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0|回复: 4

精彩故事连载《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5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梵志悟道

有一次,佛陀在祗园精舍为诸比丘说法的时候,有一个梵志匆匆忙忙的跑来佛前,愁眉苦脸的顶礼佛陀说道:

 “佛陀!我不幸遭遇到人生最烦恼的两件事,想请佛陀给我解决以减少忧愁!”

 “梵志!是什么事使你这样悲伤?相信我,我当为你解除,“佛陀!第一件是我最心爱的女儿,年才 十五岁,长得美丽聪明,非常令人喜爰、但是前天,忽然得了重病死去了。还有一件是我田里所种的麦 子,正成熟待割的时候,又被野火烧光了。我的心血劳苦,在几天之内,便破坏幻灭,怎不教我烦恼得几乎要发疯呢?正当我精神恍惚,痛不欲生的时候,人家告诉我,佛陀能解除人生一切的烦恼,因此我来 要求佛陀解救我!”

  佛陀怜愍道:

 “梵志!不必悲伤了,这是定业,非人力所能挽回的。世间的一切都是生灭无常世间没有不散的筵席,没有不凋谢的花朵,也没有不飘落的叶子。自然界的现象是如此,人生一切均是如此,何必徒自悲伤,世 间不能够长久的有四事:

  一、一切均归无常。
  二、富贵者会成贫贱。
  三、相聚者终要别离。
  四、强健者仍不免衰老病死。

  梵志屏气静听,把佛陀的话记在心中思维后说道:

 “佛陀!既然世间上的一切是无常不可靠的,那么什么才是真实的呢?”

 “真理法性!”

  这简单的一句话,使真实体验到无常变化的梵志,立刻有所感悟。从彻底了解中,获得真实的认识,当即深信不疑。

  梵志的心中,被佛智的光明一照,烦恼痛苦的云雾立刻消散。

   人的真如自性,给无明愚痴蒙蔽了。所以会给虚幻的境界,搞得烦恼不安。但一旦认识自性,智慧之光朗朗照耀,烦恼痛苦就会没有了



《二》突破内心障碍 勿被表面的困难吓倒



有一天,释迦牟尼在恒河的南岸说法。

有一位信徒听说天底下最有智慧的人在那里说法,就从恒河的北岸走了很远的路要到南岸去听法。

但是到了恒河之后,他发现无法过去,若要绕路,走到对岸时法会可能已经结束了。该怎么办呢?

他问旁边的船夫:“请问这个河深不深,可不可以过去?”

船夫说:“很浅而已,差不多到膝盖。”

那个人听了很开心,说:“那我就可以走过去了!”结果他就从河面走了过去。

在恒河南岸听法的人,看到一个人从河面走过来,都吓坏了,因为河水有好几丈深。

他们就问释迦牟尼:“这是不是菩萨的示现?要不然他怎么可以从河面上走过来?”

释迦牟尼说:“不是,他不是菩萨的化身,他跟你们一样,只不过他对我所说的办法有绝对的信心,所以可

以从河面上走过来。”

随缘并不是消极等待或放弃追求,而是要用平常之心看待身边的事。不要被表面的困难吓倒,如果你真的去

做了,你就会发现,事情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难的是你如何突破自己的内心。



《三》舍得放下身轻心安



有一位凡事放得下的老人,一心只想施舍、尽力付出!人若学会与人无争、与事无争,才能过着逍遥又自在的人生!

佛在世时,有一位波斯匿王出城巡游。他乘坐在高大的白象上,一群随从围绕其身旁。途中,波斯匿王从远处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过来;他深怕这位老迈的长者受到惊吓,即吩咐身边的随从:“停下来!停下来!”让老人能慢慢地走过来。

这位老迈的长者远远看到国王时,也稍微停下。他望见随从的队伍也停下时,才放心地继续向前走。当长者走到这群人的面前,国王以慈祥、轻柔的声音呼唤他说:“老人家!看你白发苍苍,好像年纪不小了吧!”

老人仰头看着国王,展露天真的笑容,并伸出四个手指头对国王说:“我才四岁。”

国王很怀疑地说:“你四岁?”

老人坚定地说:“对!我才四岁。因为,我在四年前所过的生活,是很糊涂、懵懂的人生,那不是真正的人生。后来很幸运地得闻佛法,所以我受佛陀的教育才四年。”

“如今,我凡事都放得下,一心只想要施舍,在我有生之年尽力去付出。在这当中,体会到付出是多么欢喜、快乐的事;不与人计较是如此的自在!由此,了解到心无烦恼,才能身轻心安!”

