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云水生涯

认识浑沌原理的价值和意义(1-14)/乾坤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2: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浑沌原理的价值和意义(十一)

乾坤草



    浑沌是一个明明白白的境界(续)。

    现在的时代,特别是城市人家,家里大部分都是电器化了。要洗衣服,把衣服丢到洗衣机里,加点洗衣粉(有的是洗衣机自动加的),按一下电开关按钮,等着洗衣机洗完衣服就搞定了。做饭也一样,把米在锅里洗好,加够水放进电饭锅按一下“开始”的按钮等一段时间就把饭煮好了。若要问是谁洗的衣服或谁煮的饭,假如是我做的,那当然是我洗的衣服和我做的饭了。可实际上,洗衣服和做饭是洗衣机和电饭锅做的,为什么就成了我做的呢?因为洗衣机和电饭锅需要我去启动它,否则,它就什么也不能干,它们是按照我的操作指令来工作的。也就是说,我是洗衣机和电饭锅工作的第一因,没有我,洗衣机和电饭锅就不能工作,它们没有自我启动的能力。

    一部电脑或机器人也一样,若要论智力和能力,人类已经或块要比不过它们了,但它们依然需要人去启动,依然需要人去制造。假如我控制一部机器人去挖煤,那煤是谁挖的?最终也是算到我的头上,是我挖的。

    若我是一家公司的员工,最终这煤也算到是该公司挖的。

    若你是这家公司的老总,你布置了任务下去,落实到我头上的任务就是挖多少煤,我完成了。其他的人也完成了。对你来说,你并没有去挖煤,但你是公司的代表,这所有的煤就算是你挖的了。这公司形成了一个实体,大家都是你的左膀右臂,老总做的好与部下有一种一体的感觉,因为公司的指令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所以,任何事物的运作需要有一个第一因,这个第一因去启动它,它就可按照内部的运动逻辑而运动。一部车,你一启动了它,它就能跑,你只需要花很小的力就可控制它行使,它本身行使的能量是来自车本身的汽油发动机,而不是你的能量,上面的例子都是这样。

    你把白菜的种子播到地里加水施肥,种子就能发芽成长,这个过程你只是起到了第一因的作用,白菜的成长是种子本身的功能,并非你的功能。同样,小孩的诞生你只起到第一因的作用,你只是贡献了一个精子或卵子使其结合,小孩的发育成长是受精卵本身的功能所固有的,并非是你制造的。当然,由于你是第一因,你可以说,白菜是你种的,孩子是你生的。

    这些例子举不胜举,比如,比点亮了火把,你也只起到第一因的作用,你本身本没有燃烧的功能,燃烧的功能是火把所具有的,但由于你是第一因,所以说,火把是你点亮的。同样,开关一开,灯就亮了,你自己并没有电,但好像这灯就是你亮的。泡了一杯茶,你只是把茶叶加进热水,本身并没有茶的功能,但好像,这茶的清香是你造出来的。也同样,这是我的公司、这是我的家庭、这是我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老婆或老公、这是我的党、这是我的房子、这是我的国家等等。你自己本身并没有这些,只是与这些东西有因缘驱动关系而已。

    好了,道理要深入了,我们要来追问这第一因是从那里来的。你说话了,动手了,动脚了。大家都会说,是你说的话,是你动的手,是你动的脚等等。假如声带有问题,手有问题,脚有问题,比如说,是神经的联结坏了,那是说不了话,动不手了,动不脚了的。说话、动手、动脚是声带、手、脚本身的具有的功能,你同样只是起到第一因的作用,即发出了运动的指令而已。若要问指令从哪里来?是通过神经的联结从大脑来的。大脑是意识的中枢。意识是场能与结构的运动逻辑产生的,大脑的作用就像电脑一样,需要场能来驱动它,人体吸收的能量大部分用到大脑上,使大脑具有记忆、意识功能。

    那么,发出第一因的是大脑吗?从意识的物理成因上看,意识并没有自我启动的第一因,因为意识需要场能的驱动。就像电脑一样,具有记忆、运算的智力,但电脑需要第一因的启动,人脑也一样,需要有一个第一因的启动。那么,这个第一因究竟在那里呢?

    这个第一因就是第一推动力,对人而言,就叫自性,也叫做“我”,自性的意思就是“我”具有第一因,也就是说,“我”能自主的发出指令和接受反馈的信息,即自我具有能量,能知觉到有“我”的存在。也就是说,这个第一因就身体内的活源或性源,“我”就是活源或性源,这个活源就是自性,自性可以解析成自己能启动自己,自己是自己的第一因,不需要外因来启动。

    那么,这个“我”,这个自性,这个第一因究竟在那里呢?我们现在可以查一查自己,看这个第一因究竟从身体的那个部位发出来的,即“念头”究竟从那里发出的?“我”究竟在那里?

    许多人认为“我”就是大脑,这个第一因就是从大脑发出来的,实际上,大脑是随身体而来的,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受精卵本身并没有第一因,需要外部条件的成全,比如精子与卵子的结合才能成为受精卵并开始发育,没有第一因的事物在其变化的过程中只是一种程序流程,这个流程只是“组装”成人脑而已,并不能产生自性,只能由第一因来启动。比如,峭峻草修佛法,大脑失去了记忆,但峭峻草依然知道自己,“我”依然存在,并知道大脑失忆了,只是启动大脑拿资料拿不出来而已。所以,大脑只是一个工具,不是第一因的来源,依然靠第一因来启动。比如,我们要喝啤酒,就启动大脑调资料,看那里有啤酒。知道冰箱里有啤酒,通过大脑叫双腿走路去拿,叫双手打开冰箱们,叫眼睛看在具体的那个位置,确定后取走并打开啤酒开始喝,开始享受啤酒的味道。那么,这个在享受啤酒味道的,又是谁呢?大脑只是负责神经传送,在享受啤酒味道的,从自我的感觉上来体认,并不是大脑,而是身体内有个“我”在享受啤酒。

    既然大脑不是“我”,我们继续去寻找这个第一因,究竟“我”这个活源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用身体做实验,看看“喝啤酒这个念头”最开始是从那里发出的?

    我们可以确认,“念头”最开始是从心里先发出来的,由于心脑的联系很紧密,“念头”从心里发出来后,马上就启动大脑工作了。所以,一般的情况下,假如我们不特意去察觉,心脑的工作是一体的。我们要寻找第一因,寻找这个性源,就要寻根究底的去找。现在我们完全放松下来,来体认,究竟是心先启动,还是脑先启动?

