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繁繁

《空了:金刚经心读》作者: 费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2: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7.修心二慈悲心(4)

想起另一位国王的故事。波罗奈国的国王,叫作波耶。他以慈悲管理国家,人民生活非常美满。邻国发动战争,企图占领波罗奈国。波耶王看到两国即将交战,心想:一旦打仗,会死伤很多老百姓,为我一个人的缘故,要让许多无辜的人送命,实在不忍;我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放弃慈悲心。

  于是,他把自己的头割了下来,交给一个婆罗门,让他去献给邻国的国王。

  战争因此没有爆发。这就是慈悲的抵御。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和统治的权力,而保全了许多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权力。许多的战争,假借着民族或国家的名义,实际上为的是统治者的权力而战斗。就像一首民谣说的:胜,百姓苦;亡,百姓苦。

  当战争即将爆发,作为一个国王,波耶王找到了最符合人性的道路,也是一条圣者的道路。他没有力量让邻国的国王不发动战争,但是,他有勇气奉献出自己的权势和生命,没有任何犹豫,他就这样做了,就这样完成了这一世的生命。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2: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8.修心三平等心(1)
佛陀不仅仅看到一个无限的整体,而且他用的是一种观照的方式,他没有任何判断,对于一切的众生,在他眼里,并没有高下贵贱之分,都是存在,而凡是存在,都是一体,众生平等。

  在此时此地,你的眼睛只能看到这些树木,这些房子,看到这么一些人,而且,你看的时候,理所当然地,已经作了种种分别:这是人,那是小狗;这是房子,那是树;这是老师,那是学生;这是男人,那是女人;……这些分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从来不会怀疑。

  我们就活在这些分别里。这是好的,那是坏的;这是美的,那是丑的;这是富有的,那是贫穷的;这是新的,那是旧的;这是成功,那是失败;这是应该的,那是不应该的;……时刻,我们的心灵总是在作着这些分别,然后,就会有所行动,当然,情绪也就会有所反应:悲或喜,怒或乐,……

  当佛陀说“所有一切众生”,所有,一切,无所不包,意味着所有的开始和结局,开始的开始,时间之初,结局的结局,时间之终;意味着所有的边界之内以及边界之外。众生,意味着所有有生命的存在,甚至是所有的存在。在此意义上,佛陀的眼,可以叫作天眼。他能够穿透现象,抵达存在的最深处。

  佛陀不仅仅看到一个无限的整体,而且他用的是一种观照的方式,他没有任何判断,对于一切的众生,在他眼里,并没有高下贵贱之分,都是存在,而凡是存在,都是一体,众生平等。

  当佛陀说: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又接着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佛陀把一切的生命或一切的存在,一下子,看透了。一下子,把形形色色的东西,就那么概括了,变得如此简单。一下子,就把无数个“我”蝇营狗苟、想要求得的那些东西,虚化掉了。我要让所有的众生都进入无余涅。虽然用了一个“我”字,但那个“我”的自我欲求一下子被佛陀否定得无影无踪。那个“我”只有广大的大悲情怀,只有众生的福祉。

  而众生,虽然度脱了无量数,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众生得到度脱。这是彻底的平等心,彻底的无分别心:众生即佛。因为众生本来就具有佛性,本来就在那里,需要什么外在的东西去度脱他们呢?更重要的是,当你真正发大悲心,去“普度众生”时,你会发现,在最终的层面,众生只不过一种幻象,是空的。与其说你度脱了众生,不如说,你证悟了众生的虚幻。这是所谓的般若,出世间的智慧。菩提心如果只有大悲的情怀,还是会执著,因而,必须同时有智慧的观照,观照到空。

  一个孩子,一个老人,一个乞丐,一个美女,一块石头,一朵花,甚至那些废弃了的垃圾,一条路,一件木器,……当你看到这些,你能够看到什么呢?如果你能够一下子穿透这些形色,一下子看到包含了所有过程、形色的整体,并且以柔软而洞察的心态感知他们,那么,你就在离开迷妄心的路上了,或者说,你的菩提心已经开始在形成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2: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9.修心三平等心(2)
谁敢说这个世界不平等呢?无论你是皇帝还是农夫,是富人还是穷人,不论是什么样的生命,都归于死亡,归于空无。这是我们能够觉知到的最稳定的东西。权力、金钱、容貌,可能会丧失,也可能会获得,总是在变易之中。只有死亡,是不可改变的,是每个人必须接受的。

