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风语

论《宇宙时空篇》之“宇宙起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6 23: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存乎一心 于 2012-4-27 00:00 编辑
风语 发表于 2012-4-26 18:31
存乎一心兄弟:
1、你以上文字,并不能说明,我对于禅院理论本身的不明白。由于我们的讨论还没有站在同一 ...


风语兄你好!
其他没什么好谈,关于对话,我认为不需要解说,也无法与您认为的那种哲学沟通。(这是我的观点!)
1用禅院的理论来看,哲学的精神与物质分类与关系是个错误,用这个本源性错误的概念来解释禅院理论,有可能吗?如果你强行用一个在禅院看来本源性错误的概念来解读禅院理论,一定只会解读出一个非禅院理论。
2就拿这个意识概念与精神概念,你到底是按哲学的,还是按禅院的?
因为同一个概念,只能有一个定义,这是理性推理的基础,否则根本无法前行。
3.到底以谁的立场阐释谁呢?
如果禅院理论是正确的,用本源性概念在禅院认为错误的哲学来解释禅院理论,这叫以错解对,越解越错。
即使禅院理论是错误的,用本源性概念在禅院认为错误的哲学来解释禅院理论,这叫越解越远。
除非放弃哲学中本源性的那些与禅院重合的概念,可是若是放弃了,禅院本身就是一套理性而通俗的解释系统,就没要必要解说了。
禅院理论本来就是在科学事实逻辑理性的基础上推理表达的,可以证明一般哲学的意识与精神概念与关系前提以及基础不对了,干嘛还要用那套哲学的概念与理论体系来解读禅院理论呢?
禅院的本源性概念是上帝,结构,意识,能量等,并且阐释了他们本质与相互关系,这已经是一套理性推理下逻辑自洽的系统理论(可以称它就是一套完备的哲学白话文散文系统!),干嘛还要用其他的解释呢?
4.我的认识里,最根本的哲学基点是爱智慧,是理性思辨与批判。没有谁规定哲学必须要搞一个本体论之类的,哲学里的本体论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表达法(精神抽象!),哲学本来就只是一个解释与语言以及概念上的游戏,不像科学那么清晰化地定义与推理。在哲学领域,早就有说西方哲学死了,在近代数理逻辑哲学与语言哲学早就哲学逼近了一个很小的空间了。
哲学有固定的形态吗?没有!如果非要从哲学来说,禅院理论就是一套哲学体系。如果禅院的宇宙论推理很理性严密,干嘛一定要按哲学搞哲学化的那套本体论与宇宙论?从科学而言,如果说科学是唯物论与实证主义下的产物,那禅院理论也可以当做是能量论与修行实证下的产物,因为宇宙的本源只有能量。
总之,至于让别人来理解,我觉得禅院解读的很通俗了,只看愿不愿意认真地学习领会,而不是再去阐释!
我认为这是一个简明的道理,风语兄是不是想复杂啦?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00: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存乎一心 发表于 2012-4-26 23:27
风语兄你好!
其他没什么好谈,关于对话,我认为不需要解说,也无法与您认为的那种哲学沟通。(这是我 ...

心弟:
你看这样好不,这个问题先讨论到此。这是一个看似最简单,但一延伸就纠缠的问题,你的观点我已经明白了,我的观点你也名白了。导游也已经有一个进一步的动态的关系阐述:“无极成太极以后道之外便再无存在”;“鸡蛋孵化成小鸡后鸡蛋便不再存在”这个论述很重要,它已经解决了我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论述的基础上,用哲学的解释就通了。无极与太极是鸡蛋与小鸡的关系,是一个整体的演化过程;它在本质上就归一了。它不是妈妈生孩子的关系,不是并存的关系,也就不存在无极创造太极的关系了;也就不存在上帝是被造者的问题;从本质上,上帝是自行演化而成的,它的前身是无极,如同转世,而不是由妈妈生出来。我要的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解决哲学冲突的答案。这个答案我很满意。或许你会说它原本就是如此,但原来的表述中没有这种明确的关系表述。这与我说的无极与太极本源一体完全一致,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谓普遍的“偶然”性问题了,偶然也就只是鸡蛋内分子运动的偶然了。另外,名词概念不同,不是根本问题,只要关系清楚了,完全可以对话。
谢谢心弟一直参与和支持讨论,给你敬一杯酒!
发表于 2012-4-27 02: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满好的 哈哈
发表于 2012-4-27 07: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语 发表于 2012-4-26 23:17
云中行:
我不用你例举的所有哲学研究问题,他们都只是在研究自己的问题或阐述自己的观念。我要告诉你的 ...

看来已经自成体系了。
佩服您的气度和学识!
感谢您的加持!“云中行”,看来我快成仙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11: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语 于 2012-4-27 11:39 编辑
行中悟 发表于 2012-4-27 07:36
看来已经自成体系了。
佩服您的气度和学识!
感谢您的加持!“云中行”,看来我快成仙了!{:8 ...


