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84|回复: 8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6 14: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今,不少入了佛门的人,颇费心机地四处奔走、劳身伤财,希望遇到某个道骨仙风或者慈眉善目的高僧,能够单独对自己面授机宜,传授一个神秘的法门,使自己今生乃至来世永远都能够得到幸福和安乐,并拥有财富、地位、名声等世间的一切圆满。

在佛法里面有没有这样的法呢?有!事实上,这样的法已经被祖师大德们归纳成许多极为精炼的、脍炙人口的法语,出现在诸多论典之中。其中,比较著名的一句话就是《太上感应篇》中的开篇语:“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十六个字绝对已经概括了人天乘佛法的精华,而且是每一个众生获得暂时人天道安乐的唯一方法。

舍此之外,不可能存在另外一个法,可以使我们得到人天安乐。而且,如果我们的“身口意”偏离了这句话的教导,则必将遭遇诸多痛苦和灾难。所以,作为一个初入佛门者,甚至是“老修行”,乃至那些心里不打算入佛门学佛的、但却渴望得到幸福、不想遭遇任何痛苦和灾难的人,都必须首先对这句话所蕴含的真理进行仔细地思考和观察,并在心里对其生起决定性的信心,然后再依教奉行。

所谓祸,就是痛苦和灾难;所谓福,就是安乐和幸福。在一般人眼里,祸福的“发源地”是外境的某件事、某个人或者某个物品等。例如,不少人认为自己的幸福来源于外境的金钱、地位、名声、住房等,遭遇的痛苦也是由于外在金钱、地位、名声的匮乏。总之,他们认为幸福和痛苦都是从存在于外境某个地方的人、物或事上面“来到”我们面前的。

但是,这个错误的观点遭受了当头棒喝——“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里,古人用非常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说,“祸”和“福”并不住在外境的任何地方,也不会以外境的某个人、某个物品、某件事作为“门”,穿过这些“门”来到我们面前,并降临在我们身上;“祸”和“福”是我们自己对待外境的人、物、事的主观态度、思想,以及行为和言语“召”来的。


我们对待外境事物的“身口意”如何召来“祸”和“福”呢?“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就像影子紧跟着我们的身体一样,当我们用“善”的态度、思想,“善”的行为和语言对待外境的人、物和事的时候,我们就会召来“福”;当我们用“恶”的态度、思想,“恶”的行为和语言对待外境的人、物和事的时候,我们就会召来“祸”。确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如何付出,就如何得到。我们所得到的,永远不会是别的,而只能是我们自己所付出的。

付出善良的当下,我们的心就已经处于善良的状态;付出邪恶的同时,我们的心没有办法不是邪恶的。付出真诚,心就踏实;付出虚伪,心就空虚。付出慈悲,我们就会得到稳固深沉的安乐感;付出自私,我们就会得到挥之不去的危机感。付出宽容,我们自己也会感到宽松;付出责备,我们自己首先心弦紧绷。付出勤勉,我们就活得充实;付出懒惰,我们就过得无聊。付出软语,收获笑容;付出苛言,回收白眼。内心贪婪,则虽富犹贫;慷慨布施,则虽贫犹富。

傲慢待人,我们就永远学不来别人的优点;谦虚应物,我们就会立即从别人那里汲取长处。嫉妒成性,则所有超过自己的人都将成为敌人;随喜众生,则一切众生的安乐都将是自己的安乐……当一朵花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朵花本身并没有带给我们“祸”或者“福”的主观动机,是我们看待这朵花的态度,给我们带来了祸福。当用喜悦、满足、慈悲的心态看待这朵花时,这朵花就似乎带给我们快乐和幸福;当用厌恶、苛求、愤怒的心态看待这朵花时,则无论这朵花的花瓣多么鲜艳芳芳,我们的内心不可能有丝毫的愉悦感。

所以,外境的花不是祸福之门,自己看待花的态度才是真正的祸福之门。如果你看待世界的眼光是美的,这个世界到处都是美的;如果你看待世界的心是吹毛求疵的,这个世界将一无是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心和外境之间所遵循的规律就是这样严谨而不错乱!你的手轻抚墙壁,墙壁也会“轻抚”你的手;你用拳头猛砸墙壁,墙壁也会不甘示弱。你对着墙壁喊“我爱你”,墙壁也会回音“我爱你”;你对着墙壁破口大骂,墙壁也会如数奉还。同样,你用笑脸对待家人、朋友和同事,他们也会用笑脸对待你;你用真诚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把你当真诚的人看,并用真诚对待你。