  上天给予每个人在现世的生活确实都不一样,给这个人漂亮一些,给那个人愚蠢一些,千差万别。人生而平等,这是美丽的梦想。事实上,人生而不平等,生在不同的家庭注定了不同的命运。所以,有一位父亲对即将走上社会的女儿说:人间处处有不平。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西美尔用了玫瑰的例子,说明社会平等的不可能:一个国家或城市里,人们不可能拥有一模一样的玫瑰。所谓平等,只存在于无休止的对于平等的追求之中,而永远无法达成。

  人群中永远有人长寿,有人短寿;有人聪明,有人愚笨;有高山,有丘陵;有小河,有大海;……

  但是,最终,给予每个人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死亡。只有死亡达成了平等。人世间所有的一切,因为死亡而成为永远的空无、寂静。所有的一切,来自空无,归于空无。空无就是空无,没有什么差别,没有什么贵贱、高下之分。

  于是,《金刚经》里说:是法平等。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10.修心三平等心(3)
 佛陀在《金刚经》里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仅仅《金刚经》,佛陀说了五千多汉字。加上其他的佛经,佛陀所说的法,何止成千上万的汉字。然而,佛陀说“无法可说”,在另外一个地方,他甚至说,自己说法四十多年,其实什么也没有说。说了那么多,被认为创立了一个深厚的思想体系,然而,他说自己并没有说什么。实在是奇怪。

  当须菩提问他怎样保持菩提心常住不退,以及如何去掉妄心,他说要发心救度众生,但又说其实并无众生得到救度。听起来也很矛盾。

  不过,如果了解了佛陀的思想源流,就会觉得佛陀说这些话,并不奇怪,也不矛盾。

  佛陀的思想,以解脱为最终目标。解脱什么呢?解脱世间的烦恼和生死的轮回。解脱了以后,达到什么境界呢?就是佛的境界,也就是清净的境界。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成佛。既然是解脱,也就意味着,我们并不需要成为另外一个什么,而只要回到本来的样子就可以了。佛陀认为,我们,一切的众生,本来就是清净的,只是因为妄念而迷失了本性,所以,一直在世间漂泊,得不到安宁。如果我们放下一切的执著,就可以找到回返的路,回到本源。

  因而,所谓佛性,所谓佛法,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也不是什么玄妙的法门,而是一直就在这里也在那里的真相,佛陀并没有增加什么或减少什么,他只不过撕开一层又一层虚幻的假相,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原来是如此的,告诉我们存在原来是如此的。在这个意义上,他只是一个揭示者,一个引导者,他确实“无法可说”。

  因而,所谓的佛性,所谓的佛法,其实并不神秘,并不珍贵,而是很普通,是每个众生都具有的东西,一直就在你的身上,一直在每个存在之中。不论你是什么,佛性、解脱的力量,都在你之中,不会因为你富有而增加,也不会因为你贫穷而减少。

  因此,佛陀会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于是,《金刚经》说:是法平等。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11.对于一切不起执著的心(1)
一部《金刚经》,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如此。面前的那个人、那朵花,你不可能让他或它消失,但是,你可以观照到他或它不是一种绝对孤立的存在,是因缘和合的结果,而且不可避免地,会生老病死,在无常之中,因而,你的心可以不受他或它的干扰。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样的花,你都如此地看着,很安静地看着,心始终在自己的心里,不会被他或它牵引而动荡。

  我还活着,正在打字,写一本叫作《空了》的书,我还不算太老,有着简单而清晰的过去:生于某年某月,某年某月大学毕业,某年某月到某个单位工作,某年某月担任某个职务,等等。我有许多想法和感觉,会饿,会爱,会悲伤,会欢喜,从出生以来到此刻,我一直活在这个世界上,以“费勇”这样一个名字,还有身份,比如有一段时间我是一个老师,有一段时间我是一个媒体的管理者,我是一个男人,我出生在浙江,等等,有很多属性好像可以用来界定我。我并不虚无缥缈,从镜子里,从别人的眼神里,我很真实地看到我自己。

  同时,我还和别人一起活着,无数的人和我在一起,他们或者是我的同事,或者是我的朋友,或者是我萍水相逢的人,或者是我从来不曾相遇过的人,总之,我在人类之中,是人类的一分子。无论我见到还是没有见到,所有的人都实实在在地活着。就如此刻,我可以看到窗外的孩子,看到更远处街道上的行人,男人和女人,都在向着某个方向走去。他们都很真实,我能看到他们的五官,以及他们的身高、服饰,等等。

