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繁繁

《空了:金刚经心读》作者: 费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10.金刚经(10)


  〔原文〕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语译】

  佛问须菩提:“你说从前如来在燃灯佛那里,有没有得到佛法呢?”

  “没有,世尊。如来在燃灯佛那里,在佛法上没有得到什么。”

  “那么,须菩提,你说,菩萨有没有使得这个世界更为庄严?”

  “没有,世尊。为什么呢?因为所谓庄严佛土,不是实在存在的庄严,不是假借庄严之名。”

  “因此,须菩提,诸位菩萨应该这样产生清净的心:不应当执著于色上产生心念,也不应当执著于声、香、味、触、法这些外尘产生心念,应当对于存在的一切都不滞留不执著而心念流淌。须菩提,比如有个人,身体像须弥山王那样高大,你说这样的身体是不是很高大?”

  须菩提回答:“是非常的高大,世尊。为什么呢?佛所说的非身,也就是离开了身体的假相,证悟得不生不死、不增不减的法身,这里只不过假借一个名,姑且叫做大身。”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11.金刚经(11)
拾壹

  〔原文〕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语译】

  “须菩提,恒河里的沙子是不是很多?像恒河沙子那么多的恒河,所有这些恒河里的沙子,是不是很多?”

  须菩提回答:“很多很多。世尊。那么多的恒河已经多得不可胜数,更何况那么多恒河里的沙子。”

  “须菩提,我再问你,假如有善男子和善女人,用了恒河沙子那么多的三千大世界的七宝去布施,所得的福报功德是不是很大?”

  须菩提回答:“很多很多。世尊。”

  佛对须菩提说:“如果有善男子和善女人,能够从这部经里面,哪怕只是信守其中的四句偈,并且向别人宣说,那么,他的功德就大大超过前面布施珍宝的人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12.金刚经(12)
拾贰

  〔原文〕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语译】

  “再者,须菩提,凡是解说这部经的地方,即使只解说了四句,那么,这个地方是世间一切善道众生,包括天、人、阿修罗等都应该尊敬、供养的地方,把它看做佛的塔庙一般。更何况有人把这部经全部领会诵读。须菩提,你应当知道,这样的人,成就了世界上最高的、第一等的、稀有的事。凡是这部经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在,应该像尊重佛或佛的弟子那样尊重这个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13.金刚经(13)
拾叁

  〔原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语译】

  这时,须菩提问佛陀:“世尊,应当用什么名字来称呼这部经呢?我们应该如何信守奉持这部经呢?”

  佛陀回答:“这部经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你们用这个名字信奉就可以了。为什么呢?须菩提,佛说到彼岸的智慧,其实,法无定法,并非到彼岸的智慧,只是名为到彼岸的智慧。

  须菩提,你觉得如来真的说了什么法(道理)吗?”

  须菩提回答:“世尊,如来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说。”

  “须菩提,你觉得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微尘,是不是很多?”

  须菩提回答:“很多很多,世尊。”

  “须菩提,所有的微尘,如来说并非微尘,才名叫微尘。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所以称为世界。须菩提,你觉得可以依据三十二种身体特征来认识如来吗?”

  “不可以,世尊。不可以依据三十二种身体特征来认识如来。为什么呢?三十二种身体特征并非如来的真实本质,只是方便假名而已,所以称为三十二相。”

  佛陀说:“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和善女人,以恒河中沙子那么多的身体和性命来作布施,又有人能够信守奉持此经,甚至只是信守奉持其中的四句偈,并且广为他人宣说,那么他的福德远远超过以身命布施的福德。”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14.金刚经(14)
拾肆

  〔原文〕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语译】

  那时,须菩提听了佛陀解说这部经典,深深地领会了它的意旨,从内心涌出欢欣的悲泣,恭敬地对佛陀说:“真是奇妙啊,世尊。您把最深的道理说得如此明白。我从过去以来,修行成了洞察一切现象皆空的能力,却没有悟到这部经所讲的道理。世尊,假如有人听到这部经,能够深深领会,脱离了观念与形相的羁绊,摆脱了二边分别的见解看法,因而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那么,这个人已经成就了第一稀有的功德。世尊,所谓实相,其实是一种假相,只是名之为实相。世尊,我今天听到这样的经典,信奉、理解、领受、持行,并不困难。假如到了佛灭后的末法时代,也就是佛灭后第五个五百年的时候,有人有缘听到这部经,能够信奉、理解、领受、持行,那么,这个人实在是难得。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已经达到了无我、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境界。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证悟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种相并没有自足的自性,是因缘和合而成,是幻相,也就是非相。总之,如果能够洞察一切形相的真如实相,不再执著于任何形相,那么,就是佛的境界了。

