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生态村落 2013/05/14 @中国益农客 吴彬
生态一词原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当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态”的定义会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生态”所追求的物种多样性一样,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现代的社区营造、城市小区建设、城市公园规划、农业系统构架、景区开发、自然恢复中也常常提到生态一词。村落的建设更应引入“生态”概念,以达到“美好和谐”的理想状态。
一个传统的自然村落都有它“自然形成”的属性,它会在村落祖祖辈辈的村民建设中日趋完善,达到“生态”。但也会由于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在地人口流失而导致“生态”减弱,甚至“消亡”。如四川地区受地震影响,使得很多村落的生态遭受毁灭性破坏,产矿区的滥采导致水土流失,给生态带来破坏。还有就是城市化进程让村落人口的外流,是直接导致现代中国自然村落生态走向“消亡”的主要因素,田地抛荒、房屋失修、基础设施陈旧崩溃。
那理想的生态村落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人畜兴旺
人是生态村落的缔造者,没有了主宰村落的在地村民,那村落必然成为“空壳村”,生态村落的村民祖祖辈辈繁衍生息,他们熟悉在地的一切,比如,知道哪里适合建房,哪里适合种植,哪里适合养殖,哪里适合修渠引水,哪里适合开山辟地等等。只要这些村落的缔造者不外流,人兴则村兴。
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时期,根据自身生活的需要和对动物世界的认识程度,先后选择了马、牛、羊、鸡、狗和猪进行饲养驯化,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成为家畜,“牛能耕田,马能负重致远,羊能供备祭器”,“鸡能司晨报晓,犬能守夜防患,猪能宴飨速宾”,六畜各有所长,在悠远的农业社会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现代的村落,村民受到商业思维的影响,“效益”观念渐入人心,他们会越来越“斤斤计较”——养猪不划算了,如果不用饲料,一年到头养一头猪要“亏血本”。因为缺乏了市场竞争力(性价比低),宁愿去市场买肉吃,也不愿养猪了。这就是小农经济崩溃的原因,由此导致“六畜不旺”,“鸡不跳,狗不叫”的村落还会有自然村落的气息吗?
只有重构小农经济的价值,如提高生态食品的价格体系,六畜旺则村旺,村落也会由此而变得“生态”起来!
资源节约
节水、节地、节时、节能的节约型农业体系是保证生态村落环境和生产资料可持续的重要方面。不能因为农村“水不要钱”而肆意“挥霍”,不能因为农村“地多”、“地便宜”而随意“开发”,不能因为农村“慢生活”而不“勤耕”,不能因为农村“可利用能源”富足而漠视“未来”。一个理想的生态村落,一定是资源节约型的,它应合理和有节制地开发和利用在地资源,以获得更久远的发展,给子孙留有足够的土地、山林、能源。很多发达国家之所以向外掠夺资源,原因就是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资源储备,以获得长远的“战略发展和可持续”。小到一个村落,也是一样的道理。
耕读传家
许多古旧住宅的匾额上,很容易见到“耕读传家”这四个字。“耕读传家”在中国传统村落老百姓中可谓流传深广,深入民心。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耕读传家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和科举制的基础上的,它曾经让中华五千年文明得以延续和传承,随着二者的崩溃,耕读传家这个延续了千年的传统也就中断了。现在有人重新提倡,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已有了一个崭新的基础,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带来某种负面影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我们需要偶尔回头反观一下传统文化和历史,我们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经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和艰辛。
如果村落每个家庭都能留出一角以供大人小孩读书,即使方寸之地,也是读书人的天堂。虽说不必拘泥于形式,但是如果真能实现,那该是多么令人神往啊。如此,村落会变得文明、生机而充满希望,这何尝不是村落生态的一方面呢?
以上三个方面是一个理想的生态村落应该具备的基本基因,这样的村落之所以变成了我们的“理想”,是因为现代文明的侵蚀让“村落生态基因变异”了,要从理想变成现实的道路或许会很艰难,可是它依然是我们许多现代人所追求和向往的。
转自:http://www.yogeev.com/article/321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