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明在兴隆山四十余年,不仅募化修缮恢复山间建筑,更在这里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要旨。别的不说,刘一明本人就有着非常高超的医术,他编写过《眼科启蒙》、《经验奇方》等多种治病救人的医药书籍,而他在兴隆山,他培养出的弟子就有300多人,在缺医少药的年代里,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
不过“刘爷”的弟子虽多,但真正出名的却只有3人。民间传说,他们是“懒冯道”、“脏康道”和“唐爷”三个弟子。这些年,我在兴隆山周围进行过一些寻访,不少人给我讲过故事,说起流传在兴隆山的刘爷的故事,那是滔滔不绝。居住在马衔山山脚石古岔的单万成,当时虽然78岁了,可他说起“刘爷”和弟子们的故事,那是精彩纷呈。
“懒冯道”的故事是这样的:“懒冯道”名叫冯阳贵,山西人,13岁时父母还愿送其从道。刚到山上他非常勤快,每天不是打扫殿内外,就是劈柴担水。干完这些活后,找一个静室诵读经书,研究内丹学说。果然,几年后,他的学问大为精进。不过,人却变了一个样,他整日睡觉,不诵经,不干活,不练功,不去香火田里动一铲一锄,不上山打柴。一句话,啥都不做,于是就给他送了一个外号“懒冯道”。自然,这样也就遭受到其他人的白眼。
山上,开饭的时间是固定的,几十年不变。“懒冯道”总是在开饭时到,一点也不懒。不过有人就恶作剧了。有几次,就故意把开饭时间变了,或提前,或推后,但却不通知冯道人。谁知,“懒冯道”却将开饭时间把握得非常准确,不迟不早,饭熟即到。这下,大家觉得他有点道行了。不过,还要试一试。于是,火工把“懒冯道”的吃饭碗藏了起来,看你这次有啥高招。果然,他还是揣着饭碗来了。
有一次,刘一明外出募化很久才回来。看到师父来了,“懒冯道”非常高兴。刘一明说:“渴了想喝口水。”“懒冯道”说:“师父您待在这儿,我给您去端水”。这下奇怪了,这人变勤快了。功夫不大,冯道人端了一碗水进来说,“师父,这是太白泉的水”。太白泉远着呢,半个时辰回不来。于是,刘一明故意打翻水,再要一碗。他跟到后面偷偷看,原来冯道人端碗到院子里,找了几根树枝一接,水就来了。据说,后来冯道人就坐化成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