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生涯 发表于 2020-1-1 19:54:55

【转帖】为何释迦牟尼能成佛,阿难和目犍连只能成阿罗汉?

为何释迦牟尼能成佛,阿难和目犍连只能成阿罗汉?
(三个小孩的故事)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成佛之后,他身边的弟子也日益精进,最后都证得了阿罗汉果。尤其是“十大弟子”最为出名。比如舍利弗就被誉为“智慧第一”、阿难尊者被誉为“多闻第一”、目犍连尊者,被誉为“神通第一”。
https://smcy.life/new/data/attachment/forum/201908/17/193010b7d7ufm77e0de3ul.jpg
       但是,有佛教的故事记载,很久很久以前,释迦牟尼和舍利弗、目犍连曾经一起同时长大,可以说是孩提时的”玩伴“,可为何最后却只有释迦牟尼一个人成佛,舍利弗和目犍连和他比起来,其成果就要远远逊色了。关于这个问题,释迦牟尼亲口向舍利弗和目犍连尊者说了一个故事。
释迦牟尼所说的故事是这样的:
       相传无量劫以前,还是“一切度佛”住世的时候。佛陀到处弘扬佛法。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外出托钵,遇到了三个衣饰华丽的小孩子,佛陀和弟子路过的时候,三个小朋友正在路边玩耍。
https://smcy.life/new/data/attachment/forum/201908/17/193010msfzhgkstnv7c0f7.jpg
       他们看到佛陀和身边的弟子,一众比丘,全部相貌庄严,似有无上威仪。三个小朋友都心生欢喜,也想要发心供养。可是,三个人都是小孩,并没有什么可以供养的物事,一时间犯愁起来。站在旁边的两个小孩问中间的那位:我们手边既没有鲜花,也没有食物,用什么供养呢?
       中间的孩童琢磨了一会,说道:“我们的帽子上不是装饰有白色的宝珠吗?,我们可以用它来供养佛陀啊”。于是,孩童们纷纷别取下帽上的白珠。
       在走向佛陀前,中间的小孩又问两旁的同伴:“我们现在无供养佛陀,你们心中有什么愿望?”左边的小孩说:“我希望未来能像佛陀右边那位比丘一样具有智慧”。右边的小孩则说:“我希望未来能像佛陀左边那位比丘一样具有神足通”。这时候,中间的小孩则说:“我的愿望和你们有点不同,我希望自己未来,能够像佛陀一样成就佛果”。https://smcy.life/new/data/attachment/forum/201908/17/193011salfbv3lmvrkgz3g.jpg
       三个小孩在供养之前的讨论,刚还符合了佛教“发愿”的做法。据说,他们发愿之时,共计有八千天人,一起赞叹这三个小孩的发心,祝福他们随心满愿。
       经过商量、并发愿之后,三个小孩子来到佛陀面前,将头顶的白色宝珠恭敬虔诚地供养给佛陀,并将白珠洒落在佛陀身上。左右两边小孩的白珠洒落在佛陀的肩膀上,中间小孩的白珠则洒落在佛陀的头顶。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发愿的差异导致的吧。
       而且,最奇异的一幕发生了,佛陀头顶的白色宝珠渐渐变化,最后编织成为一个宝盖,宝盖的上面,甚至还出现了一尊小小的佛像。
       说到这里,释迦牟尼回过头来对舍利弗说道:“当时中间的小孩,就是当年的我,右边的小孩就是过去世的你,左边的小孩则是当时的目犍连。因为你们在过去世时,心中畏惧生死流转,只想出离三界、了脱生死,所以现在就只能成就声闻果;而我因为发了无上菩提心,今天终于成就了至高无上的佛果”。https://smcy.life/new/data/attachment/forum/201908/17/193012zhshngzmppv7m7pn.jpg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样的一件事,只是因为布施者的发心不同,最后获得的果报、功德和智慧也迥异。就修行来说,是由愿行来引导修行的方向的,如果方向错误,修行的成就也就可能大不相同。只有时时刻刻以愿为基础,然后本着慈悲与智慧,身体力行,修行才有目标。如果能至诚恳切地发大愿,才有可能进一步落实日常的修行,如此方能契入菩提心。
       这一点对世俗人同样适宜,所谓“破釜沉舟”,无论做什么事情,有多大的决心,也就决定着可能付出多少努力,最后获得多少成就,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兰因絮果,必有来因”。
      (图文来源:网络)

云水生涯 发表于 2020-1-1 20:05:42

发心不同,果位不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为何释迦牟尼能成佛,阿难和目犍连只能成阿罗汉?