  在人之外,还有更广大的存在物,他们也很真实,我每天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比如草木,比如动物,比如河水,……比如楼房,比如街道,比如汽车,比如电线杆,……比如订书机,比如笔和纸,比如玻璃杯,……这一切,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就那么存在着,没有人说他们是假的。

  我能够觉知到似乎是无形的时间。因为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在变老,真切地看到别人在变老,也看到周围的一切在变化着。这个人活了80岁,那个人活30岁。这个朝代延续了100年,那个朝代延续了200年。无论我自己,还是别人,都喜欢生命更加长久,喜欢自己喜欢的事物永远不会消失。每一天,你看到太阳升起,看到太阳落下,看到月上柳梢头。每一个时间的段落,都是真切的,不容怀疑。

  然而,如果我对佛陀说上面这些话,佛陀会微笑,也许不说什么,但我能够感觉到他的意思,他的意思是你说的只不过是你所觉知到的,实际上,存在的真相可能是另一回事。你离觉悟的路还很远。佛陀要说的是: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显然,我刚才讲的全部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因此,我肯定不是一个菩萨。什么是菩萨呢?菩萨的梵语是Bodhisattva,又译为菩提萨多、菩提萨捶、觉有情、大士等。bodhi是智慧、觉悟的意思,sattva是有情众生的意思。合起来,菩萨就是觉悟了的众生。那么,我还不是一个觉悟的众生,还在迷惘的路上,所以,诵读《金刚经》是一种必要。因为《金刚经》所讲的无非是:如何成为菩萨,成为一个觉悟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12.对于一切不起执著的心(2)
众生何以是众生?因为没有觉悟。何以没有觉悟?因为还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关于这四种相,铃木大拙把“我”解释为“自我意识”(theideaofanego)、把“人”解释为“人”(person),把“众生”解释为“存在”(being),把寿者解释为“灵魂”(soul)。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的解释:我相,于五蕴法中计有实我,有我之所有也;人相,于五蕴法中计我为人,异于余道也;众生相,于五蕴法中,计我为五蕴而生也;寿者相,于五蕴法中计我一期之寿命,成就而住,有分限也。六祖认为这四种相是修行人常犯的毛病:心有能所,轻慢众生,名我相;自恃持戒,轻破戒者,名人相;厌三涂苦,愿生诸天,是众生相;心爱长年,而勤修福业,法执不忘,是寿者相。孟祥森先生把六祖的话翻译成现代文:修行的人有四种心态:心里以为有能动的主体和所动的对象之分,也就是有自我和非自我之分,因而对其他生命产生轻视傲慢的态度,这叫“自我心态”;自己以为自己能守持戒律,而轻视犯了戒律的人,叫做有人我之分的心态;厌恶生前死后的种种灾难苦痛,而一心想着上升天国,是凡夫的心态;心里贪爱长寿,为此勤做善事,烧香供佛,练功打坐,把佛家的道理把持不放,是追求长寿者的心态。

  还有许多说法,在解释上有些微的差别,但基本的意思是一样的。所谓四相,从我逐步扩展到众生,又延展到时间,其实已经涵盖了空间与时间的一切现象。《金刚经》里反复强调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确实可以概括为“无相”。无相、空、无愿被看做是三种通往解脱的法门,空解脱门的重点在于观照一切存在的空性,即没有独立的实在性,无相解脱门的重点在于观照一切法的无差别性,无原解脱门的重点在于无所愿求,让心灵自在。《维摩经》认为三者实一:“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若空、无相、无作,则无心意识,于一解脱门即是三解脱门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金刚经》里反复出现的意思是,为什么能够觉悟呢?因为无相。那么到底什么是无相?有人从字面去理解,以为无是没有,相是相状、特质,泛指现象,连起来,无相就是没有现象的存在。许多人确实是如此理解佛教里的空无概念,以为是没有,是虚无,是不存在。因而,佛教常常被认为是一种悲观、消极的思想。而事实上,佛教里的“无”,并非“没有”,而是指一种境界,一种经验之先、知识之先的超越的境界,或者以诗意的说法:空无就是概念前的视境。赵州狗子《无门关》:“将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通身起个疑团,参个无字。昼夜提撕。莫作虚无会,莫作有无会。”“无”不是没有,而是一种没有受“概念”污染的“有”。也可以说:既非没有,也不是有,是一种“在”。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13.对于一切不起执著的心(3)
如果把相解释成现象,那么,所谓无相,并非要把现象虚无掉。现象是客观的存在,比如那些人、那些植物,你无法抹杀他们,即使真的消灭了他们,也无法否认他们的存在。因此,《金刚经》所说的无相,重点不在于相的有与无,而是如六祖所说,在于我们看待相的心态。无相,就是不受各种现象的牵引,受制于对象。《佛教大辞典》(吴汝钧编著):无相,不具有相对的形相,不执取对象的相对相、差别相。在这个解释里,其实包含了相的另一个意义:独立的自性。那么,无相就是:任何现象都没有独立自足永恒的自性。因为如此,我们对一切的现象都不应该执著。这就是《金刚经》昭示的最高的修心法则:对于一切都能够觉知到空性的真相,从而没有任何执著,达到自由自在的心境。