    一般的情况下确实是很难分出来,特别是我们用头脑在卖力地想问题的时候,就会认为这个在卖力想问题的头脑就是我,我就是头脑。但如果我们继续的察觉,这个叫头脑在卖力想问题的确是是来自于另一个意源,在身体完全放松比如静坐的情况下,身体内有一个“知觉”的东西存在,也就是有一个意源存在,我们把这个“意源”叫做心,心不是指肉体的心脏,心脏同大脑一样,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不是第一因。心也有意识,比如心想、心动,这里所指的心不是指肉体的心,也不是指意识的心,而是指那个身体内的“意源”,它通常在心脏的位置起作用。假如我问你,是心先动还是脑先动,你可以说“我叫心先动心就先动,叫脑先动脑就先动”,事实是不是这样的?这里的心是指意识的心,而那个“我叫”的“我”才是第一因,对吧?这个“我叫”就是“意源”,可以驱动心脑系统工作,这个“意源”就是心,相对于意识的心,可称为心内的心,是心源。

    这一路找“我”很辛苦,“我”就是身体内的心源,可这个心源又是从那里来的呢?只有继续找下去才能找到第一因,找到那个最终的活源,才能最终找到“我”,才能明白“我”是谁。我们现在可以确认的是,肉体是因缘和合即靠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本身是靠外部的因而成就的,不是自我能启动的,没有自性。所以,这个第一因不是肉体产生的。但我们又不能说肉体上没有第一因,因为肉体的所有活动,比如心动、脑动、手动、眼动等等都是来自心源的作用,最终是来自第一因、第一推动力。

    这个不断的去寻找“我”,寻找第一推动力的过程就叫参禅,找到第一推动力就叫见性,见到第一推动力的来源,即性源,才能知道“我”是从那里来的,才能明白心是由什么驱动的,这就叫明心见性。

    佛学的精髓就是在告诉我们这个第一因,让我们明心见性,这是佛门的正脉。世尊拈花微笑传法给迦叶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此脉传下来就是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为什么禅宗不立文字?不立文字并不是说不能用文字,禅宗留下来的文字很多。不立文字的意思是不要陷入文字理论的争执中,因为所有的文字理论都是头脑加工的产物。而头脑是由性来驱动的,禅宗的目的是让人明心见性,找到第一因,找到最终的活源。而要找到这个活源,就必须要直指人心,从心里去找,观心才能得道,找到最终的活源,这是通向觉悟的必由之路,所以才叫正法眼藏。

    所以,禅是求活之路,一直都是在一步步寻找第一推动力,寻找生命的第一因,是何等的气概和大丈夫。南岳怀让禅师说“比如牛车不走了,你是用鞭子打牛还是打车?”,答案当然是打牛,因为牛是活的。反观世人求道学佛,不是整天在空也无也,就是在文字理论上大做文章,整日是脑筋用事。却不知,这样做连门还未入,你说可怜不可怜?不直指人心,如何能学道有成呢?

    佛是慈悲有情的,峭峻草失忆是引导见性的一种方法,愿峭峻能早日过这一关。纵观禅宗的发展史,历史上真正参禅有成的不是很多,可见这明心见性是很难的,说不定一辈子参来参去,也参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为什么?因为禅宗的教学方法是无相思维,要真正的开花结果,只能等待机缘的到来,这个机缘就是浑沌思维,只有从浑沌思维入手,才能直接指出这个第一因是什么,生命的性源是什么,才能真正做到普度众生,让人类明心见性。只有人认识了自己,知道自己是如何来的,才能说真正的修身有成。否则,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修身只是在心里意识的善恶里转来转去,又能有什么真正的见解呢?儒家有修身平天下之说,若人类不明心见性,是谈不上为万世开太平的,生命禅院时代是无法实现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让人类明白浑沌原理,这正是浑沌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好,参禅参到这,相信大家都找到了入处,但这个第一因是什么?性是什么?大家有没有见到?没有的话,答案在下一篇揭晓,用浑沌原理来揭开这个答案。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2: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浑沌原理的价值和意义(十二)

乾坤草



    浑沌是一个明明白白的境界(续2)。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很迷恋一件事物的时候,比如足球,在看比赛的时候,自己支持的球队踢进了一个球,那个时候意识上是完全处于忘我的巅峰状态,那个球,就好像是自己踢进的,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并没有好像不好像的思维过程,看到球进了,然后就很激动,是意识的一种自然表现。听音乐也一样,当我们听一首歌听到如痴如醉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去想这首歌是谁唱的,音乐的节奏、旋律的安排完全与自己的愿望同频,歌声正好唱出自己的心声,就好像是自己唱的一样。过后,才意识到这个事实,球不是自己踢进的,歌不是自己唱的,心里也许有这样的想法,要是我能踢这样的球,我能唱这样的歌就好了,心里有这么一种合一的意念,正是这种合一的意念,才能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明星,这些明星表达了我们内心的感觉,所以才有这种合一的向心力。

    同样,如果一个人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或解答了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产生了共鸣共振,有了共识,共识的实质就是别人说的话正是自己想说的话,本质上原是自己要说的话,他人好像就是自己一样,也会产生一种合一的愿望。

    若你不喜欢踢球,不喜欢听歌,别人说的话与自己无关或不同频,就没有这种现象出现了。

    或者是,以前很迷恋某件事物或某个人,或者是朋友、同学或战友之间的感情很深,相互之间谈话很投机,相互之间的思想、理想等意识内容很一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迷恋的人和事物不再迷恋了,朋友、同学或战友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造成了相互之间的意识形态不一样,话不投机了,相互之间的吸引力也变淡了。

    所以,世上的所有人和事的关系都会变的,一切取决于自己的需求,当意识变化了的时候,外在的关系也会跟着变。只是,有一个内在的声音不会变,即自己对自己说话的声音不会变,每个人都希望,当自己需要什么的时候,有一个满足的声音会出现,而这个满足的声音,无论来自于自己的或是来自于别人的,其实,最终都是自己要说的声音。若不是自己期待要的声音,无论别人如何说,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心法含诸种,种种各不同,每个人的喜怒爱好,都是当前所呈现出来的“种”与他事他人所呈现出来的“种”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的,呈现的种变了,关系跟着变。而最终,所有的人和事的种,其实都是在自己的心内,自己的心就包含了所有的种。所以说,所有的声音,无论是自己的和别的,其实都是自己的声音。