“这四年来,我过得很逍遥自在,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所以,我真正会做人的年龄才四岁。”波斯匿王听了欢喜地说:“老人家!人生确实要放得下、舍得付出,与人无争、与事无争,这才是最逍遥的人生。我很羡慕你!虽然你听闻佛法才四年,但你的人生已经很价值了。”

要体会佛法真理,追随圣贤者行迹,必须先学会放得下。有些人常有自我的主见,以为谦让会使自己吃亏;或认为身旁事物都是恒常、坚固的,所以不愿让步。这些见解如同和一条绳子将自己绑住,真是苦不堪言啊!如果我们不将过去的凡夫心赶快放下,又如何能学圣贤行迹呢?

其实要学会付出、放下,不是很困难;要达到身轻心安的境界,也很容易!只是众生我执放不下,才会这么辛苦!能够放得下,佛法就在眼前啊! 
楼主热帖
 楼主| 发表于 2010-8-15 22: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拒绝用神通传教的佛陀


有一次,佛陀来到了摩揭陀国游化,住在那烂陀城郊的芒果园中。

  这天,有一位名叫「坚固」的在家居士,来芒果园拜访佛陀。他向佛陀顶礼后,建议佛陀说:

  「世尊!那烂陀是一个繁荣富裕的城市,人口众多,世尊如果能要一位比丘,在大众面前展现神通,那么,我们那烂陀城的人,一定会更加地敬信世尊。」

  佛陀回答说:

  「坚固!我从来不教比丘们对任何在家人展现神通,我只教导他们远离喧嚣,宁静地思惟正法,如果有所成就,自己知道就好,如果有了过失,则当自我举发,忏悔改过。」

  然而,这位名叫坚固的在家居士,还是再三地请求佛陀要比丘们为民众展现神通,以争取更多人敬信佛陀,方便佛陀与佛弟子们在这人口众多的城市弘扬佛法,利益更多的人。

  
  佛陀再三拒绝了,并且说明为何不愿意以神通来宣扬佛法的理由。佛陀说:

  「坚固!我可以以三种自己的亲身体证来作教化:一是神足神通,二是他心神通,三是教诫神通。

什么是神足神通?神足神通就是能变化出许多化身,能隐身、穿墙、入地、水上行走、空中飞行、身出烟火、直达梵天等等的超常能力。

  然而,如果有一位信仰正法,归依三宝的人,告诉另一位不信的朋友说:

  『太稀有神奇了!我见过比丘能现无量神足神通,他可以直达梵天,真是大神力、大威德啊!』

  那位不信的朋友可能会这样回答:

  『是啊!确实有一种这样的明咒,可以让人有神通力。那位比丘就是依着这样的明咒而现无量神通的。』

  像这样,不但没有达到宣扬正法的目的,是不是反而成为一种诽谤呢!所以,依我的观察而深知展现神通变化的缺失,所以不喜欢、不重视,并且拒绝以这样的目的展现神通。

 
  什么是他心神通?那是不必别人告知,就能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么的超常能力。

  同样地,如果有一位信仰正法,归依三宝的人,告诉另一位不信的朋友说:

  『太稀有神奇了!我见过比丘能展现他心神通,知道别人心中在想什么,真是大神力、大威德啊!』

  那位不信的朋友可能会这样回答:

  『是啊!确实有一种这样的咒,可以让人有他心神通。那位比丘就是依着这样的咒,而知道别人心中在想什么的。』

  这样,是不是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成为一种诽谤呢!所以,依我的观察而深知展现神通变化的缺失,因而不喜欢、不重视,并且拒绝以这样的目的展现神通。

  以这样的缘故,我不教比丘们现神通变化,只教他们宁静地去思惟佛法;举发自己的过失,而不现自己的成就,这就是我比丘弟子们的神足神通与他心神通。

  什么是教诫神通?例如对比丘作这样的教诫:

  『你应该这样思惟,不要那样思惟;意念应该这样,不要那样;应该舍离这些,而到那边安住。』

  像这样为他说法,内容纯正,义理清净,可以令人修行圆满。这样的教诫、说法,让在家长者、居士们听了以后,真正对佛法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引发他们对正法的信心,进而有意愿出家修学,成就三明解脱,这就是我比丘们的教诫神通。」

@神通,是禅定修学成就后,开发出来的超常能力,最让一般常人感到神奇而具吸引力了。然而,佛陀所要教导我们的,是烦恼的彻底止息与生命的解脱,这不是神通所能成办的。依据《杂阿含第一二一二经》、《中阿含第一二一请请经》、《相应部第八相应第七经》的记载,一群五百位比丘的解脱者中,慧解脱阿罗汉的数目高达三百二十位,占百分之六十四之多。而慧解脱阿罗汉,依《相应部第一二相应第七○经》说,是没有神通能力的解脱者,《杂阿含第三四七经》则说,没有初禅以上禅定力的解脱者,不会初禅定,必然没有神通。由此可知,神通与解脱没有必然的关系了。