你如果对他们横眉竖眼,他们也会对你龇牙咧嘴;你如果用虚伪对待他们,你也别想从他们那里得到真诚。所以,一个人要想得到世间的种种福报和安乐,去除种种灾祸和不幸,必须将自己的心训练得善良善良再善良,在内心培养起一切和安乐相应的美德,并将内心所具备的会召来痛苦的一切恶习剔除得干干净净。这是诸佛菩萨告诉我们获得人天安乐的唯一门径,除此之外,别无它途。

任何人,如果舍弃这条正确的光明大道,试图不去通过修正自心而获得安乐,而将获得安乐建立于外境之上,或什么神秘的力量之上,则必将在痛苦的大海中漂泊,就像流浪的孤儿一样,最终必然一无所获。正如《入菩萨行论》中所云:“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任何一个学佛的人,或者想得到安乐的人,都必须一遍一遍地思维这句话所蕴含的真理,并需真正对其义理生起不可动摇的信心。只有这样,这个人才能真正步入佛门,步入真正的安乐之道,并会自觉自愿地修正自心,使自心趋于至善至美的境地! 
楼主热帖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4: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由自己主宰

有一位修行僧来到施主家,看见对方正用杨枝漱口,并把牛黄涂在前额,头顶戴着贝壳,手拿毗勒果高高举起,然后贴在额上,态度非常地恭敬。 

修行僧看见他这个样子,不解地问道:“你到底在干什么?” 

施主得意地说:“我要扮吉相。” 

“扮吉相能得到什么好处呢?”修行僧追问。 

“这样就能得到巨大的功德,譬如该死的,能得以存活;被捆绑着的,能得以解脱;挨打的,能被宽恕等等,举不胜举。” 

听到施主如此无知的话,修行僧笑道:“如果说扮作吉相就能获得这些福利,那真不错。可是请你告诉我,这牛黄是从哪里来的?” 

“牛黄是从牛的胸腔中取出的。”施主说。 

“如果涂上这牛黄,就可以得到吉祥和福报,那么,牛为什么反而被人用绳子、链子穿透鼻孔,被迫去拖车,被人骑乘,而且还要忍受鞭策、饥渴和疲劳的煎熬呢?” 

“牛的确是过着这样的生活。”施主点头表示同意,但他不明白这是为了什么。 

“牛自身拥有吉祥的牛黄,却不能解救自己所受的困苦,这又是为什么呢?”修行僧见施主仍然迷惑,又进—步开解说:“牛有牛黄,尚且不能解救自己的苦痛,而你只是在额上擦些牛黄,又怎能解救自身的困境呢?”施主听完修行僧的教训,觉得有道理,也就默不作声了。 

修行僧又问他:“这种雪白的硬物,又能吹出声音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它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从海里涌出来的贝壳。”施主回答。 

修行僧解释道:“它显然是被海浪遗弃在陆地上,又被烈日炙晒,才窒息而死的。倘若如此,怎能说是吉相呢?那只虫跟贝一块儿生活,昼夜都藏在贝壳里。但当它死去的时候,贝壳尚且救不了它,你现在只是暂时戴上了贝壳,如何救得了你的不吉呢?”施主一听,连连点头,默默不语。 

修行僧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打动了对方,是该救他的时候了,便继续说:“你告诉我,世人把它看成是欢喜丸,非常重视的那个东西是什么?” 

“那是毗勒果啊!”施主说。 

“毗勒果是树上的果实。人要得到它时,先用石头投掷,毗勒果和树枝就一块儿坠地。因为有果实存在,树枝和叶子才会被打落下来。” 

“的确如此。” 

“如此看来,你就算有了它,又有什么吉相可言呢?果实虽然生长在树上,自身却无法守住这棵树。有人投掷要得到它,树枝和树叶同时坠落,又被做成柴薪燃烧而不能自救,怎么又能保护得了人类呢?” 

听了修行僧一番诚恳的话,施主心头的迷惑顿时解开了。他终于明白,这世上根本没有一个外在的可以主宰吉凶的东西。 

外在的帮助固然重要,但只有自己才能真正地主宰自己。正如文中的施主所领悟到的,世上并没有外在的、可以主宰吉凶的东西。因此,一定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4: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和忧郁全在一念之间

有时候我想:人为什么会生气?其实人生气的时候往往是意识在起作用,因为我们头脑中有许多这样那样的观念,在这些观念的主宰下,我们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当遇到在自己观念中认为该生气的事情时,就会下意识地生起气来。如果当时的观念能转过来,认为自己不应该或不值得为此生气的话,没准气就无从生起了。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宰相请一个理发师理发。理发师给宰相修到一半时,也许是过份紧张,不小心把宰相眉毛刮掉了。他顿时惊恐万分,深知宰相必然会怪罪下来,那可吃不起呀!

