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28|回复: 5

精彩故事连载《十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7 19: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用心去理解


有一次,慧能禅师在别人家借宿,中午休息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在念经。

慧能倾身仔细一听,感觉有些不对,于是起身来到那个念经的人身边说道:“你常常诵读经文,是否了解其中的意思?”

  那个人摇摇头说:“有一些实在难懂!”

  慧能就把刚才那个人朗读的部分,为他作了详细的解释“当我们在虚名浮誉的烟灰里老去,满头白发的时候,我们想要什么,当生命的火烬将熄,心跳与呼吸即将停止是时候,什么是我们最后的企盼?当坟墓里的身体腐烂成骸,尘归尘、土归土,生命成为毫无知觉的虚空之后,我们在哪里?”

  一时间,天清地明,那个人混沌顿开,似乎隐约看见生命的曙光了。

接着,那个人问慧能佛教上几个字的解释,慧能大笑说道“我不认识字,你就直接问我意思吧!”

  那个人听了他是话感到十分吃惊,说道“你连字读不认识,怎么能够了解意思呢?怎么能够理解佛理那?”

  慧能笑着说,“诸佛的玄妙义理,和文字没有关系。文字只是工具,理解靠的是心,是悟性,而不是文字。骑马是时候,不一定必须要有缰绳,那是给那些初学者准备的,一旦入门,就可以摆脱缰绳,在想去的地方自由驰骋。”

  那个人终于又所领悟。

  佛法感悟......

  我们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只注重文字的表述,文字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重要的是靠心去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有所成——掌握所学知识的实质。



《二》低头看的淡泊和从容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  

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  

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

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  

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还是从山坡上面滚落到原地。慧明稍事休息了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半山腰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去。  

接着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是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  

尘元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然后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着山下走去。  

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的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尘元的去向。  

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  

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  

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  

众僧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尘元向同修们解释:“寺后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下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的啊。”  

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 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

然后高僧将衣钵锡杖传交给了尘元,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堪验你们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世间痴情之人,执着于勇气和顽强者不在少数,但是往往却如故事中的慧明一样,并不能达到心中向往的那个地方,只是摔得鼻青脸肿,最终一无所获。在己之所欲面前,我们缺少的是一份低头看的淡泊和从容。低头看,并不意味着信念的不坚定和放弃,只是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和回旋的余地。  



《三》为什么不老?

古今禅话】:

  佛光禅师整日忙碌,弟子大智问:您每天这麼忙碌的生活,怎麼一点也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老呀!


  一位慈祥的母亲关切地问自己的女儿:“你天天都在弹、弹、弹,弹掉鱼尾纹,,怎么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人越来越显得老啊?”

  女儿回答:我上当了,买的是假货。


  【禅话感言】:


  古代禅话——佛光禅师心中只有众生、他人,即使年纪大,每天劳累,以禅悦为“药”,法喜充满,心态年轻,自然“青春”永驻,不显苍老。

  现代不少年轻人,迷信美容、保健,而心中主要考虑的只是自己,再加上假货充斥市场,这私心再加假货,不老才怪呢!

  还有一条定律:越怕老,就老得越快;越怕死,你就死得越早!由此,还衍生出更多定律:越想发财,越发不了财;越想升官,就越升不了官;越想郎君如意,郎君则越不如意;越想工作轻松,工作就越不轻松,越想孩子聪明,孩子就越不聪明;越想天上掉馅饼,天上就越不掉馅饼;越想佛菩萨保佑,佛菩萨越不保佑......说不完,道不尽.信不信由你!!!

  记住这一忠告:“心想事成”只是一种善意的谎言,福自己求,命自己造,与人为善,利益众生,积功累德才是“心想事成”的根本。信不信由你!!!
楼主热帖
发表于 2010-8-28 08: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佛的玄妙义理,和文字没有关系。文字只是工具,理解靠的是心,是悟性,而不是文字。”
发表于 2010-8-28 08: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
发表于 2010-8-28 08: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em04:}
发表于 2010-8-30 15: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貞成的心顺道而行
发表于 2010-8-30 21: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积公德才是心想事成的根本!多妙的哲理,心中无我才能成就其大我。{:em0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5-2-22 12:36 , Processed in 0.0684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