    如果这篇文章所阐述的正是你所需要的,看得你手舞足蹈,那你不用把我当“明星”,那是你自己的声音,文章就是你写的。如果这篇文章所阐述的与你的意识不同频,不是你全部所需要的,那你就把它当作是你过去或将来所写的文章,当种子萌芽的时候,就同频了。总之,一切都是你自己所具有的。

    之所以写前面这段话,是为了说明,人的心含有一切种子,是相通的。而这一切种子的来源,是浑沌所创生的。浑沌是心的公共场,这些公共场的种子,被每个心的所包含。打个比方,假如心是“舌头”,那么,浑沌就是食物,正是浑沌通过创造了意识、结构、能量的完整性运动,形成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循环变换,源源不断的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物,这些食物就是“舌头”的“种子”,使“舌头”能尝到各种各样的味道。这些味道对所有的“舌头”而言,是相通的。

   上一篇提到参禅,参到什么才能见性呢?有些禅师会教你,一直参去,参到参无所参时,“的”的一声,就见性了,当然,这得费一番消瘦的工夫。那么,这“性”是什么呢?当然不可说,要是可说的话,人人都可马上得到,不用花费一番苦工夫去参禅了。要说这“性”是什么,可以说是佛性,但无论怎么说,性也好,佛性也好,都是一个名词概念,真正的内涵是什么呢?只能打个比方来说一说。这佛性就像是“舌头”,“舌头”能品尝所有食物的味道是“舌头”本身的功能,不是食物给予的。不管有没有食物,“舌头”能品尝食物味道的功能是不变的,这就叫“自性”,不随食物的外缘而转变。但如果没有食物,“舌头”也没有任何味道,“舌头”所能尝的味道是由食物的种类所决定的,有多少种类就有多少法的种子。由于食物是通过浑沌的完整性机制来产生的,这个道理扩展来讲,由于宇宙是通过浑沌原理来创造的,形成了宇宙的一切法,使佛性具有“品尝”各种法的“性能”显露出来了。但假如没有浑沌,这佛性并没有消失,只是无色无味,没有任何感觉而已,像死了一样,像不存在一样。无论是有浑沌或没有浑沌创造的宇宙万法,这佛性是恒常不变存在的,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可不是死的也不是不动的,它是一直是活的,只是有缘就有觉,无缘就无觉而已。

    参禅参到见性,就知道这佛性是第一推动力,也就是“我”,佛性是心里面的性源活源,不管有没有浑沌存在,这个性源活源是永远存在的,大家体认一下,从你出生到现在,尽管外围的一切都变化了,这个来自心里的性源活源有没有变化?即第一推动力有没有变化?

    第一推动力就是第一因,只是一动一觉而已,具有自我的启动力,正是拥有这个自我的启动力,启动心的意识,启动脑的意识,我们才能拥有自由的意志,海阔天空,无所不能启动,从小到老,伴随一生,直到身体坏了。

    到这一步,可以说是无相思维的终极,佛的横说竖说,正说倒说,都是在对“机”而下药,所有的目的都是让你见性。

    为什么说参禅是无相思维的终极?因为无相思维不是一个全面系统性的面向客观世界的思维,所以佛学在现代科学和社会建设上并没有什么建树,尽管佛学的理论很庞大,核心理论的阐述是正确的,但与客观现实不能很好的衔接起来,人类也不能理解。

    下面,我们就用浑沌来解析佛性到底是什么。

    浑沌的形成机制中,最主要的是意识的形成机制,正是因为意识机制的产生,使宇宙能够通过意识机制产生新的结构,通过结构与底层场能的吞吐形成顶一层的场能,顶一层的场能又通过本层的意识机制产生更顶层的结构,一层层的创生下去,形成不同场能重叠的存在,上层的场能驱动下一层的场能,使表现能量越来越弱,直到结构的表现能量很弱,不能再创生为止,这就是宇宙的创造法则和存在状况。

    从宇宙的结构即场能的存在来看宇宙的构成,宇宙就是一个从底层向顶层通过意识不断扩展的场能结构,这些结构场能是同时重叠在一起的。比如,地球中,中微子场、光子场、电子场、空气分子场是重叠在一起存在的。在这个宇宙的场能结构中,最底层的场就是佛性,也就是说,佛性是一种场,遍布一切,与所有的场是重叠在一起存在的,所有的场都是佛性通过意识机制一层又一层的创生出来的,形成整个宇宙的物质运行体系,形成不同维度的生命生存空间。

    在宇宙的形成过程中,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意识的出现,因为佛性是没有意识的,只是一种自性的存在,这种自性具有灵性的表现特征,具有第一推动力,是宇宙一切能量的来源,是性源和活源。此时的佛性就像是“舌头”一样,由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驱动,运动是无序的,没有形成任何法则,“法”是佛性的食物,此时没有法,没有任何的食物,就没有任何具体的感觉。这种状态就叫“无极”、“鸿蒙未开”,善慧大士禅诗曰:“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就是指佛性,也是参禅最终找到的“我”,是遍存一切的场,称为宇宙统一场。

    当佛性场形成卷曲的闭环运动,就可形成很微小的封闭波包,并出现不均匀的能量分布,形成能量的完整性运动,就形成了稳定的“象”,法就产生了。佛性对这种结构的驱动就可产生意识,这是宇宙最初形成的意识,这个意识就是上帝,上帝的诞生标志着“知”的诞生,即佛性终于有知觉了,有“食物”可以吃了,不再是“无知无味”了。也就是说,佛性有心了,开辟鸿蒙了,无极生太极了。这个心就是最底层的心,即第一具有意识的心,这个心就是上帝,没有上帝,佛性就不能显化出来,从后面创造的次第来看,佛性与上帝是一不是二,是最底层的存在,是不能分离的,我们就把佛性和第一层意识统称为上帝。

    接下来就是上帝继续创造宇宙的过程,导游也作了相关的描述,就不再细说。

    上帝创造宇宙的过程就是一层层场能通过意识机制继续创造的过程,到了人类的这一层,分子是原子间靠电子的场能交换来产生力,其表现能量很弱,分子已经不能再生成更大的驱动结构形成新的场,大部分以固体而存在。也就是,人类这一层是性皮了,物质结构最沉重,能量最弱,是宇宙存在最外层的空间。

