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妙逝居士 于 2011-2-8 10:52 编辑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在佛法中称为“空”,这里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空”也不是顽空,这个“空无”是指的宇宙万有的本体。“天地之始”是天地未生前本来面目,佛法称之为“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因为它无名无相,所以称作“无名天地之始”。“有”是指道的作用和现相,道的作用和现相都属于“有”,因为道的理体,能随顺不同的作用,而显现无量的现相,故说“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是果德,无是修德。“常”是指大乘圣人的果德,具足常、乐、我、净四种性德;“无”是离一切相,离一切相是大乘圣人的修德,用佛法来说就是:离见思烦恼,离尘沙烦恼,离无明烦恼。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执著、不分别、不妄想,不妄想就是不起心动念。离见思烦恼,就是没有错误的思想,无贪、无嗔、无痴;没有错误的行为,无杀、无盗、无邪淫;没有错误的言语,无妄语、无两舌、无绮语、无恶口;没有错误的见解,无身见、无边见、无成见、无邪见。如《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身见就是我见,执著这个色、受、想、行、识五阴之身为我。如果这个五阴色身不是我,那么这个身又是什么呢?这个身是我所有的而不是我。我所有的关系,与我相比就比较疏远了,譬如说衣服,衣服是我所有的,把身体跟衣服看作一样,那么衣服脏了,你可以换一件新的,很容易的就换一件,身体坏了马上再换一个新的身体,就像换衣服一样,就不会有恐惧,也不会有痛苦。然而我们凡夫执著这个身就是我,所以你要叫他换个身体,那就会感到十分的痛苦,死去活来,真的是舍不得。执著了这个假身为真我就叫迷惑,执著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因为有身见,有执身为我的错误见解,所以有自私自利,有贪嗔痴慢等错误思想;有杀盗淫妄等错误的行为;有三界生死范围的限制,有三苦八苦无量苦等恶劣的生活环境。
常无欲以观其妙,修常乐我净四德,离一切相,可以透过现相看本质,可以观其天地万物的微妙本体,明了天地万物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道,就是自性,是真心、真身,是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是真正的自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证得本质之后,才名诸圣善人,才可离苦得乐。
在修证过程中,由于修证的程度不同,所得的果德也不相同。圣人的“常无”,区别于凡夫的“无常无”,凡夫没有修德,也没有果德。所以,凡夫迷而不觉,执无常为常,执无乐为乐,执无我为我,执无净为净,佛法称之为凡夫的四种颠倒。因为有颠倒,故有四相四见,有贪嗔痴慢,有人我是非,有分别执著,有自私自利。大乘圣人的“常无”,又区别于小乘圣人的“有常无”,二乘圣人虽然断了见思烦恼,但还有尘沙烦恼和无明烦恼没断,故佛法称之为有余依涅槃,其特点是执常为无常,执乐为无乐,执我为无我,执净为无净,佛法称之为小乘圣人的四种颠倒。因为有颠倒,所以有偏空之见,什么叫偏空呢?偏是相对圆讲的,偏是不圆满,偏在一边,而执著空见,执著空见也是错误。因执空之见,而不能明心见性,不能得到圆满的快乐。
“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是因,“有”是果。“常”是圣人常、乐、我、净四种果德;“有”是作用和现相。“有”用佛法来说就是“即一切法”,即一切法就是离偏空之见。如《金刚经》所说:“无法相,也无非法相”,“无法相”是讲空,“亦无非法相”就是讲不空。换言之,执著有是不正确的,执著空也是不正确的,因为空具足有的作用和现相。所以《楞严经》说:“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就是“无法相”,即一切法就是“亦无非法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是将离一切相也离开。所以金刚经并不是只是讲“空”,它只是说在见道的时候,在自性的时候是“无”,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这个“无”它有作用,有现相,它的作用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古德说:“实际理体,不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实际理体,不著一尘”,是离一切相,这是讲理体有而非有;“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是修一切善,这是讲作用空而不空。佛法有偈言:“四大皆空,五阴非有,是般若波罗蜜多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如来真实意”即是这个意思。
“常有”的修证成度,也有不同的区别。圣人的“常有”区别于凡夫的“无常有”,凡夫是无“常乐我净”四德,凡夫有时候也有善举,但是凡夫的善里面夹杂有妄念,里面有分别有执著,所以凡夫是无常有。而圣人的“有”则是无分别的奉献,是无为的造作,如阳光普照大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无条件的人间真爱。大乘圣人又区别于二乘圣人的“有常有”,二乘圣人有慈悲心,但不是大慈大悲,他的慈悲心少,他不是不度众生,如果众生去求他,去找到他,他也会帮忙,也会教化众生,但他不主动去度众生,他怕麻烦,怕罗嗦。不像佛菩萨能主动帮助众生,做众生不请之友,众生不去找他,佛菩萨也会主动的来找众生,来劝导众生。
“徼”是表面的现相,“观其徼”是观其常有的智慧和德相。“常”也就是证得常乐我净四德,证得四德之后,就会有无量的作用,有无量的现相,如佛法所讲的,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五眼:人道是肉眼、天道是天眼、二乘是慧眼、菩萨是法眼、如来是佛眼;六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等,这些作用和现相,都是自己本有的智慧德相。佛法说:“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著,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即得现前”。智慧现前就是平等大爱,这个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爱护一切众生,就是爱护自己。这样自己的对立的观念就没有了,好恶的观念也没有了,不会我喜欢这个或者讨厌那个。喜欢他人,就是喜欢自己,讨厌他人,就是讨厌自己,因为自他不二。我们今天,心不能清净,不能平等,不能与人融合,就是因为在境界里面,在自他里面,还有妄想、有执着,不知道一切境界都是自己。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两者”是指“常无与常有”,“常无”是从理体上讲,从理体上讲是说的本性,“常有”是从事相上讲,从事上讲是说的法身。“两者同出”,二者同出一个道;“而异名”从理体上称自性或常无,从事相上称法身或常有,本性与法身无二无别。所以“同谓之玄”,“玄”的意思是深奥不可思议,是不妄想、不分别、不执著。“常无”即自性,是离一切相,不生不灭,是深奥不可思议;“常有”即法身,是即一切法,不生不灭,也是深奥不可思议。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之”是“常无欲而观其妙”,是离一切相;“又玄”是“常有欲而观其徼”,是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实相无相无不相。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众妙之门”。“众”是事相,即一切法,“妙”是理体,是离一切相。理事不二,性相一如,故称“众妙”不二之法门。门是门径,是修行的方法。
这个不二之门,依佛法来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用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就是对这一句阿弥陀佛的详细说明。“阿”意为无,代表宇宙人生的理体,“弥陀”意为量,代表宇宙人生的作用和现相,“佛”的意思是不二,代表理事不二,性相不二,相用不二,不二之法,就是所说的宇宙人生的实相。在念佛法门上,如果是从理体上入门,则叫实相念佛法门;如果是从事相上入门,则叫观相念佛法门;如果是从作用上入门,则叫观想念佛和持名念佛法门。在念佛功夫上,“念佛成片”是伏烦恼,是浅一点的事一心不乱;深一点的“事一心不乱”是断烦恼;如果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而无念”不著“有”相,“无念而念”不著“无”相,那么这个功夫就是“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不为见思烦恼所乱,理一心不乱不为二边烦恼所乱。“理”是心性,理一心,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就老子说的“众妙之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