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十牛图,脍炙人口,历代禅师依图唱和的偈颂甚多,其中尤以宋太白山普明禅师,和宋梁山廓庵僧远和尚所作十牛图颂最为著名。普明的牧牛图颂所绘之牛由黑变白,分成未牧、初调、受制、回首、驯伏、无碍、任运、相忘、独照、双泯十个阶段,其着眼点在于调心证道,以人牛不见、心法双亡为最高境界,修行方法上主循序渐进、历阶而升,带有神秀一系“渐修”的特色。
【未牧第一】
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
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
梦庵格禅师和
野性颠狂声乱哮,归途不识路岐遥;
那知脚下泥深浅,只管 驰混踏苗。
【初调第二】
我有芒绳蓦鼻穿,一回奔竞痛加鞭;
从来劣性难调制,犹得山童尽力牵。
梦庵格禅师和
潜通一窍鼻初穿,穿了才堪痛下鞭;
左右拘挛时不放,一条芒索紧相牵。
【受制第三】
渐调渐伏息奔驰,渡水穿云步步随;
手把芒绳无少缓,牧童终日自忘疲。
梦庵格禅师和
从今不敢复狂驰,信手牵来也肯随;
几度披蓑陇亩里,栉风沭雨那曾疲。
【回首第四】
日久功深始转头,颠狂心力渐调柔;
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
梦庵格禅师和
要骑背上便低头,拽 头来性亦柔;
只恐有时还倔强,垂杨阴里尚拘留。
【驯伏第五】
绿杨荫下古溪边,放去收来得自然;
日幕碧云芳草地,牧童归去不须牵。
梦庵格禅师和
月下风前山水边,随从到处竟恬然;
相看彼此无回互,收卷绳头不用牵
【无碍第六】
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劳鞭策永无拘;
山童稳坐青松下,一曲升平乐有余。
梦庵格禅师和
人牛相伴已相如,鞭索全抛浑不拘;
抿耳攒蹄安稳卧,悠扬笛韵乐无余。
【任运第七】
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烟芳草绿茸茸;
饥餐渴饮随时过,石上山童睡正浓。
梦庵格禅师和
尽日终年在此中,春回大地草初茸;
随时饮啖随他去,管带无劳任睡浓。
【相忘第八】
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
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
梦庵格禅师和
白牛谁道雪山中,此日看来一色同;
牛也萧闲人也散,任他南北与西东。
【独照第九】
牛儿无处牧童闲,一片孤云碧障间;
拍手高歌明月下,归来犹有一重关。
梦庵格禅师和
牛既忘兮心自闲,闲闲来往在山间;
灰头土面浑无事,枯木岩前尚有关。
【双泯第十】
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
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
梦庵格禅师和
绝无人影与牛踪,阶级何为凿太空;
究竟本来无一物,依然万象自丛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