅,说已经照办了时,师傅对他说:“把你的裤带松了,看看你肚子上,有甚么东西?”他脱下衣服一看,原来肚皮上,有一个自己画的十字!所以在玄境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事情。这种种因心理、生理变化而引起的幻相,如能以般若慧观照,知其实不存在,就会冰消瓦解,但如果执着幻境,以为真实,就会出毛病。

    3、修道入定之第三步境界:如不怕妄念烦恼的干扰,不执着幻境的真实,继续努力,把身心调匀后,定力自然渐次增长,进入第三境界──入正定的境界。此时妄念不生,心注一境,气息微细或停止,次第产生‘乐’、‘明’、‘无念’的境界来。心理、生理都已经有了根本的变化,已经与凡人不同了。得定以后,人们原有的六种心识病态,渐次消除,那时轻安自在,智慧自然生长;修行人凭借定力愿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般若现观,趋入无分别智,则圆满道业,将豁然显露。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无为”是无条件造作之为。前面是八识(自心)合一,这一句是心与境合一,自与他合一,身与国合一。因为合一,所以在爱民治国中,也没有任何条件。通常讲母亲爱护儿子是有条件的,因为他是我儿子。与人民与国家合一之后,就没有条件了。这在佛法中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就是没有条件,慈悲用现代人的讲,就是爱护,无条件平等的爱护。因为他知道,一切万法都是自己,爱护一切众生,就是爱护自己,爱护国家就是爱护自己。如果能够真正明白这个事实,那么在处事待人接物时,对立的观念就没有了,好恶的观念也没有了,不会有我喜欢这个,或者我恨那个,我讨厌那个。你喜欢他,就是喜欢自己,讨厌他,就是讨厌自己,因为自他不二。所以,这个心才能够清净,才能够平等。我们今天,心不能清净,不能平等,不能与人相融合,就是因为在境界里面,在自他里面,还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不知道境界是一个圆满的自己。所以,在修学进道中,要常常想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一个自己。常常这样想功德会很大,在禅宗叫疑情,虽然搞不清楚,老师这么说,我就这么想。整个世界就是自己,这样慢慢的,自己的心量自然就会扩大,自己的分别执著,自然就会渐渐淡薄。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会帮助自己开悟,会帮助自己契入境界。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天门即天机之门,指心。道家成玄英说:“其心之不能如是者,天机之门拥而弗开。天门就是自心也。”开阖是指出入应用之意,也就是处事待人接物之时。雌物之阴者,因阳施而阴受,故意为留藏之意。在一般常人处事待人应物时,由于心不清净,一般事后都会有所留藏,也就是会落下印象,因此这个人的心,就会日渐茆塞而不通。所以故德说:心无天游室不空,则六情相扰。六情就是喜﹑怒﹑哀﹑乐﹑爱﹑恶。然而圣人用心则如同明镜,不将不迎,来无所粘,去无踪迹。所谓应而不藏,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所谓天门开阖而无雌的意思。“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明白四达,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无知”则是“般若无知”,般若无知,叫正知正见。《坛经》里头,有人请教六祖:“你老人家懂得很多佛法。”六祖说:“我不懂,我不知道佛法。”所以说我们几时到了无知,那么正知正见就现前,当人家来问的时候,就会无所不知,这就是道妙。

然而学道工夫做到如此,体用两全,形神俱妙,可谓造道之极。其德至妙,可以合乎天地之德。而且天地之德是,生之畜之。虽生而不占为己有,虽为而不恃,不恃己能。虽长万物而不主宰,不去主宰万物。圣人之德如此,这就是道之玄妙之德。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5-13 00:58 , Processed in 0.0479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