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1|回复: 2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8 18: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博友有一联也很经典:静修儒释道,领悟天地人。

  古有之,今亦有之。老祖宗留下的古文典籍确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灵魂!

  有时候,我独居一室,燃清烟一缕,静悟人生,感触颇多: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退化?虽然科技的发展,让古人所谓的千里眼、顺风耳、飞天等诸多梦想成为现实,但回想起来,难道古人所谓修道成仙、长生不老都是想象、杜撰出来的吗?近日读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猛然觉醒,这些东西应该不是凭空而来。现在人的空间观念绝对不能停留在原来的二维、三维,而应拓展到四维、五维,我们生活的空间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浩瀚的宇宙。在一个达到光速的空间里,时间会缩短,生命将无限延长。应该能想到,在另一个超速运转的空间,那里生活的“人们”,也就是所谓的神仙,他们的确能获得不老长生!天上一天地下一年,应该有着一定的道理。换算一下,如果在他们空间里过的时间有80年的话,地球人看来就应该是365*80=29200(年),难道这不是地球人所谓的“长生不老”吗?

  那么多经典之作,现在的我们却仍旧难以探究明白。譬如《周易》,本是一部探讨宇宙哲学的巨著,在如今却仅为某些人弄来占卜算命;那一部部经典,真正能研究的明而白之的,又有几人?其实,人类随着科技的发达,精神上却远远落后了,在自身潜能开发上也明显落后于先人。既然先辈留给我们了诸多精华,我们不深入研究其精髓,不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就愧对列祖列宗了!

  所以说,当今中华儿女一定要恪守信念,要有为往圣继绝学的理想,要有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才能无愧于天地,才能真真正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楼主热帖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8: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探索] 人是否只有一生?

生命不是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死过无数次,也曾经活过无数次。每个人的此生之前,都有过无数的不尽相同的前世,在不同的时段和空间生存过,今后同样有无数的来生,人的生命是延绵不绝。

很多人不相信自己的生命有不朽的一面,认为肉身死后一切都将成空。在这些不信神的人,特别是完全迷信现代科学的人看来,人不过一世而已,肉体死亡之后,一生也就彻底结束,一了百了,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大量有关濒死体验、灵魂离体的科学实验如今已经证明,人的肉身如同灵魂的一件衣服,衣服脱了,灵魂还在;他这一世的生命虽然随着肉体的死亡而结束了,他的真正生命其实却并没有结束,因为他的灵魂依然存在。

在生命的链键中,每个人的此生只是其中的一环,既不是生命的开始,更不是结束,而是秉承了前世的惯性,开拓着今后之路。也可以说---那过去了的存在,决定了今生之路,而今生的作为,又影响了来生的历程,就如古人所说--人要行善积德,下辈子才好。

生命正是如此,世世如环相扣,互为因果,不可分割,不会断裂,源自恒古,达于永远。


现代的科学研究为轮回转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魏斯博士(B. Weiss), 最初使用催眠回归的方法是为了帮助病人找回对过去事件的记忆。结果许多专家和医生都不约而同地把病人引回到了前世以至更久远年代的记忆中。


病人讲出的前世经历,活灵活现,细致入微,合情合理,吻合历史,甚至还纠正了历史学家的错误;而其中多数内容又往往是病人在通常状况下全然不知道或不可能知道的事情。当专门用于回溯往世体验时,这种方法就叫“往世回归”


魏斯医生在他所著的《多个前世,多位大师》书中,记录了一位原名叫凯萨琳的女子,她患有多种恐惧症和忧郁症。


在回溯治疗中,她发现她的一个前世是一位名叫阿隆达的年轻女人,死于突发的洪水,她所在的村子全部毁于一旦:“巨浪冲倒了树木,没有地方可跑。太冷了,水很冷。我想救我的孩子,但是没有办法只能紧搂着。我沉下去了,水吞没了我,我不能呼吸,不能喘气。”


难以置信的是,一直缠绕折磨她的窒息感和哽住感,在做完这一回溯后就消失了,这是想像和幻觉所无法达到的。这个治疗的成功使魏斯博士自己对轮回从怀疑逐渐到坚信不疑。



西方轮回转世的案例


弟弟转生作儿子 (芬兰)


赫兰德,一九七六年四月十五日出生在芬兰的赫尔辛基。 到了一两岁的时候,他的一些言行表明,他能记起他母亲的弟弟佩尔蒂生前的故事。赫兰德表现出一些在自己家里显得反常但却与佩尔蒂十分吻合的举止。

佩尔蒂于一九五七年六月八日出生在赫尔辛基。于一九七五年六月十五日,年方十八岁时,死于严重的糖尿病。佩尔蒂的母亲和姐姐在他死后极度悲伤。

姐姐玛尔雅怀孕十周时梦见佩尔蒂。当时她曾一度考虑过堕胎。但在梦里,她听到佩尔蒂对她说:“保住那个孩子。”