  一部《金刚经》,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如此。面前的那个人、那朵花,你不可能让他或它消失,但是,你可以观照到他或它不是一种绝对孤立的存在,是因缘和合的结果,而且不可避免地,会生老病死,在无常之中,因而,你的心可以不受他或它的干扰。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样的花,你都如此地看着,很安静地看着,心始终在自己的心里,不会被他或它牵引而动荡。

  不要被对象所奴役。这种思想在古代中国、古希腊都可以发现。例如老子。不同的是解决的方法,老子的办法是“不见可欲”,凡是能够引起欲望的东西都尽量不要去看、听、品尝,那么,就可以不执著了。比如一个美女走过你面前,你最好闭上你的眼睛,因为没有看到,也就不会激起你的欲求,当然也就不会有烦恼了。犹太教教士不会闭上眼睛,他会看着,并且赞叹,然而,他赞叹的不是那个美女,而是那个上帝,因为上帝创造了美女。他把欲望转化成了对上帝的仰慕里。这两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都是藉压抑、克制来解决问题。如果从心理学的层面看,压制并非不执著,而是另一种执著。因为还没有放下,所以,就需要压抑、克制。如果放下了,就不需要闭眼睛,也不需要一个上帝来作为中介。

  佛陀所说的不执著,其实是放下。怎样才是放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金刚经》里只出现了一次的话,却把不执著、放下的含义说得清清楚楚。难怪这句话曾经启发了岭南的樵夫惠能,驱使他立即离弃俗世,走上一条彻底的灵的道路,成为禅宗的一代宗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个“生”字,透露出无限的生机、活泼泼的气息。那颗不执著的心并非死寂的、压抑的,而是生机勃勃的、活泼泼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14.对于一切不起执著的心(4)
还是回到美女,如果一个菩萨看到美女,会怎么样呢?我想了很久,仍然难以回答,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菩萨不会回避一个美女,也不会去赞美上帝。一个美女走过菩萨的眼前,实在不是一件什么特别的事情,很平常,就像你每天要见到太阳,见到树木一样,就像每天要见到街上无数的面影一样。一个美女,只是一个美女,没有什么特别的。有无数的女人和男人,有无数的树木,有无数的星星。菩萨都看到了,所以不觉得什么特别。当然,菩萨也会觉知到她的美,甚至能够体会她的美所带来的愉悦,至少在俗世的层面,她确实是美的,她的躯体可以引起快感。但菩萨更会觉知到她的美在变化之中,比如衰老,菩萨也知道她的躯体不过是血肉之躯,和所有的人都一样,等等。所有的这一切,菩萨都明白,所以,菩萨一定不会沉溺于那种美和愉悦,更不会因为她而生起烦恼。

  不过,我不是菩萨,仍然无法告诉你菩萨遇到美女会怎么样。我只是在猜想:大概不会怎么样。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三个故事,关于美女或女人的故事。

  第一则来自《大智度论》,说的是美女当前的时候,如果是一个淫荡的男人,会觉得她很美妙;如果是一个女人,会嫉妒她,会觉得她讨厌;如果是一个修行者,会看到她的各种缺点,透过不净观觉悟。如果是一个男同性恋者(这是我编的),会无动于衷,好像只是在看一块泥土或木头。美女就是那个美女,但在不同的人那里,会有完全不同的反应。《大智度论》的有趣在于,最后的假设是,如果那个美女的内心是清净的,那么,前面说的四种人,看到她,也就没有什么不同的想法了,都只是清净。这里似乎要告诉我们:你自己如果彻底的不执著、放下、彻底的清净,你就不会成为别人的对象。美女不只是一个客体,她也可以成为主体。也许更深的含义是:如果彻底放下,就不再有什么主体与客体的区分。

