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5|回复: 5

道正人间(24)论儒教从头到尾的专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9 20: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儒教从头到尾的专制

总有人讲,中国共产党员腐败是个人问题,与马克思主义无关,马克思主义还是好的。

在儒教问题上,也讲,儒教专制只是个别人的问题,与儒教经典教义无关。

其实,说这话的人根本没看过儒教教义,儒教教义与西方犹太一神论教义一样,都是极度残毒的。

西方兴起犹太一神论教后,西方传统宗教就被全面破坏了。
东方兴起儒教一神独尊后,东方上古文明也被全面摧毁了。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看一看儒教的教义。
楼主热帖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20: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归道 于 2013-6-29 20:47 编辑

(1)
      孔子《论语·为政》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异端指与儒学不合的议论。后世儒教徒攻击诸子百家,皆由此而起。

      攻字在《论语》中出现过四次,都当攻击讲,这里强调通过批判异端来消除祸害,正反映孔子思想的文化专制主义。

(2)
      至于他“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一段公案,《荀子·宥坐》、《史记·孔子世家》、《尹文子·大道》及《吕氏春秋》、《说苑》、《孔子家语》等,均有明确记录,在少正卯的罪状中,就是“言伪而辩”、“聚徒成群”、“饰邪营众”等名目。很显然是被当作思想异端分子而被处死的。孔子并不赞成华夏道家文化。他所希望的是儒家大行天下,而不是诸说并存。

(3)
      《孟子》其中的文化专制主义情绪更表现得活灵活现。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即十分激动地回答说:“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是什么情况让他按捺不住,非要站出来大声疾呼呢?据孟子自己说,那便是“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尤其让他看不下去的是“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没它们儒家的地盘了,孟子所说的“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首先就是要把杨朱、墨翟两派的学说彻底扑灭。事实上也做到了这一点,特别杨朱一派学说已经被儒教彻底灭亡。

(4)
      此外,孟子还对许行、告子、陈仲等,进行过严厉痛斥,并骂背离儒者陈良、而服膺许行学说的陈相兄弟是“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这些情况说明,孟子虽常以“先王之道”的捍卫者自居,他所捍卫的实际只不过是儒者的一家之言。

(5)
      荀子生活的时代又后于孟子,已到战国晚期了。为了呼唤即将出现的统一,他对规范舆论的重要性作了较充分的论证。首先,荀子明确提出了“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的观点。此就作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重要论据之一。

(6)
     荀子辱骂诸子百家各派学者虽“辩说譬喻,齐给便利”,却都“蔽于一曲,暗于大理”,统统是“无用之辩”,“无用之辩”是“治之大殃”、“古之大禁也”,必须予以根绝。

(7)
      其次,荀子对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说法加以继承和发展,形成了“民易一以道而不可与共故”的愚民思想。[10]《正名》故,指事物之理,谓所以然也。在荀子看来,对民众只可用道来整齐其行为,完全没有必要让他们明其所以然。因此,什么虚实之别,什么坚白异同之辩,“王公好之则乱法,百姓好之则乱事”,还是尽量不要让人们接触为好。

(8)
      对如何禁绝华夏诸子百家而“一民以道”,荀子设计了进行综合治理的政策框架,叫作:“临之以势,导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又特别强调说:以往之所以辩说起、奸言繁,关键是“君子无势以临之,无刑以禁之”。

      指明儒教得以独尊要凭借的是强势威权、政令和刑罚。

(9)
       荀子正式把孔子抬到超迈诸子的至尊地位,试图打出一块金字招牌来“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群天下之英杰”,表面上是要用大儒之教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实际上是要大家都接受他通过继承孔子而创立的礼治学说。

       为此,他专门著有《非十二子》一篇,在对六说十二子逐个痛斥、做足了铺垫之后,俨然以学术裁判长的身份宣布说:“告之以太古,教之以至顺,奥窔之间,簟席之上,敛然圣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六说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仲尼、子弓是也。”既然有如此伟大的人物和他们的“圣王文章”,那么,“今夫仁人也,将何务哉?”没有别的选择,只要“务息十二子之说”、务法仲尼之义就可以了,哪里还用得着辩论不休?大家若都肯这样做,“则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毕,圣王之迹著矣。”荀子对儒家的作用被忽视大为不满,他对秦昭王说:大儒之效就是“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10]《儒效》,你们为什么看不到呢?细品荀书,觉得他吐露的确为肺腑之言。试想,倘若上述他向统治者提供的条陈都落实了,则“慎墨不得进其谈,惠施、邓析不得窜其察”,全天下之人皆一于道,“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莫不以仁厚智能尽官职”,再无其他杂音,在上位者焉得不贵,臣子焉得不谨,而下民又焉得不顺!