  佛告诉须菩提说:“是这样的,是这样的。假如有人有缘听到这部经以后,不再惊疑,不再恐惧,不再害怕,那么,他一定是一位难得的人。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明白,如来宣说的最彻底的解脱智慧,并不是真的实有的最彻底的解脱智慧,只是假借之名的最彻底的解脱智慧。

  “须菩提,用忍辱的方法达到解脱也是如此,如果执著于方法本身,以辱为难忍而强迫自己忍受,那么,不可能获得解脱;只有当一个人不再觉得辱是辱,而让他在自己心中消失于无形,这才叫以忍辱的方法达到了解脱。为什么呢?须菩提,就好比我在过去世被歌利王割肉喂鹰,我在当时完全没有去想什么是我,什么是别人,什么是生命,什么是寿命。为什么呢?如果那时我在被节节肢解的时候,心中有什么是我,什么是人,什么是众生,什么是寿者的念头,就会产生怨恨;一旦产生怨恨,就无法得到解脱。

  “须菩提,不要以为我只是在歌利王时代才实行忍辱,其实,在过去的五百世中,我已经作忍辱仙人,已经没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分别执著了。所以,须菩提,菩萨应该去除一切分别的看法,产生追求至高无上觉悟的心愿。菩萨的心是活泼的,不滞留在任何有限界分别的概念和形相上,不滞留在任何有形有色的物质事物上,不滞留在任何声音、气息、味道和道理上。菩萨应当产生一种对一切都不执著的心。有了不执著一切的心,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住在任何地方,住着,其实也可以说,并没有住着。我说菩萨的心不应该滞留在任何事物上,并以这不执著的心向人行善,就是这个意思。须菩提,为了成就一切众生的利益,菩萨应该这样布施。我说的是,一切的形相或现象,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而假设的名称,并不是真的实有这种形相或现象;同样,众生也只是个假名,其实并无孤立自足的自性。

  “须?提,我讲的解脱的智慧,是真而不妄、实而不虚的,它不是自欺欺人,也不是奇谈怪论。须菩提,我所领悟的道理,既不是真实的,也不是虚假的。须菩提,假如菩萨的心执著于法相而布施,就好像一个人走入了黑暗的地方,什么都看不到。假如菩萨的心不执著于法相而布施,就好像一个人有明亮的眼睛,在阳光下能够照见到各种形色。

  “须菩提,将来的世代,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信守、奉持、理解、读诵这部经,我凭着广大无边的智慧可以判定,这样的人能够修成佛国,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15.金刚经(15)
拾伍

  〔原文〕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语译】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善女,为了求取福德,早晨把恒河沙一样多的身命来牺牲,中午又把恒河沙一样多的身命来牺牲,下午再把恒河沙一样多的身命来牺牲,这样经百千万亿劫以身命来布施。假如另有一个人,听到这部经典,便产生了贯通的领会,深信不疑,他的福德就比前面那个人还多,更何况抄写、接受、读诵、为别人加以解说。

  “须菩提,要而言之,这部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的功德。如来是为那些发菩提心的人说的,为那些追求最终解脱的人说的。如果有人能够领会接受、读诵,以教育的热忱向大家解说,如来都清楚地看见并了解这个人,他一定会得到不可称量、无边无际、不可思议的功德。像这样的人,就能像如来一样具有无上正等正觉,就能担负弘扬佛法的重任。反之,如果一个人乐于小乘佛法,就不免执著于我、人、众生、寿者实际存在的见解,那么,他就不能信守奉持、读诵此经,并向他人宣说了。

  “须菩提,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这部经典存在,所有的天、人、阿修罗等一切众生都自然应该供养这部经典。因为有经存在就等于有佛同在,有经之处相当于佛身之塔,所以大家都应对它尊重恭敬围绕示礼,并以花香什物供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16.金刚经(16)
拾陆

  〔原文〕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语译】

  “还有,须菩提,假如有善男子和善女人信守奉持并且读诵这部经典,但还是遭到别人的轻贱,那么,说明这个善男子或善女子在过去罪业深重,本来应该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因为奉信这部经典,过去的罪业得到消除,只是被人轻贱,从此也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回想无数无数劫以前,我在燃灯佛前,遇到了无数无数的佛,我都一一供养,没有错过任何一个。假如有人在未来,能够信奉受持这部经典,那他得到的功德,和我供养无数无数佛的功德相比,我的功德还不及他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乃至无法以任何数目、比喻来说明。

