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60|回复: 21

人类距离长生不死到底还有多远?【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4 08: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类距离长生不死到底还有多远?
发布: 2007-4-05 13:49 作者: 佚名

    人类距离长生不死到底还有多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肯定能在未来实现长生不死——也许有些人不相信,毕竟在生物过去发展过程中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环节,而且在几乎所有人的脑筋里,死亡都被认为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这个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了,以至于当有个人提出异议时,绝大部分人不经过任何思考就认为你在异想天开。  

  当我第一次和母亲说出我的想法时,她脱口而出三个字:“不可能”,但经过一个小时仔细而周密的分析后,她深深地信服了。

  我提出的观点并不是什么高深玄妙无法解释的理论,它每一步都是依据现实,或者有充分理论根据的推导。

  当今的科学并不能说明一切

  当今科学已经相当发达,并以高速发展,相信科学的人们都认为科学可以解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规律,所有人从小学起就开始被迫接受这种观点。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用科学解释;有些虽然有解释,但并不能让我们信服。比如:

  1. 人死了以后到哪儿去了? 当今科学答案:消失了

  2. 人出生之前在哪里? 当今科学答案:不存在

  3. 为什么会从不存在变成存在? 当今科学答案:没有

  4. 我们是什么? 当今科学答案:人

  5. 人是否有自我意识? 当今科学答案:有

  6. 自我意识是什么? 当今科学答案:不确定,无法证明

  7. 人为什么会产生自我意识? 当今科学答案:过去记忆产生自我意识

  当今科学对这些问题的解释要么是模糊不清,要么是没有根据——所有的答案都无法令人信服,也难怪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根源产生了怀疑。

  如果您同意当今科学的答案,那么看了下面的文章后,您也许就会产生不同的想法。

  灵感来源第六日

  曾经看过斯瓦星格演的《第六日》,不说电影怎样,从里面我得到了很多的启发。

  “1997年人类首先实现动物克隆,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1999年人类DNA序列破译完成——”

  在不久的将来,克隆人类将成为可能,于是我们提出一个假设。

  假设1:

  人类实现了克隆,这些似乎将成为一个人长生不死的起点,有个野心勃勃的亿万富翁,他50岁,为了使自己长生不死,他利用已经成熟的克隆技术。

  他提取了自己的细胞,对其中的DNA链进行修复(以分子水平修复DNA末梢和损坏的结构),然后用他制造了一个年轻的身体。

  假设2:

  我们还要假设这个时候人类对脑部的研究已经非常透彻,记忆的移植已经实现。

  说明:

      这两中假设是非常合理的,其一:人类对DNA链的研究已经非常透彻,而且在DNA修复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其二:记忆移植并不是什么悬乎的理论,在人类的生物活动过程中,每天都发生着记忆移植——老人能记得小时侯的事情,但人一生中所有细胞都要更换几十次,但每次更换细胞的时候都有旧的记忆被复制到另一个脑细胞里面去了,这样才有记忆,当然没有复制的东西就被忘记了。

  当两种假设都成立后,富翁把自己的记忆复制到了那个年轻的身体上,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可以再活几十岁。

  几乎绝大多数人看到这里都认为富翁成功了,其实不然——当富翁看见年轻的自己站在面前时,终于明白了这一点。

  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漏洞,但却是致命的——

  那个人并不是富翁自己,富翁还在自己的身体里,而站在他面前的只是另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人罢了。

  他依然会老去,会死去,对他本人,一切和复制之前并没有什么区别。

  出现了什么问题呢?聪明的人也许会明白了——有一样东西不能复制——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还存在于富翁的体内,可见自我意识并不是由记忆产生的,否则记忆移植以后自我意识为什么跟着走呢。

  可以试想一下富翁的心情,就像一个人孤独地站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

  多么悲哀。

  难道人类多年的心血要被这样一个小小的逻辑问题难倒了吗?如果人的身体一定要从年轻走向衰老,就算有新的身体也无济于事,那么人真的就不能长生不死吗?

  先别急着悲观,如果要弄清人是否能够不死,就要弄清楚死亡的意义。

  我们都是复制人

  在《第六日》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

  “你才是复制人!”

