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对《道德经》第五第六章的浅解

热度 6已有 270 次阅读2010-3-4 17:11

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一段主要说明天地之道,是以无心随顺众生,而广生万物,生而不为我有。圣人之道,是以离念、离情、离相,而念道、觉道、行道。“仁”的意思是二人,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要具有的友爱,互助和同情之道德观念,里面有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相对观念,是相对爱,而不是同体爱。这里所说的天地和圣人不仁,是指天地和圣人没有相对爱的观念而是同体爱,天地和圣人对待万物对待百姓,不是一般的友爱、同情和互助,而是大爱、至爱和慈爱,在爱的里面,没有二心,没有分别心,没有执著心,没有相对心的观念,也没有偏爱的观念,只有一念一心,万物都是自己,百姓都是自我,没有第二个人,爱是同体爱,爱是无心爱,所以说“不仁”。

刍狗,是从前祭祀亡人所编的草狗。草狗是无情之物,是无心之物,也是无用之物。因为天地无心,所以天地视万物也是无心,因为圣人无分别心,所以圣人视百姓也是无分别心。俗话说:圣人所视凡夫都是圣人,凡夫视圣人也是凡夫。因为圣人无分别心,所见到的一切都是理体,都是道的本相,都是道的实相,都是不生不灭。凡夫有分别心,所见到的都是道的现相,都是道的因缘所生相,是以因缘所生为相,以因缘所生为心,见到的都是有生有灭。又因视为无用之物,所以不会有占为私有之心,占为私爱之物,以此说明天地圣人之品德至高无上。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之间代表不偏不离,不著两边之中道本心,又表虚无之道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橐”是指鼓风之器,如同风箱;“籥”是形状像笛,为古代的一种乐器。“虚”是至虚清净,“屈”是弯屈变形。中道理体能变现一切万物,条件就是众生的起心动念,这个过程如同一个风箱或者能出声的乐器一样,动作小就有小风或小声,动作大就有大风或大声。那么万物的形成也一样,众生起心动念越小,与大道本体的相似程度就越接近,起心动念越大,分别执著越大,与大道本体的出入程度就越大。与大道完全一样的是十方诸佛,差别最小的是等觉菩萨,其次是十地菩萨、十住菩萨、十行菩萨乃至声闻、缘觉,再其次是天、人、修罗三善道,然后就是畜牲、饿鬼、地狱三恶道,差别最大的就是无间地狱。这就象佛法所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本心能现一切万物,识心能把本心变成一切万物,识心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能做到虚而不屈,也就是恬淡至虚,清净无为,无起心动念,无分别执著,就会完全恢复本有的,如大道一样的智慧德能。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因为道是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所以如果执著言语相,执著文字相,执著起心动念,就会离道越来越远,故说多言数穷。不若离妄想、离分别、离执著,而念中道,行中道,觉悟中道,这样自己的心才能与道相合,与佛相合,最后自然成就道业。

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一段是讲谷神的特征,以及谷神的作用,通过对谷神的了解,使我们明了天地万物的来源,从而在念头之处下功夫,而成就众生的修学道业。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是指山谷,山谷在声响发生时,会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回应,小声有小回应,大声有大回应,这种现相在从前由于人们不知其原因,认为是神的传动,被称为“谷神”。因为山谷本无神,体空虚无,故能随响而有应。所以“谷”代表道体空无,因为道体空无,才会随顺众生之造作,回应而生育万物。“神”代表妙有,“有”是道体的作用,道体起作用,就是妙有。老子称为谷神,佛法称之为“识神”,也叫识心,意为精神的作用,它能起意识作用。古德说:“世间众生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凡夫迷而不觉,把识心当本心,不识真心认识神。识心和本心是一不是二,大道不起作用时,叫本心;大道起作用的时候,叫作识心。“无量劫来生死本”,这个历劫生死的根本,就是凡夫众生把识神唤作本来人,把道体所起的作用当作真我,而不知“道体”本身是真我。因为道体无生灭,而道体的作用有生灭,有来去,如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所以,众生当看到道体起作用,有生灭的时候,众生也会跟着产生苦乐感受。佛法讲众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五阴炽盛苦。众生生的时候很痛苦(要住十个月的胎狱);当死的时候,要与亲人生离死别,会感到更加的痛苦。

说“识”其实就是真妄和合的心,我们一般人讲的心,一般人概念上有心,心在哪里不晓得,心是什么也不晓得。外国的哲学家说“我思故我在”,他以什么为自我?我能够想象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我,这是相当高明了,知道身体不是我。我能思惟、我能想象,这个东西大概是我,比一般人聪明。识心通常讲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以中文意为无没识,或者叫本识识,又称藏识。无始劫以来,由于恒被第七识执著为实我,或执为实法,所以,第八识又称我爱执藏识。八识之中,前七识都有生死,当识心毁坏的时候,只有第八阿赖耶识这个“我”,它可以随着自己的造作,流转五趣六道、轮回天上人间,是永恒而不会消失的。正是因为它不会消失,所以老子说“谷神不死”。