  第二则来自中国的禅宗,说的是一个老太太供养了一位禅师,一年后,她让自己年轻漂亮的女儿赤露着身体去送饭,想考察一下禅师的定力,结果,禅师对于她的女儿毫无兴趣,好像没有看到一样。按理,说明这个禅师的修为了得,应该得到奖赏。但出人意料,老太太大骂:一年间只养了个俗汉。就把禅师赶走了。那么,这个禅师应当怎么做呢?我想了很久,没有答案,好像明白了,又没有办法说出来。仿佛是做也不对,不做也不对。这是一个度的问题,很微妙。既不是禁欲的、苦修的,也不是放纵的、散漫的,好像怎么做都可能被老太太赶走。

  再看第三则,也来自中国的禅宗,流传很广,说的是一对师徒到了河边,遇到一个女人,无法过河,师父就背着她过了河。徒弟很困惑,一个修行的人怎么能够去接触女人的身体呢?走了一段路后,他终于忍不住质问师父为什么背那个女人。师父的回答是:我早就放下了,你怎么还没有放下?

  这三则故事有不同的旨趣,然而,都显现了佛教生动的一面,至少都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息:佛教并非是禁欲的宗教,当然,更不是纵欲的宗教。那么,佛教是怎样的宗教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15.对于一切不起执著的心(5)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是:有所住而生其心。科学家把花生装在一个玻璃瓶里,放到猴子的面前,猴子立即盯着花生,乱抓乱摇,急切地想把花生拿出来,然而,只要它的眼睛只看着花生,就永远无法拿出来。如果它的视线离开花生,从一个广阔的视野去看瓶子,也许它会发现瓶口在哪里,从而找到拿出花生的方法。但是,猴子的眼睛就是牢牢地盯着花生,因而,它就一直在那里跳来跳去,始终得不到花生。

  猴子不愧为人的祖先。其实猴子只盯住花生的形象,也恰恰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形象。难道不是吗?我们大部分人活着,就是为着眼前的花生在奔波、操劳。我们的心思,全部聚焦于我们想得到的东西上面。我们得到了这颗花生,然后,又盯着新的花生。花生本身没有什么不好,它是一种美味,带给我们愉悦。然而,许多人的问题,或者更严重地说,是疾病,在于他们让花生凌驾于自己之上,成为生活的主体,乃至唯一的目标,自己的生命在花生面前,反而萎缩了,好像变成了一架机器。

  而且,很多时候,花生会变成虎皮,变成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一个人被老虎叼走,他的儿子拿着枪赶来救他。那个人对他儿子大喊:射他的脚,不要射他的头,因为虎皮很值钱。为了值钱的虎皮,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一颗一颗的花生,吸引了我们所有的注意力,又变成了一张张的虎皮,把我们的生命以及心灵禁锢在形相的牢房里。我们活着,全然是为着某个对象,我们的自己完全消失了。这是扭曲的生活,然而,大家都习以为常。为什么会习以为常呢?因为还有另一个牢房囚禁着我们,这就是观念。

  观念构筑了一个更深刻更坚固的牢房。每个人都活在他/她自己的观念里,按照他/她认为应该的去行动,很少有人会停下来,细致地反思自己的观念。而每个人的观念,并非每个人本身具有的,而是出生以后家庭、社会所赋予他/她的。我们自己的烦恼,来自我们的观念,比如,一个女人被男人摸了一下手,如果在现代,一般人并不觉得是多么严重的事情,但在理学盛行的宋代,那个女人可能觉得只有砍掉自己的手,才能保持自己的清白。因为她脑子里全然是贞洁观念。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一半来自名利,一半来自观念,而根本上,来自观念,因为名利的重要与否,取决于人们的观念。不同的观念,导致了无数的战争,人们为自己的信仰而战。

  归纳起来,各种各样的形相包围着我们,引起我们的喜爱和厌恶,各种各样的观念隐藏在我们的心底,支配着我们的行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实际上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有形的相与无形的相,前者是物质层面的,后者是观念层面的,这两个层面构成了我们实际的生活状态,我们就在这个状态里喜怒哀乐、生死轮回。《金刚经》所要告诉我们的是,我们所赖以生活的形相和观念是虚妄的,是妄相和妄见,必须从它们构筑的牢房里解放出来,回到你真正的自己。