  斯瓦星格为了证明别人冒充了自己,来到了复制人总部,却意外被高知自己才是复制人,他以前所拥有的是别人的记忆。

  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和他一样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复制人,就连自己也浑然不知,我们用的是不是别人的记忆呢?答案是——YES。

  我上面说过,人类一生中细胞要复制几十次,也就是说我们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死亡,总共要死几十次。

  按照这种说法,人一生要死亡几十次并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从出生开始,身体就不断地用新细胞代替旧的细胞——新陈代谢——而10年后,原来的那些细胞都早已经不存在了,而现在我们身体里的细胞则全是复制品。

  我们都是复制人——自己的复制人。

  大脑也是这样,记忆与忘记的过程前面也已经说了。

  但这种死亡并不可怕,因为它是慢性的,没有感觉的,甚至连自我意识都不用丧失,如果我们可以让这种死亡和更新永不间断,人类自然就能实现长生不死。只是DNA末梢在复制过程中会变短且有些结构会缺损,在最终几十次复制后,就最终停止了,人就开始走向衰老。

  传统意义上的出生与死亡都与身体无关,与生物学上的死亡是不一样的。

  死亡是什么?死亡是自我意识的消失。什么是出生?出生是自我意识的产生。

  怎样才能不死

  人的死亡基本过程是由于细胞分裂减缓导致器官功能下降,最终引起某些疾病,导致肌体停止运作,最终结果是自我意识消失。(某些疾病死亡除外)

      要解决死亡问题,最终归结到要解决细胞老化问题。现在在这方面涌现出很多的理论与证据。有人观察到细胞多次有丝分裂后DNA末梢会变短,有人认为长期的氧化作用破坏了DNA链,还有人在DNA链上找到了寿命基因和死亡基因——总之,无论如何,死亡的根本原因都可以归结到DNA链的损坏和变化。

  DNA成了克服死亡的关键因素,由于自我意识的约束,目前只能在模仿人类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加入新的活力这个方法是最可靠的。

  长生不死的方法:

  1. 找到自我意识原型,以分子水平打造载体,形成人类最终形态。

  实现时间:千年以后

  2. 找到自我意识在脑中的存在方法,以克隆及转基因技术打造载体,实现异体意识传输。 实现时间:百年以后

  3. 寻找基因修复方法,在原载体中植入本体修复后细胞,达到与本体匹配并参与正常新陈代谢,数十年后原载体自动更新,无须涉及自我意识。 实现时间:数十年后

  以上三种方法第三种最贴合实际,其方法叫“非一次性复制”

  我们还是用那个亿万富翁举例:

  科学家从他身上提取老化的细胞,将数10个这样的细胞修复成完整的DNA,然后在把他们放入这个富翁的细胞分裂层——至于细胞分化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一旦身体接纳了新的细胞,它就可以不断分裂,几年之后新细胞代替了老细胞,这个过程在内脏,大脑,淋巴,循环等各个系统自然发生,不需要控制,等富翁 60岁的时候他就拥有了0岁+10岁=10岁的身体,而自我意识也保留下来,这个过程每过50年进行一次,只需要打几针,就可以长生不死。

  这种方法太简单了,甚至连“记忆移植”这种悬乎得不知道能不能实现的科技都省了。

  长生不死需具备的条件:

  现在我们就来归纳一下长生不死需要那些条件:

  (1) 资金——想要不死,就得出很多的钱,从科学和政治角度看,这都是一笔不小的经费。(可以具备)

  (2) 健康的身体——如果接受实验的人本身有病,提取的细胞被污染,那么实验将很可能失败。(可以具备)

  (3) DNA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要能做到完好地修复细胞,去掉不良的DNA结构。(尚未具备)

  (4) 解决自体细胞融合的不良反应——由于是自己的细胞,因该没有排斥反应,但也可能会产生其他的副作用。(既然异体器官都能移值,这中技术应该是小菜一碟)

  (5) 解决新细胞分化的问题——新细胞会产生分化的方向问题,要让它们按照正常的方向分化,否则会出现可怕的事情。(尚未具备)

  (6) 大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要知道大脑代谢的具体情况,才能有效地注入脑细胞。(尚未具备)

  (7) 良好的注射技术——注射时要保证不能破坏新细胞和内脏关键部位的细胞。(已经具备)

  以上只有3个问题尚未解决,但都不是什么很难的事,相信科学在将来的数十年内将会做到。且根据科学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未来还会出现更好的长生不死的方法。

  生物学与社会学上长生不死的意义

  就算长生不死已经离我们咫尺之遥了,有些人还是会产生怀疑。有的生物学者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界永恒的规律,长生不死违反了自然的法规,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生物形成初期,生命其实是长生不息,细胞不断的分裂,它们的目的就是永远生存下去,生物到了高级阶段后,由于相互的竞争而逐渐放弃了这个功能,在物竞天择的生存竞赛中,生存的问题使得寿命放到了次要位置,但每个生物体内都有一些细胞是可以长生不死的,于是就能繁殖后代。