  利用神通或神迹来拓展佛教,似乎是一个好点子,即使在今天,恐怕都还不免有人会这样认为。其实,二千多年前佛陀就曾经明确地拒绝了。当时的婆罗门教,流行咒术咒语,讲求神通神迹,如果佛教的开拓,也随一般人投其所好,抢搭这样的列车,因地不正,如何能引入纯正的佛法呢?佛陀评估这样的方法是弊多于利,所以不愿意以神通来宣扬佛法,也不要出家比丘们以神通来吸引人们。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一般人仍然对神通与神迹趋之若鹜,基本上与佛陀时代相差不多,想要以展现神通来开拓佛教的版图,恐怕仍然不得其要,反而模糊了纯正佛法的诉求,终究会得不偿失。

  教诫神通,与神足神通、他心神通是不一样的,这并不是一般人所认为,超自然、无碍自在、神秘不可思议的神通。依佛陀的解说,这是经由谆谆教诲,有次第地引导修学正法,然后通达彻底止息烦恼与解脱的,本来与神通无关,但就从其能引导一位凡夫成为解脱圣者的巨大变化,以及能以一教十,十教百,百教千、万……的辗转传授而改变、造福无数人来看,教诫也算得上是另类神通,所以被称为「神通」就不奇怪了。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北方的迦兰陀竹园精舍。

  那时,有四位修得了五种神通的婆罗门修行人,聚在一起议论如何躲避死亡,最后,他们的结论是:

  「当死神来时,再强悍、再有权势的人也躲不过,我们应当各自以神通隐藏起来,让死神找不到。」

  第一位修行人飞翔在空中,想要以这种方式躲避死亡,结果死在空中。

  第二位修行人潜入深海中,想要以这种方式躲避死亡,结果死在海中。

  第三位修行人钻入山腹中,想要以这种方式躲避死亡,结果死在山中。

  第四位修行人钻入地岩中,想要以这种方式躲避死亡,结果死在岩中。

  佛陀知道了这件事,就藉此教导比丘们说:

  「比丘们!想要免死的人,应当思惟四个道理,哪四个呢?

  一切行无常,这是第一个道理,所以应当念念不忘修行;

  一切行是苦,这是第二个道理,应当好好思惟这个道理;

  一切法无我,这是第三个道理,应当好好思惟这个道理;

  灭尽为涅盘,这是第四个道理,应当好好思惟这个道理。」

@诸佛菩萨有大神通,决不以神通作佛事,哪一个佛菩萨都是以正法教人。神通做佛事会发生误会,为什么?佛魔不分。魔都喜欢用神通作佛事,佛跟魔决定不一样,佛是决定以正法来教学。一个是正法,一个是搞神通,这是佛跟魔不一样的地方,特别是在末法时期。《楞严经》后面一卷半的经文讲五十种阴魔,统统是以神通来表演,来摄受一切众生。佛不如是,佛是教你修三皈依,教你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教你老实念佛,修到一心不乱,教你守本分,规规矩矩,这是佛法。

@有一些同修告诉我,他初学佛的时候有好多瑞相,现在统统没有了,是不是退步?不是退步。初学的时候为什么会常有?初学人,一定要帮助你建立信心。已经入了门,已经生了信心,还常常示现,你必定会走到神通的路上去,走到神通就走到邪道,这一点诸位要记住。佛决定不以神通作佛事,凡是用神通作佛事的都不是正法。

@佛菩萨的确都有神通,神通广大,为什么不用神通作佛事?因为魔有神通,佛要是用神通作佛事,他们也都用神通,我们就无法辨别佛与魔。佛以正法来教化众生,魔不行。魔如果也以正法来教化众生,那他就是佛,他不叫魔了。所以佛必定是以正法教导众生。凡是用神通手段来接引众生的,你要小心,这不是正法。

@尤其现在学密,多半用神通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来做号召,有没有?他放光,离地三尺,给诸位说真有,不是没有,确实是有。这些东西你仔细想想,他放光,我不放光;他离地三尺,我也不能离地三尺,有什么好处!这个是要知道的。何况这些小小神通,妖魔鬼怪都有,不足为奇,有什麽好奇怪的!往往我们就受他的骗了。所以大家要晓得,佛教里最容易被这些妖魔鬼怪利用。

@「或现神足」。神足是以神通的方式,来帮助众生启信。但是诸位要晓得,佛不常用神通这个方法来接引众生,原因在什么地方?因为妖魔鬼怪都有神通。要以神通来接引大众,换句话说,佛魔就辨别不清了。因此佛对于神通是决定禁止,不以这个东西;而以讲经说法,魔不会讲经说法,他会现神通。这样一来,魔跟佛就有一个很清楚的界限能够分辨出来。
发表于 2010-8-16 12: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芳芳的故事真长啊。。。。。。。。。
发表于 2010-8-16 1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芳芳

不要被表面的困难吓倒,如果你真的去

做了,你就会发现,事情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难的是你如何突破自己的内心。
发表于 2010-8-16 16: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自性。
信。
自然就是道。

{:em0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5-2-22 22:12 , Processed in 0.0676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