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07|回复: 7

修道小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9 17: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虞乡、永乐等县相互接壤,在这一带常常能不期而遇修道的人。有一个叫吕生的人,就住在这两县交接之处。他是孩童的时候,不想闻饭菜的气味,就自己上山挖一些黄精煮着吃。十年之后,他已不再吃熟黄精,吃的全是生黄精,依然不沾一点人间的饭菜。他开始觉得自己一天天的体轻,健壮有力,不畏风寒,行走起来像在风中飘一样。他对任何文字,只要见过就过目不忘,对别人讲过的话,只要听过就记在心中。

他母亲让他读书,于是他就想去参加明经的考试。他一天能念几卷书,实在不是因为他有多用功,而是因为他能过目成诵而已。后来,母亲强逼他吃饭,他不肯服从。母亲就和他的妹妹们从早到晚地劝他,他还是不从。母亲想了一方法,在酒中放了猪油,自己捧着给他喝,并说:“我老了,何况道家也不禁止喝酒。”吕生说:“我自小就不知道饭菜的滋味,实在是不能吃这样的食物。”于是母亲就强行把酒饭送到他的口鼻之下,就在他呼吸的那一瞬间,有一个物体从他口中落了出来,有二寸多长。众人一看,原来是一个黄金小人儿。倾刻之间,吕生僵卧在那里起不来了,只是说自己很困乏、很疲惫。他妹妹用香汤把那小金人洗了洗,系在他的衣带上。过了些时候,吕生才醒起来。起先,这吕生虽然年近六十,但胡须和头发漆黑发亮。如今,经这一折腾,他已是白发皓首。他母亲这才懊悔不已,赶忙去取那小金人,系的地方如旧,可那金小人儿已不见踪影。吕生悔恨惋惜他的道行被毁,哭泣不已。

他与母亲拜别,离家而走,说是去茅山,可自此无人再见到他。

作一个修道人的艰难,从吕生的故事中即可见一斑。吕生不食人间烟火,修行已达一定层次。可家人的强逼,他自己的一犹豫,倾刻之间就毁了他一世的修行。那小金人可能就是吕生经过多年修炼出来的元婴。在道家看来,修得了元婴,即可成为神仙。对于一个修炼人,失去了元婴,就象失去了生命一样。人还有多少个六十年可供修行的。
楼主热帖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18: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仙故事:题仙人诗



在清·袁枚的《随园诗话》中记载了清朝时的一个诗人在山中遇仙人,后因求道之心不坚,痛失仙缘的真人真事。

   浙江桐乡的顾牧云流落寓住在襄阳,有一天,他独自一人去隆中游玩,凭吊武侯时的遗迹,在临龙岗避雨,见山腰有一座茅庵,一位老翁出来迎接他,其风貌奇古。顾牧云正要与老翁相谈,发现茅屋旁卧着一只猛虎,吓得他惊慌失措,仆倒在地。老翁笑道:“不要害怕,这老虎已归依我,作我的弟子了。”接着又说:“我知道先生诗作得好,不知是否能赠我几句?”顾牧云推辞说眼睛有病,不能写。老翁就取来案几上放着的山芋,请他食用,并让他闭目静坐一刻。当顾牧云争开眼时,已能明察秋毫。他非常惊异,就在石壁上题诗:“一衣一钵一军持,云水天涯任所之。莫笑道人无伴侣,新收猛虎作童儿。”“偶向山前咒毒龙,风雷欲拔万株松。须臾明月当空起,归到茅檐打晚钟。”老翁留他歇息过夜。

    第二天,他向老人告辞,老人嘱咐他说:“明年正月上寅日,我要开丹炉,你服用一粒丹后,就能体轻成仙,千万别忘了我的嘱咐。”

    第二年,顾牧云如期赴约,走了不到十里地,只见风雪大作,地上的雪竟然把上山的路径给盖住了,又恐怕老人不在,留猛虎守家,心里怅然不乐而返。

    以后十多年,他眼睛渐渐昏花起来,体力也日渐衰弱,心里悔恨当初向道之心不坚,又赋诗:“老堪嗟,驻言何处觅丹砂?老堪恼,五官虽具无一好。凋零浑似过时花,憔悴不殊霜后草。手频战,头屡颠,行来蹩蹙足不前,自憎容貌改,人恶性情偏。吁嗟呼!我今八十已如此,愁煞蓬莱千岁仙。”

发表于 2013-3-9 18: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仙缘却没成就可惜可惜。

感谢总助分享修道小故事{:8_400:}
发表于 2013-3-9 19: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持之以恒必有所成。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3-3-9 21: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总助理分享修道小故事!
发表于 2013-3-10 09: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衷不改,心愿可成。
发表于 2013-3-10 09: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佛祖上帝!
发表于 2013-3-10 13: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顺道而行,随缘而化,无悔人生。{:8_38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5-2-23 05:37 , Processed in 0.0730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