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27|回复: 7

科学家发现新彗星:轨道或威胁地球(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30 12: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5385P2DT20110729081233.jpg
这是“全天流星监测计划”(CAMS)项目的相机拍摄到的一颗属于“二月天龙座η流星雨”(FEDs)的流星划过夜空。此时的时间是2011年2月4日国际标准时07:59:24

U5385P2DT20110729081256.jpg
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其本体会受热喷发出气体,这种喷流尾将对其轨道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追踪一颗彗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29日消息,本月27日,天文学家们宣布,今年2月份一次不期而至的流星雨是一颗此前未被发现的彗星造成的,这颗彗星的轨道或许将对地球未来构成潜在威胁。

  今年2月4日,大量面包屑般的流星体坠入地球大气层,形成一场意料之外的流星雨。这次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天龙座η方向,也因此被命名为“二月天龙座η流星雨”(FEDs)。

  根据观测,这些流星似乎来自一颗长周期彗星。长周期彗星的回归周期很长,因此很难计算它上一次掠过地球附近空间是在何时,或者下一次接近地球将在什么时候。

  而对科学家们而言,这次不期而至的流星雨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FEDs流星雨的发现者彼得·詹尼金斯(Peter Jenniskens)来自美国宇航局埃姆斯研究中心,同时也是“寻找地外智慧生命”(SETI)研究所的科学家。他说:“既然这些微小的流星体能够撞击地球,那么产生它们的彗星母体当然也可以。而我们现在甚至不知道这颗彗星母体究竟是已经安全掠过了地球还是还在冲向地球的路上。”不过,詹尼金斯也强调这种相撞的几率是极其微小的。

  扫描夜空

  詹尼金斯博士领导着一个名为“全天流星监测计划”(CAMS)的项目,他们每晚不间断的监视着旧金山湾区上空的夜空,使用相机记录夜空中划过的每一颗流星。

  正是这台设备记录下了FEDs流星雨并被最终确认,使得人们记录在案的,得到官方确认的流星雨数量达到64个。

  产生这次流星雨的彗星母体目前仍然成谜。或许早在数百甚至数千年前这颗彗星便已经绕过太阳远去了。不过从流星雨来看,很显然在它最近一次的旅程中,它的轨道似乎离地球很近。

  当它掠过地球附近时,彗星喷发出很多细小的颗粒物,这些尘埃颗粒物随后独立地沿着彗星原本的运行轨道围绕太阳运行。

  詹尼金斯表示:“一般而言地球每60年左右会穿过这种大群的尘埃区1次到2次,这些尘埃颗粒非常细小,根本很难观测到,但是一直都在那里游荡。直到它们冲入地球大气层焚毁时发出明亮的闪光我们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关于彗星
  詹尼金斯和他的同事,芬兰天文学家埃斯科·李提能(Esko Lyytinen)合作,试图计算出这次的“二月天龙座η流星雨”(FEDs)何时会再次发生。根据埃斯科的计算结果,它最可能会在2016年或2023年再次回归,而再下一次出现的时间则将不早于2076年。

  而一旦这个流星雨再次出现,天文学家们将密切关注其动向。对这些细小颗粒的轨道分析信息将极大地有助于确定其彗星母体的精确轨道,从而了解究竟这颗彗星是已经掠过了地球还是仍然在飞向地球的路上。

  不过,仅仅根据这些小碎屑的飞行轨道来推算其彗星母体的轨道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

  针对这一问题,来自美国宇航局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的彗星体环境办公室主任比尔·库克(Bill Cooke)博士解释道:“这些微小的尘埃颗粒的受力环境和它们的彗星母体不同。”

  在空间运行的尘埃颗粒主要受到空间辐射压,引力等外力的作用;而彗星则要复杂地多了:当它接近太阳时,其本体会受热喷发出气体,这种喷流尾将对其轨道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追踪一颗彗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因此不必太过担心。

  正如库克所说:尽管有这些不确定性,公众却大可不必产生诸如“末日彗星”之类的恐慌想法。他说:“流星雨就意味着这颗彗星正在接近地球吗?不一定。我想仅凭流星雨这一现象,你得不出任何结论,你也无法确定这颗彗星母体就一定是在一条威胁地球的轨道上运行。”

  而詹尼金斯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彗星撞击地球的几率非常小,地质历史记录就说明了这一点。”(晨风)
楼主热帖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12: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欧洲科学家成功捕捉反物质原子长达一千秒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5日在英国《自然·物理》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成功地将反氢原子“抓住”长达一千秒的时间,也就是超过16分钟,这有利于对反物质性质进行精确研究。

  反氢原子是普通氢原子对应的反物质形态。反物质与普通物质相遇就会湮灭,此前制造出的反氢原子往往只能存在几微秒的时间。2010年11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利用反氢原子微弱的磁性,首次成功地用“磁场陷阱”束缚住了反氢原子,时间达172毫秒。