当赫兰德大约一岁半的时候,一问起他的名字,他总是回答“佩尔蒂。”纠正他应该叫“赫兰德”总是无效的,他坚持说他的名字叫“佩尔蒂”。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他六岁。

佩尔蒂十岁以前拍的照片最能激起赫兰德的谈话。有一张照片使赫兰德想起狗如何咬过他的腿。佩尔蒂三岁的时候被狗咬过,赫兰德则从来没被狗咬过,也没人告诉过他佩尔蒂被狗咬过的事。而从那张照片上也丝毫看不出他被咬的迹象。

每当赫兰德看见一张照片上有佩尔蒂时,他总会说:“那就是我”

当赫兰德被带到埋葬佩尔蒂的公墓墓地时,他看着佩尔蒂的墓说:“那是我的墓。 ”



东方轮回转世的案例

清代名臣纪晓岚记载过不少关于轮回的事例。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中写道:

在崔庄,我(指纪晓岚自己)有一个佃户名叫商龙,他的儿子少年夭折。其子刚死,就转生到了邻居家,不到一个月就能说话。


元旦那天,他的父母偶然外出,将襁褓中的婴儿独自留在家中。这时有同村人叩门,说是来恭贺新年的。婴儿听出了来人的声音,就答道:“是某某大伯吧?我的父母刚刚出门了,房门没有锁,请先進来坐一会儿吧。”来人又惊又怕,又觉的有趣好笑。可惜的是,没过多久,这个婴儿就夭折了。


六道轮回的确是真实存在的,生命并不只是人这一辈子几十年。希望所有的人都能认真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不要浪费宝贵的人身。

转世前的安排和约定

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心理医学界对轮回转世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就是将受试者引导进入类似于佛家打坐入定的催眠状态,回顾和重历一个个前世甚至是转世之间的彼岸世界。


研究者发现,人们的一生其实是被高层生命事先安排好的,一些安排甚至是本人转世前同意的约定。当然,未来的安排只是一个大致的剧本,它决定我们在舞台上将会遇到哪些人,将会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但我们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在待人接物上做出善恶的选择,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将要为我们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尘世中的悲剧并非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生的错误的事情,一切都有其宿命的因缘。这些安排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当事者偿还前世的业债,或在苦难中锤炼当事者的灵魂,甚至是为他人提供一个在逆境中得以升华的机会。

坦博特 (Michael Talbot)发表于1991年的《全息宇宙》引述了瑞教授收集的一个案例。一个小孩在濒死体验的状态被允许看到自己未来的一些细节,包括他将在28岁结婚,将会有两个孩子。他甚至看到成年的自己和自己将来的孩子坐在一间屋子里,而且墙上有一个很奇怪的东西。

这个小孩回到人世,经历似水流年,童年时所瞥见的未来都一一实现。成年时的他蓦然回首,发现他就在童年时看到的房间里,而那个墙上的奇怪的东西是一个强压式暖气,这种暖气在他童年的时候还没有被发明。

俗世中的每个人都有义务尽我们的所能抑恶扬善,主持正义,维护善良。那些丧尽天良、麻木不仁、残害忠良、见死不救,甚至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人是在犯罪,必将在来生偿还其罪过。


群体转生和缘份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的人与我们萍水相逢,过后便相忘于江湖;而有的人的一生则与我们缠绕,或成为淡淡如水的友人,或成为相濡以沫的爱侣。当我们感叹人生的聚散离合时,最常提起的一个词就是“缘份”。


那么“缘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如果从轮回转世角度来看,就不难理解了。

西方的轮回研究发现,人身只不过是一个载体,那主宰人身的灵魂却是不灭的。人世如一台戏,肉身则如一件衣服,每个生命经历多次演出和退场,扮演着一个个角色。角色在变换,可那主宰角色思维的灵魂却可能是同一个。我们今世遇到的人或许就是我们前世的亲朋好友,只是换了角色,那灵魂依旧是前世的灵魂,只是人在迷中,不知而已。可一旦相遇,便将依着那份隔世的恩怨情仇再续前缘,或成“知音”,或成仇人,或成情侣……。

研究者还发现,人的灵魂分别属于不同的群体,同一群体的生命在一世又一世中互相扮演着各种亲近的角色,发生着各种恩怨的纠葛。人们往往群体转生,同一个群体的人在生生世世中长相左右,发生着各种纠葛,以漫长的岁月清偿彼此的恩怨,并在尘世的爱恨情仇中获得经验和教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缘”。

红尘中最为重要的缘份当然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夫妻之缘,很多人可能都认为自己与配偶的相逢纯属偶然。其实俗世是一个巨大的舞台,这出大戏的情节早已被精心地安排,一切看似偶然的相遇都是剧本中巧妙的构思。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很多现世的夫妻在很多的前世就已经演出过各种类型的爱情故事。


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生命,听一听那些善良的呼唤,正义的声音,人生难得,人身难得,不要为以后错失机缘而痛悔!
发表于 2010-6-8 23: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院长就是院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9-28 07:19 , Processed in 0.0869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