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80|回复: 0

评论:科普要普及的是科学思维(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9 10: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曾经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
  包括李约瑟本人在内,许多科学家、社会学家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适合西方“科学思维”扎根的土壤。一种不习惯追问、质疑的文化也就不会想到去问“苹果为什么会砸中脑袋”了。
  李约瑟

  科学思维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科学思维?为什么我们需要科学思维?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会长,《科技之光》主编赵致真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发言:“前天看到一篇报道,说美国硅谷有位从事IT产业的华人,因为经济萧条被解雇后开枪杀死三人,我再次生出许多感慨。
  彭加勒曾经说,只要那枚精子偏离十分之一毫米,拿破仑就不会出生,欧洲大陆的命运就会改变。对于我们每个生命来说,降临到世上都极其偶然,比中了六合彩要困难千万倍,这个华人却既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尊重别人的生命。实在太辜负大自然的恩赐了。
  想想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有一千亿个太阳那样的恒星,宇宙有一千亿个银河系,但这些物质加在一起只占宇宙组成的百分之四,其余大约百分之二十二由暗物质组成,另外百分之七十四由暗能量组成。胸有这样宏大的格局,也许更容易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如果这位硅谷华人平时读点刘慈欣的科幻作品,胸襟没准会开阔得多。我之所以强烈推荐大家在自己的阅读总量中增加科普的份额,因为科学使我们睿智和旷达,更加富有洞察力,有利于对人生和世界建立起更客观、清晰的概念。
  获得知识的快乐有时并不亚于感官的享受。此外,在科学分工越来越窄的今天,不管你是什么科学家,在自己的学科以外也许只能老老实实当个门外汉。众多科普作品的涉猎,有利于在全面视野下关照科学,并触类旁通获得灵感和启示。
  信息时代的人不再需要记住那么多具体知识,各种搜索引擎可以代劳,重要的是从科学作品的阅读中自然养成科学思考的习惯,使你‘知道如何知道’。人生随时随地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选择,无论事业上还是健康上,选择的依据都不应该是抽签算命,而是科学知识。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能在每次选择中获得更高的成功概率和生存概率。”
  
      缺失科学文化
  理解“科学思维”其实并不费劲,但问题是,讲科普讲了那么些年,反而越讲声音越轻,越讲越弱了。作为松鼠会的成员之一,天体物理学博士,上海科技出版社编辑孙正凡说,从一开始,科学就是一个舶来品,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它的土壤,这个问题在今天依然存在。
  早在先秦时期,墨家的著作中提到了小孔成像的原理,还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样的无限论。这看上去与自然科学已经很接近了,但由于秦重用法家、汉独尊儒术,不允许其它思想出现,墨家思想里的“自然科学”萌芽就这么枯萎了。而且在之后漫长的古代历史里,百家争鸣的局面再没有出现过。
  再如中国很早便有了数学,而且还能计算出圆周率,但也没有在古代促进科技的进步。孙正凡认为,这其实只能说是“算学”,不是数学。因为它只是方法论而已,从来没提出过建立“乘、除法”规则这样的核心问题。
  孙正凡还举了一个例子——“地圆说”,孙正凡介绍说,西汉的张衡也对月蚀有非常精到的解释,他意识到月光是太阳光的反射,而地球的影子可能是圆形的,但这句话就是没能说出口。到了后来的唐朝,一行和尚进行地理测算,他已经有足够的数据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但也没有了后文。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几点,一是思维定式,二是忌惮于王权,否定天圆地方说会动摇统治阶级。而且中国与欧洲不同,欧洲如有不同的思想可以跑到别的国家去,中国就这么大,全都是皇帝的,没地方跑。
  反观欧洲,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了自然科学的萌芽,比如哲学家柏拉图,他就很喜欢在街上到处拉着人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喜欢刨根问底。这种追问、质疑的方式其实就是科学的基础。而中国人向来习惯于“模糊”,比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道”是这个什么东西?没法说。这是与西方科学思想截然不同的文化,所以“质疑、追问”这样的思维习惯直至今日都没能普及。
楼主热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11-16 07:02 , Processed in 0.06991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