    浑沌原理就是使创造的各层空间实现稳定运行的系统原理,体现为意识、结构、能量的完整性创造,维持场能的吞吐平衡运动,从而维持宇宙的稳定运行。

    比如,洗衣机是靠电能驱动的,被启动之后,并不需要人的力量,而是靠电能来做功。人体也一样,人体的能量来自于食物,并不是来自于心里面的第一因。无论是食物或电能,它本身是通过能量的完整性不停的循环运转来保证本层面的运行稳定的。

    打个比方,能量的完整性就像是一个齿轮,带动不同的物体运转。像电磁场能的完整性运动,驱动所有的恒星发出光芒,驱动地球所有的生物、河流、空气、所有的电器、生产设备、电脑、电影等等物体产生运动。

    宇宙的本质就像是一个精密的机器,不同层面的能量完整性就像是一个个相互嵌套的齿轮,大齿轮套小齿轮,维持宇宙万物不停的运转,而齿轮最初的动力,就来自于佛性,靠能量的完整性不停的永动下去。

    这样,通过浑沌的一层层创造,就形成了宇宙丰富多彩的万象万法,形成了各种味道的“食物”。那么,佛性该如何来品尝这些食物呢?就像盖了许多的房子,这些房子如何使用呢?若房子不能使用,盖房子就没有意义了。

    因为上帝是在宇宙结构的最底层,要到上层的结构就必须要让佛性能启动各个层面的物质运动,成为运动的第一因,这就是创造生命的意义。

    要让佛性能启动各个层面的物质运动,上帝就开始创造生命,创造生命除了替上帝一同创造宇宙的丰富性并维持好宇宙的浑沌运行外,还一同参与享受宇宙的运动所带来的欢乐。

    那么,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呢?生命的本质就是上帝的分灵,即上帝用形成自己的意识机制来创造的生命的意识结构,该意识结构是直接由佛性所驱动,即该意识体的结构具有第一因,有自性,是宇宙的最底层意识,我们称为“元神”,元神的任务就是到宇宙不同层面的世界生活,去享受上帝所创造的宇宙圣餐。

    于是,宇宙依照不同的世界特征形成不同的主题生命,从创造的顺序来讲,首先是创造神的生命、佛的生命、仙的生命、人的生命等等,这些生命只是一种属于该生命空间、适合该空间环境的“身体”,由元神入住成为身体的第一因,由身体来享受本空间的生存乐趣。打个比方,我们到月球去生活,就必须要穿上宇航服,通过控制宇航服在月球的环境上生活,我们的身体是不能直接在月球生活的。元神离开上帝之后,到每一层的空间生活,都必须要穿上该空间的衣服,越到外空间,穿的“衣服”越多。

    本质上讲,元神生命的第一因都是由佛性直接驱动,神、佛、仙、人的生命都具有自由意识,都是上帝的化身,也就是说,这些生命是由宇宙的统一场来驱动的,宇宙本身的物质运动归根到底也是由统一场来驱动的,当大家都找到“我”的时候,大家都一样,是同一个“我”,同一个佛性。

    有于人是上帝的化身,具有自性和自由意志,同样具有创造的能力。比如,我们能创造电脑,创造机器人,也就是说,人能创造机器人这种生命。但机器人是由电能驱动的,具有意识的能力,却没有自性,只能按照创造时设定的本能活动。但我们不能说机器人没有佛性,因为电能也好,所有的物质也好,归根到底都是来自于佛性,都是来自于上帝的创造。同理,神、佛、仙也能创造生命,地球的生态环境就是神、佛、仙们创造的,其基因结构之严密人很难破解,但人有元神,最终也是可以破解的,但这样做有违天理。

    正是元神生命同上帝一样,具有自由意志,具有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的能力。也可以通过意识、结构、能量的关系来进行创造,宇宙除了上帝的意识之外,也有元神生命自己所创造的意识,这些意识统称为宇宙意识,称为潜意识。

    如果生命不能明心见性,认识不到自己就是上帝的化身,宇宙的主人,不按照浑沌原理来创造和维护宇宙生态的运行,不能摆脱意识的见解而见性,相反,却被自我的意识所主导,人人各执自己的死理,就会导致生命的分裂,导致战争等破坏性事件的发生,是生命苦难的根源。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感动于上帝的大爱并认识到人类的处境都是人类自己迷失自性所造成,是心灵的迷失造成的,所有的危机归根到底是心灵的危机。只要我们能重新找回自己,重新按照浑沌原理来调整和创造人类社会,人间就可变成天堂。

    行文到此,明月东升,不知大家能否“看”到一个明明白白的境界。这个境界是你得的,也是他或她得的,也是我得的,这正是本文开头的“无我”见、共性见,本是同一个佛性。

    本文就先写到这,下文我们来验证这个明明白白的境界,将一切的知识都圆融进来,开启人类文明的正见。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2: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浑沌原理的价值和意义(十三)

乾坤草



    浑沌是一个明明白白的境界(续3)。

    下面,我们从佛学、儒道、基督教等宗教、科学这四个方面的重点内容来验证这个明明白白的境界,强化浑沌的宇宙景象。

    首先来剖释佛学,看看佛学的核心义理究竟在讲什么。

    佛学的核心义理在于见性,明白真空妙有的道理,即宇宙是由佛性所生成的道理,这是最终的目的。目的为一,方便有多门,我把佛学的内容按照其境界的高低分为三种学问,依次是心学、识学、性学。心学以禅宗为代表,是佛学的心髓;识学以唯识宗为代表,是佛学的核;性学以密宗等性宗为代表,是佛学的肉。其他的,如念佛、拜佛等烧高香的佛事,非学问,佛皮是也。

    禅宗是佛陀的心印,以心传心,以心印心,直指无上要义,让学者立地明心见性。

    这个要义就是直指心里面的第一推动力----佛性,明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主观与客观园融无碍不可分的道理,色空不二,遍布一切时空,觉悟“无我即我”的自性,获得心灵解脱的大自在。

    禅宗见性的案例记录在《禅宗公案》中,体现了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拨活手段。公案中没有任何的理论说教,有的是如实的记录了见性的禅机,每个公案都是一个见性的例子,读公案真是人生的最大享受,意境妙不可言,语言妙趣横生,超逻辑,绝地下风光无限,读懂了一个公案,其他的公案也就明白了,是参禅见性的好资料。另一个好资料是《坛经》,也是禅宗风格的文字记述。