      所以,荀派儒学对古代专制制度的建设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0)
      韩非是荀子的学生。他和荀子一样,主张“一统类,齐言行”,反对“兼听杂学缪行同异之辞”。但他又突破了荀子的学说,在构建文化专制主义理论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外儒内法”也成了一个常识。其实这两家本一家。

(11)
      上述文化专制主义并不只是停留在言谈上,而是一贯用杀人来做实的。比如孔丘一上位就诛杀少正卯。

      在华夏中原地区,汉人自古普遍向往自由,讨厌专制,所以,就设计了一个从西方秦国兴起的格局。

(12)
      秦人据说出自东夷,但长期僻处西垂,难免会与西方的羌戎同风同俗。洞室墓、屈肢葬和带铲形足端的袋足鬲,被考古界视为秦、戎共有的文化现象,不无道理;进而把秦、戎文化看成同一文化系统,也未尝不可。因为如果秦人真的出于东夷,绝不会在丧葬行为上改变祖先的方式。这恰恰证明了秦人祖先来源的巨大问题,待考证,甚至有说是埃及来的也说不定。

      到了很晚,秦襄公才被周平王封为诸侯;秦文公大败戎人,迁居于汧渭之会,遂收周之余民而有之;秦穆公西向讨戎,灭国十二,开地千里,成为一方霸主;这些重大政治事件奠定了秦足以与东诸侯国抗衡的基础。

      在秦地,父子男女无别,同室而居;高兴时,“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以快耳”,“纵情性,安恣睢,慢于礼义”,远不如“齐鲁之孝具敬父”。北地、上郡一带,更是高尚气力,以射猎为先。

      直到秦孝公时,各国对秦仍“夷狄遇之”,不与会盟,以致使孝公感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总之一句话,这里文化积淀不厚,尚有野蛮遗风,因较少因袭的负担而为专制学说的推行提供了方便。

      韩非把法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要求法令公开,罚不避亲贵,固然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他的法治学说却出自性恶论,提倡法治的唯一目的是维护君主独裁。这就不能不在讲法律至上的同时,又讲权力至上,造成自相矛盾,并且必须乞灵于以深藏不露、不择手段为特色的阴谋权术。所以,韩非的法治思想在本质上是专制、集权与阴谋,与以保护基本人权为宗旨的现代法制精神相背谬。韩商合流并借李斯之手化理论为行动,与其说是中国法治的进步,毋宁说预示着文化悲剧的正式开场。

(13)
      在冷兵器时代,决定胜负的主要是勇力而不是科学技术,战争的结果往往是落后打败先进,野蛮战胜文明。商灭夏、周灭商是如此,秦灭六国也是如此。所以,统一所带来的不是历史的进步,而是历史的大倒退。

      孔子要“攻乎异端”,
      孟子要“息邪说,正人心”,
      荀子要“齐言行,壹统类”,

      他们的理想由法家用剑与火的形式实现了,

      秦朝法家紧接着的格局设计,就是汉朝儒家全面专制体系上位。

      不要忘记法家儒家本是一体两面。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20: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归道 于 2013-6-29 20:43 编辑

(14)
       儒教提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传》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氏所谓更化,就是定儒家为至尊,树立一个绝对权威,借以整齐舆论,实现思想上的高度统一。至于举贤和兴学,所要举的为儒生,所要学的为儒书,则不过是整个宏观文化控制战略的配套措施罢了。
      经过董仲舒的画策和汉武帝的大力推行,儒学被拔到经的地位,而战国的诸子学则从根子上被禁住了。
      不准人们读书固然是文化专制主义,只准读一家之书、说一家之言,又何尝不是文化专制主义?秦始皇、李斯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而汉武帝和董仲舒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证明,就加强思想控制而言,胡萝卜加大棒和诱以官、禄、德,才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正如翦伯赞先生所说:“董仲舒的办法,从表面看来,似乎比李斯的办法要和平得多,因为他不用火烧,也不用活埋。但在实际上,董仲舒的办法比之李斯的办法,更要刻毒。因为李斯的办法,是盲目地毁灭文化,而董仲舒的办法,是有意识地统制文化。换言之,董仲舒用文化反对文化,用知识分子反对知识分子。”[17]这一由董氏发明的制胜法宝虽然“更要刻毒”,毕竟是隐蔽、有效和稳妥的。所以,一经汉代实验成功,便为历代皇帝所沿袭,成为加强专制独裁、阻止文化自由发展的工具。

