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08|回复: 14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与得道成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0 17: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出自《金刚经》。当时,号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向佛陀请教在得道成佛的过程中,应该怎么用心?应该如何保持清静心?(原文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在回答中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的中心,蕅益大师说:“金刚般若大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语,足以蔽之。”更有甚者,“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还是得道成佛的精髓和纲要,是实践宗要。据说禅宗六祖慧能就是听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时,豁然开悟的。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呢?为什么说它是得道成佛的实践宗要呢?以下是本人的研究心得,供诸位同修批评、指正。

一、得道成佛
       得道成佛是一种进入到“真我”的状态,是明心见性。这种状态本身以及进入这种状态以后的所见所闻是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清楚的,但对有此实证经历的人来说又是不言自明的。打一个比方,得道成佛的人好比是一个睁开了眼睛的人(道家认为是开了天眼了),而没得道成佛的凡夫俗子都还是双眼紧闭的人(所以佛说芸芸众生无明呢),双眼紧闭的人对世界的感受一定是很有限的,也无法完全理解睁开眼以后的感觉以及睁开眼以后看到的世界,但一个睁眼人的感受以及他所看到的世界对另一个睁眼人来说又是不言自明的。
       虽然得道成佛后的状态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有限的文字描述勾勒出一个大概:
       1、有一种无以名状的宁静和喜悦;
       2、天人合一,无形无相,彻底融入宇宙之中;
       3、一种能量场,从里而外释放;
       4、见到的都是本质、实相;
       5、┅┅。
      古今中外,得道成佛的人还是很多的,佛陀释迦牟尼自不必说,其它宗教的创始人也应该是这样的人,当今有一个名叫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的西方人也可以算作此列。(埃克哈特•托利现在是西方很有名的一个灵性导师,著有《当下的力量》和《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两本很著名的书,推荐同修们一读)
       当然,这些人在得道成佛的程度上可能还是有差别的,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们在得道成佛之后的所做所为完全不同,佛陀释迦牟尼没有象其他人那样仅仅将他得道成佛后的所见所闻告诉众生(睁眼人对闭眼人来说一定是具有很多神通的,他的所见所闻对闭眼人来说也一定是圣经。这里所说的圣经并非特指),他很具有慈悲心,更想把自己得道成佛的经验告诉众生,让众生也得道成佛。

二、佛陀的经验
       那么佛陀的经验或者说经过佛陀实证的方法究竟是什么呢?这要从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来说起。
       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身体来感受世界,更确切地说是通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感受到的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但身体的六根仅仅是触角,是感应器,真正处理这些信息的是心。心的活动规律是怎样的呢?它是由四种运作过程所组成的:认知、辨别、感受、习性反应。
       第一种运作过程是认知(识),是心接收的部份,是一种不加辨别的觉察或认知的作用。纯粹只将身心上所发生的任何现象及接受到的任何信息予以接收。它只记载各种信息的原始资料,而不加以辨别名目或做价值判断。
       第二个心理运作过程是辨别(想),是一种辨识的作用,这个部份是辨别认知(识)所接收下来的任何东西。它将输入的原始资料,予以分辨、命名、归类,并且做出正面或负面的评价。
       接下来的部份是感受(受)。事实上,每当接收到任何信息,感受立刻生起。它是一个信号,表示某件事情正在发生。只要不对信息加以评价,感受就会保持中性。但是,一旦对输入的资料赋予价值判断,感受就随之变得愉悦或不愉悦。
       最后就是习性反应(行)。如果感受是愉悦的,就会期待这愉悦的体验能够延长或强化;如果感受是不愉悦的,就一心想将它排除终止。
       六根接触到任何物质之后,都会经由:

这样一个心的运作过程。这个过程本身没有什么,很正常,科学也能证明,但问题是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有积聚。识、想、受、行都会积聚,这种积聚就是佛陀所说的“蕴”。(五蕴,除了识、想、受、行外,还有一个色。看来六根也会有积聚)更为麻烦的是,它们不仅仅是积聚,积聚以后的五蕴还要反过来参与心的运作过程:

如此,参与运作的不仅只有当时的原始信息了,更有以前积聚下来的信息,而且以前积聚下来的信息起的作用更大、更强。人们常说一句话:想一想就恶心,这就是这个蕴在起作用。为什么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初生的牛犊还没有积聚起怕虎的这个意识。
       蕴参与进心的运作以后事情就变得糟糕了,因为蕴常常不是正知、正见、正念。佛陀认为它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也是众生无明的根源,更是得道成佛的障碍。要想明心见性、得道成佛、离苦得乐就要在这个根上下功夫:彻底的就是切断或控制它们之间的联系,根本不让蕴起作用,另一种是依然让蕴参与作用,但降低蕴的权重,把这个蕴的影响降得尽可能的低。
       看开、看破可以降低蕴的权重,那么能不能把蕴断开或控制蕴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也就是佛陀实证的方法。原始佛经《念处经》中的“四念处”就是这样的方法,不仅如此,佛陀在《念处经》的一开始还很明确地指出,四念处是超越忧悲苦恼、行正道而证涅槃的唯一途径。
       所谓“四念处”,其实就是四个修行中观察觉照的对象,分别是身体、感受、心的一般状态及心中的思想观念。佛要修行人在这四个地方(身、受、心、法),均能对现象的起落观照清楚而不染着。南传佛教据此发展出了一套内观法,无独有偶,上文提到的那个西方人埃克哈特•托利亲证的方法和佛陀的方法异曲同工,他说人类的问题就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思维,做了思维的奴隶,解脱之道就是要做自己思维的观察者。