    当然,作为经典的佛学著作《金刚经》,是禅宗的必备经书。但禅的意境不是在经书上,读懂无字书才是最终的禅意,那是心灵的妙音。

    “禅”是无字书,“识”就是有字书了,唐僧到印度取经取回来的,就是有字书,并创立了唯识宗。

    唯识是佛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要义,宇宙的所有事物概括起来就是一个“识”字,一切唯心造。从浑沌原理中我们知道,佛性是无意识的,只有佛性形成结构出现意识以后,宇宙才按照一层层的意识创造出来。世尊拿在手中微笑的花朵,就是“识”的体现,花朵之所以能成为花朵,是其内部的识所决定的,用科学术语来说,是其内部的DNA决定的,存在于种子的核中,花朵一层层的开放,象征宇宙通过意识一层层的创造,宇宙才成形成象,识是任何事物的根、任何事物的根都在其核中,所以说,识学是佛学的核。

    从修行的角度而言,唯识是每个人必经的关卡,称为“牢关”。因为佛性是无知无识的,只是一性而已,修行肯定是从意识认识事物开始的,要见性,必须要依靠意识,这样才有入处。但如果靠意识在修来修去,不能“见”到意识中的“性”,是性驱动意识而非意识驱动性,终生在意识中打转,则一生被意识所困住,故叫“牢关”。

    无论是做任何学问,必然是通过意识来进行,否则无法做学问。参禅也不例外,必然先从意识入手,否则如何参禅?从用意识参禅到最终见性,是一个逐步意识有序化并最终舍弃意识,明白意识并使用意识的过程,我们常说的“见山是山”到最后的“见山还是山”的三重境界就是这个过程的高度概括。总之,佛性是无法表达的,因为任何的表达都是“识”,佛性必须是通过“识”才能显化出来,也只能是通过“识”才能见性。而知道是否见性也必须要通过“识”表达出来,也必须要通过“识”才能得到印证。达摩祖师传禅来中国,起初并不是用《金刚经》来给弟子们印心的,而是用唯识学的宝典《楞伽经》来印心的,宇宙因识而生心,印心的必然是识,理使然也。

    《禅宗公案》中,香岩禅师说:“去年贫未是贫,去年贫尚有立锥之地;今年贫,立锥之地也无。”,“立锥之地的贫”识见仍在,性未全露,立锥之地都没了,一性圆明就出来了,因为佛性是没有意识的。没有意识的可不是死的,不可落空,佛陀的法门给人有落空之嫌,后人称为如来禅。但经祖师们的发扬光大,它变得活活泼泼,佛性是活的,要不然如何使思维?这个活的见地,后人就称为祖师禅。

    香岩禅师见性了,他见性了你如何知道?他又如何能告诉你?他不可能把佛性拿给你看,因为是佛性在推动识而不是识在推动佛性。他能告诉你的,只能是识,识的背后就是佛性。我们接受的,只能是他的识,也就是他所说的话。他说的话,如果你见性了,你就听得懂,否则,你也听不懂。六祖说,“佛性是无记忆空”,这是六祖所表达出来的识,表明佛性是无意识的,你接受的只能是六祖的识,这句话就成了你大脑接受的识,而不是佛性,因为佛性是无记忆空,而识是不空的。六祖觉悟了自性并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这是六祖觉悟自性后从自性所表达出来的识,而不是自性本身。同样,《禅宗公案》有一句话叫“思量不思量”,翻译成今语就是“某人在思考着如何才能不思考”。这是一个悖论,我坐在草地上我一定就在思考吗?我不思考难道我就死了不成?所以说,禅语是超逻辑的。

    佛性是体,识就是用。宇宙的本质是识,生命的本质也是识,物体与物体的不同是其内部的识不同,生命与生命的不同也是其内部的识不同。我们眼睛看到的任何物体,究其根本就是一种信息,而信息就是识。比如,文字就是一种信息,一种编码,本身就是识,只不过这些识是相对固定而已。一个人,其身体的属性就是识,比如他的基因结构,决定了它的形体相貌,他的家庭关系,出生地点、时间等等信息就是他的识,没有任何人的识是相同的,孪生子也不例外,要不然该如何区分呢?除了身体的属性外,真正决定一个人属性的,是他的思维的识,我们真正认识一个人的内涵,是取决于他的思维,他的识见。同样,所有的动物植物都有它们的识,如果一只狗发出猫的声音并喜欢吃鱼,你认为这是狗还是猫?上帝创造万物都是通过意识的机制,万物繁衍,各从其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保证识的稳定性,才能形成一个明明朗朗的世界,要不然,你如何去识?这刻是猫,那刻变成了蛇,所有的景物都变模糊了,识也就消失了,包括形成意识的机制也消失了,就会还原为一幅混沌的图景。

    所以,若问“我”是谁,我就是“识”。每个人的识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才有“我”的存在,要不然别人怎么认识我?我又该如何识别我自己?识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物质的,比如姓名、相貌等固定信息。二是精神的,即意识的定性内容,比如此人很诚实,此人很贪财,此人很好色,此人城府很深,此人很敬业,某人喜欢什么等等。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活动上,人执著于自己的“识”,就认此识为“我”了,我思固我在,数学家看一切都是数,物理学家看一切都是理,每个人的识不同,表达的世界也不同,我们才能依识去识别人。同样,狗喜欢吃骨头是狗的识,猫喜欢吃鱼抓老鼠是猫的识,鱼喜欢吃“鱼饵”是鱼的识,按照鱼的识我们才能钓到鱼。某人贪色贪财什么的,你才能去贿赂他,“钓到鱼”为你服务。同样,水有识把水放进冰箱才能制成冰,把水煮开才能变成水蒸气去蒸馒头,我们对一切事物的认识和利用,都是利用其本身固有的识来进行的。

    但是,"识”是“我”吗?“识”有千千万万,那一“识”才是我呢?也许你会说,“我就是我,管那么多”,这句话就是一识,这一识当然不是你,头脑中的识是不停在变化的,一识接一识,任何识都不是“我”。但我们确实感到内里有一个“我”存在,那么,这个“我”是“识”吗?只要说是“我”,“我”就成了“识”,而识是在不停的流转,“我”也在不停的流转,终生找我不见我。

    “识”是场能与结构的运动逻辑产生的,所以任何“识”的背后是结构的驱动力,是性。见性了才能找到真正的“我”,这个“我”就是佛性。但佛性是赤裸裸的,没有任何内容,没有任何“识”,是“无我”,无我才是真正的我,永恒的我,宇宙统一场(自性)是不生不灭,万载如斯的。这就好比,用泥巴捏了许多的玩意,我们就有了这些玩意的“识”,当这些玩意又变回了泥巴,这些玩意的“识”就消失了,但不管有没有玩意,泥巴是不变的。