  5日发表的新研究在束缚时间上取得了巨大突破。科学家在论文中说,他们在这一轮研究中,先后用磁场陷阱抓住了112个反氢原子,时间从1/5秒到一千秒不等。

  分析还显示,这次抓住的反氢原子大多数处于基态,也就是能量最低、最稳定的状态。这有可能是人类迄今首次制造出的基态反物质原子。如果能让反物质原子在基态存在10分钟到30分钟,就可以满足大多数实验的需要。


  在这一轮研究中,科学家单次最多一次抓住了3个反氢原子。他们希望能将更多的反氢原子束缚较长时间,使测量数据在统计上更加精确。

  反物质是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反粒子的质量等特性与组成普通物质的粒子相同,但电荷等特性相反。氢原子由一个带负电的电子和一个带正电的质子构成,反氢原子则与它正好相反,由一个带正电的正电子和一个带负电的反质子构成。

  反物质至今都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大谜团。现有理论认为,在宇宙诞生的大爆炸中产生了数量相等的物质和反物质。但在人们观察到的宇宙中,物质占绝对主导地位。研究反物质原子的特性、比较它们与普通原子在物理规律上是否对等,可能有助于解开上述疑点。(记者黄堃)

来源:新华网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12: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研究发现地球变胖:南极冰架融化致赤道隆起

1.jpg
    从冰川变薄到水在蓄水层里的流动情况,以及地球内部岩浆的流速变慢,重力测量和气候实验等科研仪器提供的地球质量分布测量结果,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了解这些非常重要的自然过程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29日消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本周表示,同地球上的很多居民一样,地球正变得中间越来越粗。格陵兰和南极冰架融化,是导致它中间隆起的原因。由于自转,地球从来都不是一个完美的球形。就如同一名溜冰者的裙摆在她用脚尖旋转时上下飞舞一样,地球上的水更多积聚在赤道附近,而非两极。

  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多分校的航空航天工程师、一份有关地球膨胀的分析报告的联合作者史蒂夫-纳勒姆表示,大约2.2万年前,有数英里冰覆盖在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随着冰融化,积冰产生的向下的压力减小,冰下的陆地出现“回弹”,这导致地球变得更圆。他说:“它有点像海绵,它需要一些时间才能重新恢复原来的形状。”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观测到地球的膨胀部分正在收缩,但是最近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们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注意到,这种倾向发生逆转,地球开始变得越来越丰满,目前它的情形就像一个两端被挤压的皮球,但是迄今为止他们还没有任何工具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质量决定重力,因此地球的形状发生变化会影响质量的分布,从而对它的重力场产生影响。重力测量和气候实验(GRACE)获得的数据,有助于科学家检测以下理论:积冰减少正在改变地球的形状。重力测量和气候实验是2002年发射升空的一对姊妹卫星,它们的主要职责是对地球的重力场进行精确测量,监控冰的质量、海洋里的水量和大陆水量变化。该卫星每30天给地球表面拍摄一次照片,以便研究人员监控由重力场变化引起的积冰质量变化。

  他们发现,格陵兰和南极洲的冰川融化是导致地球中间变粗的最大因素,因为大量水被吸引到赤道附近。据研究人员说,这两个地区每年总共损失3820亿吨冰。这两个大陆上的冰量减少,将导致陆地反弹,使地球变得更圆,这一过程需要几千年才能完成。与此同时,地球中部的隆起速度大约是每10年0.28英寸(7.11毫米)。纳勒姆称,现在地球赤道的半径大约比两极的半径大13英里(20.92公里)。这意味着地球表面距离地心最远的点不是珠穆朗玛峰峰顶,而是一座厄瓜多尔火山的山顶。这些都是地球正在发生变化的强信号。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空间研究系主任拜伦-塔普雷并未参与这项最新研究,他说:“这是气候正在发生变化的另一个强指示器。质量如何在地球体系里起作用,这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重力测量和气候实验)将近10年的记录结果,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纳勒姆表示,这项研究以后可能面临的威胁,是这两颗姊妹卫星很快就会失灵,也许这种情况今年就会发生。虽然美国宇航局正打算发射另一颗卫星,但是要到2016年以后我们才能用到这项技术,在这期间有关地球变化的科学数据会出现一段空白。(孝文)
发表于 2011-7-30 12: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力 于 2011-7-30 12:38 编辑

最近看的一系列电影都印证成了现实.这是巧合还是偶然?
不想知道
发表于 2011-7-30 13: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文文分享科学新发现。{:8_389:}
发表于 2011-7-30 13: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文文分享最新科学研究!
发表于 2011-7-30 14: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文文找来的资料!
发表于 2011-9-29 21: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文文找来的资料!{:14_55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11-16 18:05 , Processed in 0.0761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