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54|回复: 3

超级生命体——地球(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8 01: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将地球与其他星球比较后发现,地球大气的组成竟远离物理研究所预测的平衡状态,恰好保持在最有利于生命延续的水平上。进一步的研究使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地球的行为极像一个生命系统。


本文来自神州智慧网(http://www.shenzzh.com)
详文参考:http://www.shenzzh.com/a/shikongaomi/faxian/2010/0524/2875.html
地球是一个巨型生物



本文来自神州智慧网(http://www.shenzzh.com)
详文参考:http://www.shenzzh.com/a/shikongaomi/faxian/2010/0524/2875.html

在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化学家罗夫洛克博士参与了寻找外星生命的研究。他将地球与其他星球比较后发现,地球大气的组成竟远离物理研究所预测的平衡状态,恰好保持在最有利于生命延续的水平上。进一步的研究使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地球的行为极像一个生命系统。




为了说明地球的这些特性,罗夫洛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即把地球看做一个整体,是太阳系里最大的一个生物体。而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与海洋中的各种化学成分的比例,使环境能适合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从而像生物个体存在生理过程那样,地球也存在着自己的生理过程。



20世纪80年代初,另一位英国学者拉塞尔根据系统论专家塔朗菲和米勒等人关于生命系统的理论,对地球进行了全面考察,结果发现,地球拥有生命所特有的一切基本特征。新陈代谢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之一,研究表明,地球如同生物一样,也在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进行吐故纳新。地球岩石圈下面的软流层在不断地把灼热的岩浆喷泄到地表,形成蔚为壮观的火山喷发和新的地壳,同时,它也在不断地“吞吃”老的地壳,并把它转化为地幔物质。米勒规定了生命系统的19个子系统,它们反映了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拉塞尔从地球身上找到了与全部19个子系统对应的部分。也就是说,地球也有自己的呼吸、消化和排泄系统,甚至还有处理信息的神经思维系统。因此,拉塞尔认为,地球与病毒和蓝鲸一样,理应被视为一个生命系统。



地球的裸照——如果没有海洋

正像人体中的细菌不知道它们是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生命体中一样,生活在复杂调控机制的生物圈中的人,他们既是沧海一粟,又是匆匆过客,因而也是难以凭个人的生活经验认清生物圈性质的。



地球生命体是凝聚了无数生命的情与爱、血与肉的总和,是一个可以在宇宙中保持长久性出现和存在的高等复合性生命一体,她有意识、有情感、有效应。当然地球生命的形成和存在还有赖于更大范围上的整体,比如在“太阳系”这个整体中,我们得到了黑夜与白昼的对称并存,使我们适宜地领受到了地球应有的温度和光照等,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到此——地球生命体,就算是一个界限了,在这个界限范围内出现的所有生命都是相互连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一个用生命构成的整体。



我们站在地球上以个人意志和能力去探试地球时,就好比一个微生物站在我们的身上在探试我们,或是我们自己身上一个流动神经元之类的感觉。一个微生物或是一个神经元在我们身上它们也会感到我们的皮肤是如此的坚硬,坚硬得足可以把我们的身体当做它们生活的基地,它们也决不会想到自己正生活在一个生命体的身上,就象我们站在地球上一样,而且它们也许还会发现在它们的周围也长有无数的植物和动物等,那就是我们的绒毛、神经元之类或是菌类等。这种用自我小能力、小意识对客观世物的衡量和体验很显然是一种狭隘、有限的单方向认识,或说是一种以我为准的认识。我们现时对地球的认识和领会,以及我们对生命的认定,其实也就是站在这样一种狭隘、有限的立场上,站在以我为准的认识观念上,即以我的感觉和印象、以我所能接受和承认的生命形像和标准为准,去衡量和判定其它生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主观、自我的认识。



看一个自然中的产物是不是有生命的,不能光看它的外表,更重要的是看它有没有活力,有没有转变效应,是不是在动。

你说我们的地球及其内部有没有活力,有没有转变效应,有没有动呢,回答是肯定的,有,它都完全具备这些特征和特点。在地球体内森林可以转变为“煤炭”,生物可以转变为“矿物”,山在不断地生长,泥土在不断地进行有机组合,就连更深一层次的“粒子”也在不停地运动,这其实都是地球生命活力的体现和表演。地球内部也在不断地变化、孕育生动,不断地进行着应有的调解和调整,这就跟我们每个人一样,不时地在发生效应,不断地显示着自己的活力。当然象地球这样的生命形势和状态是不同于普通生物生命的,它们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生命。