    但是,见性后这个真正的我又确确实实是“无我”的,因为它一无所有,只是一性而已,没有任何的意识内涵。“我”的出现是因为“识”出现了,所以,这个“识”就是我,没有识确实没有“我”。见性后这个“识我”就与“无我”合为一体,“无我”必须要通过“识我”表现出来,“识”就是“我”,这与未见性前是一样的,同一样的身材相貌,依然要穿衣吃饭,见山依然是山,见水依然是水,识依旧是识,但此时“轻舟已过万重山”了,按照禅语的说法,见性前的“识我”是“明珠蒙尘”,见性后的“识我”却是“明珠放光”,获得了心灵的真正自由,因为“我”终于知道“我”了。

    整个宇宙的构造就是一个识海,可以说什么都是识,是由层层的结构和场能的运动所产生和维持,无论你到宇宙的任何角落,无论是任何的生命形态,神也好、佛也好、仙也好、人也好,都是生活在识中。所以,唯识是一把解剖自己的手术刀,只要有“识”,无论是来自内部或外部,要亲自去弄清楚识是如何来的,才能一步步认识到能量与结构的运行机制,最终才能认识到“识”的所以然,佛学叫“参疑情”。比如,现在有了痛苦的识,就要去分析产生此识的来源,无非是旧有的识结和现实的能量、结构的不畅运行所导致的。同样,有了幸福的识,肯定是意识、结构、能量的运行顺畅所产生的。外部的识同样如此,比如马桶为什么有自动满水的识,通过结构和能量的逻辑运行分析就知道了。电视为什么具有接受信号产生活动图像的识,通过对其电路的分析就可明白。对一个国家的认识也这样,必须要了解该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意识、结构、能量运行机制,才能称得上符合现实的认识。通过自己实事求是的分析识的产生机制,才能真正的认识到那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对的对在那里,错的错在那里,才能最终形成对浑沌的切身认识,认识到只有符合意识、结构、能量的完整性运行机制才是宇宙中至善的行为,才能与道合一,与上帝的意识同频共振,才能得到这个明明白白的境界。这个境界也必须是“识”所获得的识,要不然,靠什么去获得呢?

    所以,识是佛学很重要的内容,称为佛核名副其实。但很可惜,佛学只是在描述识的内涵而没有涉及到识的形成机制,所以对宇宙的起源也说不清楚,生命禅院补上这一课。

    宇宙出现了上帝的意识,有了佛核,空中便开出了绚丽的花朵,宇宙创生了,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场能创生了,佛性这一性便化为万性,每种结构就是每种性,万性流动,性性不同,色色不同,味味不同,法法不同,变换精彩纷呈,演绎出宇宙的梦幻和美丽。

    万性是由意识“发育”而来,像花一样,像身体一样,由细胞核内的DNA发育出整个身体,肉出现了,所以说,性学是佛学的肉,称为肉性。

    内容太多,一篇文章写不完了,下篇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2: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浑沌原理的价值和意义(十四)

乾坤草



    浑沌是一个明明白白的境界(续4)

    识学经生命禅院完善,补上上帝诞生这一课之后,我们就可明白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起源。概括的讲,宇宙正是按照浑沌原理来展开创造,形成满足完整性的永动运行体系,形成了主观思维与客观环境的知觉体系,这是识学对整个宇宙的终极描述,从理论上支撑了禅的知见,阐明了主观与客观园融无碍不可分的道理。

    作为人,作为生命,在宇宙的定位中我们是定位在“主观”的一极上,即首先我们具有认知的能力,而认知的对象就是客观环境。本质而言,无论是形成主观的认知机制还是形成客观的存在机制,本质上是同一种机制所形成的,也就是浑沌所形成的。从认知的内容而言,我们除了有认知的能力之外,若没有客观环境给我们认知,比如周围什么都没有,无光无声无物等等,则我们也必然是一无所知,光有认知的能力而没有知的对象,就像光有DVD机而没有碟片一样,我们同样是一无所知。所以,主观和客观是不可分的,即意识和物质是不可分的,存在于统一的浑沌运行中。也就是说,只有保证宇宙的浑沌运动,才能保证意识和物质的存在,世界才有主观和客观的知觉体系,若宇宙的浑沌运动消失了,主观与客观也一同消失,与浑沌是同生同灭的。

    作为人,作为寻求真理的开始,我们必然是从主观的认知能力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知开始。我们要认识一个苹果,除了它的外观和颜色之外,还必须要吃它,这样才能知道苹果的味道。苹果这种结构就是创造出来的千千万万性中的一性,这些性是通过感官的认知系统来认知的,这样意识才能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并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佛学教人觉悟明心见性,如果意识的知觉参禅参不出来,还不如直接面对这个客观世界,直接去体验万性,从性而入识,最终明心见性。

    性的本质就是宇宙的场能运动,要从性而入识,就需要一层层的去了解性的运行原理,由于场能的运动是由识所控制的,通过对性的切身了解就可逐步认识到识的奥妙,这样就可一层层由性而入识。

    那么,从认知的角度而言,性的本质是什么呢?一字以蔽之,性的本质就是“密”。

    这一字真是道尽千古之天机,人类自古以来生活的主题,就是围绕“密”字而展开,每个人都一样。

    “密”字代表着神秘和好奇,若不神秘都明白了,就没有好奇、没有“密”可言了。想一想我们从小到大,是不是一路上充满好奇的、并不断解“密”、不断明白事理走过来的?那么,我们来回想一下、归纳总结一下,我们所有解开的“密”究竟有没有共同点?

    当然有共同点了,其共同点就是“真相”,即解“密”之后,事情的来龙去脉、怎么发生和演变的过程就搞明白了,若这个过程搞不明白,则“密”就没有完全解开。

    那么,“密”是如何来的呢?