  生物的本能就是生存,无论什么时候,生命的宗旨都没有改变——那就是永远生存下去。

  有些人认为,如果人不死,那以后人口只增不减,世界上有一天会挤满了人,资源耗尽,生活也没什么意义了。

  这种想法更是极其错误的。

  现在人口的暴增是由于过高的出生率而不是因为过低的死亡率。就是死亡率<<出生率。

  会数学的人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控制人口必须降低出生率。事实上,无论死亡率是多少,只要出生率比它高,人口就会增长——换句话说,未来世界人口爆满的原因并不是死的人太少,而是生的人太多。

  其实即使科学发达,要想长生不死必须具备大量的金钱和优厚的实力,这一点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而最终获得长生的也是一些精英,很少的一部分人。


    大家都知道,社会的发展是需要积累的,而人类在前20年大多处于学习状态,55-60岁以后由于肌体衰老而不能继续工作,于社会的产出只能有短短30几年的时间,而且丰富的经验在死后丧失迨尽,这对于社会是极大的浪费,而幼年和老年人也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这样的社会与生命结构已严重影响人类发展,新的生命形态却能改变这一现象,大家的寿命延长了,认识提高了,思想觉悟也必然增长,出生率下降,最终达到平衡。

  这是一种很好的设想,如果实现了,人类将跨出伟大的一步。
楼主热帖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08: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时代的人文困惑:自我意识的复制

作者:肖峰 来源:www.66wen.com 更新时间:2006年11月03日


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信息形式可以被数字化,可以被计算机加工和处理。按照数字技术目前的这种发展趋势,可以预见将来人的“自我意识”这种特殊的信息也是可以被数字化的,从而使人的自我认同受到数字技术的冲击。

人能确认“我是谁”的自我认同,对人之为人是如此重要,被视为社会人的本质特征,甚至可以把人定义为具有自我意识的实体。而构成自我认同核心的自我意识无非是一组信息的集合,是“我”对“我”所经历的一切的记忆,即记忆中的那些自己的经历、能力、成就、遗憾等等的总和。从动态的角度则无非是那些确认自我身份的信息在脑内的运作,是“我”认为是“我”的一组信息,无论是显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理性的还是情感的,只要这一组信息存在,自我意识就存在,也就标志了 “自我”的存在。

对自我意识进行整体的数字化目前在技术上还是不可能的,但逐步实现则是有可能的。如著名人工智能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文·明斯基在他的名著《心智的社会》中提出,把意识移植到机器内将可能实现。至少从30年代起人们就知道,人脑中存在着电子运动,也就是说,人的记忆甚至个性都可能是以电子脉冲的形式存在的。于是从原则上可能通过某种电子机械设备测定这些脉冲并把它们在另外一个媒介,如记忆库中复制出来。由此一来,记忆中的“我”作为本质上的“我”,可以在计算机里保存,记忆可以被复制、移植和数字化运作,成为真实自我的数字展现。这样,即使在计算机里,“我”仍可以得到同以前完全相同的体验。对作为自我意识的数字化除了可以设想复制后移出外,还可以有一种反向的过程,就是将体外的自我意识——可以是他人的自我意识,也可以是经过机器加工处理后的自我意识——移入自我的头脑,从而形成新的自我意识。

如果“自我意识”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移植,就可以在原来的自我(这里称其为“主我”)之外创造出若干个“数字自我”(这里称其为“宾我”),其积极的意义在于,精神自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摆脱”原来肉体的限制,在新的载体上运作,于是可以存在“没有自我的自我”,即可以有不依赖于生理自我的精神自我。这样的“数字自我”可以扩展“自我”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也能超越传统意义上自我存在的时空范围。按照卡内基-梅隆大学活动机器人实验室主任汉斯·莫拉维奇的设想,当关于自我的记忆可以在新的载体上获得生命时,一旦“原件”被破坏,还可以把程序拷贝到最新型的“人类”身上,使自我得以延续。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对数字自我的“数字增强”、“数字美容”来改造“自我”,克服自我因“本性”而固有的某些人格缺陷,用技术手段来解决社会手段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使人通过“重塑自己”来实现“全面发展”,人从而能够在深层和根基上成为理想的自我,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