(15)
      到南宋,朱熹著《四书集注》,既把三纲五常理论化、哲学化,又使儒家思想变得更具体、更通俗,从而将儒学精神深入到每个家庭,在全社会增强了影响力;教育的作用进一步受到重视,从设于首都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到地方的府、州、县学,覆盖面在扩大,但所学的内容从九经到四书,却越来越单一,最后集中为因经过净化而最为朝廷推崇的程朱理学;学而优则仕早就是知识阶层的普遍追求,而选官办法则由汉之察举经九品中正制最终确定为科举制


(16)
       儒教的子曰诗云,就是剥夺人自由思考的权利,把人变成僵尸,让个人不用再思考,只用牢记“圣人”的教导,照着去做就是了,那么,但凡有点离经叛道想法的人,自然就成了另类,无不被视为当时的异端,或为士林贬抑,或遭免官禁锢,或竟困毙牢笼,更不待说清朝文字狱的严酷和惨烈了。总而言之,正是由于把儒家抬到经的地位,才把诸子时代彻底摧毁,战国时期出现的以自由著述、自由讲学、自由批评、自由流动为特征的百家争鸣真正成了历史的绝唱。


(17)
       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口号响彻云天的时候,各自所企盼的究竟是复兴诸子时代的思想自由,并以思想创新为基础,构建创新型社会,还是修补束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纲常伦理和等级秩序,每个人都必须接受良心的拷问。
   
    自先秦到明清,自由消而专制长,万马齐喑。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实现了共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结社、通讯、信仰等自由[31],从而敲响了专制主义的丧钟,开启了自由长而专制消的新时代。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更迎来了思想空前活跃,大家辈出的喜人局面。作为生活在21世纪、正尽情享受着新文化运动一切积极成果的知识分子,本应继往开来,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努力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使诸子时代的自由精神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新生,为人从对社会的依赖性形态,经由相对独立性形态,过渡到个人与社会相一致的自由个性形态作贡献。
   
    但是,有些人既不研究自由的历史,也不关注自由的未来,却热衷于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否定振兴“国学”,并要用国学“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拒绝一切异于儒教的传统学说;有些人硬说儒学的核心是礼,而不是仁,并绞尽脑汁挖掘礼的精义,为现实生活中残存的等级特权寻找依据;更有甚者,居然把自由民主与和谐稳定相对立,将自由民主妖魔化,公开宣称:“民主化是一个祸国殃民的选择”,“中国应该拒绝民主化”,接受“儒化”,“在上层,儒化共产党,在基层儒化社会”,“建立儒教国”。[32]听到这些言论,不仅令人惊诧莫名,同时也感到反对专制主义、争取享有完整自由的道路必将曲折而漫长。


(18)
      当你对民族文化中的自由精神弃若敝屣,而对儒家的纲常伦理眷恋不舍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民族自由发展的条件”,只有每个人获得了自由发展的机会,整个民族才能彻底获得解放。


      当你以学者的身份在媒体和课堂上宣讲“礼经”的时候,你可否记得,礼学大师荀子曾明确表白,大儒之效恰恰就是“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

      当你十分可笑地试图用新的儒教长城圈禁精神时,你是否明白,文化的相互自由交流不仅不会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造成威胁,相反,这对保持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来说,正是至关重要的?


      当你叹息中国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各个领域都不出学术大师、而年轻人又缺乏远大理想时,你是否意识到:既没有伟大的爱,也没有深沉的恨,缺乏创造精神和身上所拥有的热情少得可怜,才是一代学人、尤其是青年学子的病源所在?


      当年的华夏先祖,周朝所有诸侯全都抵抗儒教,包括周朝皇家在内,也抵抗儒教,孔子周游70余国,都不接受他的那一套。

      但是,华夏先祖全失败了,周朝也被灭亡了,黑沉沉的儒教僵尸专制大幕笼罩华夏2000多年。

当你又要以恢复国学的名义恢复儒教时,你可曾听到你的先祖在九泉之下的呐喊?

      后清政府把满族服装定为国服,把满族与中国捆绑在一起,宣扬反满就是反中国。

      你就是把儒教定为国教,把儒教与中国、与汉族捆绑在一起,宣扬反儒就是反汉反华。


      是这样吗?九泉之下的华夏先祖同意吗?儒教什么时候产生的,仅仅2000年而已。儒教的上位,是以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为代价的!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华夏上古文明早已灭亡了,现在才刚刚开始复兴而已。


发表于 2013-6-29 21: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的批判性思维。
对“统一所带来的不是历史的进步,而是历史的大倒退”这个观点我持相反看法。
发表于 2013-6-30 00: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21: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峰 发表于 2013-6-29 21:51
谢谢先生的批判性思维。
对“统一所带来的不是历史的进步,而是历史的大倒退”这个观点我持相反看法。

事情是一分为二的,角度不同,结论也就不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4-11-29 03:51 , Processed in 0.0686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