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中以物质为主的生活环境中,以物质的占有,获取为主要来源。忙于应付于衣食住行,为衣食住行而奔波。以前的修行人中,它们经常采取闭关的方法,或者隐居,出家。而这些已不适应现代人。现代人大部分都是有家庭,有事业。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也是大家的共同的立足点。退一步来讲修行的怎么样还要在生活中进行检验。在生活修行才是真修行。传统的方法已难以适应现在繁杂生活,必要反其道而行之,用一起超然的方法使生活跟修练结合起来。
我总结了二种方法.
一种是如何而对生活中的人事物.人生活中现实中必然要频繁的与人事境物所接触,那么应以何种心境置之.或者说人在面对外界时如何应对.
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绝大部份人是带着一种有色眼镜去看等外界,对事物妄对评判,随意去揣摸.
让我们对这种模式进行分析.这是一种主观模式,主观之所以称之为主观是因为带有个人的喜爱,主观进入了,客观就变成了主观的投射.在这种情况下又会再次强化我们的主观,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如果之前我们的看法是扭曲的,片面的,荒的,那么以后必然也是这种心境的重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束缚了他的认识,把他的认识框在一个主观的认定范围里.而往往就种认知是片面的,扭曲的,那么就会生活在自已设置的牢笼里,框住了自已的思维和认知 .
即然这种方式如此的不可取,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这种方法是与前面的方法绝然不同.如果把前面常态的方法归结为以分别心的话,那么这种方法就是无分别的方法.
在无分别中,心灵得到了彻底的解放,让心灵从狭隘的思维空间到得到了释放,这一释放,思维又固定化变成了开放化,从主观化变成了客观化,从有限化变成了无限化,从污染化变成了纯洁化.即然修行是为了让心灵得到解脱,心灵魂得到升华,为什么要选择污染自已?为何不选择纯净.选择权在于自已而结果却是窘然,前者不断的受污染,结果就越描越黑.后来却是轻穿上阵,越活越轻松,越活越自在.又何必画地为牢.只是大家在形成这种分别模式后,忘记了还有这么一种简单到不用思考不用分别,如镜子般去反映事物的方法.镜子面前是书就会反映书的样子,是鞋就会反映出鞋.镜子是不偏不倚,来什么如实的显示什么。可谓是大道致简.
第二种方法.前面的是如何现对现在,这种方法是如何面对过去.
在接触外界过程中,内在的种子会显现出来.这些种子不是经常会跑出来的,它也要机缘,跟它有缘的事物出现后,它就会跑出来.比如说听到自已不想听的言语时,就会反感,说到自已的痛处时,就是恼怒,生起情绪。而这些情绪,情感。在它背后其它都有一个相对应的思想,即是内在存着这样一些种子。在我们跟外界接触过程中这些种子遇到缘就是会重新浮现出来。往往在我们生起这些情绪情感的时,是因为我们没有觉察到,让它钻了空子,因为我们的意识没有守住,被外界的,被外境所影响和控制。此时就需要保持一分警觉,守住自已的心灵。让内在的业子种子无从生起。这样只有缘,而内在的业力种子没有生起。缘就不会起作用。内在就能保持在一种灵明的状态中.这样心灵就能自由空旷自在,保持在一种解脱状态中。融入到大我的整体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