玄奘大师形容阿赖耶识为“去后来先做主翁”。意思是说,人到世间上来,阿赖耶识比眼、耳、鼻、舌、身、意识先进入母胎;人死之时,眼、耳、鼻、舌、身、意识一个个都死亡之后,阿赖耶识才最后离开,它是我们生命的主体。它的作用是“作总报之主”。总报就是一切众生,包括:有情众生、无情众生、智正觉众生。识是总体,是总报之主,作佛是它,作菩萨也是它,作饿鬼、堕地狱还是它。识心能建立有情之体,有情之体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生命的来源。生命从哪儿来?生命是从它而来。能建立涅之因,这是讲超越世间,即成佛作祖,成佛作祖也是它,成佛作祖离开它也不行。它能执持万法而不失其心性,以其为万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因八识在整个识中作用最强,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天地之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又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阿赖耶识这个“我”的生命,就像念珠的线一样,把一颗颗的念珠串起来;阿赖耶识把我们一期一期、一阶段一阶段的生命衔接起来,在三世的生命里流转。虽然人有“隔阴之迷”,不知道前世、来生,但生命的业力流转,那是丝毫不差的。所以,修道的目的,就是从阿赖耶识中,把污染的种子转化掉,使阿赖耶识转化成清净的、没有污染的大圆镜智,转识成智,是学道的目的。

“是谓玄牝”,“玄”意为深奥不可思议,在这里代表道体,代表本心自性;“牝”是雌性之物,泛指阴性的事物,在这里意为识心。玄是牝之理体,牝是玄之作用。道家紫阳真人说:“念头起处为玄牝”,道家白玉蟾说:“念头动处为玄牝”不起心不动念时,这个心称为玄,或者称之为本心;起心动念的时候,这个心称为玄牝,或者称为识心。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门”是进出之门户。玄牝之门,是天地万物出入的门户。天地万物从哪里来的?就是从这个门户之处而来的,这个门户是众生无量劫来的生死之本,佛法称之为:“勤苦生死之本”。众生无量劫来,生生死死的根本,就是这个玄牝之处,即起心动念之处。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是我们流浪生死,不能入于涅的原因。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绵绵”是起心动念的状态,人的念头是前念灭,后念生,前不落后,后不超前,念生念灭,无常迁流,由于念念迁流的作用,使我们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生老病死,运转不停,连绵不绝,相续不断,故说“绵绵”。“若存”意为好像是存在。人的起心动念,虚妄不实,似有实无,缘起性空,故说“若存”。“用之不勤”,勤是尽的意思,尽心尽力谓之勤。不勤就是不尽,没有尽头。只要你使用,它能一直出现,没有竭尽的时候。如同敲钟一样,人若一直不停的敲,钟就会一直不停的响。同样的道理,众生如果一直不停的造作,大道就会一直不停的感应,生生不息,世世不灭,由生到死,会不停的往复循环。佛法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里面没有尽头,人如果一直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苦海就会一直存在。什么时候不再起心动念了,什么时候不再造作了,当回过头的时候,岸边就出现在眼前。

我们要经常想想,“为什么到这个世间来?来干什么?”这是个大问题。佛法告诉我们,凡夫在六道里生生死死,是酬业而来,是为“酬偿业报”而来的。我们想想,这一句话确实不错。你过去造善,这一生就很幸福,一生称心如意,得的是善果。如果过去造的业不善,这一生的生活就很痛若,事事不顺心,事事不如意。这就是“因果报应”,这才是事实真相。我们明白事实真相之后,才能心安理得,不再怨天尤人。命里是富贵的,就安于富贵;命中是贫贱的,就安于贫贱。因为清楚事实真相后,心就安了;心安了后,人就定了;人定了,就能生智慧,生智慧才能改造命运,这是事实。过去世我们造的业,这一世要受报。真正明白之后,我现在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纵然有恶报,很快就会报尽,使善业增长。如果是善的福,有时候不需要等到来生,这一生就能现前。

    如果读过《了凡四训》,你就会知道,像了凡先生那样修学,而有成就的人,在中国历代不知道有多少,只是没有写书留下来而己。了凡先生是为了教导自己的孩子们,才把他的经历写出来,否则也不会将这些事在社会上宣扬。了凡先生改过自新,断恶修善,将他一生的命运,他是将整个命运都转了过来。

