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33|回复: 5

宁愿做傻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4 01: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前有一个禅师叫作“无相大师”。无相大师给弟子开示的时候,常常跟他们说:“修行就是要宁愿作傻瓜,要有傻瓜的精神才可能证悟,才有可能开悟。”因为常常讲,所有的弟子都已经记住了:“师父常常说宁作傻瓜。”
有一天突然下大雨,庙里漏雨漏得浙哩哗啦,大师大声叫弟子赶快来接雨,但是很多弟子不在,只剩两个,听到师父叫,赶快拿了桶子来接雨。

     一个弟子拿一个很小的桶子冲出来。无相大师看了就说:“雨下得那么厉害,漏了好几个地方,只拿了一个这么小的桶子,真是傻瓜。”这个弟子就很不高兴,心想:“匆匆忙忙跑出来接雨,结果师父还骂我傻瓜。”

     第二个徒弟因为太紧张了,拿了一个竹篓子冲出来,要接雨的时候呆住了。无相大师心里想:“怎么傻成这样?怎么有这么傻的徒弟?”就很不高兴骂他说:“你真的是个大傻瓜!”这个弟子一听,非常开心,心想:“师父一直都在鼓励我们要作傻瓜,现在竟然说我是个大傻瓜,这一定是在赞叹我了不起。”这样起了欢喜心,心开意解,得到了开悟。这个弟子究竟开悟到什么呢?

     大概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打破分别心。当我们听到别人批评我们 的语言的时候,我们可以生气、不开心,我们也可以不生气,宁可作傻瓜,很开心,就像我们看 到一个碗,可以想:“这个碗很漂亮,可惜破了一个洞。”但也可以反过来想:“这个碗虽然破了一个洞,但还是很漂亮!”

     第二,从悟的境界来讲,傻瓜可能比较容易得到开悟,傻瓜并不是真傻,而是在生活里面没有心机,保持在一种纯然的状态。

     我们不要对人生有那么多的计较,因为这个计较和分别,正好是阻碍我们开悟,或者认识人生真价值的东西,如果我们可以学习赤子、宁作傻瓜,那么我们就会生起单纯的心。

     就像我们修行,每天都花时间在那儿叨叨念念,是在做什么?整天在那儿打坐,是要干什么?别人看起来是没有价值的,如果你打坐一小时,给你一百元,你就觉得很有 价值,但是不能用这样子来衡量,因为这世间许多东西是无价的!

     我们看到街上那些智障或者智力比较差的人,他们是非常单纯,非常纯净的。我们通常没有那么纯净,因为我们是聪明人,聪明人就是比较执著于“有”的人,要做一件事,一定要有效果,如果三天没有效果就换一件事情。通常都比较实际,比较现实,比较会计算,比较会营谋,这样的人叫“聪明人”。因此聪明人的生活是塞得满满的,他没有心灵空间,他每天都在算,做这件事可以赚多少钱,明天加起来就赚多少钱,他永 远不会做赔钱的生意。

     但是修行要反其道而行,修行要保持内在的空间,在世人都迷乱的时代,我们在内心里清明就好,外表上宁可作傻瓜。

楼主热帖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01: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必在乎别人的情绪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自己没有说错话做错事,本应心安理得,但他们却非常在乎别人的评论,听到别人说他好他就沾沾自喜,听到别人说他不好,冷嘲热讽污蔑诽谤,他就整天烦恼,痛苦不堪。其实,何必在别人的情绪中悲欢呢?

  宋朝的白云禅师,在方会老禅师身边学禅多年未悟,方会老禅师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点化他。一天饭后,白云禅师陪着方会老禅师在寺前广场散步,老禅师问他:“听说你师父一次路过一座桥,雨天路滑,跌了一跤而开悟,吟出的开悟偈甚奇,你记得吗?”

  白云禅师回答:“记得。师父那天开悟后说了这样一首偈语:‘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而今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哈!哈!哈!……”方会老禅师听后,发出了一阵神秘的嘲笑便径自离去。

  白云禅师愣在广场那里,心想,我到底是哪里说错了呢?我没有哪里说错的呀!老禅师为什么嘲笑我呢?

  白云禅师因放不下方会老禅师这一神秘的嘲笑而寝食不安,心里总是想,我哪里说错了呢?老禅师为什么嘲笑我呢?连睡梦中都会被老禅师那神秘的笑声惊醒。他实在忍不住了,第二天清早,便前往方丈室请求老禅师明示:“师父!昨天在广场我是哪里说错了呢?”

  “你没有哪里说错啊!”方会老禅师回答。

  “那么,师父为什么嘲笑我呢?”白云禅师又问。

  方会老禅师说:“你既然没有说错做错,为什么要在乎别人是笑是骂呢?你看过寺前广场上专门耍把戏的小丑吗?众人对他评评点点戏笑嘲讽,他依然能心安理得每天耍戏自如。而你被人一笑便弄得寝食不安,对外境如此地执著,如何参禅悟道呢?实在是连耍把戏的小丑都不如啊!”

  我们生活在尘世间,天天要与上司、同事、邻里、父母、子女、亲戚、朋友相处,相互沟通交流时大家有不同的观点和言论,甚至有时遭受一些风言风语的诋毁,这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正如《法句经》所说,过去,不曾有人只遭诋毁,亦不会有人只受赞叹;未来,也不会有这种人;现在,同样没有这种人。这是人世间的现实。沉默者如是,雄辩者如是,卑微者如是,高贵者如是,凡庸者如是,超群者如是。即便是人格已经纯洁无污的圣者佛陀,也免不了遭受种种诽谤。

  因此,面对别人对我们或是赞叹,或是指出我们的不足,或是说长道短流言风语的诋毁,我们内心应自了了分明。只要我们每天临睡之前,回顾一下当天的言行,自信没有过错,那就安然地入睡;如果有过失,则应合掌持咒或念佛、礼佛忏悔。忏悔即清净,清净即心安。

  放下对外境的执著,就不会在别人的情绪中悲欢,流言风语也自然成为过眼云烟.。切不可执著于外境而迷失自我,被人家的说三道四所左右,在别人的情绪中喜怒悲欢,否则将是自我折磨。

  放下对外境的执著吧!做自己的主人,做一个能享受自己本有的快乐的人。你会发现天地原来是如此的澄明,世间原来是如此的祥和,人生原来是如此可以享受安详的啊!
发表于 2011-9-4 09: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利令智昏,智令心昏,做傻瓜又何妨。宠辱不惊泰然自若才能享受内心的安详,谢谢恒德院长分享!{:9_677:}
发表于 2011-9-4 12: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傻瓜也好,呆子也成,就喜欢真实,最初的状态。

发表于 2011-9-4 17: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哈哈!
很棒哟!
傻瓜来也!
发表于 2011-9-5 21: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院长带来的禅理故事,受益无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命禅院

GMT+8, 2025-2-23 05:24 , Processed in 0.0694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