    “密”由创造而来,没有创造就没有“密”,任何“密”归根溯源,都是由创造而来的,都是创造者创造出来的。

    而任何事物的创造,都是按照意识、结构、能量的逻辑关系而展开,这些逻辑关系就是“密”,搞明白事物的这些逻辑关系就是解“密”。

    当这些创造的事物形成浑沌的系统运行机制,处于场能的永动变换循环运动中,则创造者就会被“封密”,系统内的认知者在系统内就看不到创造者,只能看到场能自洽的变换运动,即所有的“密”都是以这种方式来解密,就是“这个”通过什么条件、什么组合可变成“那个”,“那个”通过什么条件、什么组合可变成“这个”,这就成了因缘论或自然论,即这些变化是自然自己具有的,而不是创造所设定的。而实际上,这是系统外的创造者所创造的。

    比如,我创造了“鸡”,“鸡”能生“蛋”,“蛋”能生“鸡”,然后把“鸡”放到大自然中,则“鸡”能永动的自我繁殖下去,我这个创造者就被“封密”,因为“鸡”和“蛋”能相互解析,就成了“鸡”是“蛋”的“密”,“蛋”是“鸡”的“密”了。这是较简单的“封密”方法,整个物质世界看起来很复杂,不明白整个系统是如何变化的,其实也是通过这些简单的基本方法来“封密”的,体现了浑沌的完整性创造。

    所以,当创造者被“封密”后,如果不能发现系统存在一个整体意识并进而发现创造者的话,则我们感受到的,只是结构的能量运动,对于系统内的感知者而言,世界就是唯物的了,因为系统内所有的物质变化规律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并没有发现创造者的存在,这些物质结构的能量变化构成相互之间能相互解析的“密”。不同结构的能量运动体现出不同的性,就包含着不同的“密”,“密”就是形成该“性”的物理成因,所以说,性的本质就是“密”。

    正是因为性的本质是密,所以,每个人对任何事物的第一次都是充满好奇心的,人类爱情的产生,想必是从对异性的好奇开始的吧,人类的一半成为另一半的密,爱情就成了永恒的主题。想一想第一次吃螃蟹的心情吧,人类史上第一个人吃螃蟹的肯定是最勇敢最具有好奇心的人了。西红柿一开始被认为是有毒的,有点神秘感,被法国一个画家冒死吃了之后发现没有毒,味道不错就传播开了。人类对自然万物、对宇宙星空的探索,无一不是感叹于宇宙星空的无比辽阔和深邃,无穷无尽的“密”需要去揭示,经过一代代人的实践与认识积累,就形成了当今人类的科学认识体系,总结了宇宙的能量、结构的运行规律,并开启了对意识机制的研究,为人类最终认识浑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人类发展的正道,是文明的生门。

    “兵者,诡道也”,这也是一种密,叫魔密,就是如何阴谋骗人杀人放火的密,人类的历史也在不断的演绎着这种密,比如国家之间的情报战、各种各样的骗术横行、现代社会的商业技术间谍战等等,整个人类社会就这样被这种魔密分拆得七零八碎,奄奄一息。“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是魔密的表现,各个利益集团都在拼命的守住自己的秘密,通过恐惧手法结成了生死同盟,都是在算来算去,做着见不得阳光的事情。由于这种魔密是一种具有输赢性质的性运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疯狂性,像赌博、吸毒一样,人类的大部分人都痴迷在其中而不觉,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是文明的死门。

    所以,密有正密和邪密,浑沌的运行机制是光明正大的,一切的意识、结构、能量的运行都是合理合法的,都是为了使世界能平稳的运行下去,一切满足浑沌的意识、结构、能量运行机制就是正密,秘密可以公开在阳光下。反之,那些阴谋诡计的邪密,是见不得阳光的,人类社会为什么苦难重重,就是一些人专门在搞邪密破坏浑沌的运行机制,而可惜的是,人类的大部人是不明是非并伦成为其帮凶,受害的恰恰又是这部分人。

    总而言之,从认知的的角度出发,宇宙的一切都是“密”,我们一出生每一样东西都是陌生的,面对这个到处都是“密”的世界,如何去解密呢?如何去分清那些是正密那些是邪密呢?如何去应对呢?本篇先来谈谈佛学对“密”的应对之道,后面的文章再来步步解密,密全部解开了,一切就明明白白了。

    佛学的密称为佛乘,意即成佛的法舟,统称为密宗。大家想一想,学佛无非是想成佛,到极乐世界去。那么,如何才能成佛呢?成佛对每个人如言,就是“密”了。这就好比我想知道葡萄的味道,酸甜苦辣不知道,是“密”,在那里想来想去猜来猜去还不如直接去吃就知道了。所以,要知道什么是极乐,什么是性,什么是佛,直接去“吃”就是了。所以,关于如何去体验性,密宗就分为很多法门,从人间到极乐世界,隔着不同的场能层次,就存在不同的修炼层次,存在分阶段的见性。是故法门有很多,比如,有体验肉体性高潮的,由修明点、气脉、心中心法的,有上师灌顶引导的,有修炼到全身虹化的,有灵魂出窍去游览太虚幻境直接去极乐世界体验的,有中阴身度化的等等。

    密宗自所以称为密,这是修佛的密法,即是佛世界在人间所订立的特有的修炼方式,比如结手印、咒语等等特殊的方式与佛世界取得联系,才能够去体验极乐的滋味。这样,因为灵魂亲自去体验过了,就可突破人间的“封密”,在人间如何说极乐世界如何如何的,假如没有亲身经历过,谁相信有极乐世界的存在?亲身经历过了,人间的“封密”对你就不起作用了,对你的知觉而言,物质世界就成“假”的,而极乐世界却是“真”的了。

    所以,从修佛的角度而言,密宗确实是佛的宗门,只要按照密法的阶梯一步步的修去,就可成佛到极乐世界去。当然,这得有个条件,即要有一个真正掌握密法的上师,密宗的上师也叫法王,法王就是指掌握了如何度人身成为佛身的密法,这是佛界在人间所订立的秘密。

    并不是所有披上袈裟的就是活佛,就是法王。人间真正掌握密法的法王也没有几个,其他的,都是半桶水,故作神秘之徒。由于密法不能公开,密宗就显得神神秘秘,加上半桶水的很多,密宗又给人一种妖里妖气的感觉,并发展出一些邪法,这是密宗的不足,比如“房中术”,元朝后期几乎皇帝和所有的大臣都在忙“房中术”。现今的中国,一些女人被藏僧骗去行房,说是沾佛光。性是上帝送给人类的礼物,是显密,按照性科学两厢情愿去进行就是了,没有必要以骗损的方式进行。究其原因,就是明“术”不明“道”的缘故,就算是真正掌握密法的法王,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依然不明白宇宙更大的密法。

    从主观的认知角度而言,宇宙的一切存在都是密,任何的理论和法门都是密,无密不成法,文学创作首先要设密,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到达高潮部分来解密,最后是落幕。佛法的其他宗门也是密,净土宗虽然是佛皮,也有其密,称为净密。唯识宗也是密,称为识密,也叫天密,是天地间最大的密,开创生命禅院时代,就在这个密上,后文会重点讲解,这是获得这个明明白白的境界的关键所在。禅宗也是密,称为禅密,明心见性就是禅密,禅密大过天密,比天地还大,是最大的密。大家猜一猜,最大的密是什么密?