是这样的,诸多种类的具体的哲学,它们研究的问题各有不的侧重,分类只是后人给分的,这些分类没有具体的标准,想怎么分就怎么分,目前关于哲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分法。
哲学是研究事物内在的最普遍的规律的学问。只要是从普遍性的角度去研究事物的就可以以说它是哲学的研究方法。
哲学是从宗教里分离出来的,在早期的哲学里还包括了科学。早期的哲学包罗万象,既研究一般规律,也研究个别规律。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等自然科学都在早期哲学研究的范围内。后来,科学从哲学里分离出来,哲学不再研究个别性的规律,而只研究普遍性的、一般性的规律;个别性的规律全留给自然科学去研究。
哲学是系统化地世界观,每个人都有世界观,但不一定形成哲学,只有世界观上升到“系统化”了才能说这个人具有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诸多学说,虽然有的具有较完整的体系,比如儒学,但这些体系并不十分完整。只有佛学体系是最完整的,但佛学后来的发展增加了很多非理性的迷信色彩,佛学便走入宗教。按照严格的哲学定义,这些学说都还称不上是哲学。现实中,人们却是把所有从普遍意义上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学说都称为哲学,这个哲学的概念更广义一些,也是最常用的。
哲学又是方法论,它是用“理性”的思维方法,研究事物发展内在的、普遍的规律。无论什么学说,只要符合哲学这些要素,都可以称它为哲学。所以你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从问题的提法上是不对的;具体一种哲学是即已形成的学说,它本身几经是一种研究的结果。所以我说,我不用你例举的哲学研究问题。这些具体的哲学,他们本身在形成的过程中,都遵循理性和普遍的原则,理性和普遍的原则才是研究一切哲学的通用法则。
发表于 2012-4-27 12: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语 发表于 2012-4-27 00:59
心弟:
你看这样好不,这个问题先讨论到此。这是一个看似最简单,但一延伸就纠缠的问题,你的观点我已经 ...

风语大哥您好!
我在理解这个问题时确实觉得这个问题本来非常清楚明白,和我对佛道哲学或经典的理解是一致的。也许在您的角度,您看中哲学研究范式中的那种内在逻辑与严谨的清晰论述。
导游的那个解说,我是完全明白的,只是那种形象比喻清楚明白!在文集中也有提高过!既然您的问题已解,其他就按住不表!以后再探讨其他问题吧!呵呵!
祝好!敬酒!
发表于 2012-4-27 21: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语 发表于 2012-4-27 11:37
是这样的,诸多种类的具体的哲学,它们研究的问题各有不的侧重,分类只是后人给分的,这些分类没有具体 ...

谢谢风语先生耐心的解说!我文化不高,这在跟帖中,语言表达方式上你也能看出来,标点符号有时也竟点错了,我这是实话实说没有别的意思。我以前爱看小说佛教之类的书,但当我接触到阴阳五行学说时,我觉得以前看的好多都是没多少价值的。虽然我在阴阳五行这方面天赋不算高没有深入进去,只了解到点皮毛。但知道阴阳五行就是一个无形的无边无际的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每个生命都在这网中生死循环,只有一些觉者才是不受这五行的制约的。导游的文章:“命阵,宿命,定数,编剧、导演、演员”。我是很认同的。导游对阴阳五行学说是了如指掌的,不然他不会说:“儒,释,道不是真正的中华文化,真正的中华文化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很有哲理的。我不知道你接触过阴阳五行学说没有,如果没有建议你能接触一下最好,这对你今后对禅院的发展写理论性的文章是会有帮助的。
看了你,导游好!那段话,真的很感动,你是一个很直率的人,你同导游也是很有感应的,导游对你也是了如指掌的。
我再告诉你大觉者对世间的每个人悟到什么程度,迷到什么程度是一清二楚的,现在不信以后你会相信的。
另外我再告诉你,我问你的哪句话不是妄语,实际上禅院文集和雪峰文集中说过那句话,只是你从未听说过,未遇到过,不相信而已,只不过是一般修行者做不到,只有某些觉者才能做到。以后你也会相信的。
就说这些吧,未登陆生命禅院网站前,只是登陆过柯云路先生的网站一次。打字也不太会打,打完这些东西用了近一个半小时,见笑了!
真诚的祝福你!
六朵花出不来!再送你三朵花{:8_395:}{:8_395:}
发表于 2012-4-28 08: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语 发表于 2012-4-27 00:59
心弟:
你看这样好不,这个问题先讨论到此。这是一个看似最简单,但一延伸就纠缠的问题,你的观点我已经 ...

太棒了,大哥终于找到了满意的解决问题的答案。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08: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语 于 2012-4-28 08:41 编辑
普普 发表于 2012-4-28 08:16
太棒了,大哥终于找到了满意的解决问题的答案。


普普兄弟
是的,它本来就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只是容易被一部分人从表面误读的问题,导游文集原本就没有本质上的问题,从禅院理论整体上看也能推导出这个结论。我原本提出这个问题,只因一部分人如果不是全面看文集,只看章节就可能会误读。
人们习惯用道教里的“无极”与禅院里的“无极”对应起来看,这就会产生错觉。因为道教的无极是永恒不消失的定位。人看了禅院的“无极”也会自然联想到道教的“无极”,觉得它是一个不消失的恒态,如果产生这个错觉就会认为禅院理论不自洽。
发表于 2012-4-28 09: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语 发表于 2012-4-28 08:31
普普兄弟
是的,它本来就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只是容易被一部分人从表面误读的问题,导游文集原本就没 ...

我所学的知识不多,所以脑海中的概念性的东西算是比较少的。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无法达到大哥看到的广度和深度。从认知上而言,我是感性大于理想的意识建构。
我一直觉得人类历史形成的这样那样的概念太多太乱太杂,同一个名词,在不同的地方,其内涵差异很大,一旦陷入其中的话,无疑就是闯入了一个摸不清东南西北的迷魂阵,所以很多时候是懒得去闯,或是怕去闯了。前期的经历,使我认准了禅院,认准了导游,便一切以他说的为准了。跟在导游屁股后面老老实实做一个小学生,我觉得省时省劲,便也乐在其中。
大哥来了,在大哥的面前,俺也愿意做个乖巧的学生。这下就更美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5-2-17 11:08 , Processed in 0.06887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