  理发师是个常在江湖上走的人,深知人之一般心理:盛赞之下无怒气消。他情急智生,猛然醒悟!连忙停下剃刀,故意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宰相的肚皮,仿佛要把五脏六腑看个透。

  宰相见他这模样,感到莫名其妙。迷惑不解地问道:“你不修面,却光看我的肚皮,这是为什么呢?”
  理发师忙解释说:“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大人的肚皮并不大,怎能撑船呢?”宰相一听理发师这么说,哈哈大笑:“那是宰相的气量最大,对一些小事情,都能容忍,从不计的。”

  理发师听到这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小的该死,方才修面时不小心,将相爷的眉毛刮掉了!相爷气量大,请千万恕罪。”

  宰相一听啼笑皆非:眉毛给刮掉了叫我今后怎么见人呢?不禁勃然大怒,正要发作,但又冷静一想:自己刚讲过宰相气量最大,怎能为这小事,给他治罪呢?

  于是,宰相便豁达温和地说:“无妨,且去把笔拿来,把眉毛画上就是了。”

     眉毛被理发师不小心刮掉,一般人都会大动肝火的,故事中的宰相之所以未动怒,全在于那句“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话,受这句话的影响,宰相认为自己应该气量大,对一些小事情,能容忍。在这种观念的的指使下,宰相的怒气也就自然消了。

     其实,人世间的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就不值得去生气、去计较,为此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引发心身上的疾病真得太不划算了。我还曾读过一个潜水员的故事,故事的主要意思是这样的,这位潜水员平素心眼小,动不动就爱发怒。有一次他在海底遇险,最后获救的他经历了生死考验后对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反省,他认为与生死比起来,其他的恩恩怨怨实在太不足道了。遇险后的他与以前判若两人,他变得豁达开朗,他要珍惜每天的时光,让自己生活在快乐中。

     人难免都会有不如意的时刻,如何渡过每一次困难的煎熬,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在遇到生气的事情时,不妨想想值不值得生气,再想想生气有什么样的后果,有没有其它方式可以替代? 喜爱生气的人往往没能认识到情绪对人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假如有位心理医生郑重告诫他:“如果你再这样下去,你就会患上抑郁症。”再带他去拜访一位抑郁症患者,听他诉说抑郁症带给自己的痛苦和沉重的心理负担。或许这位爱生气的人会悬崖勒马的。

     快快乐乐过一天,烦烦恼恼也是过一天。自己的日子要如何过,自己是可以决定的,这种决定端赖你用那一种思考方式去看待生活的种种。要想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你就应该去审视自己的念头,看清楚在你心中升起的这个念头是正面思考还是负面思考。比如你在大街上碰到你的上司,当你朝他微笑,冲他打招呼,而他却视而不见,匆匆走过去。正面思考是:上司没有看见我,没有听见我和他打招呼。负面的思考是心中七下八下,猜测上司不理睬自己的原因。如:“他不愿在大街上和我说话。”“最近我做了什么事情得罪了他”等等。总之正面思考总是往好的方面想,负面的思考总是往坏处想。而根据研究,正面思考可以提升记忆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创造更多成功,而引发更多正面的思考,形成一个快乐成功的正循环。负面思考会造成记忆力减退、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引发更多负面思考,造成更多失败的结果,而形成忧郁的情形。

     所以想要快乐的人,就要对抗负面思考,消除头脑中的不正确的念头。例如,当你心中产生这样的想法:“他们看不起我。”第一步你要停止这样负面的想法,你可以举出一些证据来反驳这句话。有时候,负面想法的产生,是因为我们有错误的联想。例如“我的学历不高,没有办法和身边高学历的同事竞争”……这些错误的想法常常会让你把事情做出错误的归疚,而感到自责、惭愧。要减少负面思考,就必须改变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因此消除消极的念头也是要有一种意志力的。要抱定这样的念头:我就要做一个快乐的人,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重要。《科学禅定》
发表于 2010-5-26 14: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由自己主宰
快乐和忧郁全在一念之间{:em01:}{:em02:}{:em03:}
发表于 2010-5-26 15: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由自己主宰
快乐和忧郁全在一念之间
赵小丽 发表于 2010-5-26 14:50


同频---------{:em04:}
发表于 2010-5-26 21: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唯心造,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发表于 2010-5-27 08: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要想得到世间的种种福报和安乐,去除种种灾祸和不幸,必须将自己的心训练得善良善良再善良,在内心培养起一切和安乐相应的美德,并将内心所具备的会召来痛苦的一切恶习剔除得干干净净。这是诸佛菩萨告诉我们获得人天安乐的唯一门径,除此之外,别无它途。
修正自心
发表于 2010-5-27 08: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这一身就是自作自受,自寻痛苦。

发表于 2011-11-16 17: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由自己主宰
快乐和忧郁全在一念之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11-16 18:37 , Processed in 0.0724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