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孔子背了两千年黑锅的恶女人
来自:新浪博客
孔子有句让全中国广大妇女痛恨的名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此句出自《论语?阳货》,绝对是孔老爷子的原话没错。说小人难养,这点完全正确,譬如著名的奸相秦桧、贾世道,一辈子“勤勤恳恳”做坏事,“任劳任怨”搞破坏,无数忠臣良将没有光荣地死在战场上,却委屈地死在牢房里,其破坏力远比几十万敌人还彪悍。但是说女人难养,这就有失大师圣贤的水准,在骂别人的同时,连自己老妈都骂了。就连国外的孔子fans们都对此唏嘘不已。
其实,这句话的愿意并不是讽刺全天下的女同胞的,完整的原话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从字面意思看,“唯”相当于副词,是“独、只、仅仅”的意思,这是历来普遍的用法。著名学者杨伯俊先生在大作《论语译注》中就是这样翻译的。整句话连起来就是:只有“女子与小人”难养。但只有“女子与小人”难养,并非所有“女子与小人”都难养,在这句话属于特称而非全称。“唯”字还可作句首的语气词用,照此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阿,女子和小人难养呀!”这虽不是一个陈述句,但明显地对事物有所断定,可视为全称命题。但从其含意分析,实则为特称命题。前句是论断,后句是论据:“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是“女人与小人”难养的理由和表现,也是孔子所言“女子与小人”的界说:并非所有的女子与小人都难养,只是“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女子与小人”难养。孔子所说的“女子”,并不等同于妇女,“女子”这些词,只是妇女中“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者。同样,“小人”也并不是泛指男人中的体力劳动者,在特殊的语境里是专指男人中的“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类的家伙。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说起来很有趣,是因为一向好脾气的孔老夫子遇上了一位超级无敌百年不遇、千年难求的恶女人,盛怒之下,老爷子大口一开,从此成了歧视广大劳动妇女的典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这句话是在子见南子后说的。原文写的很生动,卫灵公的宠妾南子不以得见孔子为满足,还要公开炫耀,以抬高自己的身望。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从而可以断定这句话的语言环境。但“子见南子”其事却又记在《雍也》章。我推测,“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很可能也是在这件事之后讲的。皆有所指:“女子”即南子,“小人”指好色的卫灵公,“难养”是针对二人讲的:都难以相处和教养。后人囿于“小人”是体力劳动者,当权者都是“君子”的旧章,不作如是想。
《论语》毕竟是先秦时期的著作,古人啥都不抠,就是抠字,能写一个字,绝不写两个字。而且中国古代重视逻辑的墨家和名家,在秦汉以后就衰微了,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在秦汉以来逻辑思想不发达。近现代学过西方逻辑学的学者,在关键时侯竟也率由旧章,不求甚解,满足于以讹传讹,笼而统之地把鄙视妇女和劳动人民的罪名强加在孔子头上。
其实误会的产生也不能全怪后代人民没文化,怪只能怪孔老夫子的弟子们懒。《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的孔子语录,里面多定言语句,是经验的总结,而非理性的逻辑的陈述,无推论过程,又省略了语言环境,把特定条件下的话一般化,被赋予普遍意义,结果后人望文生义,各取所需,或以己度人地加以解释、引用。比如,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在《子罕》和《卫灵公》重复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