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60|回复: 17

黄帝四经》带给我们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6 20: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20: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归道 于 2013-6-6 20:35 编辑







{:8_389:}{:8_389:}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20: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道法:


第一节 道虚无形  

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道虚无形,其督冥冥,万物之所从生。  

大意:  
道是法的基础,法从道而生。法是人们用来判定天下万物得失、曲直的准绳。想实施道治的人,对于由道而生的法,是不能违犯的,法一经确定,也是不能以一己之好恶而废除的。因此欲正天下者,能够按合于道的法度来约束自己,然后再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个标准,使人们不感到迷惑。  
道虽然无形无相,却在冥冥中化育万物,生成一切。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20: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曰不知足  
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生必动,动有害,曰不时,曰时而动。动有事,事有害,曰逆,曰不称,不知所为用。事必有言,言有害,曰不信,曰不知畏人,曰自诬,曰虚夸,以不足为有余。  
大意:  
人生而有害,害在不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  
人生在世,少不了参于各种活动,参于不合时宜的活动就会伤害自己的利益,所以行动要懂得择时。  
有行动就会有变故,有变故就有可能带来害处,其原因是违背了客观规律,走上了错误的发展道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引发什么后果。  
对事理有所认识就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当的言论会给人们的利益造成伤害。无诚信可言、不懂得尊重他人、粉过饰非、虚言自夸……人有时会把这些缺点当成自己的优点。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20: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唯虚无有  
故同出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败,或以成。祸福同道,莫知其所从生。见知之道,唯虚无有。虚无有,秋毫成之,必有形名。形名立,则黑白之分已。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也,无执也,无处也,无为也,无私也。  
大意:  
混沌无形的道生成了天地万物,它或者叫事物灭亡,或者叫事物出现生机,或者叫事物衰败,或者叫事物成长。灾难和幸福同出于道,但人们却不知祸福同源的道理。  
认识事物的最好方法,是虚心以受不抱偏见。能这样的话秋毫之微的现象也能判断准确,从而根据实际情形设立名相,名实相符,是非就像黑白一样分明了。  
行道化者观察天下万物,应做到不偏执,不受时空障碍的干扰,顺应自然不自以为是,为最广泛人群的共同利益着想。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20: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形名声号  
故天下有事,无不自为形名声号矣。形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匿正矣。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静,至静者圣。  
大意:  
所以,天下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据其形名赋于声号。名、实的关系一经确定,事物的外在声号一经建立,那么它就无法逃脱人们对它的观测和考察了。  
公正的人是明慧的,最明慧的人有功于天下。最正直的人不会轻举妄动,最清静的人就是圣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20: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节 无私者智  
无私者智,至智者为天下稽。称以权衡,参以天当,天下有事,必有巧验。事如直木,多如仓粟。斗石已具,尺寸已陈,则?所逃其神。故曰:度量已具,则治而制之矣。  
大意:  
做事不谋一己之私的人有智慧,最有智慧的人经得起所有人的考查。因为他做事时以天下的利益来权衡轻重。  
天下之事,弄虚做假终非久计,因为人们必然能找到巧妙的办法去探测它的实相。直木很长,仓库里的米粟很多,但直木躲不过尺寸的测量,仓粟躲不过斗石的测量。所以说,观察事物的标准不乱,管理就不会出现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20: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节 应化之道  
绝而复属,亡而复存,孰知其神。死而复生,以祸为福,孰知其极。反索之无形,故知祸福之所从生。应化之道,平衡而止。轻重不称,是谓失道。  

大意:  
完全失去的又重新归属,已经灭亡的又重新出现,谁知道其中神奇的奥妙呢?陷之死地而复生,塞翁失马而得福,谁又知道其中的根源呢?  
道是无形的,如果不被由道而生的复杂现象所迷惑,我们就能反观人世的祸福,懂得其变化的原因。因应变化之道,以阴阳平衡为准。做事是非不分轻重不明,这个叫衰亡之道。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20: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节 应化之道  
绝而复属,亡而复存,孰知其神。死而复生,以祸为福,孰知其极。反索之无形,故知祸福之所从生。应化之道,平衡而止。轻重不称,是谓失道。  

大意:  
完全失去的又重新归属,已经灭亡的又重新出现,谁知道其中神奇的奥妙呢?陷之死地而复生,塞翁失马而得福,谁又知道其中的根源呢?  
道是无形的,如果不被由道而生的复杂现象所迷惑,我们就能反观人世的祸福,懂得其变化的原因。因应变化之道,以阴阳平衡为准。做事是非不分轻重不明,这个叫衰亡之道。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20: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节 天人五恒  
天地有恒常,万民有恒事,贵贱有恒位,畜臣有恒道,使民有恒度。天地之恒常,四时、晦明、生杀,柔刚。万民之恒事,男农,女工。贵贱之恒位,贤不肖不相妨。畜臣之恒道,任能毋过其所长。使民之恒度,去私而立公。  

大意:  
天地有不变的运动规律,民众的生活有不变的事情,尊贵与卑贱有不变的标准,使用官员有不变的办法,管理民众有不变的法度。  
天地间不变的现象有:四季的轮回、白天和黑夜的更替、生命与死亡的循环、柔弱与刚强的对立。民众不变的事业是生产和分工的问题。贵贱有常,贤良的人和刁猾之辈不相妨碍。任用官吏应避免用非所长。管理民众要坚持不谋私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11-17 07:16 , Processed in 0.0701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