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纯粹从字面上来理解,“应无所住”就是不要积聚,因为你一住就必定会积聚,不管你住在何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要积聚只要正常的生心过程,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有或减弱积聚起来的蕴在生心过程中的反作用力。
       如果你认同上述对心运作过程的解释,也认同蕴的参与是众生无明、悲苦的根源,那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显然就是解脱无明、悲苦的点睛之笔。这正是佛陀的逻辑,而且经他亲证后证明为非常有效、真实不虚,更为重要的是,这还是人人都可以一试的,只要你亲自依法而行,你也可以成佛!

四、神秀和慧能的PK偈
       南北朝时,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禅宗衣钵继承人,要求弟子们都做一首偈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把衣钵传给谁。
      仅次于主持的五祖大弟子神秀作偈如下: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常在后院劈柴、舂米打杂的慧能也作了一偈,如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作偈的当晚三更慧能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在神秀和慧能的PK中,慧能胜出了,但究竟为什么胜出?后人的理解各异,解释也是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说慧能耍了小聪明,偷换了概念,因为神秀强调的是修的过程,而慧能则直指修的结果。但通过我们的分析,慧能的胜出是必然的,而且慧能也并非只是直指本性。
       前面我们说过,由于有蕴参与进心的运作过程把事情搞糟了,要想明心见性、得道成佛、离苦得乐就要在这个蕴上下功夫:彻底的就是切断或控制蕴,根本不让蕴起作用,另一种是依然让蕴参与作用,但降低蕴的权重,把这个蕴的影响降得尽可能的低。显然,慧能是前者而神秀是后者,他们之间的高低自然也就立显了。联想到慧能仅是一个禅院打杂人员,因听诵了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而顿悟这些事实,我们甚至有理由相信慧能在这之前就已经有了切断或掌控蕴的经历了。

五、众生面对佛法时的乱象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好比突然睁开了眼睛,看清了事物的真相,也因此体会到了种种的好。佛陀慈悲,就想把他自己亲证的成佛之法告诉众生,让众生照方抓药并因此获益。但事情的演化远非佛陀所想象的那样简单,众生的不同心态和目的造就了如今的种种乱象。
       1、佛陀是想“授人于渔”,但很多众生只想“授我于鱼”。成佛是一件绝对私人的事,这个鱼只能是自己渔来的,别人渔来的也是别的鱼,给不了你,你就是再怎么恭敬虔诚地求他也给不了你,可偏偏就有人而且还是绝大多数人还在那不依不饶地求佛给他们鱼;
       2、佛陀的本意让众生照方抓药,最终也离苦得乐,但很多众生却沉溺于药方本身,或是不断地探讨药方的功效,或是对方子顶礼膜拜,天天供着,但就是不去照方抓药,不去吃药;
       3、还有一些众生醉心于闭着眼探讨睁开眼以后的种种。无奈,闭眼人根本就无法理解睁眼人看到的一切,你要理解唯一的办法就是睁开眼,一旦你睁开了眼,一切又都是不言自明的,根本就用不着探讨。但偏偏就有一大堆人对此乐此不疲。佛陀慈悲,硬着头皮去讲,整了一大堆名词,但还是越讲越糊涂,逼得佛陀最后不得不强调不要执著于名相,并且在《金刚经》中反复使用“说,非,是”的句式:
   所说身相,即非身相,是名身相。
   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   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   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   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   ┅┅
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如坠云里雾里,更为可怕的是反倒将最重要的给丢掉了。看看《念处经》的地位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了。
楼主热帖
发表于 2011-1-20 19: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了,谢谢!
发表于 2011-1-20 19: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nisun,你讲的很好啊,向你学习!

{:8_395:}
发表于 2011-1-20 19: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nisun,有没有看过宇宙三要素?

发表于 2011-1-20 19: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讲的很好啊,向你学习!

{:8_433:}
发表于 2011-1-20 20: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20 20: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nisun的灵性很高,希望能多读《禅院文集》《雪峰文集》,肯定会有更多的同频共振处。
发表于 2011-1-21 10: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很好,赞叹!
发表于 2011-1-21 12: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了,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1: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鼓励。
生命禅院的《成佛篇》已经阅读过几遍了,其它的文集正在阅读中。shaoaonv提高的宇宙三要素正在阅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11-24 21:51 , Processed in 0.07289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