  现在,可以回答佛教到底是什么样的宗教这个问题了。在我看来,用解放这个词来形容佛教也许是最贴切的。佛教的不执著、放下、清净,是人的一种自我解放。从哪儿解放出来呢,从我们所执著的形象(妄相),以及所执著的观念(妄见)中解放出来。佛教的种种学说,无论哪种法门,都是把人从虚妄的物质世界和褊狭的观念世界里解放出来,成为真正的人。《金刚经》讲空,讲无相,也无非是让人看清存在的真相,从而达臻自由的境界。可以说,佛教是充满了自由精神的宗教,是对于一切既定的体系和意识充满了怀疑和反叛的宗教,是唯一的没有偶像崇拜的宗教。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细细品读,你一定会感受到这句话里流溢着自由的气息,以及生命的律动,是一句充满着诗意的话。心是活泼的,是生动的,因为觉知到了一切的形形色色,一切的情感思绪,一切的理念意识,一切的一切,都经过心的反映和观照,像水流过,像风吹过,不会粘滞,不停留,不痴迷,不贪婪,不感到任何不愉悦的情绪,不受一切的束缚。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3: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1.不要活在手段的桥梁上(1)
桥只不过是一种中介,一种手段,目的是让我们从此地到达彼岸。所以,我们只是走过桥梁,而不是停留在桥梁上,即使停留,也多半是为了看看风景,然后,还是要去到对岸。没有人会一直停留在桥上。

  然而,德国哲学家西美尔发现,在人类的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站在了手段的桥梁上而忘记了彼岸,在桥梁上安了家。他说的是金钱。金钱的产生是由于交换的需要,你有一把刀,但你并不需要它,而是更需要一把盐,于是,你必须去找到一个拥有盐而需要刀的人,和他交换。人类曾经处于这样物物交换的时期,但很快,发明了金钱(货币)。把货币作为一个中介,免去了很多麻烦,那个拥有刀而需要盐的人,不必再费劲去寻找拥有盐而需要刀的人,他只要直接拿着钱去购买。

  因此,人们只要赚钱就可以了,因为钱可以买到他们需要的东西。但是,这个过程延续到资本主义时代,人类已经忘记了金钱只不过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那把刀或盐,是为了你需要的东西。钱成了目的,人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金钱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上帝。人们从小开始,就被培养成如何成为成功者,而成功者的唯一标志就是金钱。人们完全忘记了:赚钱本来是为了你需要的东西,一旦你获得了你需要的,金钱就变得毫无意义。人们为金钱而金钱,手段成为了目的。

  西美尔的观察揭示出一个事实,那就是:人类生活的许多烦恼,许多执著,其实在于,我们站在手段的桥梁上而忘了达到彼岸。金钱本来是人类为了方便而创造设置的,只是工具,是被人类所利用的,但后来,它却变成了主体,反过来主宰人类。人类在赚钱的过程中停了下来,粘着在金钱的上面,满足于每天或每个月数着自己赚到的钱,然后盘算着明天或下个月再赚多少钱。赚多少钱,成了目的。而人的一生,真正的目的是要达成什么样的人。为了达成什么样的人,当然需要金钱,需要别的什么,然而,都是手段,都是为了要达成你那个终极的目的,而不是反过来:为了要赚钱,你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大智度论》中说到,在一切财宝里,人命第一,人是为了活命才求财,而不是为了财货而求命。许多人却颠倒了这种关系,就像我们常常从社会新闻里看到的悲剧,遭遇抢劫时,为了保护自己口袋里的几百块钱甚至几块钱,不惜以死相拼。金钱高于一切的观念渗透在人们的血液中,人们为了金钱而活着。日常世界成为一个颠倒的世界,大部分人迷失在手段的歧路上,而忘了生命真正的方向和目的地。如果我们安静下来,回到自己的内心,倾听灵魂的呼唤,明白自己真正想要去什么地方,然后坚定地朝着那个方向走去,那么,尘世里的烦恼也就微不足道了。但我们大部分人,要么不知道自己要去什么地方,要么知道了而不够坚定,因而,整个的生命,成为一种浪费,重复着没有意义的事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9-28 11:23 , Processed in 0.04719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