   无密! 最大的密是无密,没有任何秘密,这正是开悟的见地,吾无隐乎尔,正是这个明明白白的境界。

    为什么最大的密是无密呢?比如,我说“每个人都要呼吸空气”是最大的密,你会大声地反驳道,去去去!这就叫最大的密?这谁都知道,那里是最大的密。对头!最大的密就是人人都知道的密,人人都必须要呼吸空气。引申为禅语,就是这个密是人人所具有的,所以才叫无密,无密是最大的密,因为每个人都必须要呼吸空气,否则,人就没得活了,有什么密能比活命的密大呢?所以,知道“活”的密就是最大的密。

    “明心见性”是最大的密,就是因为找到活着的源头,见到了佛性。而佛性是人人具有的,所以叫无密。无密是最大的密,这也告诉我们,“明心见性”是最难破解的密,自己认识自己是天下最难的事情了。

    灵训禅师在归宗禅师那里参学十几年,依然没有见性,就想到别的地方参禅。归宗禅师就对灵训禅师说“临别的时候到我那里去,我有一件重要的东西要送你”。灵训禅师打好了行李后来到归宗禅师的跟前,归宗禅师对他轻轻说道:“天寒地冻,你一路要善自珍重”。就这一句话,灵训禅师泪如雨下,就开悟见性了,这就是无密。

    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开悟者对未悟者,始终引导的,是无密,是求同。未悟者对开悟者,始终追求的,是密,是不相信开悟者的无密,是求异,是不断解密又求密的旅程。

    从宇宙创造的整体性而言,心学、识学、性学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佛性是源,却一无所有。是浑沌产生了一切,产生了主观和客观的知觉体系,光有主观而无客观,主观没有知觉的对象,依然是空;光有客观而无主观,花开给谁看?一切的存在就毫无意义,依然是空。所以,心学、识学、性学是同一个体系,完整的认识这个体系就称为大乘佛学。从宇宙形成的次序来看,心学、识学、性学确实又有境界高低的区别,性学是成佛的阶梯,可度人到极乐世界,除此之外,关于极乐世界是如何来的?宇宙是如何来的?佛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成佛?如何解决人类世界的苦难等等问题性学就不知道了,所以,性学就称为小乘佛学,只能度自己而不能度整个社会。要由小乘而入大乘,就必须要通晓识学与心学,三者连贯起来才能称为大乘。同样,只明心学而不知道识学和性学或只知道识学而不明心学与性学,三者不能连贯起来,就不能具有大乘的学识。从境界的高低而言,明了心学,明心见性了,学识学与性学就相对容易,这即是悟后真修。

    关于那个“树动、风动、心动”的禅学故事,就在讲解大乘的道理。没有风动,就没有树动;没有树动,就没有心动,这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风为什么会动?树为什么会动?从系统的成因而言,是设计创造的缘故,是仁者心动所产生的,创造者就是知觉者,知觉者就是创造者。唯物主义者只看到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却没有看到客观也是来自主观的创造。比如,我们看到电影里的狂风暴雨,那是拍电影时用风扇与洒水器搞出来的,没有导演的心动,狂风暴雨就不会出现。电影里有了狂风暴雨,看的人就有了狂风暴雨的心动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世界的色空整体性,主观与客观不能分割,客观是“船”,主观是“人”,人在船上,主客相依为命,破坏了客观就是损害了主观,照顾好船就是照顾好人,故叫大乘,生命在同一船上,如何使生命在同一船上相依相存,友爱共处,就叫大乘佛学。

    佛学的义理讲解到此结束,关于大乘佛学的终极内容和佛学的不足下一篇继续讲解并开始讲解儒道来解密什么是“天密”,欢迎继续解密的旅程。

                                                二00七年十二月十六日



发表于 2010-12-13 10: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一个人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或解答了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产生了共鸣共振,有了共识,共识的实质就是别人说的话正是自己想说的话,本质上原是自己要说的话,他人好像就是自己一样,也会产生一种合一的愿望。谢谢您!
发表于 2011-1-12 10: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3-24 19: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浑沌的第十八个特征就是: 一切归于上帝。
{:8_391:}{:8_391:}
发表于 2011-4-11 09: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ppy.3396815 于 2011-4-11 09:15 编辑

回复 云水生涯 的帖子

  最后一句不明白,您看。(二)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0: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happy.3396815 的帖子

乾坤草说:“永动机是创造宇宙的机制,创造人类的幸福社会,也必然是永动机的机制。它体现为社会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科技、能源、物资都是一种可控制的循环反复的永动机运行模式。这种社会机制能够使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的获得各取所需,共享社会制度的幸福感受,因为社会的运行处于一种有序的循环中,通过劳动协作可以使任何需要的东西得以源源不断的再生出来,形成程序化、自动化的管理模式。”

我是这样理解乾坤草的意思的:

我们知道宇宙正负能量之和为零,任何事物都要成、住、坏、空,而目前很多东西是成、住、坏了,却空不了,循环形成不了,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匮乏感,害怕自己需要的会没有了,所以会去争、抢、夺、存等,如果任何东西都能有序的循环起来,就形成了一种永动模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自然就会人与人和谐共处,人与社会和谐共处了。

“无极生太极,太极就是上帝,浑沌是上帝创造宇宙的法则,生命及宇宙是在上帝的主导下依据严格的物理法则创造的,上帝是理性的开端,宇宙是理性的必然产物。(八百理念)”所以乾坤草要我们“提高人类的理性,最终揭示永动机的原理,认识上帝”,我觉得上帝创造的一切都是有序的,大自然中我们需要的一切都是可循环的,对人类来说,可以说是永动的。

如今人类最大的危机是心灵危机,只有美好心灵的人才能建立起让人人都开心、快乐、自由、幸福的生活和生产模式来。乾坤草的意思不是说心灵美好没用,而是说要认识到上帝,认识到上帝之道,明白浑沌的原理,然后体现在用上,让人类走上幸福自由的生活之路。
发表于 2011-7-10 17: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8_44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3-29 06:48 , Processed in 0.08091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