佛家常说“佛事门中,有求必应”,这句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但是我们去求,一定要明理,如理如法的去求,要懂得理论与方法。如理如法的求,没有不感应,没有求不到的。如果求不到,那么其中一定有障碍,将障碍找出来,把障碍消除了之后,就有求必应了。《法华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乃至这部《道德经》都是教我们所求的,是真正是至高无上,是究竟圆满的成佛的方法。成佛都能求得到,那些世间名闻利养、功名利禄、富贵长寿,那有求不到的?世上最难的是成佛、成菩萨,这些都能求到,何况其他。所以一定要懂得道理与方法,如理如法的求,才能将业报身转变成智报身。

所以,转识成智是我们学道的目的,《坛经》说,转八识成四智,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所以《坛经》说:“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有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大圆镜智性清净”,这个大圆镜智就是大道、是自性,是我们的佛性、法性和真性,或者说是法界、法身。法界我们通常讲法界性,法界性现的相就叫法身,这都是清净的。自性清净,没有觉迷、没有善恶、没有祸福,什么都没有,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什么都没有,只是具足无量的智慧德相。世尊在《华严经》上赞叹“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就是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转识成智的关键,就在于转第六识跟第七识。平等性智是第七识转的,第七识的特点是执着,这样我们就知道了,有执着就不平等。自性清净心本来是平等的,这一有执着,平等性智就没有了,没有不是真的就没有了,而是迷失掉了,迷了以后这个智慧就不显现了。现在我们要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八识的特点是妄想,妄想就是起心动念,当心念动的时候,自性就失去了清净。“智”是自性里面本具的智慧,四智菩提就是佛法里面讲的“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这不是学来的,不是修来的,而是自性本来就有的。

我们现在是心有病,病出现在哪里?当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会起心动念,会分别执着,这就是病。顺境里面,会起贪心,想占有、想控制;逆境里面,会起瞋恚心、怨恨心、嫉妒心、贡高我慢心。还有一切不善的心,这是更严重的毒害心。这是心有病。转过来之后,这个都没有了,心就平等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没有疾病,心里健康。心无病就是菩提心现前。“识”把菩提心障碍了,转过来之后,障碍去掉了,菩提心就现前。四智叫菩提,这叫大圆镜,叫平等,叫妙观察,叫成所作,四智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一桩事情两个讲法。所以我们要懂得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消除障碍。

“妙观察智见非功”,这是用功第二个阶段。根利的人他可以把六、七识同时转变,这是根利的。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利根,我们可以先转第七识,再转第六识也行,也是好事情。第七是执着,第六是分别,所有一切的毛病都是出在这个地方。所以古来一些大德教导我们修行怎么个修法?放下而已。第七识是执着,把执着放下,平等性智就现前;把分别放下,妙观察智就现前。只要有分别,这个妙观察智不会现前,因为它会产生障碍。如果还有执着,这个平等性智就不能现前。平等性智现前,这个地位是阿罗汉,是辟支佛;妙观察智现前,这个地位是菩萨,是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所以能把这两句做到,就会超越六道。如果我们不肯放下?那就是造轮回业,轮回业是对一切人、事、物不肯放下自己的执着,不肯放下自己的分别,这是造轮回业。分别执着就是轮回业,无论是造善、造恶或者造无记业,统统叫轮回业。如果是造善业,这是三善道受生;如果是造恶业,这是三恶道受报。出不了六道轮回,只能在这里头生生世世,受因缘果报的限制,这是苦不堪言。

“成所作智同圆镜”,成是成就,成就我们的所作。我们作的是佛的事业,它就成就佛的功德;我们所作的是凡夫的事业,它就成就凡夫的果报。所以在我们凡夫这前五识也成所作,成就我们所作的六道轮回造作。我们要知道眼耳鼻舌身是造业的工具,它为什么会造业?因为它是听从第六识、第七识的指挥,听从第六识的分别,听从第七识的执着,是这两个识在后面指挥它。身体的本身没有善恶,它是办事的,是听从命令办事。如果将第六、第七这两个识转变过来,那么就是平等性来指挥它,就是妙观察来指挥它,那它的成所作就是佛菩萨的事业。在八个识中五、八是果转,六、七是因转,因转变过来之后,果会随着转变。

    我们现在被命运控制,这是业报身,学佛学道的好处,就是将“业报身”转变成“愿力身”。如果不能转变,我们读道德经,就会白学了。转成愿力身,我们就是“乘愿再来”,从今往后,我们的身是乘愿再来的,会和老子释迦牟尼佛一样,是“乘大悲愿力”再来,这是我们学道现前得到的好处与利益。“大悲”是对一切众生,从前是业报身,念念为自己,事事为自己,起心动念都是想到自己的利益,为个人、为家庭,这是业报。从今之后,我们起心动念,念念为一切众生,念念为佛法为道学。佛法是世间至善圆满的教育,念念想如何将这个传统的教育在世间推广与发扬光大,使一切众生都有机缘接受佛陀与老子的教育,修学佛陀与老子的教育,这就是将“业力”转变成“愿力”。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5-13 09:32 , Processed in 0.06934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