再有从地壳的结构形势上我们还可以看出地球生命现象的存在:我们知道地壳不单是由岩石和矿藏构成的,它的里面还包含有石油、水脉、天然气等多种形势和内容,面对着这样一种复合的客观体制,我们似呼看见和认出了一幅活生生的有机组织和生命肉体的形像。当我们解放了思想、开阔了形象、沟通了心灵、用我们的真诚和爱意去看待和认识地球时,地球生命的血就是所谓的石油,地球生命的骨肉就是所谓的岩石和地壳,地球生命的津液就是各种形势的水文地脉,也是一个生命的必备和必需。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生命是一个整体的存在,地球也同样是一个整体的结构,所谓岩石、矿藏及其内部正在流动和串通着的石油、水脉、天然气等,它们正是一个完整组织的出现形势,在客观实际和地球生命中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和一体,是活着的生命肉体和正在效应中的有机组织现象。因为它是一个生命,这些不同的形势和内容正是一个生命的产物和效应所得,也是一个生命的必需和必备。



地球是有生命的,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然而我们现在却都好用物质观念去理解和认识地球,这其实是我们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本质和形势认识上的无知或不足。



现代科学甚至还发现了地球也在呼吸,即每天都在做起伏性的变化,波动辐度达0.5—0.8米,可见地球生命现象的真实和存在。据美国媒体报道,卫星观测最新资料显示,地球大气会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九天为一个周期。科学家们利用地球大气密度的变化来查明这个先前不知道的模式。当大气收缩和膨胀时,其密度也分别变大或变小。人造卫星对“大气密度的小山和峡谷”做出反应,时而加速或时而减速,卫星上的加速器则会纪录下这些运动。科学家们正是通过这些数据发现了这个大气膨胀和收缩的周期。(地球的呼吸http://www.breathingearth.net/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报道,德国地震学家研究发现地球持续不断地发出人耳听不到的神秘嗡嗡声,像一首巨大的非凡的安静交响乐,但此声音的来源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这种神秘嗡嗡声人耳根本听不到,科学家是通过测震仪(地震检波器)来发现的。新发现的振动是由2至5分钟的地震表面波组成的,也叫“拉夫波”。此新发现可望揭开这种神秘声音的起源。

即使地面没有因地震出现震动,地球也会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这种神秘嗡嗡声。这种声音最早是在10年前被测震仪探测到的,研究人员称它为“地球的嗡嗡声”。

颤动的地球

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我们人的脉搏,从它形成那一刻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颤动,地球在漫长的构造运动中逐渐演化成目前深不见底的海沟,高耸入云的山峰。地球表面的隆起和沉陷造成瞬间快速的颤动就是地震。

我们的地球一边哼着小曲,一边跳着摇摆舞,全身扭来扭去,每次2到5分钟……这是科学家宣布的最新发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地震,而其遍及全球范围之广令人惊讶。详见 http://news.sina.com.cn/o/2008-04-23/061513779320s.shtml

人与地球的关系,必须改变思维观念。我们与地球是共生关系。地球是一个生物体,我们寄生在其身上,从中吸取乳汁和营养,繁衍生息,同时也在为地球构筑生态共生环境和实现其目的尽一分力。假如我们的工作恰到好处,能让地球满意,那么地球将继续给人类以应有的地位,让其在共生系统中发挥作用。假如人类依然我行我素,以我为中心,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那么地球就有可能把人类从共生系统中清除出去。

不要再来伤害我



关爱地球吧——这个怀孕的妇人——我们是一体
(责任编辑:yingshi)


本文来自神州智慧网(http://www.shenzzh.com)
详文参考:http://www.shenzzh.com/a/shikongaomi/faxian/2010/0524/2875.html

本文来自神州智慧网(http://www.shenzzh.com)
详文参考:http://www.shenzzh.com/a/shikongaomi/faxian/2010/0524/2875.html
楼主热帖
发表于 2010-6-8 06: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我们的工作恰到好处,能让地球满意,那么地球将继续给人类以应有的地位,让其在共生系统中发挥作用。假如人类依然我行我素,以我为中心,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那么地球就有可能把人类从共生系统中清除出去。
----请听地球的呐喊:“不要再来伤害我!”
发表于 2010-6-8 06: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帅帅的分享!{:em02:}{:em03:}也感谢为探索地球、生命付出的人们!你们是伟大的!{:8_395:}
发表于 2010-6-8 08: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交好文好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11-23 22:16 , Processed in 0.0680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