  “须菩提,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久远的未来,能够受持读诵这部经典,他所获得的功德,我一旦一一细说,或许有人听到就会心里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你应当明白,这部经的义理不可思议,受持读诵这部经的果报也不可思议。”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17.金刚经(17)
拾柒

  〔原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

  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语译】

  这时,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善男子和善女人,发愿达到无上正等正觉,成就最终的解脱,应该如何保持这种菩提心常住不退?如果生起妄念,又如何去降伏呢?”

  佛告诉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愿成就最高的解脱,应当这样起念:我立志救度一切众生,使他们离苦得乐。一旦度化了一切众生,心中又毫无使一切众生得以救度的念头。为什么呢?须菩提,假如菩萨执著于自我的相状,执著于人的相状,执著于众生的相状,执著于寿者的相状,那么,就不是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从根本上说,其实并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使你去追求彻底的解脱。须菩提,我再问你,当年我在燃灯佛那里开悟时,真的得到了一个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法吗?”

  须菩提说:“不,世尊,按照我理解佛所说的意思,佛在燃灯佛那里,并没有得到一个叫无上正等正觉的东西。”

  佛说:“是的,是的。须菩提,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方法,可以让我得到彻底的觉悟。如果我是依赖某种方法觉悟的话,燃灯佛就不会给我授记:‘你在将来之世会成佛,号释迦牟尼。’因为实在不是凭借什么固定的方法得到觉悟,所以,燃灯佛才为我授记,并说:‘你会在将来之世成佛,号释迦牟尼。’为什么呢?所谓如来,就是真如,就是万法都是真如的意思。假如有人说:如来佛在燃灯佛那里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最高佛法,须菩提,你应当明白,如来本身无形无相,因此佛开悟时,并没有得到一个叫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法。

  “须菩提,如来所得到的无上正等正觉,根本上是非有非无、即有即无的,所以佛说一切世间法,都是佛法。须菩提,所谓一切法,就是非一切法,所以才叫一切法。须菩提,这就好比说人的身形高大。”

  须菩提接着说:“世尊,如来说人的身形高大,就不是真正的身形高大,所以才叫做身形高大。”

  佛说:“须菩提,菩萨也是这样啊。如果有菩萨说:我应当灭除众生的一切的烦恼,救度一切众生,那他就不是菩萨了。为什么呢?彻底摆脱了对一切法的执著,才是真正的菩萨。因此佛说一切法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的分别相状。

  须菩提,如果有菩萨声称自己要用种种功德去庄严佛土,那么,他就不能算作菩萨。为什么呢?如来说的庄严佛土,其实真正的庄严是了不可得的,没有一物可得,心念清净,不起分别,这才叫做庄严。须菩提,若菩萨能够明白无我的道理,如来就说他是真正达到菩萨的境界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18.金刚经(18)
拾捌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语译】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的眼睛能够见到一般的色相吗?”

  “是的,世尊,如来的眼睛可以见到。”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的眼睛能够见到很远很广很细微的事物吗?”

  “是的,世尊,如来可以见到。”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的眼睛可以见到万法的空相吗?”

  “是的,如来可以见到。”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的眼睛可以见到一切的法门吗?”

  “是的,可以见到。”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的眼睛可以见到一切的一切吗?”

  “是的,可以见到。”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会认为恒河中的所有的沙是沙吗?”

  “是的,如来认为是沙。”

  “须菩提,像恒河沙子那么多的恒河,所有这些恒河里的沙子都是佛土,是不是很多?”

  “很多,世尊。”

  佛告诉须菩提:“你所处的国土里众生的种种不同的心念,如来都完全知晓,为什么?如来说的种种心,不是真正的心,只是假借心之名。为什么这么说?须菩提,过去的心是不可得的,现在的心也是不可得的,未来的心也同样不可得。”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19.金刚经(19)
拾玖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语译】

  “须菩提,如果有人用了数不清的宝贝去布施,是不是会因此而得到很多的福报?”

  “是这样的,世尊。这个人因为此因缘而得到很多福报。”

  “须菩提,假如所谓的福报是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来就不会说福报很多。因为福报本空,如来才说得到的福报很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9-28 11:20 , Processed in 0.09604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