但同时,当自我意识被数字化复制和移植时,也必然会面临自我认同中的许多人文困惑。

首先是“自我的迷失”或不知道“我是谁”的问题,这在“网络化生存”中已初见端倪。一些人在网上以虚拟的身份出现,从性别、年龄、容貌、背景等方面都隐去了真实的自我,使自己完全进入另外一个角色去和别人交往,就可能短暂地忘记了“我是谁”,做一些不相信是自己能做出的事情。而一旦数字化中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被复制和移植到多个载体,从而“我”发现我不再具有唯一性时,真正意义上的“我”还存在吗?当同一个“我”可以在精神上同时出现在不止一个地方时,当自我变成由一个主我与N个宾我组成的系统时,主我如何看待宾我们的活动?还有,现实的自我是有多重性的,那么数字化自我着重体现的是哪一个自我?尤其是在数字化自我的初级阶段,当其还没有真正的自我那样有高级智慧、善于掩盖那些不愿意让人知晓的自我意识时,那么人又愿意牺牲哪些自我的侧面不让其数字化呢?显然,被抽取掉一些内容之后,数字化自我将不能真实地反映完整的自我,可能只是一个“道貌岸然”的自我,从而也可以视其为失去了完整的自我。

其次是自我的混乱,导致人的“不清醒”、“不理智”。例如在植入方式中,如果把天才的智力植入到一个“普通人”脑中,使他一下子比原来聪明了许多,而此时的他还是他吗?再从崇高一点的角度看,“我”的种种“新成就”是自我的实现还是他人的实现?又如在人脑中植入芯片时,所携带的别人的“自我意识”信息即使没有因植入过多而发生自我变成他我,也会因植入了他人亲身经历中的一些信息而对自我意识产生严重干扰。“我”在无形中就具有了许多“我”的体认,导致很可能分不清楚哪些是原来自我的亲身的经历,哪些是别人经历的移植。由此带来的一个“原则”问题是:“我”做过什么和“他”做过什么之间有何区别?犹如一个记忆混乱的人分不清梦中的经历和真实的经历一样会面临尴尬。另一种数字化自我同样也面临这个问题,当自我变成了由一个主我和N个宾我组成的系统时,主我的意念还能超距式地传递到从空间上独立于自己的宾我吗?宾我的行为能由主我承担责任吗?宾我之一“犯罪”后的法律责任能由主我承担吗?

最后是自我的异化,即原来的真实的自我被数字化的自我所遮蔽甚至控制。可以设想,一个完整的、处于高级阶段的数字自我是会拥有“自由意志”的,它可以在人工载体上自主运行,发挥一个独立自我的作用。当人工载体富有超常能量和能力而数字化自我又失控时,将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宾我会不会反客为主?尤其是当某一个宾我通过数字美容或数字增强之后,很可能成为一个类似于超人的“超我”。这时它更具有反控主我的能力。此外,自我意识和计算机程序之间会不会发生谁控制谁的竞争?自我意识一旦变成只是计算机程序进行处理的信息,而程序的不完善或被加入病毒之类的人为破坏,是否会产生出自我意识的新的畸形样式?还有,数字化自我如果植入生物性克隆的自我的肉体,即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克隆使得另一个身心统一体的“自我”可以在一个新的时空中得到完整的再现,所谓完全性的复制爱因斯坦或希特勒就不是一句空话了,而这样的组合技术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所掌握和利用,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由此看来,自我意识的数字化是最迷人也是最富挑战从而最可怕的数字化,它构成了一种“深层数字化”,一种本质意义上的作为自我的人的“数字化生存”,所引发的是根基性的人文问题。对这一技术的可能性,一方面我们不能完全拒绝它,因为如果完全拒绝它,我们有可能丧失一种可以帮助自我发展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完全听任它,使自我丧失的极端情况出现。注意维护自我的本体地位,这是我们应固守的一个人文阵地。数字世界绝不能变成没有自我的世界,或者自我极度混乱的世界,或者只是数字载体们东碰西撞的世界。(完,免费论文网)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08: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来两文,供大家一乐。
发表于 2013-7-14 09: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千江水里有千江月,但真正的月只有一个,总的来说,现实是自己意识的投射,而生命没有绝对的长生不死。
发表于 2013-7-14 10: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谁,谁是我,为什么我是我,而不是别人?
发表于 2013-7-14 10: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如果长生不死了,那这地球还不消失啊。
发表于 2013-7-14 10: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生命的源头,不明生命本来就是不死的,面对肉体的死亡,就生出这许多的事。
发表于 2013-7-14 11: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芸芸众生来说,长生是不可能的,没有了生长衰亡,就没有世界。对于真真走上帝之道禅院之路的禅院草来说,肉体死后,灵体可以前往高层生命空间!
发表于 2013-7-14 12: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超越了时间,才能长生不老。
发表于 2013-7-14 12: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顺者为人有生死;逆者为仙无生死。如何逆?恐怕除了雪峰导游知道,世上再找知晓者难出一二。{:8_395:}{:8_39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9-29 15:34 , Processed in 0.06343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